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eta重金挖微软墙角 元宇宙“抢人”大战真的开始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nmo.com/news/72291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eta重金挖微软墙角 元宇宙“抢人”大战真的开始了?

  【CNMO】挖人是很多行业常见的操作,但一年挖走单个公司40多名员工,而且这些员工还处在同一领域,这就显得不同寻常了。

元宇宙

  据外媒报道,微软AR(增强现实)团队去年流失了100多名员工,有超过40人跳槽到了Meta,其中不乏一些团队的重要领导人。幸亏微软AR团队人才储备充足,足足有1500名员工,否则有被挖空的风险。而在国内,投入元宇宙的科技公司们一边忙着抢人,一边忙着抢注商标。除了实质性的行动,元宇宙话语权的争夺也在上演。

  元宇宙像一把火,正在科技圈蔓延。很多人表示过担忧,更有人直言,元宇宙充斥着虚假。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一度有观点认为它将取代实体经济,但时间证明,互联网经济难以取代实体经济。当元宇宙退潮,会不会也有一大批人倒在浅滩上?

  有必要指出,目前元宇宙领域还没有到争夺人才的地步,因为从技术上来说,元宇宙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公司也还在探索中,“抢人”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元宇宙抢人更多发生在手握资本的巨头之间。

没人比Meta更懂“卷”!

  Meta挖走元宇宙人才的方式很“粗暴”,因为很少有人能抗拒一份高薪工作,有时候还是双倍薪资。Meta这种招人策略在硅谷屡试不爽,直接拉高了AI工程师的薪资,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公司都被带入了这场节奏中。

  事实上,与微软相比,苹果可能才是这场人才争夺战的最大“受害者”。据彭博社报道,在短短两个月内,Meta曾从苹果增强现实、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工程部门等重要技术部门共挖走近100名工程师。不过,业内有消息称,苹果也不甘示弱,从Meta请来了原Meta AR沟通和公关主管等关键人物。还有消息称,苹果为了留住员工,决定下发丰厚的股权激励,最高提供价值12万美元的股票。

苹果VR眼镜想象图

  这可能还不是元宇宙最“卷”的时候。Meta此前谈及元宇宙时曾表示,将招更多员工参与建设计划,未来5年仅欧洲员工就要达到1万人。届时,元宇宙人才争夺战才算正式开启。

  相比Meta急迫的招人方式,苹果面对爆火的元宇宙概念,显得不慌不忙。苹果曾多次表明态度,不喜欢“元宇宙”这一概念,更愿意称之为增强现实(AR)。这并不奇怪,按照苹果的作风,可能只有推出一款划时代的AR硬件产品才能对所谓的元宇宙作出定义。而据彭博社记者马可·古尔曼(Mark Gurman)透露,苹果这款设备可能今年就会面世。

国内不仅抢人抢标,还抢话语权

  在国内,加入元宇宙赛道的企业抢人抢标两不耽误。在前程无忧上搜索“元宇宙”,会弹出大量与之相关的职位,其中有一家公司开出百万年薪招聘“元宇宙partner”。从前程无忧平台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除了少数职位有百万高薪,大多数职位的薪资在1万元到3万元之间,少数如“元宇宙游戏测试”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位,薪资大多在1万元以下。

元宇宙相关招聘信息

  另外一点,从目前网上的招聘情况来看,发布元宇宙招聘信息的企业大多数是游戏公司。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元宇宙最有可能首先在游戏领域落地。不过,仔细查看这些游戏公司的详细信息,很容易发现,它们的产品和元宇宙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有“蹭热度”之嫌。

相关公司信息

  以“上海骏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为例,企查查APP显示,该公司从事网络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其运营的《新网球王子 RisingBeat》《光影链接》等游戏都属于二次元。而二次元和元宇宙两字之差,天差地别。

  这家游戏公司借元宇宙之名,兜售的却是二次元产品。而这样的游戏公司在前程无忧上一搜一大把。这就是说,在国内,元宇宙现阶段还没有资格“抢人”,因为招聘平台、网上营造的“抢人”现象只是假象。

  与产出产品相比,商标抢注似乎是国内企业极为迫切的事。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有1692家公司请了1.14万个元宇宙商标,99.9%的“元宇宙”商标均于2021年注册申请;有31家游戏相关公司注册元宇宙商标,其中尤以腾讯最为积极。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新能源车企均申请了带有公司名称的元宇宙商标。

  身在互联网世界,大佬们对元宇宙的看法马上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这比商标注册要快多了。在尚无成形的元宇宙产生之前,一步抵达科幻中的“元宇宙”是做不到的,人类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试着提出定义,再推翻,再定义。这和华为进入新领域的方式差不多,即随便开一枪,观察林子里的情况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走。

  事实上,元宇宙本身就是没有成形的事物,因此没有定义一说,换成“话语权”这种说话可能更为恰当。关于元宇宙的看法,360创始人周鸿祎可能是谈得最多的大佬之一,且内容侧重于安全方面。

  比如,周鸿祎曾认为,“元宇宙是在疫情期间‘憋出来’的,是数字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这种看法比较刁钻。其实最开始,周鸿祎是反对元宇宙的。他反对沉迷虚拟世界,但赞成元宇宙产业,为实体经济服务。而谈到元宇宙的安全问题,他认为这更应引起关注,因为数字化程度越高,安全挑战越大,未来对虚拟世界的攻击会伤害到现实世界。

  话语权并不是靠说话争取的,像苹果这种避之不谈且已经有所行动的巨头未来可能更有话语权。只不过,由于苹果闭环的生态,可能不会让元宇宙轻易闯入。

元宇宙抢人背后的隐忧

  在想象中,元宇宙的确多姿多彩。但现实是,早在几个月前,资本市场就在忙着收割了。

  根据相关统计,截至目前,在元宇宙板块中,“天下秀”,“中文在线”实控人、董事长童之磊,“汤姆猫”股东绍兴上虞朱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青宝”宣布0元收购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瑞杰等都已经大批减持。按业界普遍预计,元宇宙相关技术至少需要10到20年的积累,但股市等不了这么久,这就注定元宇宙板块会出现减持现象。

  前面说过,目前元宇宙领域的抢人现象是假象。不过,未来在元宇宙相关技术的积累过程中,相应的人才需求必然增加,届时抢人现象可能常见于元宇宙领域。但让人担忧的是,当建造者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时,元宇宙会不会迎来退潮?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