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ECE法则”和“SCQA架构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yunying.org/work/26613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ECE法则”和“SCQA架构

爱运营 • 2021年12月11日 下午2:09 • 职场

你可能听过的:MECE法则SCQA架构、波特五力模型、PEST模型、波士顿矩阵、通用电气矩阵、SWOT分析、平衡计分卡、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

今天,我们说下“MECE法则”和“SCQA架构”

MECE法则

MECE法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一个思考工具。

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把整体层层分解为要素的过程中,要遵循“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基本法则,确保每一层的要素之间“不重叠,不遗漏”。

比如说,你要分析电商平台的客户消费特征,需要讨论确认目标用户定位。那就先把所有可能的用户定位都列一列吧。大家头脑风暴后,列出了这些关键词:男人,小孩,成年人,老人,女白领,宅男,二次元少女。

看上去还算丰富,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1)这些关键词里有大量的重叠:

男人,和小孩有重叠,叫小男孩;

宅男,和老人有重叠,叫孤僻的老头。

2)这些关键词还有遗漏:

它漏掉了那些不是二次元、也不是白领的年轻女性,比如:文艺女青年。

梳理的关键词之间,如果有“重复”,或者有“遗漏”,是不可能一张不多、一张不少地拼出完整的用户画像的。

谨记分解目的、避免层次混淆、和借鉴成熟模型。

比如分析客户消费特征,可以按照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来分解:

在第一层,从性别的角度把用户分为:男人,女人;

在第二层,从年龄的角度把用户分为:小孩,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在第三层,从学历的角度把用户划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及以上;

在第四层,从收入的角度把用户划分:1000元以下,1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8000元,8000-10000元,10000-15000元,15000-20000元,20000-30000元,30000-50000元,50000元-100000元,100000元以上;

在第五层,从常见职业的角度把用户划分(常见职业很多,此处不再罗列);

这样,在每一层,这些拼图碎片都符合“不重叠,不遗漏”的MECE法则。

MECE法则,就像是拼图游戏。你用一张张碎片拼出完整的图,如果拼得正确,最后一定是一张不多,一张不少。

MECE法则,是一种简洁有力的、透过结构看世界的思考工具,是“结构化思维”的基本功。本周我们要说的SWOT分析、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平衡计分表等等,都是基于“结构化思维”,建立在MECE法则的基础之上的战略分析工具。

训练MECE法则时,要注意三个心法:谨记分解目的、避免层次混淆、和借鉴成熟模型。

SCQA架构

SCQA架构【情境(Situation)、冲突(Complication)、问题(Question)、答案(Answer)】,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同样也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

你要向老板汇报工作,连夜准备了40多张PPT。可是你刚讲了2页,就感觉到老板有点不耐烦了。你讲到第5页的时候,他打断你说:不要讲PPT了,直接说重点。

你很尴尬很委屈,自己觉得:我说的都是重点啊!

其实老板不满意,并不是一定因为你的报告“没有重点”,可能是你的陈述逻辑混乱,让他觉得“没有重点”。

基于SCQA架构,可以衍生出:标准式(SCA)、开门见山式(ASC)、突出忧虑式(CSA)和突出信心式(QSCA)四终表达框架,可以提高表述的结构性,突出重点。

1)标准式(SCA:情景 – 冲突 – 答案)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客户?你满怀激情的跟他聊了很久,介绍了半天,你的产品,他也确实很心动,似乎觉得什么都好,但最后就是觉得太贵了呢?”

这是在讲述“心理账户”这个概念的背景,也就是S(情景)。

“真的是因为他小气吗?你可能会发现他的包,他的表都很奢华。小气和大方是相对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所谓小气的客户变得大方呢?”

这是一个与常识的冲突,也就是C(冲突)。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小气和大方背后的商业逻辑,教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即将给出的答案,也就是A(答案)。

2)开门见山式(ASC:答案 – 情景 – 冲突)

回到刚开始的例子,你可以试着这么报告:

“老板,我今天要向你报告的是:关于把公司的销售激励制度,从提成制,改为奖金制的提议。”

这就是开门见山,直接给出A(答案)。

“公司从创始以来,一直使用提成制来激励销售队伍。这是主流三大激励机制(提成,奖金,分红)中的一种,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把激励制度做一个完整的交代,这就是S(情景)。

“但是,提成制在公司业务迅猛发展,覆盖地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造成了很多激励上的不公平: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的不公平;成熟市场和新进入市场的不公平;甚至出现员工拿到大笔提成,但公司却在亏损的状态。”

这就是C(冲突)。

用“答案 – 背景 – 冲突”的开门见山式和老板沟通,你的第一句,就是重点。

3)突出忧虑式(CSA:冲突 – 情景 – 答案)

这招医生常用

“哎哟,你这病不轻啊!”

听到这句话的,估计没有人心里不咯噔一下的。这是C(冲突)。

“还好,能治。美国刚刚有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了FDA认证。”

听到这句话,你一颗悬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这是S(情景)。

“就是 …… 有点贵。”

这时候,估计再贵你也无所谓了。这是A(答案)。

突出忧虑式,关键在于强调冲突,引导听众的忧虑,从而激发对背景的关注,和对答案的兴趣。

第三,突出信心式(QSCA:问题 – 情景 – 冲突 – 答案)

“今天全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什么?”这是Q(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科技高速发展,人类拥有的先进武器,已经可以摧毁地球几十次。”这是S(情景)。

“但是,我们拥有了摧毁地球的能力,却没有逃离地球的方法。”这是C(冲突)。

“所以,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没有移民外星球的科技。我们公司,将致力于私人航天技术,在可预见的将来,实现火星移民计划。”这是A(答案)。

上面这段话,就是埃隆·马斯克说过的火星移民计划。用这种表达框架,是不是突然觉得靠谱了很多?

SCQA架构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有四种用法:标准式(SCA)、开门见山式(ASC)、突出忧虑式(CSA)、突出信心式(QSCA)。

作者:传钵者澜息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01e8359564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