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冲出一只超级独角兽:估值 460 亿
source link: http://www.ikanchai.com/article/20220211/465578.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常州,冲出一只超级独角兽:估值 460 亿
2022,又一只新能源超级独角兽诞生了。
投资界获悉,海亮股份日前发布公告称,参投基金杭州涵智将以 3.22 亿元增资蜂巢能源,占其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为 0.7%。这意味着,以此计算蜂巢能源的估值已经高达 460 亿元,比去年 7 月 B 轮融资投后估值高出 100 亿元。
这是蜂巢能源在一年内获得的第 4 笔巨额融资。这只在 2018 年正式从长城汽车中独立出来的独角兽,缔造了惊人的融资历程,如今身后集结了包括国投招商、深创投、IDG 资本、鼎晖投资、凯辉基金、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弘毅投资、碧桂园创投、建信投资、人保资本、泰康投资等等,名单之长令人咋舌。
蜂巢能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堪称新能源产业大爆发的缩影。眼下,几乎所有的 VC/PE 都在投新能源,所有人都相信这是一条关乎国运、关乎未来的超级赛道。正如蜂巢能源总部所在的江苏常州,这个并不 " 网红 " 的地级市正在悄悄诞生一批新能源新星。
58 岁汽车大佬二次创业
杀入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估值 460 亿
蜂巢能源的故事,离不开背后的掌门人——魏建军。
1964 年出生于河北保定,魏建军在 20 多岁时就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9 年,魏建军的叔叔因车祸离世,所创立的汽车改装公司长城工业被当地乡政府接管,但一年时间就陷入了亏损困境。在此情况下,魏建军决定站出来接手长城工业,出任总经理一职。
长城工业很快扭亏为盈,魏建军也将目光瞄向了皮卡赛道,推出的长城皮卡 1999 年便卖出了 1 万 3 千辆,一举打响了品牌知名度。随后,长城工业改组为长城汽车,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魏建军也成为这家公司的真正掌舵者。
此后的故事便为人所熟知,凭借魏建军超前的战略眼光,长城汽车开始发力 SUV 市场,登上了国内 SUV 销量冠军宝座。得益于亮眼的成绩,长城汽车也先后在 2003 年和 2011 年分别登陆港交所、上交所,成为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的民营车企。
但魏建军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在 2012 年洞察到电动汽车的趋势所在,便立即在长城汽车内部成立了动力电池项目组,开展动力电池相关核心技术的预研工作,并在 2016 年将这一项目组升格为动力电池事业部。魏建军还要求团队不要盲目跟风,要敢坐冷板凳,做最懂汽车的动力电池专家。
转眼到了 2018 年 2 月,长城汽车正式宣布将动力电池事业部独立,注资 13 亿元成立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并将总部落户于常州市,这也被外界视为魏建军的二次创业。同年 10 月,长城汽车宣布拟将蜂巢能源 100% 股权转让给保定瑞茂,后者为长城控股的全资子公司。12 月 28 日,长城又宣布将相关专利及非专利技术资产转让给蜂巢能源保定分公司。
对此,长城汽车曾回应称,蜂巢能源今后将作为独立的供应商,参与长城及其他车企的电池供应,同时也可获取更多社会资本入股,成长为独立电池品牌,是完善在新能源核心部件布局的一个步骤。而对于分拆成立蜂巢能源的初衷,魏建军也曾表示,"不独立根本就做不大。"
独立后的蜂巢能源,以常州为总部开始加速跑马圈地。研发层面,蜂巢能源已在全球布局了七大研发中心,并率先推出了世界首款无钴材料电池;产能层面,蜂巢能源去年至今已有 8 个电池基地相继落地,新增产能超 225GWh。
最新发布的 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蜂巢能源以 1% 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十,而冠军依然为强大的宁德时代。为了追赶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也在去年 12 月发布了领蜂 "600" 战略及四大支撑战略,宣布公司 2025 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 600GWh,同时推出系列短刀电池新品类。
