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行业竞争格局已显,上市公司布局加速丨2021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报告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09276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行业竞争格局已显,上市公司布局加速丨2021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报告

陀螺财经 原创 2021-12-14 12:26 热度 433511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目前,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革命中的重要支撑,正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姿态快速发展并渗透到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但同时,我国区块链也面临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融合应用尚不成熟、产业生态有待完善,监管治理仍待探索等问题。从商业角度,区块链更多关注于模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与治理体系的创新,与现有商业体系融合尚有瓶颈,应用难仍客观存在于产业发展中。在此背景下,为加强大众对于区块链现状的了解,推动我国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陀螺研究院特撰写《2021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报告》。 

以下内容摘自报告第四章 我国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

4.1 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区域性特征凸显

从企业数量而言,在政策的刺激下,随着区块链应用的不断普及,区块链企业增长趋势凸显。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区块链之家”监测数据,截止2021年10月底,全国共有区块链相关企业有91976家,产生应用项目或产品共2039个,进一步筛选出实际具有非加密数字货币的、企业分公司及子公司、并选取已经具有实际业务产出的企业,目前,我国约有区块链企业1374家,同比增长3.39%,尽管增速逐年下降,但仍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

e06a463f1b93eb83c161721e52c129b5

从地域进行划分,与应用项目分布相一致,区块链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四川、江苏等地区,呈华北、华东、华南与西南聚集的区域性特征。其中,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天津、河北、山东环绕发展,高校聚集,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体系完善,依托华北地区强大的研发实力,不断推动应用落地,企业总数占据39.53%。华南地区则以广东为代表,互联网龙头企业林立,粤港澳协同发展趋势凸显,创新氛围突出,企业占据全国总数的21.03%。华东则主要以长三角为引领,金融科技实力强劲,占据企业总数的30.21%。西南地区近年来在数字经济上积极发力,区块链探索力度不断加大,同时西南地区应用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技术与实体融合应用发展能力更强,因此跻身进入区块链第四大区域,占据企业总数的4.29%。

64a289fc6424db06d8734bc152347323

而从具体城市而言,我国区块链城市发展阶梯性格局明显。北京、广东等在信息产业具有先发优势,技术与研发体系完善的城市实力雄厚,两者将近占据我国区块链企业总数的54.58%,而从项目来看,北京、广东区块链项目及产品丰富,项目数分别为424、439个,占据区块链项目总数的42.32%,其与浙江、上海共同处于我国区块链引领发展的第一梯队。山东、江苏、福建、四川等地则位于我国区块链发展的第二梯队,该梯队以与核心城市协同发展为核心,因地制宜推动区块链与现有产业结合为重点,项目数分别为56、91、64、67。而湖南、湖北、海南、重庆等地为第三梯队,近年来政策方面高度聚焦,专项政策也层出不穷,正快速追赶先头城市。

4.2行业竞争格局凸显,上市公司布局加速

纵观我国现有的1374家区块链企业,产业链条已较为完备,但由于区块链的新技术属性,目前初创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由下图可知,我国区块链企业结构组成与区块链发展阶段趋同,初创企业约占据我国区块链企业的半壁江山,互联网企业以24%位于第二位,金融机构在此其中也占据14%。

2c5796d2ac2b03c684a4d4bb4c93bc08

从行业格局而言,我国区块链行业主要势力为传统的互联网知名企业,由于底层区块链架构平台开发难度大、安全要求高、迭代频率高,仅有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具备开发能力,以蚂蚁、腾讯、百度、京东数科为代表的厂商通过底层技术与解决方案完善产品矩阵。同时,市场上出现趣链、纸贵科技、溪塔科技等新兴创业公司,此类公司以具有高度专业性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为切入点进入区块链领域,满足市场通用型需求。诸如布比、法大大、信任度等关注于垂直类行业应用的企业出现,以实现垂直行业应用为重点展开市场布局。

