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陆金所:数字化运营的意义在于为用户服务设置稳定、高质量的底线 | WISE 2021中国数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52579892885414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陆金所:数字化运营的意义在于为用户服务设置稳定、高质量的底线 | WISE 2021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

数字时氪·30分钟前
在金融消费的生命周期中,金融场景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户-产品的配置逻辑,更重要的是用户的经营逻辑,数字化运营的意义就在于为用户服务设置稳定、高质量的底线。

近日,36氪“WISE 2021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聚焦以能源、零售、智能制造、金融和企业服务等十个领域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为代表的「数字化行业变革者」及以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方为代表的「数字化行业创新者」,共同探索新形势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数字化浪潮下,金融消费者需要怎样的服务?

陆金所技术总监朱益盛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作为科技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为了实现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服务的目标,陆金所通过建立三套“KY”体系(KYC、KYP、KYI)更好地了解产品、了解用户,进而更好地实现用户-产品间的匹配。

在陆金所平台,有近1500万名活跃投资者,超过9000款金融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场景,在金融消费的生命周期中,金融场景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户-产品的配置逻辑,更重要的是用户的经营逻辑。

在朱益盛看来,数字化运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放人力,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迭代,不断形成好的策略,进而让平台形成肌肉记忆,以为用户服务设置稳定、高质量的底线,更快、更准确地呼应用户需求并为其解决问题。如陆金所智能运营“巡检机器人”可以模拟客户提前发现APP使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断点、卡顿等,并和惯常的系统数据监控形成互补,凭借前置发现问题更好提升客户体验。该项目也入选36kr“2021年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案例”。

截至今年12月,陆金所已配备了近3000个线上流程,其中超过90%的流程不需要技术人员参与。但朱益盛并不认为机器可以替代人,“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是机器去辅助人”。

朱益盛表示,陆金所的初心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金融科技帮助用户减少非理性操作,因此陆金所围绕“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建设技术体系。

在进行数字化探索的过程中,陆金所格外注重保护用户隐私以及数据安全,并将其作为公司生命线,“我们所做的数字化探索也是在做好充分数据保护的前提下,用现有的数据在合规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的、智能化的运营持续为用户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服务。”朱益盛表示。

v2_b4df28faf6e149c4a6bb98489988dccd_img_jpg

陆金所技术总监 朱益盛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各位尊敬的嘉宾、各位同行,下午好。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也非常感谢36氪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我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数字化创新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说探讨一些比较好的思路,去思考如何把数字化应用更快速地往前推进。

可能很多朋友对陆金所的印象还是很多年前的那个P2P平台,我们碰到的很多客户也是这么讲的,他们说陆金所挺好,之前买P2P赚了很多钱。

但其实陆金所早就进行了业务转型。过去的很多投融资产品变成了标准类产品。而标准产品的品类、数量非常多,陆金所的用户也非常多。所以,如何让用户来选择合适的产品?我们就建了一个系统“陆智赢”,建这个系统的目的是,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向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在用户的不同的阶段,给他提供合适的产品、服务。目前陆金所活跃的投资者大概有1500多万,金融产品有9000多个。为了建好匹配关系,我们建立了三套KY体系(KYC、KYP、KYI),以此更好地去了解产品、了解用户,也更好地去分析。同时在底层,我们也从产品、内容、资讯等维度建了很多标签,这就是一整套体系。

第一个是用户跟产品的匹配,这套推荐系统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维度。

一是环境标签。比如今天星期五,有的产品在周末不会产生收益,但有些客户希望每天都要产生正收益,那自然就要给他推荐其他的产品。

二是客户标签。不同的客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对资产的偏好也是不同的。根据大量的在同用户交互过程中积累的数据,我们可以做一个精准的客户画像。

第二件事情,金融场景不仅仅需要一个简单的用户-产品的配置逻辑,用户的经营逻辑也很重要,因为金融客户的生命周期很长,用户在投资了一个资产后会不停地来看,看收益如何,这整个过程是需要持续经营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和客户交互、交流的阶段,比如说他对某个产品感兴趣某天有五万块钱的回款等。以往这么多场景都需要对运营业务人员来提需求,这种需求本身也需要针对不同画像的用户做不同的运营策略,整个周期是比较长的。

如果从客户筛选、权益发放、用户触达,包括做AI或者人工的外呼的整个过程都是人工配置的,差不多需要4-5天才能全部准备好。而现在通过系统化做一个流程画布,运营人员只要进入系统就可以,后续所有的过程都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完成。运营人员可以看到实时每个流程的转化率,相比昨天数据有什么变化等信息。

