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乳业大王”隐退,10年砸488亿打广告,“套现”120亿后离场
source link: https://k.sina.com.cn/article_7118089376_1a8456ca0019014mf9.html?cre=tianyi&mod=pctech&loc=13&r=0&rfunc=16&tj=cxvertical_pc_tech&tr=181&from=ent&subch=oen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代“乳业大王”隐退,10年砸488亿打广告,“套现”120亿后离场
“从无到有,是件快乐的事。而从有到无,同样是种快感。”
——牛根生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之下,人们似乎习惯了突然告别,马云、宗庆后、王石、任正非等等,很多时候,他们是时代的符号,如今转身消失在江湖,而他们的商业传奇故事一直在江湖流传。2021年11月30日,蒙牛发布公告称,牛根生自12月1日起辞任蒙牛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未来将更多时间投入慈善工作。一直以来,牛根生这个名字和蒙牛、伊利紧紧缠绕在一起,牛根生一手带领蒙牛成为中国乳业巨头,到现在准备谢幕,在大量套现之后成功离场。

从养牛工到乳业大王
说起来,牛根生原本不姓“牛”,因为他的养父家是养牛的,所以才有了牛根生这个名字,也正是这时起,牛根生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20岁时,牛根生机缘巧合进入了一家牛奶厂工作,他不但踏实能干,脑子也比其他人转得快,加上他从小养牛,干起活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随着牛奶厂一步步壮大,牛根生也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员工干到了副总裁的位置,而这家小奶厂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伊利乳业,1992年时,牛根生已经是伊利生产经营副总裁,并且凭借伊利雪糕的成功,被称为“中国冰淇淋大王”,在伊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后面的故事和很多影视剧中的情节一样,一个小人物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副总,最后功高震主被猜忌被怀疑,直至矛盾激化。1999年,牛根生从伊利辞职,那年,他41岁。离开伊利后的牛根生并没有停止他的步伐,仍旧是在呼和浩特——他的家乡,他创立蒙牛乳业。最开始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在乳业市场也排不上号,但短短8年的时间,蒙牛销量已达200亿,成为中国乳业总冠军、全球液态奶冠军,蒙牛达到跟伊利分庭抗礼的地步,牛根生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呢?
营销大王:10年广告费488亿
1999年,蒙牛乳业创立,当时的国内已经有不少知名乳品企业,包括最出名的伊利,蒙牛此时想瓜分乳业市场的蛋糕不是那么容易,即使遭遇同行联合打压、封闭奶源,牛根生也没有退缩。作为同在内蒙的品牌,当时的牛奶渠道大部分由伊利握着,蒙牛想要拿到质量保证又新鲜的牛奶就要跟伊利打价格战,牛根生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一个花最少的钱解决奶源问题的办法。

他找到了当地的一些农民,让他们从自己这里进良种奶牛,然后再到厂里挤牛奶,年底再统一分红,这对农民来说,不用建奶牛场也可以赚到钱,岂不是一举两得。这样几经辗转下来,奶源问题解决了。紧接着,牛根生通过房子、车子等福利吸引了原本伊利的一些关系较好的伙伴一起干,这样一来,蒙牛的各种“硬件”都跟上了。
不仅如此,牛根生在营销方面也很有一套,他深知蒙牛这个品牌此时的名气小,便蹭想着蹭伊利的热度,打出了“向伊利学习,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果不其然,这一招果然奏效,蒙牛在当地的热度上涨。

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那一年人们的不光不仅在杨利伟身上,还在“中国航天员专用奶”蒙牛的身上,人们总是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蒙牛的身影,蒙牛牛奶也借助一次次“露脸”,品牌名气大增,业绩也得到了大幅度上涨。
而让蒙牛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的要数蒙牛营销策划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造势”,那就是借助湖南卫视打出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特别是张含韵《酸酸甜甜就是我》这首歌,把蒙牛酸酸乳的品牌定位和超级女声的流行时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那几年随着节目的延续,广告的效应也得到了最大化显现,销售额从2004年的7亿飙升到2005年底的25亿,2007年,蒙牛的销量首次超过伊利,坐上全国乳业销量第一的位置。

牛根生尝到了广告带来的甜头,紧接着蒙牛开始在各类平台推广。据统计,从2011到2020年里,蒙牛赞助的综艺节目不下20档,仅广告费就有488亿元,这还不算请代言人的费用方面,李易峰、周杰伦、TFBOYS 、章子怡、郎朗、梅西等等,这些高热度、高流量的代言人费用自然就不用说。
如今,蒙牛在国内乳业市场仍占据着一席地位,营收也达到了400多亿元,截止到2022年1月份,蒙牛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818亿港币,这足以说明牛根生的能力。蒙牛的成功也为牛根生赢得了不菲的财富,自蒙牛2004年上市至今牛根生已经套现120亿港元。由此,牛根生成功从养牛工转身成为百亿富豪。

乳业教父“套现”离场
2010年蒙牛总营收302.65亿元,利润12.37亿元,而同时期的伊利,不止营收低于蒙牛,利润也只有蒙牛的62.8%。再看如今的乳业市场,早已不是特仑苏一统高端乳业江湖的日子了,那时候的蒙牛还姓“牛”。一切变化转折都始于2011年,伊利以总营收达到375亿元,利润18.1亿元,而蒙牛的营收为373.88亿元,悄然之间,地位已出现变化。
这一切的源头是什么?是蒙牛太重营销而忽略了产品质量,还是在卷入三聚氰胺事件后元气大伤,亦或者是牛根生的形象崩塌......似乎这些原因都有,自此,蒙牛奶从神坛跌落,而随着中粮集团的接手,蒙牛迈入中粮系时代,牛根生也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之前牛根生曾宣告,永远不会减持蒙牛的股票,但事实上,先是牛根生在金牛、银牛两家公司的持股量一度降到了16.42%,共计套现12.6亿元,之后牛根生以进行慈善投资为名相继减持蒙牛的股票。也就是说,这些年他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套现,据统计统计,牛根生通过变卖股份总共套现约120亿港币。
从2021年11月蒙牛发布公告那一刻起,牛根生正式离开自己一手创立的蒙牛,一代乳业大佬退休之前,多次变卖股票进行套现,早就为自己的后路做好了打算。蒙牛成功的背后更多则是牛根生的功劳,纵观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奋斗史,他们更多的是比常人更有胆识与魄力,而少了牛根生之后的蒙牛,将会有怎样的发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