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国海军战舰时代见敌必战是怎么回事?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7882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英国海军战舰时代见敌必战是怎么回事?

是怎样的作战思想?
189
102,508

32 个回答

360企业安全集团 售前工程师

换个思路,见敌必战这个其实也是大英帝国的钞能力了,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高到正常人无法拒绝的价码来鼓励大家踊跃作战。

1708年,英国发布了海上巡逻与护航法案,建立了“赏金法庭”,该法案核心内容就是海战胜利后海军部以市场价“购买”全部俘获的敌舰和战利品,然后由“赏金法庭”评定再把钱发放给全体参战官兵,早期规则是“俘获或者杀死一名敌人可以获得5英镑奖励,扣除这部分奖励后,其余的钱被分为8份,舰长拿2份,舰队司令拿1份,舰上高级军官共享1份,舰上低级军官和高级船员共享1份,普通水手和陆战队员共享2份”

v2-a70235a4b6298c82a146b1600dd1c779_720w.jpg?source=1940ef5c

这个法案有多激励人呢,拿几个战例来说,1762年皇家海军攻占古巴哈瓦那,舰队指挥官凯佩尔和陆战队指挥官波考克就分到了10万英镑,10万英镑放在那个时代是个什么概念呢,乔治三世在1761年购买白金汉宫才只花了2万英镑,还因为凑不够钱只能分期付款的,每年5千英镑还了4年才付清,到1762年两位大英指挥官赚到10万英镑的时候,乔治三世2万英镑房贷都还没还完,这一战直接让两位指挥官直接富可敌国了,你说这仗打的积极不积极?

v2-6b9458e0856da549149ede77a0bbba2e_720w.jpg?source=1940ef5c

同样是1762年,皇家海军巡航舰“活跃号”和单桅纵帆船“喜爱号”共同俘获了一艘满载珠宝的西班牙战舰,这一仗两艘战舰的舰长每人赚了6.5万英镑,人均可以买三座白金汉宫,而参战船员人均分到了485英镑,按照当时金价换算,相当于现在的120.6万人民币,一仗打完,全体军官财富自由,全体船员知乎人均了,换你你也上啊,你的上司不上你都得哗变自己上了。

再看看当时皇家海军的薪酬标准,一般船长是年薪是150到300英镑,舰上军官或者高级船员的年薪是20到60英镑,普通船员年薪是10英镑,海上巡逻与护航法案给的奖赏就是好几辈子的收入了,这让谁不心动?

v2-40e86a044bc726249d2de55d9573720f_720w.jpg?source=1940ef5c

甚至连英雄都不能免俗,特拉法尔加的英雄,纳尔逊子爵,1805年监视在土伦的法国舰队时,发现敌舰队在大雾中溜走了,白花花的英镑从眼皮子底下跑了,全舰队官兵都不干了,从地中海追到西印度群岛,追过了又折回来,前前后后历时8个月,终于在特拉法尔加追上了,27艘英舰毫不犹豫的就对33艘敌舰从T劣势位发起了进攻,皇家海军的官兵看着这一堆明晃晃的赏金眼睛都直了,这一仗虽然子爵陨落,但是他的家人得到了原本属于他的奖金高达足足25万英镑!!在当时足够他的家人买下整整8个白金汉宫!!

甚至到了日德兰海战时,海上巡逻与护航法案依然在执行,1916年5月31日下午,贝蒂中将和他的战列巡洋舰舰队遇到公海舰队时,在整个舰队官兵眼中可不只是德国人和他们的船,而是一排排移动的黄金,此时不上(抢)更待何时,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贝蒂中将无视了杰里科给他的命令,直接带着战巡舰队A了上去,连送了三个人头,不过值得一提的事,贝蒂中将因为他这波英(鲁)勇(莽)的行为在1919年拿到了“赏金法庭”评给他的10万英镑奖励(相当于今天的2.7亿人民币),贝蒂旗下的战巡舰队的全体官兵都拿到相当于自己好几年到几十年的薪酬的奖金。

虽然三个队友祭天,把敌人放跑了,还打乱了领导的大计划,但贝蒂本人就直接财富自由了233333

如果说到这里,你还不太能理解皇家海军这几百年来的冒险精神和逢敌必战的传统是怎么回事,那我就拿我们PLAN来举个例,皇家海军的这波钞能力相当于我今天指挥一艘035型常规动力潜艇击沉了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党和国家不仅给我们全体官兵授勋,还给了我们128.8亿人民币做奖励,我作为艇长能拿32.2亿人民币的奖励,我隶属的分舰队司令能拿16.1亿人民币的奖励,我艇上的军官一人可以拿1.61亿人民币的奖励,剩下的普通艇员,每人至少可以得到4600万人民币的奖励!!!