现任蜂巢能源董事长兼 CEO 杨红新表示,未来 5 至 10 年,得电动化供应链者得天下,而在动力电池为核心的三电系统中,中国已经占据先机," 面向新周期,中国企业必须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技术要持续创新,产能则要快速提升。" 乘上新能源的东风,这只超级独角兽迅猛跑来。
成立 4 年融资超 200 亿
几乎所有 VC/PE 都来了,抢疯了
一路走来,蜂巢能源席卷创投圈,身后集结了一支庞大的 VC/PE 队伍。
早在 2020 年 4 月,蜂巢能源就与国投招商正式签署了投资协议,引入国投招商战略投资。蜂巢能源对此表示,此次合作是公司成立两年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蜂巢能源将进一步对行业开放、共享发展。
随后在 2021 年 2 月下旬,蜂巢能源宣布获得 35 亿元 A 轮融资,由中银投、国投招商联合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金融街资本、常州创业投资、浙大九智、IDG 资本、凯辉基金、海通开元、德载厚资本、长城控股等。
这一次融资竞争十分激烈。杨红新在签约仪式上透露,在 A 轮融资过程中,很多机构没有分配到想要的足够额度," 公司会创造更多投资机会,尽快启动 B 轮融资和 IPO 上市准备工作。"
谈及此次投资,中银投董事长刘健表示,蜂巢能源孕育于长城汽车,继承了长城汽车的优秀基因,其团队在战略规划、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以及对新能源产业的深刻见解、对技术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无不体现出优秀企业家和管理团队的气质风采,更加坚定了中银投与蜂巢携手同行的决心。
距离 A 轮融资仅过去 5 个月,蜂巢能源的 B 轮融资随即落地,融资总额高达 102.8 亿元,投后估值为 360 亿元。此次的投资方阵容依然庞大:由中银投领投,联合投资机构包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碧桂园创投、深创投、建信投资、IDG、三一重工、小米集团、湖州海松、华兴资本等,国投招商、九智资本等原股东进行了大额增持。
几乎所有的 VC/PE 都盯上了动力电池。经过 B 轮融资,蜂巢能源股东数已多达 50 家。蜂巢能源执行副总裁王志坤透露了更多融资细节:" 事实上,有超过 100 多家机构主动找到我们,要求投资蜂巢能源。"
他介绍,蜂巢能源在 5 月举办了投资说明会,6 月底就基本上确定了投资机构的名单。但到了 7 月,还有很多投资机构上门想要投资的额度,蜂巢能源考虑到团队要静下心来,应该做好融资的收尾。
紧接着在去年 12 月,蜂巢能源 B+ 轮融资宣布完成,融资金额为 60 亿元。本轮又有诸多 VC/PE 涌入,主要包括:川能投、大族激光、星宇股份等产业链合作伙伴,鼎晖投资、中移资本、兴业银行、优势资本、人保资本、泰康投资等产业投资机构,以及湖州、盐城、上饶等国资平台。至此,蜂巢能源融资总额已超过 200 亿元。
北京泰康投资首席执行官黄升轩曾表示,作为双碳战略最成熟的应用领域,汽车电动化趋势明确,汽车动力电池未来将迎来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具有明显的产业链优势,中国动力电池公司在全球极具竞争力。" 蜂巢能源是快速成长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有极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产品落地能力,期待蜂巢成为全球领先的头部企业。"
与此同时,蜂巢能源吹响了 IPO 的冲锋号。今年 1 月,江苏证监局官网显示,蜂巢能源已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中信证券也披露,近日与蜂巢能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双方计划在今年 3 月前完成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
据悉,蜂巢能源将向科创板发起冲击。如果进展顺利,58 岁的魏建军有望在今年再次斩获一个 IPO。
为什么是江苏常州?
