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简单拍照对比:一加10 Pro对一加9 Pro、真我GT2 Pro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gao7.com/news/202202/AR8eCSaQeDUiKh3q.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是一加10 Pro评测里拖稿多年的拍照部分,对比选手一加9 Pro和真我GT2 Pro,中间插播一下vivo X70 Pro+的样张。两代一加主要分别是超广角,一加9 Pro有时至今日依然规格最高的超广角,而真我GT2 Pro是IMX766配年度大热JN1。

拍照还是得多看样张,作为简单对比,就不做过多赘述。结论统一放在最后,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用户。

例牌参数对比:

“3.3倍变焦”对比

两台一加都是祖传的800万像素1μm的3.3倍长焦,因为本身像素低,尺寸小,其实际表现只是略好于大底高像素主摄的数码裁切(真我GT2 Pro主摄IMX766),是半个战术镜头。

“3.3倍变焦”场景1,全局与中央放大对比

“3.3倍变焦”场景2,全局与中央放大对比

“3.3倍变焦”场景3,中央放大对比

超广角对比

超广角对比,场景1,全局与中央对比

超广角对比,场景2,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场景3,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场景4,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场景5,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场景6,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场景7,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场景8,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场景9,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场景1,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场景2,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场景3,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场景4,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场景5,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场景5,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场景6,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场景7,全局与中央放大

简单拍照对比:一加10 Pro对一加9 Pro、真我GT2 Pro

主摄对比,场景8

主摄对比,场景9,全局与中央放大

多摄时代至今,没有全焦段制霸的旗舰,大家只能根据常用焦段选择机型:

vivo X70 Pro+:客串的“朋友圈选手”,优秀的多帧合成算法有更好的明暗部宽容度,有讨好眼球的白平衡、对比度、锐化算法,但主副摄视野都偏广,加之强力涂抹+锐化,从X50 Pro+开始,辨析力就一直偏弱。微云台IMX598超广角虽然规格生猛,但除极弱光场景,其实赢不了这一代的JN1(特别是辨析力)。

一加9 Pro:自由曲面镜头的IMX766超广角,规格更加生猛,长处同样是夜景、边缘画质和畸变控制,但辨析力同样白给,超广角这个坑,真的辜负了太多经典CMOS。主摄表现其实略好于现阶段的一加10 Pro,但这是一加9 Pro非常依赖多帧合成的结果,是用拍照体验换来的(导致快门和成像速度都偏弱)。

真我GT2 Pro:这个无法对焦的JN1(一加10 Pro的JN1也没微距,没对焦),甚至光圈还比一加小(F2.4对F2.2),但中央辨析力是真的好,弱光动态范围也没比766差很多,出乎预料地强,但边缘校正算法太弱,边缘画质吃力。主摄这边能和一加的IMX789打得有来有回就是最大的快乐。真我相机的主要弱点是几乎没有高光压制能力,多帧合成算法也偏弱。

一加10 Pro:最明显的提升在拍照体验,成片率和成像远高于一加9 Pro,也修正了前代在高光压制时爱压曝光的问题。比起前代,一加10 Pro的现在的风格和真我要更像一些。主副摄的锐化更用力,对比度稍有调高,噪点依然是一加熟悉的感觉。噢对了,把150度超广角放在手机边缘,真的好容易让手指出镜……


关注我们的微博@爱搞机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爱搞机(playphone)

当然,也关注我们的哔哩哔哩账号:爱搞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