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陷“回扣”风波,爱尔眼科“过冬”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8022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直通IPO(微信:zhitongIPO)北京】1月12日报道(文/韩文静)

爱尔眼科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近日,一位微博名为“急诊向日葵艾芬”的网友拿出爱尔眼科的行贿记录,将爱尔眼科送上了热搜。随后爱尔眼科进行了回应,但仍未能平息市场的疑虑。

“行贿”事件曝光后的首个交易日即1月10日,爱尔眼科报收37.29元/股,跌幅为3.72%,总市值为2016亿元。相较于半年前爱尔眼科在盘中创下的最高股价72.27元/股,目前股价已然腰斩,市值缩水近两千亿元。

121116ug7h57.png

来源:雪球

作为一支“十年十倍”的高成长企业,市值千亿的爱尔眼科如今的日子并不好过。面对业绩的放缓、股价的暴跌以及层出不穷的负面舆论,爱尔眼科还能继续在眼科这条黄金赛道,讲出自己的高增长故事吗?

艾芬再次“炮轰”,爱尔眼科被指“行贿”

截至1月11日,艾芬已经公布了6张爱尔眼科贿赂国家公职人员的名单,均以“爱尔眼科行贿中国”为题,名单里包括爱尔眼科贿赂国家公职人员姓名、单位、电话号码、转帐发生日期、转账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手术名称等详细信息。

从披露的名单来看,江苏宿迁市多名公职人员、医生以及社会人士均参与其中。艾芬在微博中质疑爱尔眼科,“如此大的金额,如此众多的人群,是否构成行贿罪?”

对此,微信公众号“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回复称:表示针对近日网传涉及不规范经营行为的信息,深表歉意,公司于2019年就对相关情况进行整改,并严肃处理了违规员工,撤换了管理团队。

其实,艾芬与爱尔眼科的纠纷还要回溯到2020年5月,当时,“武汉抗疫医生艾芬视网膜脱落”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艾芬医生经熟人介绍在爱尔眼科做了右眼白内障手术,植入了人工晶体。后来,艾芬医生在微博发布内容称,自己术后出现眼前模糊,右眼几乎失明。2021年12月31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在其官方微博发表声明,表示艾芬的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

1月1日下午,艾芬在微博回复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声明称:1.不是自行提供的术前B超和OCT结果,是根据爱尔的要求在我院做的。2.这两个检查有没有异常和眼底视网膜平复不是一个概念;3.我的白内障病变程度很轻,根本遮盖不了视网膜周边。4.希望爱尔医院公布我的正确的术前白内障照片。

爱尔眼科表示,对于艾芬女士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眼病诊治事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高度重视,迅即成立集团调查工作组,并于1月1日连夜赶赴武汉进行调查。

1月4日,爱尔眼科对外发布了《关于艾芬女士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称“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然而时至今日,艾芬仍然在微博上对爱尔眼科的多方面行为进行质疑。

营收、净利双增,股价却近腰斩

由于市场空间广阔、壁垒高,眼科一直以来被誉为黄金赛道。

数据显示,我国眼科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61亿增长到2020年的1410亿,其中,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的增长率比公立更高,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作为我国眼科民营机构的老大,爱尔眼科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享受到了眼科赛道在资本红利,并在这些年来一骑绝尘,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获得充分认可,市值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115.96亿元,同比增长35.38%;实现归母净利润20.03亿元,同比增长29.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75亿元,同比增长37.58%

在市场上有“眼科茅台”之称的爱尔眼科,是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8家公司之一,从2009年上市至今,爱尔眼科的市值也一路飙升,从不足百亿元,突破三千亿元。

上市十余年时间,爱尔眼科总营收从2009年的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9亿元,增幅19倍,归母净利润也一路攀升,从2009年的0.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2亿元,增幅18倍。

121115vrhdaz.png

来源:雪球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净利双双增长的同时,股价方面,爱尔眼科却遭遇了滑铁卢,近半年来“跌跌不休”。

2021年7月,爱尔眼科的股价最高曾飙涨到72.27元,市值超3600亿元。然而截至发稿前,爱尔眼科的股价跌落至36.28元每股,总市值1961亿元,市值已经从最高点蒸发了近2000亿元。

爱尔眼科2021年三季报发布后,其前十大持仓机构的变动引发了关注。知名机构纷纷“出逃”,高瓴集团、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基金等明星机构从前十大股东中消失。

高瓴资本在2018年通过定增的方式买入爱尔眼科,根据公司2021年中报披露,高瓴持有8216.83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2021年三季报显示,高瓴已退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公司第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158.43万股。

有市场分析指出,高瓴退出一方面是由于爱尔眼科业绩的增速放缓,而另一方面,高瓴已经通过投资爱尔眼科获得了良好的收益,选择落袋为安。

此外,从机构持仓数量来看,截至2021年三季度,爱尔眼科的机构持有数量为316家,较半年报时的1043家大幅减少了727家,显然,机构正在提前“跑路”。随着机构减持、医药事故频发等利空出现,如今的爱尔眼科正在逐渐跌下神坛。

“眼茅”的扩张后遗症

在利润逐年增高的情况下,爱尔眼科并没有选择投入更多的资源深耕眼科领域,而是通过新建和并购开启扩张步伐。

爱尔眼科官网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家上市公司、600余家眼科医院及中心,中国内地年门诊量超1000万人次。

2014年以后,爱尔眼科呈现急速扩张的趋势,爱尔眼科开启了“买买买”的资本运作方式,通过引入产业基金进行资产并购,开新医院或收购市盈率低的医院,扩展眼科医疗网络建设。

得益于从体系外收购眼科医院,经培育待盈利后再置入上市公司的方式,爱尔眼科业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21年年底,爱尔眼科再度以5.01亿的价格收购了14家体外医院,包括收购义乌爱尔、沅江爱尔等14家医院的部分股权。公司方面强调,此举意在进一步实现下沉市场的布局。

然而,高速扩张一方面带来了业绩的高增长,另一方面也为公司埋下了隐患。

在爱尔眼科以工业流水线式的手术为主的发展模式背后,是公司对于研发的“吝啬”投入。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9月,爱尔眼科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1.22%、1.53%、1.38%、1.36%。

这种过于重扩张、轻研发的模式,也导致爱尔眼科医疗事故频发,艾芬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统计,2014-2020年,爱尔眼科作为当事人的医疗损害相关案件共计75起,对患者的赔偿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爱尔眼科涉及141条自身风险,包括股权质押、法律诉讼等。

此外,爱尔眼科还曾多次因为虚假广告被罚。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爱尔眼科的子公司因出现违法广告、违规生产与销售等行为,被行政处罚100次左右。

深陷舆论危机的爱尔眼科,未来要面对的难题可不仅仅是舆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医院集团,爱尔眼科的 “量”得到快速增长,但“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疯狂扩张的眼科民营巨头如今在质疑中踩下刹车,如何缓解业绩焦虑、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成为了爱尔眼科亟需解决的问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