这里正批量生产新能源独角兽
蜂巢能源的崛起并非偶然,它总部所在的江苏常州,正在诞生一个个新能源独角兽。
三吴重镇、八邑名都,江苏常州市是一座拥有 25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常州别名龙城,地处江苏南部,东与无锡相邻,西与南京、镇江接壤,南与无锡、宣城交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现代的常州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多个细分行业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常州的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石墨烯产业规模全国第一;高端碳纤维制备规模全国第一,在全国第一个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
在 2021 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常州首富是恒立液压的掌舵人汪立平。这是一家集液压元件、精密铸件、气动元件、液压系统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高端制造企业,市值超过千亿。
时至今日,常州已俨然是一个新能源产业重镇。在全国各地争相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时,常州便前瞻性地布局了上下游核心环节,从上游材料、动力电池、电控,到整车、充电设备等都没有放过。数据显示,2020 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 1400 亿元。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动力电池独角兽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就落户在常州市金坛区。2007 年,中创新航的前身天空能源正式在沈阳创办,背靠航空工业集团,并在两年后更名中航锂电。2015 年中航锂电迎来一次高光时刻,营收破 10 亿,同一时期的宁德时代营收只有 8 亿。
也是在 2015 年,中航锂电入驻常州金坛,并在此后完成了多轮融资。目前,中创新航背后的投资方名单包括成飞集成、金圆集团、金坛投资、红杉中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基石资本、广汽资本、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等。
2021 年 9 月,中创新航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股权融资,金额达到 120 亿元。官方披露,这一轮融资除了得到常州政府、厦门政府、航空工业集团等原股东继续增持外,还获得了武汉、成都等政府国有投资公司、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等支持。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合作方也参与到该轮融资中。
2021 年 12 月 29 日,中创新航提交《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材料,此次申请一旦获得受理,这只独角兽将正式赴港 IPO。
如今,仅仅是在常州的金坛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已达到 100 余家,其中涉及到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领域的企业已接近 30 家。这里见证了一个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诞生。
此外,还有更多的新能源企业在常州落地。前不久,李一男宣布牛创新能源已经拉到 5 亿美元的投资,团队达到千人,研发和工厂在常州。常州与李一男渊源颇深,小牛电动车的工厂也设在这里。同样,理想汽车的工厂也设在常州,当地还有星星充电、天奈科技、卫蓝新能源等多个新能源企业。
凭借着充足的新能源项目,VC/PE 也涌入常州设立基金。今年 1 月 24 日,IDG 资本联合基金战略投资方中华煤气,成立国内首支零碳科技投资基金,总规模为 100 亿元,首期募资规模为 50 亿。投资界了解到,该基金正是落地常州,并得到常州市、武进区两级引导基金的支持。
常州,似乎成为了新能源企业的风水宝地。这也是一条关乎国运的赛道,VC/PE 圈流传着一个观点:新能源是比半导体更为重要的军备竞赛,因为半导体是决定我们过得好不好的问题,而能源则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过得下去。站在历史的转折点,看似不起眼的常州已经扛起了一面大旗。
来源:投资界
Recommend
-
14
合肥,又跑出一只科幻独角兽:估值70亿_详细解读_最新资讯_热点事件_36氪合肥,又跑出一只科幻独角兽:估值70亿投资界·20小时前中国第一只量子计算独角兽...
-
8
常州,冲出一只超级独角兽:估值460亿投资界·16小时前眼下,几乎所有VC/PE都在投新能源。2022,又一只新能源超级独角兽诞生了。...
-
9
交大校友在美国做出一只独角兽,估值260亿投资界·13小时前这些在国内已经被验证过的模式,正在海外生根发芽。又一只超级独角兽诞生...
-
7
-
10
估值120亿,Web3诞生一只独角兽:老虎高盛红杉投了投资界·2022-04-08 03:24从清华到耶鲁,85后博士创业做出20亿美元估值Web3安全领...
-
5
一只电池独角兽估值80亿,有何来头?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7
华南理工校友干出一只独角兽:估值超80亿投资界·2022-08-20 08:27华南理工校友干出一只独角兽:估值超80亿为何又是华南...
-
1
徐州冲出又一个独角兽,估值70亿投资界·2023-04-22 09:01徐州冲出又一个独角兽,估值70亿为何是徐州? 这一次是...
-
6
B轮融了15亿,上海冲出一家独角兽丨投融周报 速览投资风口,掌握资本律动。 大家好,我是长风。今天给大家带来这一周资本市场的专业投研信息。本周焦点回顾:新消费赛道,个护品牌受关注。本周, 国产科技护肤品牌KEY...
-
3
一年冲出23家新晋AIGC独角兽:最高估值千亿,6家来自中国 智东西 发表于 2024年01月11日 05:38...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