我特么直接一战就打出32个小目标了,艇上军官人均汤臣一品了,全体艇员一线城市人均一套市区大平层了,我上司因为我这一战都能自费再造一个056编队的,这样子的仗谁打着不积极,艇长不积极脑子有毛病,艇长不积极,司令官都要撤你职,艇长不积极艇员都要哗变!!

如果今天海上巡逻与护航法案还在执行,我即使只是指挥着一艘RYA的帆船,我在公海上见到了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我也要掏出我的L85A3和PIAT,追上去,然后像罗素克劳扮演的杰克奥博瑞船长那样喊一句:“For England, For home and FOR THE PRIZE!”

(¥A¥)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和傻瓜论短长。

1797年,纳尔逊在圣文森特角海战中当机立断,率领“舰长”号和“卓越”号冲出战列,与西班牙海军“圣尼古拉斯”号及“圣约瑟夫”号进行近距交战,并登舰肉搏,迫使西班牙军舰降旗投降。战后,纳尔逊因功晋升海军少将。在此后的阿布基尔、加的斯、特拉法尔加等一系列传奇般的海战中,纳尔逊依然秉承了这一作战风格。

这种不顾敌我兵力对比,主动发起攻击的精神,被后人称为“见敌必杀”的纳尔逊精神。

下面说点实际的,英国作为一支拥有悠久海军传统的国家,通过和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的多年扭打,锻炼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海军。

英国相较于传统对手:西班牙、法国和后来的德国,整体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英国海军认为即使战术结果上并不占优,甚至失利。但通过不断接战,消耗对方整体实力,战略上的胜利依然属于英国。

再深一个层次,英国海军虽然战舰数量众多,质量上乘,但分布到全球的殖民地,在局部反而不占优势。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荷兰等国组成联军后,实力甚至超过英国海军。在这个时候,旺盛的斗志、优秀的舰长、熟练的水手、严酷的训练、严格的制度,才是英国海军屡战屡胜的真正法宝。像纳尔逊这样追着敌人打,才是强者在海上生存下来的硬道理。

最后,光靠精神原子弹显然不行,物质奖励也必须跟上。作为资本主义的缘起地之一,英国人显然深谙此道,设立了赏金制度。

170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海上巡逻及护航》法案,并在各地建立了“赏金法庭”,用于作战赏金的评定与发放,并专门拿出资金给予支持。英军规定捕获的舰船和货物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折为现金,直接分发给参战官兵,抓获的俘虏也按人头数换取奖励。这是一种零成本的激励机制:打胜仗,就有钱赚,而且羊毛出在敌人身上。英国海军部基本不需要投入,而且有一定的利润拿。

比如我们的主角,1781年前后,任“阿尔伯玛尔”号舰长的纳尔逊到西印度群岛附近与法军作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纳尔逊分得了约400英镑的奖金,相当于今天200万人民币(简单说一下,军舰大体分为舰长、高级船员、高级水手,普通水兵4档。其中舰长可以拿四分之一)。

还有,1919年1月,贝蒂由于在日德兰海战中的卓越表现,获封为北海和布鲁克斯比的贝蒂第一伯爵,并晋升海军元帅。除此之外,国会发给贝蒂一笔10万英镑的奖金。10万英镑是什么概念呢?19世纪,每英镑能换7.32克黄金。10万英镑能换732公斤黄金(当时英镑金本位制刚刚废止),按最近金价折算,相当于今天的1.6亿元人民币。

既能为国争光、又有丰厚回报,换我我也“见敌必战”啊!

Beat to Quarters!
创作声明:内容包含虚构创作

英语里面真的没有“见敌必战”这个表达吗?

“不论何时何地发现敌人,海军都将进攻。”——英国海军元帅达德利·庞德

The Navy will attack the enemy whenever and wherever he is to be found.

“应该尽一切可能实现皇家海军的终极目标——不论何时何地遭遇敌军主力,都要将其消灭。”——斯帕蒂文托角海战调查委员会报告,结论部分

…no opportunity must be allowed to pass of attaining what is in fact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he Royal Navy – the destruction of main enemy naval forces when and wherever they are encountered.

据称引用自ADM116/4309- Battle of Spartivento Board of Enquiry, Conclusion.