58a508adb069b7af7c569b16fe2f663d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区块链的新基建属性,为提升业务协同效率,众多传统上市公司也入局其中。根据东方财富 Choice 金融终端“区块链概念”板块数据,我国264家上市公司涉及了区块链相关业务,同比增长2.27%,已有超过110家公司实现了区块链落地与探索,但仍有超过50%的公司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其中,在98家A股区块链概念股中,包括远光软件、视觉中国、顺丰控股、中国平安、东港股份、山大地纬等在内的25家上市公司均在2021年半年报中提及了区块链应用落地成果,主要集中于金融、政务、版权和医疗等领域,诸如顺丰控股利用区块链溯源平台“丰溯”为高端酒水提供商品追溯服务,易见股份推出溯源平台“茶纹链”和“工麻云”,环球印务也表示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药品溯源领域的应用。而在营收方面,远光软件披露了区块链具体营收数据,根据财报数据,2021年上半年,远光软件区块链业务实现营收721万元人民币,占总营收的0.96%。

4.3 行业标准规范成果凸显,标准结构不断优化

行业标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全球话语权的关键窗口,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制定,从行业标准而言,从2020年起,区块链行业化标准进程不断加速,标准化组织、联盟协会以及企业机构等超过300家单位纷纷投入到区块链标准化进程中,标准规范成果凸显。

在国际层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国际话语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ISO立项超过13项国际标准,发布3项,在IEEE立项17项,发布了1项数据格式规范。在ITU,今年5月,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的3项区块链ITU国际标准立项建议获得通过,分别为DLT平台功能测评方法、DLT平台性能测评方法以及DLT互操作技术框架,作为ITU-T F.751系列标准的延续,从测试方法角度进一步规范区块链系统的测评实践,填补了国际空白。

67c1ddda4b86b24469705da5c9804747

从行业标准而言,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我国现行区块链行业标准3项,分别为《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 评估规则》、《区块链技术架构安全要求》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物联网业务平台框架》。而从地方标准而言,我国深圳、陕西、重庆、湖南、山东、贵州等6个省市总计出台区块链地方标准15箱,尤其以湖南最为突出,出具6项,占据地方标准总量的40%。同时,我国团体标准蓬勃发展,现已有64项,2021年团体标准增加迅猛,截止10月底,已有34项标准出台,同比增长112.5%,涉及范围涵盖技术框架与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

7f9570d46d1de0d2bccac9023ca5c0a5

此外,在配套技术方面,我国在密码学以及数字签名领域体系日趋完备。目前,根据零壹智库数据,我国密码算法和数字签名国家标准共制定60项,其中现行45项,废止7项(均为2015年前制定),正在起草、批准8项,以算法和应用为主;国家密码行业标准91项,覆盖国密算法(祖冲之算法、SM2、SM3、SM4、SM9)、身份鉴别、参数设计、数据和接口规范、检测、设备管理等全流程,多项国密行业标准逐步被采纳为国家标准。

fd3121de94898142c9c8fa48c7157353

整体而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国内标准体系建设也正有序推进,体系架构不断深入,技术涵盖范围日益增长,但标准引领性仍有待增强,同时,如上图所示,纵观我国现已出台的82项区块链标准,我国应用多集中于业务与应用层面,占比达到50%,在基础标准、可信与互操、信息安全标准层面仍较为缺失,而在过程和方法标准即跨链、共识等方面尚无标准涉及,这也印证了与技术发展趋同,我国区块链标准体系仍处于初期阶段,与成熟完备的区块链标准体系仍有较大的差距。

