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短视频行业没有新鲜事:一位影子账户“管家”的自白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it/528316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辑导语:什么是影子账户?这类账户在短视频行业中十分常见,某种程度上,它是视频产品冷启动阶段的有效助力,而爆款内容被迅速复制的背后,也少不了这一类账户的身影。本篇文章里,作者对影子账户这一现象做了解读,一起来看一下。

yNFCUfYtnIAS4CbwMGdA.jpg

在短视频行业,有一类重要的角色——影子账户,始终无处不在。

人们时常会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中见到这样的景象:一条3分钟以内的视频在某个平台爆红后,短短几小时后,几乎所有平台上便充斥着相似的内容。而且细心的观众甚至会发现,视频底部的介绍(描述)也几乎一字不差地采用援引。

类似这样的瞬时C&P(复制与再现),究竟是如何运转的?视频平台是否可以看到火爆的内容就随意取用并转载?为何相似的内容会在不同平台上频频出现?所谓的爆款内容又是如何被迅速炮制的?

一、以假乱真的“Shadow Account”

对于这个行业内的“怪现象”,曾在某视频平台从事影子帐号“管家”的王乐乐(化名),道出了个中奥秘。

在一线城市的某创意园区办公楼内,接近60名负责内容运营的工作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不同页面(国内外短视频平台)里不断跳出来的弹窗和画面正提醒着他们——观众看到的一切由自己来决定。

在短视频(社交媒体)行业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被内部人员称作:“Shadow Account”,也被外人戏称为“影子账户”。这是一些受众看不到的帐号,但它始终存在。

影子账户是什么?

在大多数UGC(用户生产内容)的互联网平台上,用户会被分为自然用户和影子账号:自然用户一般仅占25-30%左右。在这些视频平台或者社交网络上,衡量一款产品价值的标准叫在线时长,就是一个人每天多少时间用这款应用,而影子账户的存在便是确保用户在线的相对保障。

影子账户又被区分为“内部影子”和“外部影子”。这里的“外部”是指其他平台类似的产品内容,比如视频行业的Instagram、YouTube等。“内部”则是视频平台在不同地区的内容“循环使用”,比如某视频平台的国内同事觉得海外版的一个账号内容不错,就复制过来——这几乎是大部分互联网视频平台会用的套路。

影子账号去复制“火爆内容”大致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账号直接复制,原账号及内容会直接复制成另一个影子账号;第二种是将一个原账号内容分散至其他不同的伪帐号;第三种是集合同类型内容再制作一个伪账号。

这些影子账号的运作并非“完全无法察觉”。据《国际金融报》报道的一则消息:2018年,一个名为“乎睿数据”的团队发现在线旅游平台马蜂窝的数据异常,该团队通过抓取大众点评、艺龙、携程等网站(内容)与马蜂窝进行对比,在马蜂窝上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这数千个账号合计抄袭了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马蜂窝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其实这个事情太常见了,大家用爬虫技术建立影子账号(Shadow Account)抢用户,互相爬来爬去,已经是一个业界潜规则了。”王乐乐说道。

视频平台的后台运维起来很复杂。作为内容运营人员会有自己单独的操作页面,有相关账号所对应的标签,比如:动漫、搞笑、音乐、电影等等。几乎可以看到,平台覆盖的所有视频,旁边都会分出内部影子、外部影子。工作人员可以全选视频,直接点击生成一个影子账号,每一个视频又可以再编辑——换音乐、背景、重新编辑描述,以及为账号上传头像。

运营人员会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新所需要的视频和所属账号,随后技术人员便会即时响应,爬取内容。“在批量复制和搬运前,这些视频会先被系统过滤,去掉原平台logo,以及过滤一些敏感的内容,”王乐乐对懂懂笔记表示。

在短视频行业,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的工作,这就是视频生产的一个大车间。“这在视频产品冷启动时期是常用的方法,从最开始就会创造出一种热火朝天的景象。而平台的增长,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吸引用户,让自然用户的比例增大,而影子账户始终存在,”他补充道。

王乐乐指出,公司内部会对运营部门有着相应的KPI,优质的运营一天要做500-700个“原创”视频,甚至很多内容可能都要再编辑,换个封面、加个标签。在后台,可以看到所有的操作信息和视频所有的数据。

短视频行业没有新鲜事:一位影子账户“管家”的自白

王乐乐在两年半前刚入职时,有过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典操作“。彼时一个日本用户在Instagram上发布了自家宝宝男扮女装的视频,由于孩子相貌可爱,在海外网络上很快就火了,之后连表情包都在微信上被疯传。

当时还是操作员的王乐乐第一时间将其标记,并提交给了技术人员,经过了爬虫复制和音乐再编辑后,就变成了公司某视频账户上的内容。而这个被复制的内容下也会有很多评论、点赞和转发,有一些是机器操作的,还有一部分可能是真人——因为大家会以为这个账号是真的。

在他看来,无论一些突然火起来的博主还是被点赞超多的评论,外界都不会知道账号背后的控制者是谁——也许是机器,也许是运营人员,也可能是这个平台上真实的自然用户。

“评论是这样做的,如果是直播内容,我们会提前写好,团队10几个人,一人写个100-200条,直播时直接通过后台上传进行操作。”王乐乐笑着说道。

长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下,王乐乐认为很多用户其实并不抗拒自己的账号被复制,因为脸是不变的,无论哪个平台,观众都会看到视频中的那张脸。

去年,《2021中国短视频版权保护白皮书》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接连发布,《新版《细则》第二十一条特别指出,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这些新规对于王乐乐的工作而言,也带来了新的变化。

