

开启新学期,三个建议送给各位研究生同学
source link: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29566&do=blog&id=132589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开启新学期,三个建议送给各位研究生同学
新学期伊始,我想给课题组的各位同学提三个建议。
建议一:漂亮地撰写科研周记
去年9月,《中国研究生》发表了渝航同学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是“大王”》。他在文中说:“撰写周总结(科研周记)一直是课题组的传统,但可以毫不避讳地说,最初我觉得这是一项可以被我吐槽千次万次的规定。那时每到周日,我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整理数据、作图、拼接、成文……但突击完成的总结难免会出现逻辑性不强和语言表达不清的问题……”的确,用这种方式完成的周记,要么是颠三倒四语言的堆砌,要么是没有精准语言描述的图表。缺乏有效信息的周记,怎么对得起我周日下午苦苦的等待?怎么能勾起我为你“激扬文字”的欲望?
那么,一篇合格的科研周记应该是怎样完成的呢?渝航同学是这么说的:“……我开始尝试利用琐碎的时间进行周总结(科研周记)的整理,这时我才发现,原来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碎片时间,真的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尤其是实验刚刚完成时,对实验细节、步骤记忆最为清晰,这时如果动笔整理,表达上自然会更加完整、流畅。如果抓住每一块时间的碎片,每天都完成一点,那么等到周日,就只需补充下一阶段的计划,即可快速完成总结了。所以说,科研周记带来的正面效应其实不只是方便导师指导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在相关工作结束后,迅速将周记整合成一篇优秀的论文。而且,撰写周记的过程,也会培养我们写作时的逻辑表达能力。”
不得不说,我对渝航同学的总结深表赞同。其实,我“逼迫”学生完成科研周记的初衷就是让他们“分析完成事,思量后来事”。也就是说,我希望科研周记是成塔的沙,也希望它们是照亮前路的光——只要将实验过程、数据获取过程、分析讨论过程汇集起来,就能形成一篇论文的雏形;同时还可以根据已取得的实验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建议二:闪亮地登上组会舞台
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该不该开组会的博文,阅读量和留言区的讨论量双高。在讨论中,有人骂组会,但也有不少人夸组会。他们说,工作后才发现,组会对自己产生的正向影响潜移默化,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思维层次,而且让自己养成了总结、规划的好习惯,让工作更有条理,有效地推动了工作进展。
客观地说,组会制度和世上的任何事情一样,都是有利有弊的,但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开组会的正面效果还是大于负面效果的。
久经组会训练和考验的学生,无论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还是博士生入学资格面试、公务员面试及其他工作面试,基本上都能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在组会上,我一向强调“讲者讲清楚,听者长知识”的原则,所以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想法完美地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可以给大家提供全新的思路、打开眼界,让主讲者的idea获得用武之地;二来可以利用大家的集思广益使其工作更加完善,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建议三:积极地宣传自身成果
“MOFs帮助环境”公众号三年来的运行,已经使我组内的同学养成了论文接收后立即撰写推文的好习惯。每次撰写前,学生都要琢磨该向读者推送哪些亮点,这一过程可谓一箭四雕:一是在proof前再次整体深度检查论文,有利于减少论文的瑕疵;二是将英文论文总结归纳成中文推文,可以从中英文两方面锻炼自身的科技写作能力;三是推广自身阶段性研究成果,建立学术自信;四是通过阅读次数、评论中的各种信息等给自己增加一些压力,从而产生更多动力,推进下一步的工作。
最近,课题组在推文制作上进行了新的尝试:除了准备文字外,还要围绕论文工作制作一个PPT和一个短视频,进行有文字、有画面、有声音的全方位推送。这样做,实际上在锻炼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方面提升了层次、拓宽了思路。
和撰写推文一样,在学术会议的研究生专场上做口头报告,也可以起到宣传自身成果的效果,并收获一些指点和鼓励。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后续的工作中丰富研究内容、积极设计实验方案、重复实验结果、凿实实验数据、论证自己的想法、推敲论文文字,尽可能减少成果中的漏洞和瑕疵。
组内的很多同学都曾经历过一边吐槽我有那么多“烦人的规定和要求”,一边配合我完成各种“折腾”的时期。同样,也有很多同学切身感受过“烦人的规定和要求”对自己潜移默化的改变。
我想说的是,当你们受益并感到快乐时,我也是快乐的!你们的成长与收获,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崇臣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9566-1325899.html
上一篇:论文退改众生相
Recommend
-
120
-
59
-
59
开学第一天,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85岁的老校长,拄着双拐站在校门口,向每一名入校的小学生鞠躬行礼迎接他们的到来,她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学生们上新学期的第一课
-
29
问与答 - @407336382 - 一年中总有那么几个节日 虽然男孩子可能没那么在乎 女性朋友却是比较看重的我想大概就是比较注重仪式感吧各位都给女朋友准备了些什么惊喜呢
-
4
V2EX › 问与答 毕业季,有什么送给新人的建议? Wil...
-
5
前Messari 分析师:送给 Web3 后浪们的职业手册 |建议收藏 • 16 小时前...
-
8
V2EX › 程序员 想读个在职研究生,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
11
22日开启联想京东超级品牌日 小新Pro14超能本等助你新学期一飞冲天-品玩 业界动态 22日开启联想京东超级品牌日 小新Pro14超能本等助你新学期...
-
8
V2EX › 职场话题 求建议,求指点,大龄非全 985 研究生出路何在
-
3
送给管理者的8条建议,让绩效反馈更有意义红杉汇·2023-10-17 03:24不止是打分与评价绩效反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接受...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