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如何看待现在一些传统文化节目重新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这是因为文化节目也与时俱进更符...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12660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如何看待现在一些传统文化节目重新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这是因为文化节目也与时俱进更符合年轻人口味了吗?

虎年春晚的时候《只此青绿》都火了,另外之前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也一夜之间迅速出圈等等,现在让我感觉一些传统的文化节目都越来越受到年轻人欢迎,是因…
125
96,316

73 个回答

文化一词,本身充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现在,我们对自己文化越来做重视,当然,还没到韩国人那么丧心病狂的地步,也永远不会到。

我记的我是年轻人的时候,对,那是以前了。

大家对于圣诞节的迷恋甚至远超我们自己的春节,平安夜更是传的神乎其神。

最后确实,钱都让卖苹果的和小旅馆老板挣去了。(你懂的)

所以,很多人一开始追捧洋玩意目的就不纯。

少年追捧洋玩意是因为给贫穷的自己找一个时尚的理由泡妞。

中年人追捧洋玩意是因为只有把洋玩意通通包装成高档货,他们才能赚钱。

然后........

那群少年长大了,

他们发现传统文化真的好有市场,因为我们自信了,更认同自己的东西了,然后又是一个赚钱的过程。

当然,现在这样是好的,起码我们心里舒服!

知乎用户

中国的传统文化节目一直都很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啊,只不过是前几年的时候没有人真的用心去做这个东西,或者说做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节目,让很多人都对传统文化类节目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但这并不代表大家真的不喜欢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能够输出的太多太多,哪怕所有人都只喜欢一个点的传统文化,也足够承担中国这么多人。

当出现了好的传统文化节目的时候,会吸引众多年轻人来看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另外近两年河南卫视的传统文化节目确实做得是很用心,从最初的敦煌飞天到今年的神仙舞者,每一个舞台舞美都经过了设计,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美轮美奂的。

咱就是说请到一个神仙舞者不难,但请到一群舞者就超酷的好吗?!有谁会不喜欢欣赏美好的事物?!反正我肯定喜欢。

成为领袖之前成功就是让自己成长。成为领袖之后成功是让别人成长

那肯定是文化节目与时俱进了呀!

我们能从每个爆火的文化节目中,感觉到所有人员十足的心意~

只此青绿这个节目能成功,有编导对唐诗宋词的反复研究,有舞蹈演员花费大量时间苦练基本功,有节目与画作的完美融合等等,用一种舞台与文化相契合的方式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至少本人,对青绿腰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还有天下安康这个节目,张艺兴在舞台上把阴阳五行和望闻问切这些中医药文化展现出来,就让传统文化承载超越它本身的价值。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合更给人惊喜感

除了这些,还有许许多多脱颖而出的文化节目。这代表什么,代表创新能够激发文化活力,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能一直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会带来更强的文化凝聚力



北冥有鱼,其名为咸。

文化类节目看似和性属性极强的市场有些格格不入,是因为现在娱乐类综艺节目太多了,观众是有审美疲劳的,多年前的,湖南卫视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出现,让亲子节目霸屏了各大电视台整整一年,而一年后,就基本销声匿迹了。而对于文化类节目来说,《朗读者》、《青春守艺人》、《中国潮音》等都是很好的节目,文化类节目火起来是好事,只要持续开辟新的模式,坚持创新的话,那就是文化的春天。文化类节目的出现作为一股“清流”,其实它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尤其是留给那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的空间是巨大的,而对这部分有需求有期待的网民实际上也是普遍而强烈的,而且现在的观众开始越来越挑剔,因此我们的市场也需要更多有品质的事物。

首先,根据具体节目的调性和受众会有不同的需求,因为有些节目比如:诗词大会、百家讲坛、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这一类的,显然就是文化节目。文化类节目可以囊括文化普及的任务,且承担了一些文化普及的任务,还能起到娱乐大众的效果,无疑是一箭双雕的效果。其实有时候在质疑当代节目制作方向的时候,可以结合当下的大环境,是不是将这些本就为娱乐而生的手段赋予太重的任务和过于深刻的意义了,因为其实能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比如昨天那个优酷文化范儿,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根据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文艺创作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优酷这一行为,正是响应了这一号召,以传统文化为基调,让中国文化的瑰宝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认知。由于现在的“流量”“顶流”带来的一些连锁反应,让节目制作过程中开始绕开“流量”,所以自然而然地就会回归本真,去追求更高更深层次的文化类节目的意义,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会更重视精神生活也会更依赖于精神文化生活,从这一点出发,优酷联合河南卫视一起打造了一台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晚会,他们将非遗泥塑“黄河泥娃”融合现代流行的元素,与时俱进呈现在大众面前。

v2-5e4f16a12f054e1362f2986eeff5960d_720w.jpg?source=1940ef5c

对于我们大众而言,这样文化类型的节目让他们找到了深埋在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可能我们曾经都觉得读诗写信、戏曲、手工等只是古板与老套,现在渐渐发现这些其实才是最美的意境,是情怀,更是文化、历史与内心。

这让我想起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认为:“文化节目的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而这两档节目一改往日传统文化“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观众的距离感消失了,又契合大众内心需求,成为潮流节目顺理成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觉得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会觉得传统文化是一种经典。不光是春晚中的一些节目,甚至我觉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能够大受年轻人的欢迎。这不光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人们思想意识形态进步的表现,包括现在一些媒体的节目,比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等,这些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的节目,而且这些都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可见确实是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也说明这些节目也更加与时俱进,更加符合人们心目中传统文化的宣传模式!春晚中也有很多这种传统文化,比如《只此青绿》就深得大家厚爱,同时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得到大家的模仿和学习,我觉得这就是符合时代的一种传统文化的宣传!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的确是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