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视频号还只成功了一半,微信仍需继续努力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e8%a7%86%e9%a2%91%e5%8f%b7/74327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视频号还只成功了一半,微信仍需继续努力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10:08

时间过得真快,微信视频号马上就满两周岁了。但是,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看,视频号这个产品成功了吗?一起看看作者怎么说吧。

gnElWSkpWKJY561BTvC0.jpg

无论在投资圈、短视频制作圈还是普通用户当中,对于视频号的评价都是高度割裂的。有些人认为视频号已经很好、还会更好,而有些人认为视频号从来就没好过。从微信的用户体量来说,他们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看到了视频号的不同特质:

  • 视频号已经成为了许多微信用户分享视频、创作视频的重要工具。在过去十二个月内,我至少有20个微信好友开通了视频号;我在朋友圈每天能刷到十几条视频号状态。不止一个人告诉我,如果没有视频号,他们这辈子也不会想到亲手拍视频、剪视频。从这个角度看,视频号很成功,而且有可能是市面上用户参与度最高的短视频平台。
  • 与此同时,视频号的内容生态还有待进步,活动运营较少。以视频号为大本营的原生KOL数量很少,原创爆款视频也不多。其他对手都早已形成各自的内容调性,而视频号似乎还没有。大家只是在微信里偶尔观看视频号内容,很少有人养成“刷视频号”的习惯。从这个角度看,视频号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内容平台。

总而言之,视频号算不算成功,取决于它的产品定位——作为一个微信附属的内容功能,它已经比较成功了。但从今年的微信公开课看,微信对视频号的定位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附属功能”,而是要把它做成举足轻重的直播和短视频平台。而此时此刻,视频号离这个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仍需在激励机制、内容引导等维度加大投入力度,才可迎头赶上。

视频号还只成功了一半,微信仍需继续努力

现阶段,视频号的主要矛盾就是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它尚未培养出很多原生KOL,已经成名的KOL和MCN则普遍还在观望。它固然已经吸引了许多媒体/机构账号入驻,可是这些媒体/机构在几乎所有平台都有入驻,只是视频号的社交分发能力,可以让这些内容得到更好的传播。

也恰恰是因为内容广度不足,所以视频号推荐机制还需完善,原创优质内容难以沉淀下来,所以用户很难养成“刷视频号”的习惯。

内容生态和用户习惯,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内容生态就不足以培养用户黏性,而用户黏性不足的平台又很难吸引内容创作者。要打破这个循环,平台必须有所作为,积极主动地展开运营活动。根据我的观察,最近几个月,视频号的运营战略就是“两手抓”:

在高层,吸引一批头部艺人,举办一些具备高度话题性的活动,尽快实现“破圈效应”。Westlife的线上演唱会,以及五月天的跨年演唱会,都起到了这个作用。在我的朋友圈,转发过上述两个活动的好友可能超过了1000人。

在中基层,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激励,尤其是对一些重要垂类的原创作者,在流量和商业化两方面予以持续的扶持——在零粉、千粉、万粉、百万粉都有明确的激励机制。为了帮助创作者变现,除了继续做大直播,还将重点打造视频号互选平台,让万粉以上的创作者都有机会接到商单。

上述战略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是万里长征只走完了第一步。Westlife演唱会取得了2700多万UV、最高150万人同时在线,对视频号自身而言是破纪录了,但放在全网,只能算中上等规模的活动。视频号直播和互选平台提供的商业化潜力,确实让一些创作者看到了希望,但是与其他成熟的平台相比,现阶段提供的回报也较为有限。这就是很多创作者(无论头部还是腰部)至今还在犹豫观望的原因。

如果视频号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平台,大家的期望值可能不会那么高,评价不会那么苛刻;但它是微信自带的平台,大家就必须予以更高的要求。大部分人不会说“作为一个2岁的平台,视频号已经做的很好了”;他们只会说“你可以做得更好”。

2021年,视频号对直播的运营是非常成功的,在泛知识垂类直播方面尤其成功。在2021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曾经畅谈过他对直播的想法,认为直播将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联系方式,也是一种相对视频而言门槛更低的创作形式。

作为一个视频号资深主播,我完全赞成上面的判断。在过去的一年,我的大部分视频号粉丝都是通过直播获得的,由此也认识了很多专业人士,从而学到了很多东西。谁也不能否认,直播是视频号发展最好的功能。

2022年,视频号必须在视频内容方面也取得突破。它必须培养一批新兴创作者,并且吸引更多其他平台的创作者入驻;它还必须有效地覆盖横屏与竖屏、短视频与中视频、泛娱乐与垂类知识等各种不同的视频品类。要做到上述两点,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无论进展顺利与否都要坚持下去。

幸运的是,从这次微信公开课的主题演讲看,视频号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并且愿意投入足够的资源。

在产品端,视频号最大的杀手锏就是与微信生态的结合,这也是大部分创作者选择它的主要原因。视频号也没有滥用这个杀手锏。微信对于中心化的流量分配一贯是克制的,也没有以全平台之力去捧出几个标杆内容。视频号与微信的结合,主要体现在细微之处,越是熟悉微信生态的创作者就越能理解:

  • 视频号与公众号打通,可以在视频号中也选择显示公众号名片,还可以在公众号当中插入视频号卡片和直播预告。当公众号与视频号绑定后,公众号粉丝可以在订阅号消息中看到视频号的视频,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交叉导流。
  • 视频号与小程序打通,尤其有利于商家推广自己的小程序商城,为自己带货;没有小程序的创作者也可以通过“带货中心”实现无货源带货。
  • 视频号可以在微信个人名片显示,这个意义就不用多说了。普通人可以把视频号当作“视频形式的朋友圈”,有志于专业化的创作者也可以通过朋友圈获得宝贵的种子流量。
  • 视频号与企业微信打通,对企业销售人员做推广有很大的意义。员工可以在企业微信的个人资料页上关联企业视频号;企业的视频号直播间也会出现在导购入口,消费者可以一键接入。

如果你像我一样,本来就是公众号创作者,或者早已开设过小程序,那么视频号对你的价值会更高一些。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团队认为“视频号是微信的原子内容组件”,这可不是宣传口号,而是真实定位。

在本文的最后,我还想对那些有志于进行视频创作,却又不得其门而入,至今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平台运营的初级创作者,讲几句肺腑之言:

你可能从很多头部KOL或MCN那里听说,视频号是个鸡肋,不值得投入精力。他们有可能是对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头部,到哪里都能红,每入驻一个新的平台都会获得一波官方资源,也完全不缺乏变现的手段。对于他们而言,视频号可能确实是鸡肋,至少现在是。

然而,你只是个萌新。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在新手村找到练级的机会。以你现在的名气和创作水平,跑到那些中心化的大平台,就像石沉大海,甚至没人知道你沉下去了。而在视频号,你至少有一定的“被看到”的可能性。你的微信好友、微信群会给你贡献最初的流量,或许还能提出一些建议。这就足够支撑你坚持下去了。

何况,视频号官方也很重视你这样的萌新。“未来,视频号将鼓励有烟火气的、真人原创的内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与其扶持那些由机构催熟、千人一面、批量制造的网红,不如扶持一些讲真话、分享真实生活、具备鲜活调性的普通人。这个机会很可能属于你,只要你保持真实。

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保有希望和原则,这就够了。

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

本文由 @互联网怪盗团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