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棉花堡,希拉波利斯和阿波罗:一座阿波罗重要崇拜中心的发展史 | 机核 GCORES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4335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棉花堡,希拉波利斯和阿波罗:一座阿波罗重要崇拜中心的发展史 | 机核 GCORES
Your web browser (Chrome 77) is out of 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for more security, speed and the best experience on this site. Update browser Ignore
本文系用户投稿,不代表机核网观点
在古代地中海沿岸,棉花堡以富含矿物质和碳酸盐的温泉吸引着古典世界的各民族,尤其受酷爱上澡堂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的青睐。依托着温泉及其副产物带来的人气,一座城市从初具雏形到繁荣兴盛,最后又归于沉寂,这就是希拉波利斯。
希拉波利斯,意为圣城,这是公元6世纪拜占庭学者斯蒂芬努斯对它的称呼,据说是因为城内神庙数量众多。相比不远处的以弗所,它的古代建筑保存状态不算特别理想,加上棉花堡更吸引人的奇特景观,很容易让人忽略在倒塌的残桓断壁下所掩埋的秘密: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里,这里是阿波罗的重要崇拜中心之一,成千上万的人从地中海各地赶来此地沐浴从地底涌出的温泉,并在神庙向阿波罗祈求保护或聆听神谕。
在《以弗所,月亮女神的猫之城》中,我们提到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也是猫咪的保护神——她的圣城以弗所现在还到处都是猫,她的兄弟阿波罗则被认为是老鼠之神,那么建有阿波罗神庙的希拉波利斯会和老鼠有关吗?让我们从希拉波利斯的历史与神话中找到端倪吧。
希拉波利斯最早的居民是弗里吉亚人,公元前3世纪中叶,弗里吉亚人曾在这里建造过一座神庙,后来逐渐发展成希拉波利斯的中心城区。
在古代,弗里吉亚人与希腊人有过密切来往。戈尔迪亚斯与弥达斯是弗里吉亚人国王们常用的名字,他们也出现在各种希腊神话里,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小亚时遇到了传说中由戈尔迪亚斯国王留下的绳结,统治者必须能解开此结方可获得正统性认可,证明挥剑切开了绳结,以此证明他有权统治此地,此后戈尔迪亚斯绳结也常用来指代复杂难解的棘手事。
另一位国王弥达斯曾出现在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神话里,弥达斯因为极度渴求黄金,向狄奥尼斯索斯祈求让他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狄奥尼斯索斯批准了他的申请,但弥达斯在把身边各种东西变成黄金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他心爱的小女儿,把她也变成了黄金像。后悔不已的弥达斯向狄奥尼索斯祈求收回金手指,幸好酒神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因而收回了前言,弥达斯的小女儿也重获生命。后来,他因为在阿波罗和潘神的音乐比赛中认为潘神的芦笛比阿波罗的里拉琴好听,被阿波罗惩罚长出一对驴耳朵。此后他不得不用头巾缠住耳朵,但他有一对驴耳朵的事还是传了出去,受到众人耻笑的弥达斯最后自尽身亡。
在公元前2世纪塞琉西王朝时期(塞琉西王朝是马其顿帝国解体后亚历山大大帝手下干将之一塞琉古一世瓜分到的土地),希拉波利斯开始发展起矿泉浴,虽然城市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那时这一带还相当蛮荒,于是塞琉西王朝的安条克三世从巴比伦迁移了两千户犹太人到吕底亚和弗里吉亚,之后又从犹太迁移了更多居民到希拉波利斯。犹太人从此在希拉波利斯屯扎下来,在公元前62年时人数增长到约5万人。
公元前190年,在马格尼西亚战争中安条克三世被罗马帝国的盟友欧迈尼斯二世击败,根据战争后的阿帕米亚和约,欧迈尼斯二世吞并了小亚的许多土地,包括希拉波利斯。此后这里成为帕加马王国(古代小亚西亚的一个希腊化王国)的一部分并迅速发展起来,还开始自主铸造发行铜币。这些铜币被叫作希罗波利斯——人们不知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最早的希隆神庙,还是纪念传说中的帕加马阿塔罗斯王朝创建者忒勒福斯的妻子希拉。总之,城市此时初具雏形。
