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玻尿酸零食来了,消费者会跟上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976336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玻尿酸零食来了,消费者会跟上吗?

​当你走入商店想买点零食,却看到了玻尿酸酸奶、玻尿酸巧克力,甚至玻尿酸啤酒,这时候的你会摇摇头心想这是智商税,还是抱着“反正都吃零食了,不如就更健康一点”的心态伸向货架呢?

别笑,这可能就是不久的将来,你将面对的又一个选择困难。

今年一月,国家正式批准,玻尿酸可以用于日常食品当中,包括乳制品、饮料、酒类、巧克力和糖果,口服玻尿酸将成为一个日常选择。众多媒体纷纷欢呼口服美容产品迎来新方向,各大品牌也开始筹备自己的玻尿酸食品。

那么玻尿酸食品会是一片蓝海吗?

冰山君认为,玻尿酸食品的发展空间不大,但如果能在细分品类深入研究,打造单品,兴许也有成为爆款的机会。

口服美容的先驱者——胶原蛋白产品

要问玻尿酸食品的前景怎么样,不妨先来看看另一个大肆进入食品领域的美容成分——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人体内一种纤维蛋白,功能包括提高皮肤和肌肉弹性,保护骨骼健康等,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美容、食品、化工原料等领域。由于25岁以后,人体胶原蛋白流失速度加快,往往会出现皮肤失去弹性、眼袋、皱纹等衰老现象,因此补充胶原蛋白也是爱美人士的一大诉求。

如今以胶原蛋白为卖点的产品当中,外用内服都有,然而吃到嘴里的远比用在身上的更受欢迎,由内美到外不是随便说说。

v2-68a2365f20c288be1afb53cb2c3db80d_720w.jpg

而在吃的当中,最受欢迎的是保健品,这种补剂的形式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胶原蛋白同样也进入了日常食品当中,在代餐和零食中的增长非常迅猛,让变美成为日常生活。

v2-0123d7f1bd76fa5c0feea33b090ab987_720w.jpg

胶原蛋白保健品

胶原蛋白在保健品这个品类,花样繁多。澳洲保健品大户Swisse,就针对补充胶原蛋白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产品,口服液、冲饮、果冻、胶原蛋白片,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另一家保健品大户汤臣倍健也不甘示弱,卖胶原蛋白软糖卖出了第一名。

众多选择之下,大家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冰山君统计了一下2020年天猫的销售情况。

尽管口服液和冲饮类仍然稳居前列,但果冻和软糖才是热门新贵。这种零食化的口感,不仅没有那些常见保健品的怪味,也让服用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正可谓是又好吃又好玩。

在胶原蛋白软糖和果冻中,已经有不少品牌牢牢站住了脚跟。多燕瘦的酵素胶原蛋白果冻打动了一批减肥爱好者,健身KOL郑多燕的亲身指导更让爱好者们前赴后继;老牌保健品汤臣倍健和自然之宝推出的胶原蛋白软糖,一上市就获得不少拥趸;网红产品Unichi小熊软糖的可爱造型在小红书上大受欢迎,带起了一股潮流;日本品牌Esthe Pro Labo推出的鲑鱼胶原蛋白果冻条,包装精美,文案华丽,密密麻麻的日文、英文和法文总让人觉得产品非常高大上。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零食化的保健品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工艺和监管都不够成熟,出现的问题较多。多燕瘦的胶原蛋白果冻,有大量买家反应拉肚子情况比较严重。又或者减肥瘦身的方法,就是拉肚子?

零食化的保健品还有一个比较难办的问题,当口感变好之后,消费者会忍不住过量服用。比如下面这位买家,觉得软糖太好吃,一口气吃半瓶就肚子疼了。也许只能心里安慰自己,这个软糖里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从保健品TOP10品牌来看,除了财大气粗的老牌保健品品牌外,新兴品牌大多选择专注于某一类型的保健品,在单个产品上做得更加专业,打造爆品。

