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000字长文,深度揭秘直播流量困境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91yunying.com/12036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5000字长文,深度揭秘直播流量困境

发布者: 91运营

2021-11-30 00:26 周推荐 流量 直播  1774

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经常有人在星球问关于流量的问题,比如“新号开播没流量,是不是号有问题”、”自然流量突然没有了,怎么办“。再比如“老粉占比过高,会不会压制自然流量”等等。

今天专门针对日常直播的流量问题做一次专栏,作为一个手上死了 300+ 号的操盘手。

我对大量账号的运营周期点对点做了拆解,相信看完这期的伙伴,对流量会有更深的理解。

01、新号开播流量少,什么原因?

新号开播流量少不恐怖,在我的直播间中,开播首场一个流量都没有的现象也存在。

作为一个新直播间,没有任何标签与权重,算法无法识别你需要什么用户。

为了不浪费流量,最常见的流量分配数量是 30-500 不等,就像上述说的,一个流量没有也正常。

除了直播间,账号短视频流量也同理,我们会发现大量新账号,前期发布作品,即便非常优质,播放量仍少的可怜。

你要做的不是慌,而是正确认知账号流量分配的规律,每天坚持开播。

同时要知道,想要进一步获取更多的流量推荐,光开播没用,你需要在直播间创造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喂饱算法。

一般情况下 3-5 场就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流量推荐。

不知道如何通过喂饱算法获得流量,详情可查看往期文章“《30万字抖音直播带货雄文·系列二》:抖音直播最新算法解析”。

当然也会有极端情况,就是无论怎么播,自然推荐就是没有。

这种情况下,首先排查人货场的问题,主播话术是不是垃圾、引流款的性价比,如果连送都没有人进来。

那么一周后可以把这个账号扔掉,这不是玄学,我用我这么多直播账号的经验可以证明,确实存在。

02、流量突然下降,不知道什么原因?

先不要问流量为什么下降,先去看到底什么流量下降了。

任何一个直播间都是多个流量入口,分析问题流量所在的方法很简单。

拉取近两周的流量占比做对比,就能分析出哪个流量入口有问题。

如果是自然推荐下降,首先区分账号的周期,如果是账号冷启动阶段,多半是互动数据下降所致。

如果账号本身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场观再降,则多半是转化率、成交密度与场观等级不匹配。

当然,导致下降的因素远不止这么简单,以上说明只是为了明确一个观点,不同渠道流量的下降,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是视频占比下降,那么很直接就是视频流量的问题,需要排查近期视频形式是否做了更改。

视频所展示的产品,是否具备卖点优势性,同时还有发布时间、发布频次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是千川占比下降,首先判断千川流量是否真的有下降,有时会出现千川流量并未下降,只是其他流量占比增加的假象。

如果确实下降,那么可直接排查千川后台的数据,对千川后台的投产、点击率、千次进行分析。

当然除了以上因素外,还要去判别近期的直播间组品、排品。

看是否是品的变化导致,以及账号的健康度,比如账号违规导致信用扣分,也会影响流量的推送。

03、断播、更换时段,对流量是否有影响?

首先说断播,不同的直播模式,对账号断播影响的程度不同,依靠自然推荐的账号影响最大。

在往期操作的账号当中,就有出现断播一天后自然推荐下降50%的现象,而且不止一次。

断播影响的可能原因,在于同品类同阶段的直播账号,随时都在按照算法的赛马机制在竞争。

当一个账号断播,同行就会瓜分当天流量,等继续开播,账号的流量等级就会发生变化,这不是绝对,但一定是其中因素之一。

其次是依靠千川流量的账号,断播最大的影响,我认为计划的影响性远远大于账号本身。

计划每次启动都是重新扒取流量池,一条跑量的计划,在不断出量的情况下,直播时间越长越好。

如果突然断播,很有可能直接就不起量。

反而平播的影响最小,往期好几个平播类型的直播间,由于主播调配有问题,必须要停播一天,第三日再继续直播也没有多大影响。

更换时段对任何一种直播模式都有影响。

一方面是更改时段脱离了老粉的看播时间,特别是依靠粉丝成交的直播间,更换时段要提前预热,能不更换就不更换。

另一方面是打乱了算法对流量的分配时间,当然这不是说算法对每个账号做了流量分配的规定,而是说更换时段容易导致算法重新对流量做排序,进而引发流量波动。

04、老粉占比过高,是否压制新粉?

