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者供不应求,传统企业如何拥抱 DevOps ?
source link: https://my.oschina.net/u/4868096/blog/537526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开发者供不应求,传统企业如何拥抱 DevOps ?
随着 DevOps 和敏捷过程在前沿互联网企业的研发团队中被广泛采用,软件研发和迭代的效率得到飞速提升,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巨大价值。然而对大部分非互联网头部企业来说,昂贵的开发成本一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更不用说一个精通 DevOps 敏捷流程的高级工程师团队所带来的各项成本。
开发供需失衡
专业市场调研机构 Gartner 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目前专业的 IT 人员只能够满足企业 6% 的 IT 需求。加剧的开发人员供需矛盾,给头部互联网厂商以外的企业带来了高昂的开发成本。
在过去,大部分非互联网信息化改革是通过软件采购的形式,存在诸多局限性。企业进行软件的采购周期很长,通常采用集中采购和部署的模式,成本居高不下,对于资金相对更加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在信息化进程中遭遇的困难则更大;同时,传统企业采购的 ERP、CRM 软件覆盖面非常有限,大部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都难以被满足。
总而言之,开发供需的失衡给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带来了高昂的成本与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市场环境在高速变化发展,内部系统也需要快速迭代响应,但传统开发效率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日益上涨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让很多企业难以负担;另一方面,如果放弃自己开发,选择购买成型的软件,则难以根据自身的业务进行深度个性化适配,压根创造不出价值。
DevOps 需求下沉
在传统行业艰难信息化转型的同时,互联网行业的开发模式也在一些精英开发者的引领下迎来变革。
为了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软件的需求,先进的开发者们引入了敏捷模型,让产品更快迭代并交付到用户手中。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
近年来,得益于容器技术与微服务架构的蓬勃发展,在敏捷模型基础之上,开发和运维协同工作的 DevOps 模式应运而生。DevOps 是一系列软件开发实践,强调开发人员(Dev)和运维人员(Ops)之间的沟通合作,通过自动化流程,使得软件构建、测试、交付更加快捷、频繁和可靠。这种开发模式的特点是可以把产品的每个迭代,或者每修复一个线上缺陷就立即部署到生产环境,这样一来,开发者就能够迅速从用户处获得反馈并且快速做出响应。
DevOps 模型率先在互联网头部大厂内部开始被广泛采用,并为这些厂商带来了更快更高效的软件迭代与交付效率。Gartner 预测,到 2022 年,至少有 30% 的企业将采用一套标准的工具链实现 DevOps 实践。2018 年该比例不到 10%。
DevOps 模型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先进互联网厂商的软件研发迭代效率,但也意味着对原本就处于信息化转型阶段的传统行业或中小型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技术挑战,毕竟在原本开发人员就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招聘精通 DevOps 开发流程的精英开发者的成本更高。
以软件测试环节为例。软件测试作为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能否达到快速响应、有效度量,实现过程自动化、系统一体化的目标,对整个组织的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 DevOps 模式兴起之后,行业对自动化测试的需求也日趋增加,这就对软件测试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测试人员迫切需要各种工具来辅助日常测试,无论是桌面测试还是 web 测试、浏览器测试、回归测试、网络服务和 API 测试等等。
降低开发门槛
为解决企业信息化转型过程中开发供需失衡带来的问题,各大互联网厂商开始推出 SaaS 服务,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屏蔽基础设施底层架构,仅需用户专注于自身业务开发的云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各种以降低开发门槛,减少工作量的应用程序也迎来飞速发展,迅速涵盖着各行各业。
在国内,以百度、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头部厂商为代表的云服务供应商都推出了各自的云服务平台,为国内中小企业开发者提供 DevOps 开发工具套件和自动化云测试服务,帮助企业在信息化转型过程中拥抱 DevOps,以实现降本增效。在此基础之上,将“让人人都能开发软件”作为产品使命的飞算科技更进一步,推出了更易于初学者使用的 SoFlu 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
SoFlu 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由全自动开发平台、全自动测试平台和全自动运维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其核心的自动化开发平台提供基于接口设计的可视化配置能力,通过组件可视化窗口界面以拖拽的形式开发接口。平台还提供大量现成的组件库,包括 SQL 组件、事务组件、上传/下载组件等企业业务常用组件。对于有个性化开发需求的企业来说,该平台还支持用户开发自定义组件,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依靠平台提供的自动化、可视化开发能力,可以大大降低开发门槛,配置灵活,非资深的开发人员即可轻松上手。
飞算SoFlu 全自动测试平台则具备几大特性:一是测试生命周期管理。它提供测试用例管理、测试用例评审、测试计划跟踪和测试报告生成等测试生命周期管理相关功能。二是测试数据管理。全自动测试平台基于测试脚本与测试数据分离的思路,方便研发测试协同、方便自动化测试中的测试数据使用,支持 UI、接口等自动化工具中快速可重复地使用。三是精准回归测试。它在项目测试时,可以自动识别所有变动的接口,自动查找接口关联的所有测试用例,进行精准回归测试。
飞算云智总裁陈定玮表示,“我们先推出开发平台,再推出测试平台。只有先把开发动作规范化,后面的测试才真正有用。真正的核心点是开发。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动作前置,比如在开发中埋入与运维相关的技术,像链路追踪、服务发现等,在开发时就介入,而非到运维环境再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诚然,“让人人都能开发软件”或许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正如陈定玮在 SoFlu 产品发布会当天所说:“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长期目标。更为现实的是,只有不断地降低软件开发门槛,平台协助更多的从业者肩负过去可能无法完全胜任的工作,才能够大大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力’,这有助于中国信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跑的更快一点。”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