今年11月,陆金所已经配备了近3000个线上流程,其中超过90%的流程是不需要技术人员参与进来的,系统可以自动配置。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了这个系统之后,大家就失业了?其实不是的,因为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可以自动配置的平台。但具体而言,怎么设计一个有效的业务流程,还是需要人来参与的。市场在变化,产品在变化,在变化中调整运营流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这时候就可以提供一个AB试验平台:平台现在已经沉淀了一个策略,但如果有个更好的策略,两个策略就可以PK,如此不停地试验,进而不停地产生更好的策略。

这个策略类似于肌肉记忆,比如和人打乒乓球,打着打着突然发现对方的乒乓球拍朝自己飞过来,你会下意识低头闪过去,不会有过多的思考,这就是肌肉记忆。但也有可能你的肌肉记忆是错的,比如你看到前面有个胖虎挺可爱的,就想跑过去拥抱它,但它可能是个东北虎,这就是个错误的策略,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地迭代,形成一个好的策略,进而让平台形成肌肉记忆。

金融产品的线上运营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包括它的风险、周期、投向等等。因此如何更准确地向用户介绍产品需要金融科技平台下功夫,产品是要有电销端的。电销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包括很多金融机构也在大量地使用,但现在电销平台到了一个需要重构的阶段。我们发现很多公司电销平台的线上和线下两个电销端在信息、客户画像、交互过程等方面都是割裂的,比如说客户在操作一个银行APP时遇到问题,还需要打电话向工作人员解释一遍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其实这个中间环节应该是打通的,所以我们建立了一套系统,可以帮助客服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在哪个页面操作失败了,及时响应客户的问题。

讲完销售端,其实陆金所的后台还有一个起基础支撑作用的运营平台,在这部分我们需要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我们的答案是造很多的机器人。比如在产品录入时使用机器人,很多金融产品的材料特别多,当把产品给用户看的时候,很多要素是需要从文件里抠出来的,原来填这个东西特别费事。但现在可以通过图像识别以及其他一些技术,利用机器人来完成产品录入上架的绝大部分工作。

但引入机器人,为什么整个周期是缩短到60分钟,而不是一秒钟呢?那是因为还需要人工审核,万一机器人解析错了,人工还可以纠正。所以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也不是机器去替代人,而是机器去辅助人。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有一个线上APP巡检的机器人,后台的系统是有很多监控的,比如登录出现问题、曲线出现问题、交互出现问题等,有时候后台的监控不一定能够发现,这就需要人的眼睛来发现,在这里我们就有一个人类视角的巡检机器人,它可以代替人去做很多的操作,去发现一些问题。巡检机器人一年里帮助我们发现300多个问题,这对提高用户体验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有时候用户问的问题比较发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底层建一套知识图谱,建立一套分析与解释引擎。有了这套机制之后,我们的客服人员可以从原来被动等待的状态,变成主动询问用户的状态。比如可以主动询问客户是否需要帮助,当客户买了某个基金,已经连跌了三天,心里有点慌,可能会想了解存在什么问题,基金经理的状态怎样,这个时候机器人就可以和客户聊一聊这件事。

另一个是疫情期间的案例。大家可能都去银行办过相关业务,比如说我要去理财,银行都会有个业务人员坐在对面,让你对着摄像头说一些话,录一些音,证明你是完全知悉风险的。但是这套流程,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很多客户没有办法去网点,包括很多的工作人员也没法去职场上班。这时候我们就用了这样一套自动的智能面签技术。根据用户的录音,通过他的声音表达来确认他已经知悉了这一套当面审核的过程,效果来看,其实还挺不错的。我们把这套技术提供给了很多的信托公司,印象中有一两家信托公司在疫情期间就直接在线上提供面签的机制。

前面讲了那么多,还是回到初心。陆金所的初心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实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在投资过程中是非理性的,有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0%以上的基金用户亏钱,但基金经理管理的账户是赚钱的,这说明择时是很重要的。从平台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帮助用户减少非理性的操作,我们也在研究这个事儿,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来构建这样一套技术体系。比如客户可以去做基金的组合、定投来分散风险。

除了组合服务之外,可能有些用户不太了解理财,他可能会有一些疑问,这些疑问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解答,所以我们本身也在搭建这样一个投顾平台,把很多专业的第三方的投顾人员引到我们线上的平台来。这个平台也用到了前面介绍到的很多运营系统,包括电销系统,来更好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专业服务。专业的人员无论是专业知识、实际经验,包括对产品、市场的敏感度确实是非常不一样的,如果大家有机会,也可以体验一下相关服务。

最后再谈一谈数据安全的问题,客户隐私以及数据安全是我们公司的生命线,我们所做的数字化探索也是在做好充分数据保护前提下,用现有的数据在合规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的、智能化的运营持续为用户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服务。

讲了那么多,其实我们就一个初衷,就是努力提供更有温度的专业服务,然后将这种服务给到平台的投资者。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多多支持陆金所。好,谢谢。

本文由「数字时氪」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寻求报道 。

本文图片来自:采访供图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