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source link: https://www.frank.hk/blog/flee-as-a-bird-to-your-mountain/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題外話 1: 我發現讀完一本書後,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不僅能夠加強對內容的理解,也可留下一些當時的感想,日後回看也能夠快速回憶起書中的內容。 同一本書,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境遇下讀,體會到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更需要留下一點此時的記錄,算是給日後的自己一點回味的資本。希望這個做法能夠成為一個習慣堅持下去。
題外話 2: 同一本書(同樣是簡體中文版),在不同的圖書市場的價格真是可以差很遠。
發現這本書,其實是因為在圖書市場中它的封面很特別,而且書名透露出一種文藝氣息,成功吸引到眼球。(所以外表還是很重要😂 )後來再看看豆瓣的評分,發現它有 8.8 的高分,而且它還是 Bill Gates 的 2018 推薦書單的第一名。於是就買來讀讀。
這本書有三個版本,繁簡英都有,書名各不相同,我比較喜歡簡體中文版的譯名,據說這個譯名的由來是作者親自選定,還有一段故事。 我這次買的也是簡體中文版。
不同版本的譯名這本書是作者 Tara 的自傳,也是她的處女作。Tara 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一直是在家中接受教育。後來通過自學考上大學,然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直到最後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9 年 Tara 還因此書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這本書讀下來是很輕鬆順暢的,仿佛就是跟隨著 Tara 在經歷著她的故事。這本書書名是「Education」,但其內容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正如作者所說「 I wanted to offer a story that wasn’t about education in the narrow sense of job training but in this larger sense, which is the idea of self-creation.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勵志書,書中對於 Tara 是如何一路從完全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直到拿到博士學位的詳細過程,只是篇幅很少地輕描淡寫。甚至輕描淡寫到了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或許這就是作者的用意,她不想讓這本書成為「哈佛女孩」那樣的勵志雞湯,而是想讓讀者看到教育帶給和奪走她的東西。
Tara WestoverTara 生長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宗教家庭中,有著一個極其權威,而又頑固不化地堅持著自己宗教理念的父親,在父親的觀念影響下,他們一家人不相信政府,不相信現代醫學,不相信教育,有著很多很多令人咂舌的保守觀念。父親逼迫 Tara 工作,不讓她接受學校教育,即便是 Tara 嚴重受傷後也不讓她接受醫生治療。另外 Tara 還有一個有嚴重暴力傾向的哥哥,這個哥哥給 Tara 造成了嚴重的生理和心理陰影。所以說 Tara 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就是在這樣一種不可思議,有著扭曲世界觀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在父親的權威下,只要稍有不同的想法,就被視為背叛,不孝以及對信仰的褻瀆。後來, Tara 在哥哥 Tyler 的影響下幾經周折終於決定離開大山去讀書,因此逐漸脫離家庭的束縛,最後甚至與父母斷絕聯絡,完全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通過自己的努力,似乎進入一種「平步青雲」的狀態,一路不斷升級,最後獲得劍橋博士學位。
愛這個主題貫穿全書。書中的 Tara 和他的家人的關係,很難一兩句話說得清楚。Tara 的父親不顧她的安危強迫 Tara 做一些充滿危險工作;在她嚴重受傷後拒絕讓她接受醫生治療;她的一個有嚴重暴力傾向的哥哥屢次做出令她身心受損的行為;她的母親在她最需要關愛的時候卻無視她所受的委屈而選擇沈默。家庭,這個本應用最溫暖的詞來形容的地方卻成了圍困她的牢籠,因此她最後選擇逃離,飛向自己的那座山。但也正因為如此,她和家庭的裂痕變得更深,更難以修復。
但是,又不難看出, Tara 以及她的親人的內心深處,依然深深愛著彼此。儘管彼此信仰不同,立場相左,但愛卻始終存在,無法割捨。
You can love someone and still choose to say goodbye to them. You can miss a person every day, and still be glad that they are no longer in your life.
你可以既深愛著某人卻又選擇和他離別。你可以每天都思念著他,卻又慶幸他們不再活在你的生命中
合上書本後,對於「叛逆」這個行為,也有一些想法。或許在我們旁觀者眼中, Tara 的故事就是一個不為環境所迫而努力奮發的故事,然而在 Tara 的家人以及愛達荷州的人們眼中卻認為 Tara 是被無神論者和光明會間諜「洗腦」了,她叛逆,無可救藥,邪惡,完全不顧婦女應有的體統。她的父母甚至因此拒絕和她來往。
所謂對與錯,在不同的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定義。當你堅信自己的信念,而周圍的人都質疑你的時候,是堅持,還是妥協,這很可能就是區分成功和平庸的關鍵。
另外書中的主題是「教育」,那我也嘗試思考究竟什麼是教育,受教育和沒受教育的人的根本區別又會是什麼?想想看小學,中學,大學,這長達十幾年的教育對我們的現在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我自己也曾經覺得「讀大學似乎就是在浪費時間」,因為大學所學的科學知識,現在 90% 都已經忘記,或是對現在的工作沒有任何的幫助。但真的是這樣嗎?
後來在書的官方介紹中看到了 Tara 自己說的這樣一段話: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我想這個的確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寫到這裡,越來越喜歡這本書的書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隨著年齡漸長,似乎心中的銳氣也在慢慢消散。Tara 的故事,也算是給我們一個提醒,不要妥協,不要放棄,展開你的雙翅,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中,都應該執著堅定的飛向屬於你的那座山。
最後是一段 Bill Gates 對 Tara 的訪問。
訂閱我的網站,接收更新以及其他有趣的消息 😙 。 訂閱不收費,走過路過別錯過。
Subscribe to my website, I will email you if any new posts or interesting stuff available.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請考慮用一杯咖啡支持我一下吧,非常感謝 🥰 。
If you like my contents, please support me via BuyMeCoffee, Thanks a lot.
其它相關文章
Recommend
-
3
約旦盛宴 Day 1 A380 飛往迪拜發佈:2016-09-101,541 Views非技術類旅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