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次关于“双减”的对话,都说了什么?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emodui.com/N/13070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次关于“双减”的对话,都说了什么?

作者:教育之江 发布时间: 2022-02-11 17:47

1639928161890313.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教育之江

在探索“减负”的道路上,浙江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实践。

今年“双减”政策出台后,浙江的工作侧重点摆向了哪里?在作业管理、家校共育、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等方面,浙江各地如何结合实际落实这项工作?

如今,整个浙江的教育生态呈现出怎样一种状态,今后又将如何更有力地打好中小学生减负组合拳?

在浙江“双减”落地百日之际,之之和阿江带着上述问题,与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进行了一场对话——

之之:其实在“双减”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浙江省一直都在进行着与减负相关的工作,包括出台浙江省“减负40条”等。从前几年的效果来看,您觉得减负工作在浙江开展如何?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这几年来,浙江一直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5年我们省就出台了作业管理方面的规定,明确要求小学低段不布置作业。2019年,出台了浙江的“减负40条”,这在全国也属比较先进。在“减负40条”里,就作业管理、考试次数,以及各个部门协同配合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实现减负,我们做的更多的工作是治本。我们认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或者说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衡。所以这几年我们重点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家长能够放心。

之之:有了之前的这些经验和努力,包括治标和治本的措施,所以在“双减”正式开始实施之后,浙江的“双减”工作会相对比较轻松吗?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应该说我们通过前几年的努力,校内的减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事求是讲,校外的负担还是不容乐观。这次借助中央“双减”的东风,我们一手抓校外,一手抓校内,双管齐下推进减负工作,根本还是要提高校内教育教学的质量,丰富和完善各校的课后托管服务,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在校内能够学足学好。

之之:浙江在推进“双减”工作的过程中,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一是浙江 “双减”工作的领导体系非常健全,我们把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纳入了整个社会治安的网格化管理,也就是说,培训机构无论办在哪里,我们都能够管理到、监控到。

二是校内先行。我们在启动“双减”工作之前,就部署了校内开展课后服务的相关工作。校内先做好准备,每所学校就怎样完善课后服务、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部署。

三是校外整治非常有力。省“双减”工作专班全面排查梳理了全省4万多家培训机构,其中涉及到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8107家,实行“一人一机构”包干责任制,每家培训机构都要求落实到人,压实责任,推动其进行转登、转设或停办。

四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怎样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能更好地参与、服务“双减”,这是浙江”双减“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省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创造了更有特色的措施,比如教师因参与课后服务没有时间买菜,学校就给教师提供净菜;有的教师因参与课后服务来不及给家人做饭,学校就提供了家属餐,让家属也可以到学校食堂吃饭;有的学校给教师设立“双减假”,假设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每周可以选择一天延迟到校或提前离校;还有些地方设置“时间银行”,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参与晚自习管理的时间可以累计,累计到一定量便可用于调休假。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断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托管服务、晚自习服务的积极性。

我们还允许各地各校为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发放一定的补助,通过经济、管理等手段激励更多教师参与进来。

1638954781479857.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之之:在“双减”过程中,一方面在校内要求教师实现应教尽教,另一方面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是教育的顽症,也是学生家长的一大痛点。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强与改进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今年5月和9月浙江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相继出台义务教育作业管理意见,全面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的统筹管理,确保作业总量不超标,作业结构更合理。

那么,浙江在落实落细“双减”工作时,如何开展“作业革命”?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双减”其实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回归校园。让教育回归学校包含怎样让学生在学校里把该学的东西学会、学足、学好,包括作业。现在很多家长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孩子回家作业太多、太难,还有一部分作业成了家长作业,而不是家庭作业。这就导致家长,甚至整个社会的反感。

“双减”之后,我们要求学校在课后托管服务和晚自习期间,辅导学生能基本完成相关的家庭作业,这也是我们衡量作业时间是否控制在合理范畴内的一个指标。今年秋季以来,我们也观察到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内,包括初中晚自习期间完成家庭作业。很多家长反映,双休日终于有了更多的亲子时间。

之之:作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量要少,但同时,作业的质量也要提升,这方面浙江做了哪些工作?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我们一方面控制作业时间,更多的倡导教师科学设计作业,使作业布置能更加精准。教师要针对所教学生的薄弱环节设置作业,而不是简单的刷题,搞题海战术。

目前,浙江一些地方已经施行基于教育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教师依据学生每次作业、测试后生成的大数据,了解其对哪个知识点、知识环节比较薄弱,然后有针对性地推送和设计一些个性化作业,如此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之之:“双减”的重点是校外,关键在校内,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能否让家长满意是“双减”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此,浙江各地把课后托管服务作为“双减”的第一站,通过放学后托管、初中晚自习服务、线上学习服务、暑期托管等举措,围绕让学生学足学好、学会学懂的要求,不断丰富完善课后托管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案例。在今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中,浙江就有4市县入选,为入选单位最多的省份。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典型其实不止这4个,我们省很多地方的课后托管服务都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比如金华一些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不全由教师来承担,而是邀请了校外一些体育教练来教学生滑轮等,孩子们很感兴趣;绍兴柯桥一所学校,校内有攀岩场地,于是请来专业教练组织学生攀岩。像这类丰富多彩的课程,都是学校充分利用了社会的资源。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做法,是浙江各个部门、全社会很有积极性地来参与“双减”工作。省科协组织了双签助力“双减”行动,获得了中国科协的点赞。所谓双签,是指签名科学家进校园,签个科研基地助研学,即组织学生到科研基地去研学,组织科学家进校园给孩子们讲科普知识。可以说,这些课后活动极大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内容。

之之:因为课内有了很多丰富的活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那么校外培训机构要怎么管理呢?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校外培训机构还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加强管理,重点管三方面。

一是抓机构,义务教育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管,要压减,目前浙江义务教育段的教育培训机构压减率已达到100%;二是抓广告,浙江开展了教育培训广告百日整治专项行动;三是抓培训机构“换马甲”“打擦边球”情形,比如有些打着国学素养的旗号,实际上的是语文课,有的说是上思维训练,实际就是数学课,像这类隐性培训,我们的态度就是加大打击力度。

我们提倡五育并举,所以其他一些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正规培训,我们都是鼓励的。

之之:“双减”工作开展至今已有4个月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浙江还有哪些规划?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峰:到目前为止“双减”开展了仅几个月时间,只能说初见成效,但远远没有实现我们的目标。这是一场战役,战斗才刚刚打响。

接下来,我们要打好攻坚战,就是怎样把剩下的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压减、管理到位;要打好阵地战,就是把学校教书育人的阵地守牢、守好,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后服务内容,真正把孩子留在校园里,让家长放心、舒心;要打好整体战,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我们要争取让全社会的力量更多地支持、配合“双减”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数字媒体中心记者采写)

本文转自企鹅号“教育之江”,责任编辑:徐梦娇。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教育之江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教育之江
芥末堆商务合作:010-5726 9867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