4.4区块链安全备受关注,技术实践前景可期

随着区块链作为基础平台进入多领域落地,围绕其应用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不容小觑,在今年,区块链安全关注度不断上升。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于2021年3月发布的区块链安全态势感知报告可知,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发生的安全事件数量达555起,同比增长近240%,增速惊人其中,诈骗钓鱼事件达到204,勒索软件事件143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79亿美元,环比增长130%。

f77602c16c0930e9caed0416a64e1ec9

目前而言,区块链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监管两大方面,监管主要体现于区块链可匿名等性质的追踪以及法律界定问题,因此,技术是现下区块链安全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具体而言,根据技术层级的不同技术风险又可分为区块链底层平台风险、中间协议层风险以及应用服务层风险。以区块平台为例,在区块链底层平台的搭建中,通常采用链上分布式数据存储区块链安全产业与链下数据存储两者结合的存储方式,但这也引入了新的风险,分布式数据存储可能面临着数据非法访问以及安全泄露,同时,由于网络断裂等原因导致链上链下数据不一致风险也仍存在,此外,在分布式组网的架构中不仅面临病毒木马攻击、DNS污染等网络安全风险,相关共识协议也节点链路失效、虚假身份信息以及恶意节点攻击等为。

f729a55fd9f79a5422fc2037499a8bfe

但乐观的是,区块链安全已引起了多家安全企业与研究机构的注意,除了腾讯、华为、阿里、微众等互联网知名企业外,诸如中国网安、慢雾、成都链安、零时科技等区块链安全垂直企业也在不断涌现,而在今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江苏省互联网协会等行业组织也涉足区块链安全领域,区块链底层平台漏洞及风险监测、智能合约自动化形式安全验证、区块链安全威胁等众多的区块链安全技术实践层出不穷,我国区块链安全生态初步成型。根据incopat数据,安全提高是近年来我国区块链专利的主要方向,重视度可见一斑。近日,北大-睿智合创Fintech联合实验室《区块链安全性形式化验证研究》通过结题,开发了智能合约验证的原型工具,初步形成了相关的方法框架。

3d4ee4231707d077f7ad6f40d076fdd5

4.5隐私计算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隐私计算是指隐私保护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挖掘的一系列技术构成的技术体系。从技术机制来看,目前主流的隐私计算技术主要有协议、算法、硬件三条路径,基于协议的技术包括多方安全计算、可证去标识和联邦学习,基于算法的技术主要为差分隐私,硬件方向则侧重于机密计算,安全性与可信硬件的设计相一致。

7389180e40ac4dec17a28ad3397f691d

从宏观而言,近年来,数字经济作为产业领域效率增长的核心助推器作用凸显,数据生产力的释放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核心。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首次公布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改革方向。今年,我国更是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政策推动数据安全建设,构建围绕数据储存的安全护城河,为数据流传奠定重要基础。而从市场来看,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截止2021年底,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总规模达到704亿元,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突破1749亿元,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产业政策与市场的双管齐下下,今年,作为场景驱动的典型技术,我国隐私计算产业发展迅速,产品、企业、生态稳步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截止今年中旬,我国数据总量已达9ZB,全国联盟链节点总数达到36000个,隐私计算节点4500,通过隐私计算技术进行流通的数据已达2PB。企业方面,互联网巨头、数据服务商、初创企业纷纷加入此赛道,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目前国内隐私计算企业已超过260家,已有56项隐私计算产品,其中21项出自区块链背景企业。

0927de0d2eb2d92c3247f1c2a9f0d426

在标准层面,我国隐私计算标准制定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已立项及完成的隐私计算标准总计7项,其中,2021年新增2项,分别为微众银行通过IEEE确认发布的《联邦学习架构和应用规范》以及蚂蚁集团在ISO/IEC JTC1 SC27立项的《多方数据融合与挖掘安全参考架构》标准研究项目。

总体而言,尽管隐私计算已进入其发展的快车道,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但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从技术来看,其技术的运用对于场景的适用性有限,技术还处于快速的迭代过程中,性能仍存在一定瓶颈,复杂算法联合建模仍未完善。而从企业数量与应用,企业技术门槛较高,应用也多局限于金融与医疗,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环境与商业模式。但随着数字经济的渐行渐近,对数据要素进行充分的共享、治理以及使用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区块链提供了数据流转存储的可信环境,但其分布式的存储方式并不能直接对抗隐私泄露,而隐私计算数据共享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两者结合可构建严密的数据要素市场化解决方案,后续两者的融合发展将为隐私计算带来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