老粉占比过高不会压制新粉,而是新粉的转化太差,导致算法判断直播间无法承接新流量,进而减少自然流量的推荐。

所以从结果上看,新粉变少了,老粉自然就变多了。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几个经过实操验证的建议可以采纳。

第一,多推直播间往期爆品,老粉因为已经购买,下单率自然降低,因为是经过验证的爆品,新粉成交率自然上升。

第二,直播间设置新粉专享,明确规定只有新粉才能参加,并与之在组品、活动策划上进行搭配。

第三,多引导用户停留、点赞、关注等互动指标,也可达到激发新粉的效果。

05、付费占比过高,是否压制自然流量?

跟上述问题同样的逻辑,付费不会压制自然流量,付费流量不同的转化结果,对自然流量有利有弊。

如果付费流量进入后,互动数据、转化成交做的比较好,不仅不会压制自然流量,反而会激发自然流量。

这也是为什么新号开播会采用随心推带入初始流量,再通过初始流量获得推荐流量的原因。

而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如果投放拉进了付费流量,但是直播间承载转化做的不够,相反自然流量的推荐比例会受到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建议说,如果不确定能够承载付费,尽可能少投付费的原因。

06、平播账号,自然推荐占比低什么原因?

去分析大量的平播起号直播间,你一定会发现流量占比的规律,基本是视频流量、粉丝流量占据主流,特别是当短视频爆热门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不同模式的起号形式,会很大程度决定流量的占比规律。

比如活动起号的直播间,自然推荐占主流,千川起号的直播间,千川占主流,那么视频起号同样如此。

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平播直播间由于过款型的直播形式,缺乏了像活动起号唤起互动指标的行为,所以就无法大量获得自然推荐的流量。

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直播间出现爆品大量成交的情况下,会迅速激发规模流量涌入直播间。

从保险角度,我建议做视频起号的账号,就专心做好视频流量即可。

因为操作万一不当,原本还能每天靠着精准视频流量卖货的直播间,一不小心就变成羊毛党的聚集地。

如果真的想要解决推荐流量的问题,那么就必须要按照活动起号的逻辑。

在原有的直播形式上,针对品、直播话术进行适当的调整,注意是适当。

具体操作详情,可查看往期推文“创造月GMV破千万,递进式玩法首次全盘拆解

07、推荐流量突然为0,是什么原因?

这是极少数会出现的问题,但是存在,之前就有一个团队出现这种现象。

手上三个号,日常场观都在5万以上,突然同一天三个号直播推荐为0。

针对这样的现象,首先排查近期违规记录,是否是因为多次违规导致账号限流。

若否则继续保持开播,连续一周查看推荐流量是否恢复,期间不要做任何的更改。

其次对账号做自查自纠,是否存在同一主播同时播多个号的现象,或者是所用网络之前存在大量的虚假刷单行为。

当然这里不是说共用网络会影响账号推流,而是说在无法得出结论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多做排查。

如果通过以上还没有更改,建议直接采用低价引流,通过大量放单的形式刺激新用户的停留与互动,如果长期还没有效果建议搁置该账号重新起号。

这里也想表达一点就是,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能够有结论,抖音的算法是人工设定加自动学习,很多因素并不是完全按照既定的规则来。

08、千川推广没流量,什么原因?

付费投放没消耗或低消耗自然没有流量,有些人甚至通过提价、放量都没有消耗,就怀疑是不是账号有问题,这代表我们对千川的素材审核机制不够理解。

千川作为一个内容广告平台,需要客观的审核投放素材的质量,比如说素材不具备竞争力,从一开始考评就决定了不会给予更多流量。

而试图通过提价,放量就以为能获取流量的想法更是错误的。

如果说人人都能通过加钱获得流量,那么换来的一定是付费广告的低质化,这在千川生态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当千川消耗没量,首先排查的是提价,若提价无法消耗则排查定向,若定向没有问题基本就是素材问题。

而在日常推广当中,因为素材导致不消耗的比例至少 50%

所以当没量时各种措施都尝试了后,不用怀疑,就是素材问题。

注意一点,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就是确实存在账号、户换一个就很快跑量的现象。

这是极少数,如果在一开始就要规避这类现象,用矩阵模式解决即可。

09、千川突然没量,是什么原因?

不同周期的计划,在面对突然掉量时的原因不一样。

如果本身就是培育计划,说明计划本身就不稳定,突然掉量是经常存在的,解决方案就是不去动计划,观察两天看计划是否会回升。

若无则在无量时提价观察,如果还没有建议放宽定向,还不行即可关闭计划

如果是成熟期计划,不建议过多修改计划,最多是提价。

如果提价解决不了,直接把计划放着一至三天,看计划是否恢复,若无则按照上述培育期计划进行调整。

当然成熟期计划是很珍贵,除了做修改,建议多复制成熟计划采取不同定向、创意分类,出价,将计划扔到不同流量池继续测试。

10、账号爆品后流量降低,要怎么处理?

