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之约,小米对标苹果的高端之路能成么?
source link: https://www.eefocus.com/consumer-electronics/51318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小米集团股价在2022年开年后持续走低,在2月8日创下52周股价最低,报15.76港元/股。这已经是小米第三次跌破发行价,其分别于2018年7月开盘和2019年9月股价跌破发行价17港元/股。
紧接着,雷军在2月8日晚在微博上发文,向外界介绍了小米虎年首场重要会议——高端化战略研讨会的细节。雷军在此次会议上宣布,小米正式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产品和体验要全面对标iPhone,目标在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雷军的这一志存高远的目标确实对股价有一定的助推,可是在外界看来,小米的高端之路实际早在两年前已经开始,可是效果并不好。高端不但要在价格上体现外,还需要在产品性能、用户体验、生态构建上下功夫,当然最重要还需要品牌格调和品质诉求,至少在现今看来,小米的高端之路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以芯片为基础的性能生态体验斗争
小米在冲击高端的道路上实际在2020年便开始。在2020年,小米宣布冲击高端的“小米10”系列,无论是销量和口碑,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华为遭遇全面制裁后,2021年理论也是各家争夺华为手机释放出来的高端市场的最佳时机。可是小米的2021年高端化之路并不顺畅,“小米11”和“小米MIX4”,这两个产品线均遭遇了不同程度上的口碑与舆论危机,当中最为普遍的言论便是“仓促匹配高通骁龙888而令体验下降。”
CINNO Research认为,自研芯片是高端化的必经之路,华为的高端化成功转型便是很好的例子,在芯片受限之前,华为依托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在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据半壁江山,而遭遇挫折后也能借助鸿蒙生态维持业务存续,其他国产品牌商也纷纷意识到自研芯片的重要性,在自研芯片领域默默发力。
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在高端市场卷起的风潮已经成为国产智能手机品牌的指引,进军高端市场如果没有自研芯片这块“敲门砖”,基本就是把你拒之门外。加上近年来高通旗舰处理器在性能、功耗、制程上被苹果甩开明显代差,面对来自苹果的压力,安卓阵营厂商势必要设法突围。
从澎湃C1、vivo V1,再到如今OPPO的MariSilicon X,国产手机品牌的科技研发投入逐步加大,在自研芯片领域开始崭露头角。虽然这一批自研芯片相对于成熟的高通、华为、联发科的SOC产品还有较大差距,但是他们都作出了差异化的表现,找寻主SoC外的赛道。
影像为王时代,小米、OPPO、vivo都率先选择以科技力劈开影像发展瓶颈,通过自研芯片的方式革新智能手机影像体验,而预估2022年,通用的影像解决方案将进一步下沉,而代表自身科技能力的自研芯片撑起的影像性能创新时代也将会到来。
根据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SoC市场终端出货量为3.14颗,同比增长3%。当中,联发科和高通分别以1.1亿颗和1.06亿颗终端出货量位居第一和第二位,联发科成为了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SoC的王者。
虽然各家智能手机厂商都在走差异化的道路,也在不同领域的芯片赛道发力,但是在主芯片上,仍然需要依赖高通、联发科等通用SoC厂商,完全复制华为之路不现实也并不容易,仍然需要时间去积累,显然要摸到高端市场的边界,芯片显然只是第一步。
高端市场,苹果一家独大
在市场普遍认为华为被制裁逐渐式微之时,只要能拿出堆料足、性能强、价格高的产品便能抢占其高端市场,可惜事与愿违。
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5000元以上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苹果独占75%,一枝独秀,华为以18%紧随其后,小米近为3%。作为对比,2020年苹果的市场份额是48%,华为是32%。
在过去的一年里,华为逐渐淡出国内前五,其他品牌意欲争夺华为份额,市场竞争加剧:OV前三季度表现强劲,站稳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尤其在国内1K-3K中低端主力市场表现突出,抢占原华为份额;第四季度苹果在其新品iPhone 13系列强势表现带动下跃居国内第一,在5K以上高端市场独占鳌头,其份额由2020年的48%大幅增长至75%,抢占了原华为高端市场份额。
这意味着,华为空出来的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基本全部被苹果抢占。华为虽然持续缺货已经两年,可是依旧保持着18%的市场份额,小米只有3%,华为的零头都达不到。
华为高端旗舰之后,国产厂商已经不敢贸然推出5000元价位以上的产品,而国产市场5000元以上价位的高端市场iPhone 13系列便成为了香饽饽。虽然小米最新推出的小米12系列在配置各方面都达到了市面顶尖水平,但是手机品牌的高端化,不仅要在硬件和体验上需要做到高端,而且还需要在品牌认知上努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小米与苹果,差在哪?
截止目前,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基本还是被苹果所把持,而华为因为制裁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用户换机周期逐渐拉长。
据CINNO Research月度国内手机销量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3.14亿部,同比上升3%。展望2022年,随着疫苗普及、疫情常态化、终端消费市场持续复苏、驱动芯片供应趋稳、5G加速渗透、品牌产品价值及竞争力的提升等多因素驱动,我们预测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有望达3.4亿部左右,同比增长8%。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仍然是一个红海的市场,2021年基本也重塑品牌格局,苹果无疑是最大的赢家,稳稳把握着高端旗舰市场,换言之,小米要实现国产高端目标,死磕苹果便成为唯一的路。
“与苹果相比,小米缺乏独特产品体验和品牌溢价支持高价位。”CINNO Research认为,小米最新的旗舰产品小米12系列和苹果iPhone13系列对比来看,其在屏幕、充电、拍照、电池等硬件配置上已经足够优秀,但在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和苹果对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苹果拥有领先于其他品牌的自主研发的A系列芯片和独一无二的iOS系统,大大提升用户体验感,而小米高端产品在这些核心竞争力上暂无法突破;另一方面,作为行业领头羊的苹果,在供应链的把控上存在先天的优势,而小米同其他安卓品牌无差别的“系统用谷歌、芯片用高通”的模式始终存在被制裁的风险性。
高端之路实际是在技术、产品、品质、品牌、服务等方面的全面突破,并不只是单单看产品是否满配、技术是否先进等。目前来看,小米对标苹果颇有豪言壮志的味道,可是在真正战役之前或许仍然先要跨过华为的槛。
通用芯片和影像能力已经不是低、中、高市场界别的关键,外在形态的异化已成为高端人士“和而不同”的新认知。年轻群体需要个性化,高端人士同样需要卓尔不同。基于此,折叠屏手机成为国产手机品牌进入高端市场有效的敲门砖。在这个细分市场,包括华为、三星、小米在内的众多品牌投入巨大,都在寻求一个更完美的创新技术方案,来解决屏幕的折痕和耐用问题。刚刚发布的OPPO Find N采用了水滴铰链,零部件达到136个,拥有125项专利,被认为最成熟的折叠机产品已经在高端市场拉开普及风潮。
版权声明:与非网经原作者授权转载,版权属于原作者。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与非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侵权投诉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