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这家深圳房企要做VC,一口气官宣两只基金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11213-36608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这家深圳房企要做VC,一口气官宣两只基金

低调稳健著称的星河控股,是怎么做VC的?

来自深圳的房企星河控股,一口气官宣了两只股权投资基金——12月10日,星河控股子公司星河资本宣布,已完成募集一只20亿元的星河硬科技基金,以及一只3亿元的星河天使一号基金。这两只基金均市场化募集,除了星河控股之外,还获得了深圳市天使母基金、福田区引导基金和其他知名机构LP的出资。 

星河资本董事长黄德林表示,本次对外募集的成功,离不开多家政府引导基金,家族办公室和机构投资人的支持。这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殊为不易,表明星河资本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在专业能力和投资业绩上积累了一定的口碑,获得了市场认可。

星河控股在深圳的房地产圈子里一向以低调稳健著称,自1988年成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星河控股已是一家总资产超千亿元的房企,连续10年位列中国房地产百强。

隐形的头部VC,十年投出百亿元,已收获35个IPO

不熟悉星河控股的人很难想到,这家深圳房企已经悄悄在股权投资上深耕了十多年。深创投前总裁、目前担任星河控股特别顾问的孙东升告诉投中网,星河资本其实一直在憋着劲儿做投资,十多年投了近130亿,规模很大,但是没有打出星河资本的品牌,所以外界也不是很了解。

实际上,若论在股权投资上的布局,在中国众多房企中,星河控股应是历时最长、最具规模、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之一。

据了解,星河控股最早试水股权投资是在2009年,迄今已累计投出自有资金约130亿元,投资项目数量超190个,其中35家公司已经成功IPO。凭借这样的出手速度、规模和投资成绩,星河控股若是一家VC,在中国创投圈内会是一家排在前列的头部机构。2019年,星河控股整合旗下股权投资业务,正式成立了星河资本,一颗VC新星平地而起。

十余年来,星河控股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投资案例。早在2009年10月,星河拿下阳光保险3.6亿股,占比9.73%,成为阳光保险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两年后,阳光保险就跻身中国500强企业、中国七大保险集团之一。据传,阳光保险考虑明年在香港上市。

继阳光保险的开门红之后,星河控股又参与了迈瑞医疗的私有化,这家公司上市后曾登顶创业板市值第一。星河投资的其它明星项目还有澜起科技、腾讯音乐、稳健医疗等等,上市后都是炙手可热的牛股。

值得一提的是,星河控股还参与了深创投在2010年的那次混改,自那时起一直是这家本土创投“一哥”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深圳市国资委。2020年,星河控股又入股了另一家头部创投机构、同样位于深圳的基石资本。另外,星河控股还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化母基金、靳海涛创立的前海母基金的LP,也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LP。

孙东升回忆,星河控股等民营股东入股深创投后,曾主动提出给深创投的管理团队加薪,建立匹配市场水平的激励机制。深创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创投市场上脱颖而出,离不开这些支持。

跳出地产思维 打造一家市场化VC

现任星河资本投资部总经理的凌杨斌,是在2017年加入星河的。他告诉投中网,从他进公司起,星河一直抱着“把投资长期做下去”的态度,在用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做投资。

一般而言,CVC有两个比较常见的特点,一是倾向于围绕主业做投资,二是投资团队往往没有足够的决策权,容易出现唯老板马首是瞻的情况。而星河资本却更像一家市场化的投资机构。孙东升的观察是,星河资本在资金来源上有CVC属性,但在投资上其实是一家专业投资机构。

凌杨斌在星河投出的第一个项目就跟地产没有任何联系,是一个mems陀螺仪项目。该项目发展很快,预计明年将申报IPO。

这绝非偶然,梳理星河控股历史上投资的190多个项目,可以发现第一大重仓赛道就是硬科技,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成功IPO的35个项目中,也有18家为硬科技行业企业,占比超过50%。

