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从项目管理角度看因防疫导致的孕妇流产问题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nblogs.com/yexiaochai/p/1576702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PS:文中多是个人观点,会有很多错漏,请您指正!

近期XiAn防疫问题逐渐成为热点,多是瞟一眼就过了,但因为自己也是一个父亲,今天一个Case却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1月4日,陕西西安一名产妇家属发帖称,1月1日,自家小姨肚子疼打不通120,随后打110将小姨送往医院。晚上8点多,小姨到达西安高新医院,在门口由于核酸问题无法入院,一直等到晚上10点多。在门口等待期间,小姨大出血,后来8个月的胎儿流产。

1月5日,陕西妇联回应称,已上报领导,相关部门应正在了解调查。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Bad Case,他的后续可能引发一个家庭多人的崩溃。抛开情感层面,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规避类似的问题。

所以,这里第一个问题是问题本身什么?

问题是什么?

流程漏洞

从Case来看,是采取了很严格的入院流程,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从防疫的角度出发这无可厚非,但从项目的角度,这里少了一个紧急Case预案以处理上述问题。严格的防疫流程本身是没问题也是必须的,但对应的on call机制是缺失的,这个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没有对应的紧急Case处理预案,那么对应的Case还有发生的概率,不可不慎!

这里思考第二个问题,除了流程本身有漏洞以外,还有哪里有问题?

权责利模型

在之前的文章中:论躺平与求带飞——一个团队不会有两个大脑

我们看见了一种现象:

团队中如果出现一个新leader(可能最强的人)后,那么其余人甚至是之前的leader,更倾向于停止思考,事事请示,躺平等待带飞...

然后我们回到这个场景,首先问一个问题:谁该为这个事件负责?

1)如果说院方该为这个事件负责,但院方是按照流程要求做事,如果因违反要求导致后果那么他是肯定要担责的。从按章办事的角度来说,院方似乎不应该是责任方?

2)如果说项目负责人应该为此事负责,总负责人对一切负责的角度来看也是没问题的,但总负责人面临的类似事件太多,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事件,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1/100,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现在去苛责一个不可触碰的人似乎于事无补;

3)从文中来看,FL回应称已上报领导,等待领导指示形式,就个人而言,我不能理解FuLian这个角色在事件中该扮演什么角色,当然也无法对此事负责了;

4)苦主本身,事实上他们成为了最终的负责方,这里要求他们未雨绸缪,甚至苛责他们明知道自己有检查(孕妇需要检查)需求,为什么不提前做核酸检查,似乎也不合适;

综上,这个事件,暂时找不到很好的责任方,可以负责的人离我们太远,离当事人近的又有规章制度可以规避责任。

要知道这个是一个绝对巨大的项目,项目负责人本来就难以考虑如此复杂的问题,任何人在做这个项目都一定会出事故,苛责为什么想不到很容易,但想做好却很难;

院方就这个事件的利弊来看,按章办事对院方来说是最优选择,不过从人道角度,这种按章办事太过于冰冷,但大家都看过生化危机类电影,这里的度在哪里,很难把握。

但真要较真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甩锅行为,这种行为不好下定论,不知有没有依据去惩罚这种行为,毕竟跟着制度的思路走有什么不对呢?于是不好的Case因为没有成本而更肆无忌惮。

从权责利模型来说,医院有义务并且有能力处理这个Case,仅仅是因为流程问题的话,医院本身是离战场最近的人,他应该也必须有相关的预案去处理这一切

如果今天那个没有核酸的是院长的亲人,那么这一切是否也会发生,这值得我们深思。

有时候牺牲他人的权益维护制度似乎理所当然,只因为牺牲的不是自己吧?

敏感话题不多聊,将视野拉近工作中,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规模化作战——从团伙到团队

抢银行的故事

之前公司的Leader常称我的Team是团伙,还不是团队,在规模作战的时候会受挫,他的点是,我的风格乃至我带出来的团队适合“开疆拓土”,到发展运营守家环节就会出很大的问题,之前我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

前段时间与CEO交流这个话题,他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假如我们现在要抢劫一个农村信用社,我(CEO)带着你们直接冲进去,我一脚踢到门上,然后你们一人一脚踢上去,门两下就被踢坏了,于是我们控制好局面高高兴兴的走了,似乎我们很厉害!

受到上次事件的鼓励,我们来到了市区,市区居然有个保险柜,于是出现了一个场景,我一脚踢上保险柜,效果不佳,于是所有的兄弟都在对着保险柜踢,这个时候见过大城市抢劫的行长拍拍我们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难道没有分工吗?

从团伙到团队

团伙与团队从规模到分工上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1)10人以下;

身先士卒,多交流,这个规模的团队很好带;

2)10-30人;

团队出现分工,每个组有一个堪当重任的组长,责任心及担当感可能比能力本身更重要,但基础能力一定不能拉胯!