这里指的是直播间出现一个爆品,爆品周期过了后流量不断下降,甚至比未出现爆品前流量还低。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按照正常的权重机制,一个账号如果经历了爆品,那么账号的标签化会更加精准。

当然前提是你售卖的款式相符,而且价格位于正价款区间。

但如果爆量的产品是低价款,那么大量的交易标签打下后,后期的用户模型推流就会发生改变,导致UV值降低。

所以这也提醒运营者,在进行爆品策划时,要兼顾直播间的整体排品、价格,以及直播间的用户受众。

另一个方面是出现爆品的直播间,算法会对其考核更为严格,即未来数据的转化、成交,会以爆品期间的数据作为参考。

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如果排品质量跟不上,势必会影响转化率,推荐流量就会降低。

所以以前我说过一句话,就是当你直播间已经出现一个爆品的时候,你最该做的就是如何快速培养下一个爆品。

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成熟的直播间,往往在出现一个爆品之后。

当爆品销量进入中下半场时,会趁着场观规模的热度,去快速测试新品。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旧爆品下跌后,新的爆品能够跟上来。

11、开场极速流量很泛,怎么承接最好?

极速流量不可能承接,只能是最大化承接,极速流量一般出现的节点。

第一个是开场前十五分钟,第二个是开场过程中的在线拉升。

对于开场的极速流量要怎么承接,首先要明白的是一场直播中,直播数据是实时计算的,而前半小时的开场数据极为重要,这决定了中后半场流量的流速。

我们在日常中也能经常捕捉到一种现象,就是当你前半小时整体数据较好,后面的直播过程就会很顺畅,相反就是中后半场流速缓慢,在线拉升匮乏。

其次是开场的极速流量,大部分来自直播广场的推荐流量,用户没有经过前端视频、往期直播的教育,很容易形成流失,这是极速流量的特点。

这决定了对于极速流量的承接,会相对侧重两个数据。

第一是用户的停留为主的互动数据,这代表你能有效承接用户的停留,互动数据做的越好的直播间,在线也会被推送的越高。

因为直播间本身就是一个漏水木桶,停留做得越好漏洞越小,在线如水面会不断上涨。

第二个是用户的转化率,即当极速流量进入时,我们是否能够完成相应指标的转化。

明白了以上逻辑后,那么对于极速流量的承接就能整理出方法,即开场极速流量进来时,不要一味去采用正价款。

而是通过福利款去获取用户停留,并通过主播的营销话术造成用户互动,在线不断拉高到最后用福利款去获得高的成交转化率。

大多数成熟的直播间,在开场时都会选择用福利宠粉,也是从侧面反映了开场流量承接的方法及重要性。

12、流量的并轨效应,对直播间的成长意义

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也是 6 月份最早提出的倡议,就是对于一个优质的直播间,我建议采取三驾马车模式。

我们纵观直播间的所有玩法,大致可以区分几大主流模式,活动起号模式、短视频模式、千川投放模式等。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从流量入口的区分上,活动起号主要依赖直播推荐,短视频测款主要依赖视频流量,千川则主要依靠付费流量。

大多数直播间依靠单一流量能够起号,但是也隐藏弊端,数据指标的螺旋下降、账号违规,极易影响账号的流量规模。

短视频测款一旦面临形式同质化,视频推流降低会导致视频推荐降低,而千川本身就是买量模式,对应的市场流量越来越贵。

我从 6 月份开始就一直倡议“三驾马车”模式,即自然推荐+短视频+千川流量并轨。是因为长期做号以来,能明显感受到单一流量带来的弊端。

而三架马车模式的形式则较好的规避了以上问题,具体的玩法,我会在后期以自身的案例进行复盘拆解。

综上是近期对关于流量相关问题的总结,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标准答案。

抖音平台自发展以来,对于算法、流量、权重的说法至今都没有给出官方标准,我们能获得的大多数信息,要么来自旁观者说,要么来自实操总结。

就像现在所撰写的流量分析,对我来说是实操总结,但对于观看者来说就是道听途说,你能确保一定是对的吗?

但任何观点的输出,不是证明论点的正确,而是多方思想的碰撞。

在不同观点的交汇下,阅读者能够进行深度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才是讨论的意义,也是本文内容输出的目的所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