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字番茄诞生记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kanshangjie.com/article/172275-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数字番茄诞生记 - 精选 - 商界网 | 商界APP-专注于商人-企业以及商业思维

数字番茄诞生记
商界新媒体 2021-12-15 14:32:12

洗手,消毒,换上白色工作服,德州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技术工程师付文琦推开温室大门,在扑面而来的湿润空气里,是她熟悉的番茄味。番茄,作为新手必备菜谱西红柿炒鸡蛋的主要原材料,在南北方均有种植,可谓家喻户晓。

20211215023817215.jpg

▲位于山东德州的凯盛浩丰智慧温室,是亚洲最大的单体玻璃温室,一共25公顷,相当于600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李云丰丨摄

在清代汪灏的《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就有“番柿”的记载:“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与普通的长到一米五六的番茄不同,这里的番茄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大高个儿,最高可以长到20多米,可以称作无限生长型番茄。它们不仅个头高,产量也大,相较于普通的番茄植株可能挂果只能挂5-6穗,而无限生长型番茄可以挂到20多穗,产量是普通大棚的5-6倍,每平方米可以达到40-50公斤。

番茄医生:为番茄建立“户口”,实时监控生长数据

在酸酸甜甜的番茄味儿里,付文琦一边巡园,一边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付文琦主要负责这个温室的环境控制以及水肥管理的工作。

“这是亚洲最大的单体玻璃温室,一共有25公顷,相当于600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都种的是番茄。”付文琦说,温室采用超白压延散射玻璃增加温室光照,这种玻璃透光率极高,有玻璃家族“水晶王子”之称。

20211215023817218.jpg

▲熊蜂震动翅膀,为番茄授粉,纯天然的方式授粉结出的番茄籽多饱满。(受访者供图)

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均匀的照射在番茄植株上,肉嘟嘟的熊蜂震动翅膀,在植株间飞过,以纯天然的方式授粉,确保番茄籽多饱满。

“为了保证番茄植株的健康生长,每个温室里都配备了一名植保技术工程师。”付文琦介绍说,从种子萌发的那一刻开始,就给番茄植株建立了一个像户口本一样的档案,对它每周的生长数据进行记录,包括叶片长度、叶片片数、新生茎粗等数据,对番茄的生长环境以及灌溉进行调控。

这样的数据建档,同时也做到了对农产品的溯源,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果实的来源,甚至可以回溯到这个番茄的父辈和母辈是什么植株。

私人定制:种出你想要的酸甜口感

“并不是番茄长出来是什么样,我们就吃什么样,而是我们想吃什么样儿的番茄,我们就把它种成什么样儿的番茄。”付文琦表示,通过对于数据的监测,可以实时调整水肥等资源配比,定制番茄的口感。喜欢吃酸的,就种成酸酸的番茄,喜欢吃甜的,就种成甜一些的番茄。

20211215023817116.jpg

▲智慧温室通过实时监控,确保番茄植株都处在健康的状态。(资料图)

同时在温室里,放置了多个传感器,可以感知每个植株的健康状况,将这些数据回传到电脑上,让技术工程师们实时监控,确保番茄植株都处在健康的状态。付文琦笑着说,“在监控和巡园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会进行分析,在病虫害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就像是给人看诊的医生一样,我们是番茄的医生。”

恰逢这一季番茄成熟,走近了就能看见工人们穿行在番茄植株间,打叶、疏果、采摘,各司其职。一串串番茄被摘下,放入框中,随后坐着采收车被运往分拣包装车间。

在全自动的分拣线上,番茄经过层层筛选,去除存在碰伤、黑斑、裂果、疤痕的果子后,剩下合格的番茄才会被端上消费者的餐桌。除了线下销售外,筛选出来的番茄们将会被打包好、贴上快递单,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运往各地。

20211215023818439.jpg

▲绿行者生鲜官方旗舰店今年6月加入拼多多百亿补贴,店铺销量已达10万+。李云丰丨摄

付文琦所在的凯盛浩丰在拼多多平台开了一家生鲜旗舰店,自今年6月份加入拼多多百亿补贴,目前这家绿行者生鲜官方旗舰店的店铺销量已达到10万+。

“全国很多消费者第一次知道‘有户口的番茄’, 跟搜索式的传统电商不同,拼多多鼓励分享的方式,能激发很多这样的尝鲜式潜在需求”,拼多多农业项目负责人介绍,“8亿多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多样,百亿补贴、万人团、秒杀等不同的入口,归集了消费者的不同要求,在云端精准对接供消两端,这既有利于消费者用实惠的价格买到合适自己的好产品,也能帮助供应端全产业链深耕产品品质,帮助好产品形成好品牌,卖出好价格。”

数字农业:助力农民告别“靠天吃饭”

“这是一种探索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农作模式。”付文琦说,相比于普通的番茄种在地里,智慧温室的番茄是种在一种特制的椰糠里。只要温度和条件适宜,从9月种下番茄可以一直长到来年7月,中间多次挂果,可实现全年种植。

这种探索,与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启动的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不谋而合。据悉,该项比赛旨在邀约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加入,利用前沿的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在6个月内挑战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番茄。大赛提倡的“以科技创新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新的路径”,成为年轻一代农研人努力的方向。

付文琦的同事孙备备也是其中一员 。孙备备是凯盛浩丰安徽桐城基地的项目经理,自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智能温室运营相关工作。在看到“第二届多多农研大赛”的招募信息后,孙备备发现大赛内容和自己的本职工作非常契合,且大赛里还有专家给予指导,便和同事李超及另两名成员组成开拓队一起参赛,并成功进入复赛。

20211215023818371.jpg

▲在第二届“多多农研大赛”复赛中脱颖而出的4支战队,并奔赴位于云南的“多多农研基地”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番茄种植比拼。彭来丨摄

“在整个汇报的过程中,各位教授和专家给予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建议,虽然没能走到最后,但在整个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孙备备和组内成员收到大赛组委给到的自己团队的评价反馈后,做了很多复盘和反思,收获良多。“如果后期还有这样的比赛和研讨,我们还会参加,希望下次可以准备得再充分一些。”

据了解,“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是拼多多助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多项举措之一。今年8月份,拼多多还投入100亿设立了“百亿农研专项”。该专项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以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截至目前,拼多多已经连续将Q2、Q3两个季度的利润投入到该专项中,希望激励更多投身科技农业的年轻人。

如付文琦、孙备备一样的农业科研人员还有很多,就像番茄的花语:敢于尝试,虽然平凡弱小,但却富有勇气。他们富有梦想和毅力,敢于尝试,坚信着小小的力量也能散发大大的光热。

0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数字经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