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科郁亮称「助理给我订机票就不会买头等舱,要省吃俭用、减少浪费」,这传达了什么信...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10906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郁亮的这篇发言稿就在地产圈里被刷屏,在各大地产公司的微信群,被各大地产相关的公众号转载并反复研读,因为郁亮说的话往往不动听,但确实预言准了。
从各大地产还在高周转,扩规模,冲千亿的时候,郁亮就说过万科要“活下去”,当时行业里的人普遍还比较乐观,即使察觉到未来的隐患,都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但后面一列自上而下的管控政策出台,行业风向急转直下,直到今日市场信心全无,我们不得不佩服郁亮的危机意识和眼光。
这份发言稿是站在地产行业高层的视角发表的,作为中低层的地产人听着肯定刺耳,定义为“黑铁时代”无疑是对未来市场的看衰。
战略方面
外部环境的第一个特征是行业进入缩表出清阶段。对房地产业来说,缩表出清就是去金融化。国家不允许房地产占用过多金融资源,也不能允许居民因买房背负了高额的债务负担,因为这些金融资源没有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
我们很多时候说房地产是国家的支柱行业,报了乐观态度的人认为国家的打压管控是周期性的,不会是一铁拳锤死。但是从近年地产项目的利润率上看,已经降低到10%以下,房地产失去了高利润的光环,那么后面不管是资金,市场,还是人才,都有很大可能不在青睐这个行业。也许未来房地产行业会和农业,低端制造业一样,虽然很重要规模体量也庞大,但是国家通过政策压制利润,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的基础行业。
组织方面
我们的组织面对市场萎缩后更加白热化的竞争,大家都想活下去,都会全力以赴,我们靠什么赢?……
我这里就不一一贴出了,大家可以去看原文,其核心观点就是减员增效——裁员。当然作为领导,作为行业带头人,不能把裁员说得那么直白,需要艺术性的加工,比如他提到过首席客户端由原来的65人精简到14人,却发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高了。在我看来这也算是PUA的一种方式吧,一个部门人员砍到了20%,居然能效提升,那我只能说以前的制度和架构,臃肿拖沓得如果30年前的某些国企。
人的方面
这两天、包括平时我听到过很多人抱怨一个问题,那就是说我们没有能人,希望最好有超人。我想问我们是谁?我们不干谁来干?如果真有能人、超人还要我们做什么?……这些例子让我们思考我们今天缺少的,到底是所谓的能力还是将工作做好的态度?今天我们确实有一些公司没有做好,但万科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房地产,我们在1—5级的项目上并不是没有人,而是缺乏做好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
在用人的策略方面,前段时间万科的HR系统基本把行业内那些高周转企业出来的人员鄙视了一遍,不要XX出来的,不要XX待过的,更不要从万科出去,在吃回头草的,所以万科也把行业大部分人也得罪了一遍。其实我一直在想,在目前行业泥沙俱下的环境下,万科是否真的有鹤立鸡群,傲视群雄的资本。但是从发言稿这一章的内容上看,活在万科的人,今年必然不轻松,从身体上和精神上承受着双层压力。
机制方面
我们现在处在“黑铁时代”的环境中还能给那么多钱吗?社会上有很多热门行业,比如元字宙、游戏、能源等,这些行业更容易通过用金钱激励去找到合适的人,而我们的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这个出价能力了,我们无法给出超过别人的金钱激励,而且只为了金钱激励的人也不适合在黑铁时代的行业中工作。万科能提供的机制是事业的舞台、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单纯的给钱。
这一段是最夸张的,也就是在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温顺,驯服,不善于营造舆论氛围,如果这些话是在互联网行业说的,估计在网络上早就被开喷冲烂了,能把职场PUA用如此直白的话说出来,也就是万科这几年面对的舆论压力太小了吧,呵呵!不管怎么说,这些话在我看来就是明明白白的逐客令了,结合前面的组织和人力篇,郁亮表明了未来万科适合听话的任劳任怨的牛马级的员工,有想法有不满的人,请尽早离开。
文化方面
第一,我们是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一切工作都围绕打仗进行,围绕跌回稳提升、缩表出清和“长肌肉”三项主要任务展开,与之无关的工作都可以放一放,放在次要位置。
第二,要强绩效。只能以输赢论英雄,只能从打赢仗的队伍里面选拔干部。
第三,管理人员都要全部下沉,身先士卒。
第四,在文化方面一定要纪律严明。大仗、恶仗面前,即使有再好的武器,纪律涣散也是打不赢仗的。纪律严明不只是令行禁止的问题,包括投资纪律、各项底线纪律都要牢牢坚守。
第五,省吃俭用、减少浪费、营造节表缩食的战时氛围。
站在老板或者高层的角度上看,这么说也没有错,毕竟“活下去”是地产今年的首要目标和当务之急。但是房地产只有资本,没有供方和员工是做不下去的。这一些列措施考虑过供方的空间和员工的未来吗?我更感觉是大船快要沉没了,床上的压榨船工们最后一丝力气往外舀水,好让大船能够尽可能的靠近岸边,船上的货物资本才方便安全卸下。
所以各位从业者,地产的“黑铁时代”切实来临,放弃幻想,各自安好把。
PS,无独有偶,恰好我18年写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设计行业从黄金-白银-青铜,直至未来的黑铁时代,也算是一种用词比喻上的巧合吧!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