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用产品思维去借钱?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2519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如何用产品思维去借钱?

年前和一个朋友聚会,中间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一个朋友找他借钱,说是做生意需要周转,希望能借到5万,他也能拿得出来并且很乐意借给这个朋友,但他并没有直接答应借他5万。

年前和一个朋友聚会,中间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一个朋友找他借钱,说是做生意需要周转,希望能借到5万,他也能拿得出来并且很乐意借给这个朋友,但他并没有直接答应借他5万。
而是说手里并没有这么多现金,现在只有3万,可以全部借给他,他朋友自然也很感激。等明天转账时,他却给朋友转了5万,说是克服了一些困难,又找自己朋友周转了一些,但愿能帮到他渡过困难。
他朋友自然感到友谊温暖,也更加感激,承诺一旦周转开了就马上先还他,不会让他失望。我认同他的看法:这并不是厚黑学,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存量思维。
我不止一次分享过一个观点:产品经理不是某个具体的工作岗位,更不是某个工作职位,而是一系列集成思维的表达载体。
或者说,产品经理是多元化思维的应用化身,思维认知是上层建筑,往往决定着能力边界。
其中,存量思维作为洞察力的重要分支,对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存量思维的前提是留有余地,而后通过调整这些存量,从而放大认知维度的价值。

collect_img16444860711080

如果把上面那个故事当做产品设计的话:

你借出去的钱就是你的功能产品,如何让你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服务好你的目标用户,应该是最核心的用户需求。也就是说,要想让需求价值最大化,要满足这个需求其实有两块,一个是用户心理预期,一个是你所能提供的产品价值的深度。
所以,可以用这个简单的公式来理解:需求满足度=(产品价值-用户预期)。
显然,你能提供的产品价值越大,用户的预期越少,他所获得的需求满足度就越高。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以“产品价值”为输入源,以“用户预期”为输出源的价值储水池,这也就是存量思维的具体表现。当然,保持产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用户预期,同样可保证蓄水池的存量,实现用户需求满足的最大化。
这就是很简单、很常见的存量思维模型。即便沧海桑田变迁,好在古老的指南针永远有效,存量模型虽然很简单,但对产品工作的帮助确实多方位、立体式的。
我们再举其他例子前,请务必牢记:存量思维的关键是留有余地,形成蓄水池,然后通过调整管控,形成预见性的价值。

collect_img16444860714261

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存量思维对我们的产品工作帮助实用性巨大,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产品工作形成存量,更容易软着陆。

从大的产品工作内容上来说,不管是KPI还是OKR驱动,不仅需要拆解到最小工作包,还需要在时间基线上进行适度压缩,形成时间上的存量,以便灵活机动地去应对突发的、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比如说,需求评审在不同的产品背景下,所要求的产品工作也不一样,受制于公司环境现状,在敏捷迭代的“逼迫”下,往往很多时候只要求提供原型设计就可以了。但现实却是仅仅是原型设计,没有需求文档,是很难支撑起需求传递的,很多需求变更和沟通冲突,也正是需求不充分所致。所以,敏捷并没有错,关键我们要正确地去运用,像上述情况,我的经验是,一定要留有存量,将核心业务规则当做敏捷版的PRD写出来,这样才能保证需求传递效率
你看,这就是产品工作内容上的存量思维:在环境制约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评审资源的注入,提高存量水平,确保需求软着陆。
我记得,年前春节放假前,领导将2月份工作内容都提前在年前安排,也是为了在时间维度上形成存量,提高风险应对效率。

collect_img16444860717570

2、提升解决复杂产品工作的精力效率。

众所周知,产品工作纷繁复杂,需要消耗的精力值是很巨大的。之前,我总是在累得的时候来峡谷厮杀决战,一番多巴胺之后,除了带来短暂的精力提升错觉意外,更多的还是精力消耗,感觉会更累。
直到我猛然意识到,原来我掉进了精力的存量思维陷阱:人体的精力也是个简单的存量思维模型,游戏不是放松充电,而是精力流出,所以才会越玩越累。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学会有效休息,比如,睡一会儿午觉或者打个盹,对于精力的恢复大有益处。不要小看存量思维在精力值的应用,任何产品问题的解决效率在底层上都高度依赖行为人的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是很遗憾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精力存量不足的情况下,务必牢记应该补充精力输入值,减少精力损耗,确保精力库存可以提供效率支撑

collect_img16444860720675

3、更科学的论证产品规划。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微信在张小龙带领的团队打磨下,有着润物无声、细水长流的能力,尤其是时下“厚积薄发”的视频号更是体现着微信这种控制力。
但据说,视频号在产品成长的规划道路上,张小龙考虑的不是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而是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失败,而微信团队所要做的就是避免让其以哪种方式死掉。说到底,这其实也是一种存量思维,只不过所储存的是产品规划上所可能遇到的未知风险的应对方案: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低,同样的,你储存的风险应对方案越详实越科学,论据支撑点就越多,未来试错成本就越低,产品也就越接近成功。这给我们带来的产品启发就是,在产品规划上,我们不仅需要收纳更多的正向依据,还需要储存丰富的风险应对策略,将可能导致产品夭折的风险应对的蓄水池注入的越满,存量越高,产品茁壮成长获得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

collect_img16444860724102

众所周知,产品工作的高效推进依赖于产品同学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说了这么多存量思维的应用,其实对产品同学来说,所应当储存的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动态调整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产品硬实力和以沟通协作为核心的产品软实力的阀门,留足库存才是存量思维对产品工作的集成应用。突然想到一个故事: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曾透漏自己初当外交部发言人时很是紧张,于是求教于季羡林大师,季先生是世界上难得的大学问家,当过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资深教授,他的德文又好、英文又好语言大师。季先生就告诉了他九字真言,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紧张了,那就是:
不说假话,真话不全说。仔细一想,这不也是表达上的存量思维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