“我们听到的风声,相比外界更早一些,随后内部就进行了调整,不去复制那些很火的账号内容,而是找一些中部偏上或是中等质量的。没太大影响力又有一小批粉丝的18线网红(视频内容)是最容易复制的。如果他们发现了,没有异议就OK,我们不会主动去说,有异议的就去投诉吧。”面对行业的调整,王乐乐显得云淡风轻。

二、你看到的都不是偶然

那一些所谓爆款(短视频)是怎么突然走红的呢?运营人员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个短视频发布之后,按照系统的设定,内容会先进到一个大的流量池,然后面临运营的审核。通过审核的就在流量池里等待被“热词”、“热门事件”激活并慢慢攀升,到达热门的位置。运营人员如发现它热门的原因是某些不利因素,会将其重新放回到流量池里,如果觉得它没有攀升的潜质了,也会被放回去。

这里面其实还衍生出来一个精品池的概念——是系统开发时为运营人员提供的便捷操作方式。如果来了一位新注册用户,打开短视频应用后看到的——基本上全部都是热门视频里的爆款内容。这些内容的点击和观看量不一定是真的,它可能是运营提前规划好的,也可能是发布前在精品池内被设定的。

“短视频的曝光率是除了平台内部人员之外,所有人最关心的重点。而且……这部分也是操作最容易的,”王乐乐表示,“无非就是买供应流嘛”。

增加曝光在国内外视频平台都是可以由后台来运作,哪怕是增加了1万的流量,一个视频在整个供应流里面的排序就会陡然靠前。

“以Vimeo为例,每一条视频其实都可以通过供应商拿到供应流的价格,甚至有些国外的视频网站还会让发布者自行在发布后点击购买。”王乐乐所描述的这类方式,其实就是圈内曾经广泛采用的位置竞价模式。

而目前的供应流,一种是每条信息的位置都有固定价格,需要广告商对位置竞价;另一种则是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评估,如会喜欢看什么、哪一类形式等,根据用以前喜欢什么视频推荐,或是内容运营就是觉得这个视频好,想让用户看到,加大曝光然后把它插到用户的供应流里面。另外,使用平台自己的软件进行后期制作的视频内容,获得的曝光会更高。

比如某个突然爆火的神曲,它要成为流行的前提,就是很多人跟风或模仿。对此,视频公司有专门的研发部门(人不多但专业底子深厚),他们的工作就是研究音乐库,判断哪些歌曲会给人的情绪带来怎样的波动,怎么影响人的心理;或者考察某些歌曲的曲调和节奏,与以前的流行歌之间有没有相通之处,来判断这首歌曲如果被接入到平台,成为人人都可以用的背景音乐(BGM),有没有可能火爆?这些,都有一个非常完备的流程。

无论怎样,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曝光始终是一种最简单的商业行为。王乐乐透露,个人购买曝光或许不太常见,但对于企业而言,几乎每个大厂的PR、广告部门都要学会这种技能。

“企业都会需要这些手段,广告公司一般和客户签订的宣传内容(物料)也都需要进行传播,一传播就需要费用。对此我们会把影子帐号刻意的植入,复制需要宣传的内容进行二次全网传播。”王乐乐透露了这样一份收费单,“很贵很贵”的收费单:

短视频行业没有新鲜事:一位影子账户“管家”的自白

视频平台内运营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网站视频内容里,有哪些是应该加精品然后放到热门或者首页,哪些应该让它自然增长,哪些是可以推给销售做广告曝光。运营人员决定了视频的曝光率,而观众看到的“火爆”也就不是偶然了。

王乐乐回忆起2021年几个爆火的短视频,例如靠“牛马论”传遍全网的“大猛子”,靠印度路边美食走红的“刘墉”,他们都曾被“影子帐号”盯上过,为此他也会时常陷入反思,“虽然我身在其中,但是这样变相的Copy对于从业者来说,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

而且,有一些短视频能带来巨大流量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内容有多厉害,而是它很“无趣”。

“对于张同学的爆火和后续的被点名,我一点儿都不意外。早在去年初我就扒过一个建筑工地小哥的健身视频,特别火,但你会发现他身上所有的劳保装备都是不合格的,工地也很乱;还有一个农村的小男孩,他用捡来的所有废品给自己搭了个架子鼓,演奏起来还特别酷;还有一群农村孩子搞乐队的视频内容,也特别火,但都是‘老视频’内容了,所有的火爆似乎最终都指向了农村。从这里你就能看出来,整个行业内容抓取的逻辑是什么。”

王乐乐坦言,作为行业中较为的视频内容平台,在拥有内容的控制权后,基本上就是游走在Copy的边缘,“这算是大平台的运营手法吧,所谓UGC,哪有这么多的牛人天天去做内容呀?”

时间倒回2013年,那一年“苏珊大妈”由于在英国达人秀中的出色表现而被全球观众认识,随后的几年她的演唱视频传遍了全网(各种版本、各种剪辑、各种模仿版本)。

“其实,那个时候就有了(影子账户)。只是那时候的影子账户更真实,现在更加隐秘。只要我们仍然需要流量,这样的Copy帐号应该就会一直存在。”王乐乐如是说。

柏拉图说:人人生而不出洞穴之外,我们所见皆是洞穴上的火光倒影。

由此,人们本希望借助视频内容的媒介效应,打破自身周边的“洞穴局限”,透过他者的视角,去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但如果所有平台都在Copy,那我们也只是流量的推手。”

对于短视频行业的未来,王乐乐没有太多的思考:“我也不知道会怎样,我就觉得不是那么想继续做影子管家了。”

作者:潘弗尼,编辑:秦言;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

本文由 @懂懂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