仅仅在半导体赛道,星河资本就系统性布局了澜起科技(世界前三的内存接口芯片设计公司)、芯原股份(国内半导体IP授权、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龙头)、捷捷微电(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山东天岳(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形成了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生态圈。

可以看出,星河资本在股权投资业务上,并未考虑继续在地产上做文章,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支持与地产八竿子打不着的硬科技创新上。凌杨斌表示,集团当时给股权投资业务定下的方向就是,不追求投资规模,但要投出一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真正能够国产替代的、有技术壁垒的硬科技项目。

凌杨斌回忆刚加入星河的时候,也曾有人提出,星河有那么多的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沿着产业链投资会不会更安全、更有优势?如果星河真的这样做了,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对星河这样一家有30多年成功历史的房企来说,跳出熟悉的地产赛道也就意味着跳出舒适圈。这其实并不容易,可以看到,很多房企做投资的时候,实际上还是不能跳出地产思维,出现名为产业实则圈地的现象。 

星河资本的另一个突破,是决策机制上的充分放权。据了解,星河控股很早就按照专业机构的标准,成立了有效运作的投决会,董事长既没有一票否决权,也没有一票赞成权。据凌杨斌介绍,黄董事长经常会给团队推一些项目,而这些项目被投资团队否掉是经常的事。“董事长推过来的时候也会说,不要因为是他推的就有所顾虑。”凌杨斌表示。

正是这种专业化的运作,让星河资本逐渐培养出了一支专业、务实、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投资队伍。星河资本目前的投资团队超过30人,以工科背景为主,除拥有法律、会计专业人才以外,团队人员还具有实业背景(具有产业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海外背景(具有国际投资视野),熟悉或理解产业发展趋势、实业发展历程、创业团队的成长过程等。 

对专业化的坚持,也是今天的星河资本能够成功进行市场化募资的原因。此次同时官宣两只基金,一方面是对星河资本专业能力的一次检验,另一方面是,通过引入机构LP也能进一步规范星河资本的运作,为未来的更大规模募资打好基础。黄德林表示,星河资本的目标是,五年之内成为一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投资机构。

房企做股权投资的新样板

背靠星河控股这家资产规模超千亿的房企,规模对星河资本来说不是问题。在此次20亿规模的星河硬科技基金中,星河控股出资50%。在支持国家硬科技发展上,董事长黄楚龙全力支持,以民营企业的力量和决心助推国家科技强国战略。

在星河控股的支持下,对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龙头,星河资本有投“大钱”的能力,例如在DRAM龙头长鑫存储的上一轮融资中,星河资本投了10亿元。

另一方面,星河资本也能玩得了天使投资的“绣花针”。此次星河资本官宣了3亿元的星河一号天使基金,深圳市天使母基金是主要LP之一。星河资本旗下还运营着星河·领创天下加速器,在天使投资上有独特优势。

因此,星河资本是一家能够完整覆盖从天使到PE期的全生命周期的投资机构,在当下的一级市场上,能做到这一点的机构并不多见。星河控股借助地产资源,多年来潜心布局科技创新,为星河资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星河控股把在地产主业的稳健风格也带到了股权投资上。董事长黄楚龙对投资团队常讲的一句话是:“控制不了不做,支付不了不做,变现不了不做。”

当了深创投十多年的股东之后,星河控股对股权投资的业务本质有深刻认识。据凌杨斌透露,星河资本目前在仿照深创投的研究院建立自己的研究体系。2021年星河资本内部已经做了十多份深度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包括锂电、氢能、激光等等,为投资决策做支撑。星河资本内部的提法叫“投研结合、研究驱动”,对于重点行业,星河资本建立起了持续的研究跟踪体系。

当下的一级市场内卷严重,既有CVC的资金优势及资源优势,又有专业机构的运作优势,星河资本或可趟出一条新路,为房企如何做好投资提供一个样板。(文/陶辉东,来源/投中网)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