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茶饮赛道战火再起,书亦烧仙草融资6亿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encilnews.cn/p/40348.html?from=article_li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茶饮赛道战火再起,书亦烧仙草融资6亿

 75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作者: 唐伯虎,铅笔道经授权发布。

相较行走在聚光灯下的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一向低调。

不过,从去年官宣陈小春为首席巡店官,大方展现7000家门店的“巨额资产”,到近期获得超6亿元融资,书亦烧仙草正在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舞台中央。

10000元“造”出7000家店

近日,伯虎财经了解到,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获得了超6亿元股权融资,绝味食品、洽洽食品等企业间接参投。

这一轮融资后,书亦烧仙草将实现近百亿的估值。

谁能想到它最初是创始人用10000元孵化出来的?

书亦烧仙草成立早期经历了一些波折。2007年,湖南人王斌带着仅有的1万块到川师大东校区开了一家“大台北奶茶”。起初生意清淡,他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开始学习同行的做法,对自己的门店进行改造。

首先要做的,是把没有辨识度的店名改掉。王斌撤掉了“大台北”,换上“85°tea”这个招牌,希望能引起过路消费者对门店的关注,还把烧仙草作为主推产品。

之后生意逐渐好转,王斌开始拉上自己的同学、亲戚加盟,慢慢搭建起了茶饮品牌的雏形。

然而,2016年的一纸诉状让王斌懵了——面包品牌85°C起诉其侵权,而当时“85°tea”门店已经过百家。

不过,无论如何,品牌名是非改不可了。王斌想了很久,决定让新名称聚焦到产品上,“书亦烧仙草”应运而生。 

改名后的“书亦烧仙草”势如破竹,到2020年中就交出了5000店的成绩单,到2021年底,它的门店已经突破7000家。这个数量在行业内仅次于蜜雪冰城。

实际上,做烧仙草的茶饮店不少,为什么独独书亦能在激烈厮杀的茶饮赛道里活得还不错?

首先当然是王斌一直强调的“聚焦”。各式各样的烧仙草就是它的护城河,让书亦在一众茶饮品牌中有了鲜明的记忆点。

另一个原因,是其品牌加盟模式的助益。

书亦烧仙草通过密集的门店布局,给消费者培养了想喝烧仙草就选择书亦的意识。尽管其他品牌也有烧仙草,但不如书亦把它明晃晃挂在招牌上更让人信服。

并且,书亦烧仙草价格不贵,在美团上用券后不到8元就可以买到一杯饮品,因此大举进军下沉市场毫无压力。

然而,成也烧仙草,败也是困在烧仙草里。

“挤”进镁光灯下

随着茶饮赛道增速放缓,品牌们的气焰肉眼可见地减弱了。

奈雪的茶抢了“新式茶饮第一股”,却因财务亏损屡次被“公开处刑”。2月8日,其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1年录得经调整净亏损约1.35~1.65亿元。

喜茶也在近期被曝裁员,虽然品牌方面紧急否认了,但仍有自称喜茶员工的网友爆料,没有拿到年终奖和过年补贴、公司以优化门店结构为由逼伙伴自己离职等。

尽管书亦烧仙草的定位、产品与这两家头部品牌走了不同的路线,在危机感的驱使下,它也不允许自己继续佛系了。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书亦烧仙草开始喜欢“出风头”。2021年下半年,它请了陈小春担任首席巡店官,官宣视频中的BGM“大王叫我来巡店,7000+店转不完……每天巡一家,要巡19年”,不仅洗脑,还格外凡尔赛。

它还将这个广告视频延伸到不同的消费互动场景,让消费者有了参与感。先是将BGM作为巡店暗号,消费者到店对暗号可以获得优惠,后又在线下门店举办《大王叫我来巡店》的唱歌挑战赛。

除此之外,它独家冠名了综艺《大湾仔的夜》、在抖音发起“加入陈小春书亦巡店团”合拍挑战赛,把营销活动变成了与消费者一起狂欢的盛宴。 

75(图源:网络)

这些套路看下来,伯虎财经只觉得,它越来越像蜜雪冰城了。

蜜雪冰城拥有上万家门店,且借着“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洗脑歌曲多次出圈,稳稳站在茶饮品牌话题度前排。

向来不爱搞噱头的书亦烧仙草为什么也开始渴望成为焦点?