公元前133年,帕加马王国的末代国王阿塔罗斯三世在死前把整个王国遗赠给罗马,帕加马遂为罗马、本都和卡帕多细亚所瓜分,其中罗马所获部分被并入亚细亚行省。公元17年,提比略皇帝统治期间,一场大地震摧毁了城内的大部分建筑。公元60年尼禄统治期间,希拉波利斯遭遇了更严重的地震,城市大半都成了废墟,之后在罗马帝国资助下重建的希拉波利斯就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罗马建筑风格了。
公元129年,哈德良皇帝因为造访希拉波利斯,城里特意修建了一个剧院,在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统治期间(公元193—211在位)它又翻修了一次。公元215年卡拉卡拉皇帝造访时,他在剧院里授予希拉波利斯最令人垂涎的头衔——神殿守护者,希拉波利斯因而获得赦免权和作为圣所的权力。
这是希拉波利斯最辉煌的黄金时期。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享受温泉的疗养。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内修建起来:两座罗马浴池,一个健身馆,数座神庙,一条柱廊大道,还有一座温泉中央的大喷泉。其中有座叫作克里奥佩特拉的浴池尤为著名。水温常年保持在36—57 °C,水质呈弱酸性,富含矿物质和碳酸盐,水质即可沐浴又可饮用,非常受欢迎。希拉波利斯成为罗马帝国在艺术、哲学和贸易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居民达到10万之多。就像中国流传着“死在柳州”一样,希拉波利斯肯定也是古罗马人理想的养老和身后之地,考古学家们在城中的古代墓地发现了至少1200座墓穴。
这座希腊化古城里以主干道为主轴成网格状结构,街道纵横交错,非常便于骑马和驾车。主干道横贯南北,长1500米,宽13.5米,尽头靠近一各石灰岩石阶。街道两端都有拱廊。在主干道的两头都有用巨石建成的带方塔的拱门,图密善门和弗朗提努门都是进入城市广场的主要入口。
希拉波利斯的剧场尤为引人注目,这是地中海沿岸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剧院之一。它的舞台高3.7米,有5个门和6个壁龛,在它们前面有10根装饰华丽的大理石柱,幕后的墙用3行柱廊装饰,前面的柱廊没有刻槽,而是立在八角形的基石上。剧场可同时容纳1.5万名观众,用8条垂直的走道将剧院分割成9块区域。舞台共有两层,每层都装饰得十分华丽。剧场还有一块大石碑,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与妻子尤利娅·多姆娜及两个儿子卡拉卡拉和盖塔都出现在这块石碑上,与主神朱庇特一起接受崇拜。意大利考古学家们还在剧场的废墟发掘出阿波罗、狄奥尼索斯和阿尔忒弥斯的神像,现保存在当地的博物馆中。
但当时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筑是献给希拉波利斯的保护神阿波罗·莱贝诺斯的神庙,现在访客们只能看到这座多利安式希腊式神庙残余的地基,神庙里还有献给阿波罗、库柏勒、阿尔忒弥斯、普鲁托和波塞冬的祭坛[1]。
在古代,这座神庙依山而建,另三面为大理石的柱廊和神墙环绕,其结构显示它是较晚落成的,尽管两个保存在博物馆的爱奥尼亚式柱头和科林斯式柱头及其他建筑残留使考古学家们推断为此地还曾有一座更早期神庙。神庙的祭祀区有一座70米长的大理石石阶,周围的墙体有多利安式的壁柱。公元3世纪神庙被重建为罗马式,循环利用了老神庙的石柱,重建物的占比面基较小,现在只剩下大理石地板了。4世纪后,基督教成为主导信仰后,阿波罗神庙遭到了多次亵渎,神庙的部分墙体也被人拆除。
关于阿波罗·莱贝诺斯人们了解得很少,他似乎是神谕之神阿波罗·克莱欧斯与安纳托利亚太阳神莱贝诺斯的融合。仅有少量古代铜币和壁画显示他的形象,大致是骑马的侧身像,头转向正面,眼睛盯着看客,左肩上架着双头斧,身上穿着束腰外衣,外套斗篷,脑后的光晕表明他的太阳神身份。在吕底亚-弗里吉亚一带,太阳神有许多不同的名讳,萨巴兹欧斯、莱贝诺斯、索宗,等等,阿波罗也有很多化身,如保护神阿波罗、抵御邪恶者阿波罗、胜利者阿波罗,分别代表阿波罗的一种身形特质,但各地的阿波罗形象后来都很雷同,所以很难区分。不过从古代文献来看,希拉波利斯的阿波罗·莱贝诺斯可视作神罚者,他有权惩罚那些不遵从戒律的人们并课以罚金,如盗窃者、违反誓言或契约者、逃避劳役者或违法乱纪者,因而绝不是一个可被忽视的神。
与太阳神阿波罗-莱阿比诺斯所对应的是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勒托。与希腊神话中提坦女神勒托和宙斯结合,生下双生子阿尔忒弥斯和阿波罗的故事不同,希拉波利斯的阿尔忒弥斯-勒托与阿波罗-莱阿比诺斯并非姐弟,而是母子关系,有时也简称为莱阿比诺斯和勒托,通常被人们作为一组神而受到崇拜,这似乎是希腊神系与弗里吉亚-色雷斯神系融合的结果。