胶原蛋白食品

再来看看胶原蛋白的零食饮料。主要有糖果、饮料、果干、饼干薯片、乳制品、肉类零食几种类型,糖果稳居第一,主要有软糖、薄荷糖和棉花糖等。

可以发现,除了饼干薯片外,其他产品大多是比较水润、粘稠或有弹性的,加工过程较为健康,与胶原蛋白成分的形象比较类似。

因此饼干薯片的异军突起就尤为特别。而打破这种刻板印象的产品是一款饼干,打着低卡低热量不含糖不含油的口号,又添加了胶原蛋白,还能饱腹,颜值也高,戳中了广大爱美少女们的小心思。产品外形来看也不像传统烘烤工艺,更像是粉末压缩成饼干,再次强调我们是一款健康的产品。

相比之下,再无脑的人,也不会相信,香辣味胶原蛋白薯片,真的能够补充胶原蛋白吧?

从胶原蛋白零食饮料TOP10品牌来看,除了良品铺子、元气森林和百草味以外,其余均为新兴品牌,产品类型也集中于糖果。可以看出,知名品牌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可口可乐的睡醒颜饮料、冰力克的薄荷糖、蒙牛的暖妍酸奶、屈臣氏的花物水、明治的果汁软糖等产品都没能脱颖而出。

从胶原蛋白产品当中,能够借鉴的经验就有以下几点:

1. 保健品领域已经有零食化的软糖和果冻出现了,市场接受程度较高,因此在食品领域中,软糖和果冻是比较保险的,有经验在前。

2. 在品类的选择上,集中精力打造一款爆品,更容易出圈。

3. 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成分属性和产品形态的搭配,毕竟为胶原蛋白零食买单的消费者们,十有八九都是为了健康为了美。

4. 高颜值的包装设计会给产品加分不少。

5. 新兴品牌仍有机会。

初露锋芒的后来者——玻尿酸产品

玻尿酸,学名透明质酸,也是人体内的一种成分,具有保湿、润滑和粘弹三大功效,是肌肤水嫩的重要基础物质,「1个玻尿酸分子可以锁住自身重量1000倍的水分」。与胶原蛋白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玻尿酸含量也会不断下降,导致皮肤衰老和皱纹增多。

玻尿酸产品发展至今,主要还是集中在护肤领域。虽然也有口服的保健品,但销售额仅排在第五名。排在前面的护肤和医美,是常见的玻尿酸用途,暂且不提,但成人用品和美发护发产品的销售额和同比增长比保健品还高,就让人非常惊讶了。

此外,2020年玻尿酸保健品销售额,仅为胶原蛋白保健品的4%,市场空间狭小。尽管2008年玻尿酸就被批准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但口服玻尿酸的概念并没有推广开来。在消费者尚不熟悉口服玻尿酸的效果时,品牌方需要花大量精力来建设消费者的认知。

玻尿酸保健品

在玻尿酸保健品领域,片/胶囊类型保健品一骑绝尘,口服液类、冲饮类和果冻类保健品萎靡不振,倒是软糖类保健品突出重围,再一次成为了热门新贵。

与此同时,在玻尿酸保健品当中,玻尿酸常常是与其他成分一起出现的,尤其是胶原蛋白,出现频率非常高。对于单独补充玻尿酸的保健品,消费者并没有很心动。与其他成分强绑定,才能更为消费者接受。

玻尿酸食品

今年2月,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款玻尿酸食品——代餐品牌Wonderlab推出的玻尿酸软糖。

上市一个月后,Wonderlab表现不俗,立刻抢下了第一名,把其他品牌远远甩在后面。要知道2020年,HUM的市占率达到了61%,Olly的市占率达到了38%。

作为网红代餐品牌,Wonderlab已经有一大批年轻爱美的女性粉丝。Wonderlab推出玻尿酸软糖,既有Wonderlab深厚的健康食品背景的加成,又有忠诚的粉丝买单,它的玻尿酸软糖迅速走红,可谓是水到渠成。

从消费者评论来看,也是好评居多,对口感和造型赞不绝口,但也有一些消费者提到「智商税」、「贵」等,对功效和价格提出了质疑。

正如下面这位买家,直接点出玻尿酸零食最大的问题——保健品和零食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另外,在本月,汉口二厂和华熙生物均已推出了玻尿酸饮料。虽然还不知道他们的市场表现如何,但不妨可以看看元气森林的一款产品,宠肌胶原蛋白水。