第一,烧仙草无法给书亦带来更多增量了。

悸动烧仙草联合餐宝典发布的《2021年中国烧仙草市场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2021年新成立烧仙草企业均超1500家,这个小小的领域已经是一片红海。

并且,大单品虽让书亦烧仙草快速打出了招牌,产品迭代的难度却更大,而消费者们经常面对同一款产品,难免觉得缺了点新鲜感。

在烧仙草之外,书亦推出了伯爵奶茶、小吊梨等新系列,但它们都活在招牌产品的光芒下,没能成为新的爆品。

第二,走高端路线的品牌们开始降级竞争。

喜茶早先就成立了喜小茶,意图进军中端市场,发现子品牌一直不温不火后,它干脆自己降价,只为扩大营收。奈雪的茶也紧随其后调整了价格。

中端市场的魅力在于,这个价格段能吸引的消费者最多。在餐宝典发布的单杯奶茶价格可接受度调查中,接受奶茶价格在10~20元的消费者占比达到74%。

基于这些状况,书亦烧仙草只能学着在营销上做文章。多刷存在感,关注度更高,消费者们复购可能性就大了,新产品们也有机会出圈。

看得到的瓶颈

书亦烧仙草最大的倚仗,其实不是烧仙草,而是庞大的线下门店集群。

2021年12月,它在抖音发起的合拍挑战赛播放量过2亿,吸引了6万多名用户发布合拍视频。在微博上关于陈小春巡店的话题也有7.3万的讨论量。这种联动效果的实现正是发挥了书亦烧仙草触达下沉市场的优势。

事实上,在中低端茶饮赛道,无论是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抑或茶百道、益禾堂,都是靠着加盟模式发展起来的。

这种扩张逻辑是基于它们的产品本身价格不高、品类不多、消费场景有限,单杯饮品的利润不高,开店入侵下沉市场、让饮品走量,是最为便捷的路径。另外,它们还可以通过收取加盟费、管理费等小赚一笔。也因此,这些品牌热衷开店。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下沉市场是有边界的。

中端茶饮的战场在规模、销量。这一点在人流密集的城市地区不算问题,但在人口密度较低的乡镇地区,门店选址必然倾向热闹、繁华地段。

只是,正如每一个城市都只有少数地方可称为CBD,在乡镇地区的中心地带也是有限的。于是,品牌的门店数量终将会有瓶颈期。

缔造新的增长曲线却不太容易。营销、出新为书亦烧仙草带来的效益是有限的。

与蜜雪冰城相比,书亦烧仙草的营销活动貌似贴上了“有效期”标签。

倒不是说“蜜雪冰城甜蜜蜜”比起“大王叫我来巡店”高级,而是蜜雪冰城在洗脑神曲爆火后让自己的“雪王”IP成功走红。

对这个超级符号,品牌CEO张红甫自己的评价是“雪王形象是非常厉害的战略思维,放到全世界都看得懂,我们会坚持用100年不变!”。

蜜雪冰城在“雪王”的加持下,整个品牌形象都生动了,还在2021年9月推出了“雪王城堡体验店”。

相比之下,陈小春的巡店周期太短了。在微博上,“陈小春巡店书亦烧仙草”的相关话题,今年以来并未有人更新内容。

再说出新,书亦的刺梨柠檬油、伯爵茶、大橘茶等各款产品虽在小红书等平台投放了广告,在销量上却始终无法比拟“书亦烧仙草”这个招牌。

 75 (图源:网络)

另外,加盟模式下,书亦烧仙草在品控方面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2021年7月底,广西南宁市场监管局的检查中,发现16家书亦烧仙草门店有13种已超保质期的食品原料,以及3盒腐败变质的草莓。

对于书亦而言,食品安全问题尚且可以通过加强门店管理来解决,但是品牌新的增量怎么开拓?

本轮融资中,书亦烧仙草的投资方有三只基金,背后的身影有绝味、洽洽等食品公司,还有特劳特这样的定位咨询公司。

借着绝味和洽洽在供应链和门店管控上的优势促进标准化管理,发挥特劳特的作用进行长期战略定位,之后继续挖掘市场存量,对书亦烧仙草而言未尝不是一条好路子。

在茶饮赛道战火纷飞的下半场,求变、应变是不变的主题,至于书亦烧仙草能不能支撑自己的野心,且看它决心有多强。 

参考来源:

1、有意思报告:与陈小春巡店、线下门店对暗号、抖音合拍……书亦烧仙草这样圈粉

2、餐饮社科院:人物志 || 3000家书亦烧仙草的缔造者王斌

3、界面新闻:书亦烧仙草获超6亿元投资,门店数仅次于蜜雪冰城

4、FoodBud:绝味牵头,洽洽、特劳特等参与,完成对书亦烧仙草超6亿元的投资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