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为何近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双双上涨?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longhui.com/p/49914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首页 > 文章详情

为何近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双双上涨?

6小时前

3,668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张明宏观金融研究,作者:张明

预计下一阶段人民币有效汇率继续升值的空间较为有限

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之间的负相关性显著增强。换言之,当美元指数下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通常会升值;而当美元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通常会贬值。

然而,近期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却呈现出较为少见的双双上涨态势。例如,2021年8月底至2021年11月15日,美元指数由92.65上升至95.52,升值了3.1%;同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则由6.4679上升至6.3896,升值了1.2%。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升值,这意味着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升值得更快。在上述同期内,人民币兑CFETS篮子汇率指数由98.65上升至101.08,升值了2.5%。

近期美元指数显著上升的最重要因素,是在史无前例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下,近期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显著上升,最终导致美联储不得不开始缩减量化宽松政策,并在未来可能提前加息。在新冠疫情冲击下,2020年美国政府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2020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率超过15%。从新冠疫情爆发至今,由于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几乎翻了一番。

一方面,由于美国的宏观政策刺激偏向于需求面(例如财政大规模向中低收入家庭发钱),导致美国国内需求面的复苏显著快于供给面;另一方面,全球疫情大爆发导致大宗商品供应与远程运输能力显著下降,推升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此外,在美国经济增速已经显著复苏的前提下,美国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化明显滞后。以上三股力量导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自2021年年初至今快速攀升。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美国CPI同比增速由1.4%上升至6.2%,这是美国自1991年11月以来的最高通胀水平。同期内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也由1.4%上升至4.6%。

虽然美联储在新冠疫情后更改了货币政策规则,将通胀目标制改为平均通胀目标制,这意味着美联储对暂时性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有所提高。然而,考虑到从2021年4月至10月,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已经连续7个月超过2.0%的目标水平,且仍处于上升通道,美联储也不得不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近期美联储宣布,将从2021年11月起开始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在此之前,美联储每个月购买1200亿美元的债券(包括800亿美元国债与400亿美元MBS),从2021年11月起,每月缩减150亿美元购债规模。按照这一进度,美联储将在2022年6月底结束本轮量化宽松。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测是,美联储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启动加息。

简言之,随着国内通货膨胀率迭创新高,美联储不得不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先是削减量化宽松规模,待退出量化宽松之后,开启加息步伐)。而货币政策正常化无疑会导致美国短长期利率上行,从而推动美元指数上升。事实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由2021年8月初的不到1.2%上行至2021年11月15日的1.63%。

美元指数上行意味着美元总体上对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与瑞典克朗等发达国家货币升值。既然如此,在美元指数上行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何仍能保持升值状态呢?笔者认为,这背后至少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在2021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继续保持强劲,带动货物贸易顺差创出阶段性新高,而贸易顺差推动了人民币汇率走强。2021年8月至10月,按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月度同比增速连续3个月超过25%,这3个月的货物贸易顺差不断攀升,分别为584、668与845亿美元。845亿美元甚至创下了有史以来中国月度货物贸易顺差的新高!事实上,2021年上半年,由于基期效应,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就已经出现超高速增长。原本市场预期,2021年下半年出口增速会显著回落,但受全球疫情再度加剧,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疫情显著加剧的影响,中国出口的不可或缺性再度增强,从而推动出口增速与贸易审查持续保持强劲。

其次,由于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的复苏早于其他国家,且中国长期利率显著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导致中国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吸引力较强。货物贸易顺差加上跨境资本流入,值得总体上中国面临跨境资本净流入。例如,2021年7月至9月的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分别为129、181与268亿美元,3个月累计578亿美元,显著高于2020年同期的107亿美元以及2019年同期的-132亿美元。跨境资本净流入意味着国内外汇市场上美元供过于求,这也会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

再次,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2017年至2020年,中国外汇储备的月度平均规模分别为3.07、3.11、3.10、3.13万亿美元。2021年1月至10月,中国外汇储备的月度平均规模达到3.21万亿美元,显著高于之前数年的平均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21年年初至今美元指数总体走强,这会对中国外汇储备形成负向估值效应,在这一背景下,2021年10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依然稳定在3.22万亿美元,这说明外汇储备的流量增长可能更快。

   展望未来,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推进,美元指数仍有一定的温和上升空间,但在2022年破百的可能性依然较小。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兑CFETS汇率指数已经处于自2015年12月以来的新高,预计下一阶段人民币有效汇率继续升值的空间较为有限。如果在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外部环境下,为了提振国内经济增长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货币政策出现边际放松的话,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温和回落。

注:本文为《金融博览》专栏文章,发表于2021年第12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暂无更多评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