这两个表达应该都很接近“见敌必战”,至于有没有更接近的说法,我完全不懂皇家海军,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宣称英语中没有这个表达未免太过草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句话都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

1942年2月12日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欧根亲王一同冲过海峡时,拉姆齐海军中将对于在白天投入老旧的剑鱼式鱼雷机发起攻击有所犹豫,然而他的上司庞德用“不论何时何地发现敌人,海军都将进攻”的简短指示决定了这些剑鱼的命运。机场指挥官回忆奉命发起攻击的Eugene Esmonde少校“面色苍白,神情紧张。那是一张已死之人的脸。”最终,825中队派出的6架剑鱼全部被击落,18名机组中有包括Esmonde少校在内的13人阵亡,而他们射出的鱼雷全部没有命中。

而斯帕蒂文托角海战中被指责对于交战不够积极的霍兰在半年之后率领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向俾斯麦号冲去。没人知道他是不是想要采取某些“更积极”的交战策略。

日本倒确实认为皇家海军的战斗风格是“見敵必戦”,战后的海军反省会还专门讨论了一段英国也不一定是见敌必战(イギリスは必ずしも見敵必戦ではない,[証言録] 海軍反省会11 目次),要追根溯源或许也可以考虑一下日本方面的这个印象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风帆爱好者,16-19世纪海战爱好者,大舰巨炮爱好者

RN确实在一些关键时刻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但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夸张,在是否接战这个问题上,英国人并不死板。而他们也并非始终保持着如此激进甚至莽撞的风格:在18世纪中期,指导英国皇家海军作战思想的是一系列复杂的,依据经验而成的条令,遵循条令进行循规蹈矩的作战是当时的主流(其中最典型的是罗德尼)秉承大胆激进操作的将领相对较少一些(基伯龙湾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七年战争期间更多的胜利是RN靠着战技和更加严明的指挥达成的)对于RN来说,其变化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理查德-豪,肯彭菲尔特,胡德兄弟在内的一批RN将领逐步打磨和改变了RN的作战风格,使其转向更为主动和极具攻击性的状态。这样的风格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经历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以特拉法尔加为标志(其实有点牵强)达到顶峰。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海战中,一些看上去略显莽的行径,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比如圣文森特海战和芬尼斯特雷角海战(前者是抓住了西班牙人自乱阵脚的时机,后者则是因为虽然考尔德舰队数量较敌人更少,但大型战舰较多,舰队质量占优,所以最后还是打了)

另外,英国人对于无端怯战和未达成作战目标的惩处也并非不严厉的:1759年海军上将约翰-宾因为未能阻止法军占领地中海重要据点米诺卡岛而被枪决(尽管背后来自民间的舆论推动也是一大因素),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指挥韦桑岛海战的奥古斯特-凯佩尔和指挥切萨皮克海战的格雷夫斯均因为行动失利,未能完成目标而被解职。这些教训也在激励RN去作出更加激进的操作

实际上,支撑英国皇家海军能够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这段时期作出许多类似“逢敌必战”操作的是其无与伦比的技战术素养,以及指挥官丰富的经验和才华。正是凭借着高超的战术水平,RN才能在那段时间屡屡上演以少胜多的好戏。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人总会这么做,也不意味着英国人没有因为他们的激进而付出代价:即使在拿破仑战争期间,RN也发生过多次因为高估自身状态或误判形势,过于莽撞地投入战斗,结果被对手击退甚至俘获的案例。同时,也存在如1809年巴斯克水道之战那样,因为犹豫不决或畏惧损失而错失战机的情况。到了近现代,随着对手的情况逐渐变得更加强大,RN的“见敌必战”也时而酿成有去无回的惨剧:克拉多克的冲锋最终将自己送入海底;霍兰在丹麦海峡付出了血的代价;沃伯顿-李指挥驱逐舰队在纳尔维克湾仿佛塔利班附体一般,结果虽然给德国舰队造成重创却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类似的蛮勇也许是出于对“特拉法尔加”式胜利的追求,但其也是英国海军决策层一直试图缓解的:无论是科贝特在其著述中对于特拉法尔加的解读,还是费舍尔,杰里科等人对条例和战术的规划,可以看到他们试图在激进和保守间打成平衡,尽管他们时常滑入另外一侧(

非券商债券民工

所谓皇家海军的进取精神,要求舰队主官在遭遇强于自己的敌手时也要主动接战奋力一击。

背后的逻辑是,即使我方舰队实力不足以击溃对方,但只要能削弱对方或迟滞对方的行动,为后续舰队歼灭对方争取有利条件,那么就应该主动进攻。

考虑到皇家海军曾经遍布全球水域的投送能力和维护海权需求,这一信条一度颇为实用。因此从纳尔逊到贝蒂,这一信条都被很好地执行。

现在嘛,6驱14护,见敌先跑路。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