考虑到不远处的以弗所是月神阿尔忒弥斯-库柏勒的崇拜中心,希拉波利斯的阿尔忒弥斯-勒托或许也是库柏勒的一个化身。这样看来,尽管希拉波利斯和棉花堡是阿波罗的城市,但这个阿波罗并非以弗所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兄弟,而是她的儿子。他跟老鼠也没什么关系,鼠王阿波罗的圣城在哈马克西图斯,位于今日土耳其恰纳卡莱省布尔萨的居尔珀纳尔村附近。公元前7世纪以弗所诗人卡利努斯称,它由来自克里特的殖民者所建,国王透克洛斯带领透克洛斯人迁徙前得到神谕,要他们在被地下冒出的敌人攻击的地方建立城邦。当他们抵达哈马克西托斯时,从地下窜出一群老鼠吃掉将士的弓弦和盾牌上的皮革,他们以为神谕应验,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建了献给阿波罗-史鸣修斯的神庙,神像脚下伏着一只老鼠——史鸣修斯在当地语里是老鼠的意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一卷中也提到了阿波罗-史鸣修斯:为了赎回被希腊联军抢走的女儿克律塞伊斯,特洛伊附近小岛克律塞的阿波罗祭司克律塞斯带着难以数计的金银财礼,手握系有阿波罗条带的黄金节杖,前往希腊联军营帐恳求赎回女儿,但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将克律塞伊斯视作自己的战利品拒绝赎回。受到侮辱的克律塞斯于是向阿波罗-史鸣修斯祈祷,随后阿波罗派遣瘟疫席卷希腊军队,阿伽门农不得不将克律塞伊斯归还以结束这场瘟疫。自此,阿波罗身兼能传播与消灭瘟疫的鼠王一职便广为人知。
希拉波利斯的阿波罗神庙修建在一个断层之上,实际上,阿波罗神庙经常建造在断层上,包括最著名的一座——德尔斐神庙。庙旁是这一带最古老的本土信仰圣地——冥界之门,也就是献给冥王普鲁托的祭坛。洞穴有围栏防护,入口很窄,仅能容纳一人入内,沿着洞穴内的石阶往下走不久就会遭遇由地底地质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一个3平方米的内庭后有一条深入岩壁的裂隙,滚烫的温泉从中急速喷出并释放刺鼻的硫磺味气体。这是当地居民最古老的圣地,也被称作阿波罗与库柏勒相遇的地方。许多古代学者如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古罗马学者卡西乌斯·狄奥和柏拉图主义学者大马士修斯都曾在文献中提到过它。
在希拉波利斯较早的年代,库柏勒的阉人祭司们会屏息缓慢爬入冥府之门。据说,在古代只有库柏勒的祭司在进入地穴时才不会被地下冒出的剧毒烟雾熏倒。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因而沉积在山洞中,之后祭司们起身显示自己在神力的保护下对毒气免疫。在入口外是一块两千平方米的封闭区域,厚厚的一层毒气沉积其上,足以杀死任何敢于进入此地的生物。祭司们向访客们出售小鸟或其他小动物,好让他们知道这地方有多致命。花上一点钱,访客们还可以请示普鲁托的神谕。这给神庙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冥府之门在公元4世纪时被基督教徒用石头封死,直到近期才重见天日。
阿波罗神庙前有一座公元2世纪修建的宁芙神庙,纵横交错的水渠将城中的水源巧妙地在此地形成一个大喷泉,也是献给此地泉水宁芙们的祭坛。公元5世纪时拜占庭人用阿波罗神庙的神墙为材料翻修了喷泉,拜占庭式的门是6世纪修建的。现在这里只剩下后墙和两边的墙壁残留了。意大利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两尊女祭司的雕像,现保存在当地博物馆。
公元370年,瓦伦斯皇帝在对抗萨珊王朝的沙普尔二世时造访了希拉波利斯,他也是到过希拉波利斯的最后一名罗马皇帝。公元4世纪起,基督教开始成为这里的主导性信仰,并开始着手消除这一地区古代异教信仰的痕迹。公元531年,拜占庭查士丁尼皇帝把希拉波利斯的主教提升为大主教。罗马浴池被改造成教堂。拜占庭时期的希拉波利斯依然繁荣昌盛,也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城市。
7世纪早期,希拉波利斯先是被波斯军队攻陷,后再次经历一场大地震,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元气大伤。12世纪时,这里为科尼亚的塞尔柱君主统治,直到1190年被红胡子德皇腓特烈一世的十字军与拜占庭盟友攻陷。此后的30年里此地被遗弃,直到13世纪塞尔柱帝国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堡垒。1354年的色雷斯大地震把仅存的古代建筑摧毁殆尽,希拉波利斯的废墟逐渐被一层厚厚的石灰岩沉积物覆盖,城市再次被人遗忘,直到1887年7月德国考古学家卡尔·胡曼重新发现此地的奥秘,这座古城才重放异彩,再次为世人所知。
[1] 希腊人为了安抚地下世界的主宰哈迪斯,称呼他为普鲁冬,意思是丰富的赐予者,拉丁化写法为普鲁托,这也是这个常见误解的由来:哈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冥王,而普鲁托是罗马神话中的冥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