宠肌胶原蛋白水,12元/瓶,单瓶410ml。比起大热的气泡水,宠肌一直都默默无闻,甚至在官网上都找不到介绍。自2017年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在消费者评论中,也多提及过期、口感和价格的问题。

不同于软糖,饮料的口感和味道更加丰富,如何在众口难调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品牌更需要注意的地方。解决了这个根本,才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高价的健康饮料买单。

那么再来看看汉口二厂和华熙生物的饮料。

汉口二厂的玻尿酸气泡水已经在天猫上线,单价约11元/瓶,单瓶400ml,价格与宠肌水不相上下。玻尿酸添加量68mg/瓶,1瓶水等于4次面膜的换算公式让人非常心动。

然而让人最为迷惑的是,这瓶气泡水是「柠檬天竺葵味气泡水」。虽说天竺葵这个成分比较小众,听起来很高级,但是很难让消费者对味道有个直观的感受,产生共情。冰山君和同事们讨论的时候就有人提到「有一种不宜服用的感觉」「听起来像是洗洁精的味道」。为数不多的评论当中也只提到「口味不是很清新」,看上去也不像柠檬的口感。

那什么样的风味才比较受欢迎?冰山君统计了一下胶原蛋白保健品的常见风味,清新的水果味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华熙生物已在3月22日召开了产品发布会,推出玻尿酸饮用水,产品规格为330ml,玻尿酸添加量66mg/瓶,比汉口二厂的浓度要高。品牌方声称「配方极简——纯净水+玻尿酸,无添加、无防腐,采用无菌灌装」。宣传词中也着重强调了「一款0糖0脂0卡的饮用水产品」。

有意思的是,这款饮用水已在天猫开启预售,但规格为420ml,单价约7.7元/瓶,玻尿酸添加量83mg/瓶(与330ml规格的浓度一致),价格比汉口二厂低。从天猫旗舰店的宣传来看,后期330ml的规格也会上架。华熙对其的定位为随身装和加量装,但区区90ml的差异,让人怀疑这种场景的区分是否有必要,毕竟90ml,也就两三口的事。

但是华熙生物的野心不止于此。在商标注册申请中,华熙的领域横跨啤酒饮料、酒、方便食品、食品等。作为玻尿酸原料的龙头老大,华熙生物的入局带了不少先天优势。

再观邻国日本,市面上已经有大量的玻尿酸食品,包括饮料、乳制品、方便食品、饼干、冷冻饮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糕点等,也点出了玻尿酸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因此,国内玻尿酸食品的发展,需要注意这几点:

1. 消费者对于口服玻尿酸还不够熟悉,市场前期开发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尤其是口服玻尿酸的功效和特性。

2. 作为日常消遣,零食饮品需要比保健品更加注重口感。

谁会是下一个进入食品领域的护肤成分

口服美容的趋势势不可挡,将护肤领域广为人知的概念吃到嘴里,也是不少品牌方努力的方向。那么谁会是下一个进入食品领域的护肤成分?冰山君统计了市面上现有的护肤产品的成分。

玻尿酸、烟酰胺和氨基酸位列前三名,遥遥领先。玻尿酸已经迈入了食品领域,氨基酸本身就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日常饮食之中,剩下便是烟酰胺了。

那口服烟酰胺现实吗?冰山君又统计了一下胶原蛋白保健品当中的常见成分,惊讶地发现烟酰胺同样也是明星成分,口服烟酰胺的概念已经有一定基础了。

作为护肤成分的烟酰胺,功效非常全面,涵盖了保湿、美白、抗痘、抗衰老和防晒等,也是最普遍的需求。

也许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烟酰胺也会成为一个零食选择。

比起标新立异或是创造噱头,品牌方更应该注重的是如何把一款产品做好,从口感、价格等方面与保健品和普通食品打出差异化,用产品本身去征服消费者,而不是一味地贩卖焦虑。

玻尿酸食品成为日常,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处理/林小满

文章撰写/林小满

编辑排版/林小满

特别感谢/王黛妮 陶宁钰 金晓羚 曾静怡 孙竞

对保健品和食品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们留言,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数据冰山」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