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能电气价不配位:夸张吹捧释放利好,被热炒的储能概念占比很小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ianfucaijing.com/capital/17236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上能电气价不配位:夸张吹捧释放利好,被热炒的储能概念占比很小

2天前 • 资本

储能是新能源加速渗透的必由之路,由此也成为今年资本市场角逐的风口。去年刚上市的上能电气(300827.SZ),因被列为储能受益对象,今年也迎来一波暴涨行情。

但《碳中和日报》梳理财报发现,上能电气的储能业务占比实则很小,商业模式尚未清晰,还不具备经济性。尽管公司业绩不佳,却很会释放利好消息进行炒作,频繁使用“最高标准”、“全球领先”、“最佳”、“最优”等字眼,向投资者“吹捧”公司的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实际上该产品还未实现销售收入。

为了探寻公司的竞争力究竟几何,《碳中和日报》将上能电气与光伏逆变器龙头、也涉及储能业务的阳光电源(300274.SZ)比较发现,在出货量、市占率及业绩方面均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上能电气的市盈率还要高于阳光电源,估值水准高居行业前茅。

或许上能电气的股东、董监高似乎也意识到,公司股价有虚高嫌疑,近一段时间,尤其是三季报发布前后,这些股东频繁披露减持事项,甚至还因为违规减持,被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首发股东高位套现,还因违规遭警示函

12月1日,上能电气公告称,股东、时任监事赵龙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7月19日,公司披露赵龙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2万股。但是, 8月31日和9月1日,赵龙累计减持上能电气90万股,超出减持计划数量上限18万股,超额减持成交金额2170.79万元。

实际上除了赵龙,近一个月以来,上能电气的股东、董监高等频繁发生减持事项。这些股东均为上能电气首发上市前的股东,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

11月15日,上能电气收到董事、高管段育鹤出具的告知函,段育鹤于9月1日及11月12日,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57.9982万股。

11月5日,上能电气收到董事、高管陈敢峰出具的告知函,陈敢峰披露的减持计划数量过半,其于8月31日-11月4日合计减持131.95万股。

同日,上能电气还收到董事、高管李建飞出具的告知函,李建飞披露的减持计划已经完成,其于8月31日-11月4日合计减持90万股。

《碳中和日报》观察上能电气董监高减持的时间点,主要发生在三季报披露前后,而公司三季度业绩同比上年有所缩水;另一方面,经过7、8月的暴涨之后,公司股价处于历史高位,上述股东免不了有高位套现的嫌疑。

从股价来看,今年上能电气着实出了不少风头。公司于2020年4月登陆创业板,首发价格为21.64元/股,当时总市值约为15.8亿元。今年7月之前,其股价长时间在30元左右波动,整体上表现较为平淡。令人惊讶的是,从7月21日至8月10日,10个交易日内,上能电气股价从47.83元涨至最高185元,最大涨幅为286.79%,市值达到229.68亿元。

利润连续两年下滑,股价却比龙头更贵

这样的飙涨令人惊叹,上能电气出现了哪些重大积极变化?从业绩来看,亮点并不多。反而上能电气一上市,经营业绩就变脸。上市前6年,公司净利润保持正增长。但是2020年收获募集资金后,反而交出了一份下滑的答卷,当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降7.62%。

到了今年,三季报显示,上能电气仍然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境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8亿元,同比上升2.62%;归母净利润4456.43万元,同比下降19.83%;其中第三季度是下滑的重点,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下降33.68%;归母净利润2063.28万元,同比下降18.21%。另外,三季报毛利率为23.41%,比上年同期下降1.65个百分点。

《碳中和日报》了解到,目前上能电气的主营业务有三块,分别是光伏逆变器、储能、电能质量治理,其中以光伏逆变器最为主导,今年财报显示,光伏逆变器对公司收入的贡献占比在85%以上。

相比之下,逆变器行业的领军企业阳光电源,今年仍然可以实现业绩的较大幅增长。阳光电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3.74亿元,同比增长29.09%;归母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25.89%,显然在业绩方面,上能电气与阳光电源的差距不小。

而出货量方面,财报显示,上能电气2021上半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为3GW;阳光电源披露调研活动信息显示,2021上半年出货量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如果按照全球装机量150GW、市占率30%来预计,预计2021全年出货量可以达到45GW。

尽管在出货量、市占率以及业绩方面与阳光电源的差距挺大,上能电气的股价却不示弱,已经成为“百元股”。截至12月3日,上能电气的收盘价为101.85元,总市值约134亿元。且市盈率约为174,处于光伏以及逆变器行业的较高水准。同期,光伏逆变器概念股的平均市盈率约为102,而阳光电源的市盈率约为116。

上能电气的高市盈率,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今年储能行业站上风口,公司也被列为受益对象。虽说储能行业处在发展的红利期,但短期快速拉升股价是不健康的。上能电气的股价较为偏离基本面,业绩表现或不能支撑估值水平,很可能无法持续。

夸张字眼释放利好,所“吹”产品却未销售

虽然业绩不佳,上能电气却曾接连释放利好消息。今年7月以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上能电气回复投资者时称,公司组串式逆变器产品“具备业界最高标准的组串I-V扫描与智能诊断功能,体现了公司在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实现了光伏电站最佳发电量和最优容配比设计”“可以用于整县推进中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最高标准”“全球领先”“最佳”“最优”等字眼,也引来投资者的质疑,上能电气是否拥有证据证明如此之多的“最”,是否存在夸大竞争力、向市场释放利好的迹象,以达到推升股价目的。为此,上能电气还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

在回复关注函公告中,上能电气表示,以上描述单指公司250KW组串式逆变器的相关性能指标,其他种类产品并无此特定性能,且上述指标并不是客户选择产品的主要标准。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能电气披露的组串式逆变器应用情况,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250KW组串式逆变器的销售金额一直是0元。

另外,今年储能概念火热,7月2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而部分媒体将上能电气列为受益对象。对此,上能电气表示,自身目前的储能业务主要是储能双向变流器,属于储能电站配套设备,在储能电站中的业务占比较低。上能电气2020年及2021年1~3月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的销售金额为6015万元和114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99%和7.16%。

同时上能电气称,目前储能行业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清晰,仍处于探索期,储能还不具备经济性,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执行方案都有待明确,对光伏和储能市场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储能相关产品占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小,因此,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业务对上市公司短期业绩影响有限,公司目前还是以集中式逆变器的销售为主。

未来上能电气能否摆脱业绩低迷局面,在储能业务领域做出实质性的突破,《碳中和日报》将会持续关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