团队开始拥有副班长角色,每个关键组都要有PlanB,团队开始用机制流程处理问题,而不是靠声音大;

3)30-80人;

一号位开始跨团队,更多的外卷而不是内卷,需要给团队做大量信息输入,主要工作变成做战略而不是做执行;

副班长需要有效的做好内管工作;

几个管理小组都有合适的Leader及备份者;

团队处理问题的主旋律转为机制与流程,并且拥有完善的机制流程迭代策略,比如周会制、人才运营机制、OnCall机制、组委会机制等;

这个阶段,系统化、结构化处理问题的能力大于单点问题处理能力,柔和持续推进能力大于All In的解决问题能力;

4)80-200;

跨专业的判断力会成为班委核心,会成为一号位的核心要求,业务思维要深入骨髓;

结构化、系统化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基本要求,做好梯队建设;

团队可能不止一个副班长,做好副班长的角色区分,副班长任用不当,会导致不停的补位而失职;

战略能力变成最重要的能力,不停的输入,带领团队找到目标......

向上管理、横向管理能力大于内管能力,机制建设能力大于单点作战能力;

团队影响力、个人提升能力大于梯队建设能力......

5)>200人;

我这边最多带到了220人左右,更多的没有经验,就不妄言了......

综上,从团伙到团队,最重要的是分工!

在这过程中,要做的事情依旧是之前的模型:技术管理进阶——Leader的模型、手段及思维

Leader的能力模型可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战略能力;

2 战术能力;

3 信息收集能力;

4 表达营销能力;

5 持之以恒的能力(耐操);

大leader解决问题的思路只能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想办法:

2 梯队建设;

3 资源协调;

4 核心辅导;

5 机制匹配;

这里继续发散,一个合理的项目组可以是什么样的呢?

PM、PMO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产品经理

首先根据当前团队情况对产品做一个定义:

产品是通过不断的输入,找到不同的排列组合,产生对用户更有效、更高效、更可及的解法。

所以,大产品应该成为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大产品经理解决共性问题,小产品经理解决个性问题。大产品经理为全局负责,小产品经理为局部负责。

如果大产品做的战略太大,难以分割导致项目周期太长很容易烂尾。

以上述Case为例,FangYi是个巨大且复杂的项目,有开发经验的同学都会知道,这种规模项目不可能不出BUG,出BUG不重要,事故处理的速度和效果很重要!

面对复杂项目,必须做合适的切割,项目过大产品经理难以理解,也就没能力实施;切割过小由于能力局限往往挂一漏万,所以大产品经理的第一步是做好目标设计与切割,否则要么落不下去要么不能穷举!

目标设计是战略问题,目标实现是工程问题,战略如果设计不够好,工程需要做好补位工作,如上述Case,医院应该是一个局部的工程问题,做好预案是他的责任。

每个项目(产品)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管理班子,我们这里称之为组委会,一个组委会的组成可能是这样的:

之前的项目是采用Owner制,每个项目由一个产品负责人、运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组成,每个负责人负责相关领域的问题,如果设计供应链、UI、医学之类的卡点,还需要相关的专家切入。

以上问题,每个局部问题都不难,都能解决,但所有问题叠加在一起就巨大了,工程量非常大,就需要PMO角色的出现了。

PMO做什么?

以前我一直在疑惑PMO存在的价值,因为PM本身就应该做好项目管理工作,那么不能深入业务工作的PMO有什么意义呢?帮产品经理组织会议?

后面做了一段时间公司PMO,我的心得是:

1)PMO需要解决项目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PMO需要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工具,帮助各个产品经理更好的管理【开源】数字化转型实操——从《一分钟日报》开始,《CEO驾驶舱——项目工作台》就是为此而生。

2)PMO在机制层面、底层逻辑层面解决大PM所遇到的协作问题;

部门墙问题依旧高耸,这个会困扰每个公司的每个项目负责人,设计什么样的奖惩策略和底层结构,能够更大程度的规避这个问题,这是需要PMO思考的。

3)PMO需要肩负监督的作用;

PMO需要协同数据部门,以系统化的方式,做好对各个项目(产品)的跟踪,什么项目拉胯了、什么项目有风险了、什么项目有什么求助点了,PMO组织都需要上报给公司负责人,并思考通用的对策。

以上述Case为例,如果有个特别行动组,以最高权限建立CIO机制,不断的处理这种特发问题,那么这个悲剧也可能得到避免。

所以,PMO的主要工作是,建立有效的流程机制,处理项目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并且建立有效的系统,对各个项目单元进行很好的追踪合适的上报,当然PMO还有一个最后的任务:

4)组织复盘与项目评优

各个项目会有很多Case,作为项目负责人自然不愿意上报,但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PMO需要组织项目复盘,以及做好Case记录,以免重蹈覆辙,也需要对好的项目进行评优。

关于项目管理的话题,大家还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新晋总监生存指南四——项目执行指南

所有的事故往往都是机制不成熟或者流程有漏洞,结构影响行为,出Case不可怕,关键是类似Case不要重复出现、关键是Case出现后的应急策略,只希望大家都提高自己的防风险能力,做好人生这个大项目吧!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