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不是所有的新消费都有未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7930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2381字)

7小时前 不是所有的新消费都有未来

来源:猎云网
在庞大且竞争激烈的消费领域,泡沫消散,投机褪去,留下来的最终会是未来品牌。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虎嗅网,作者:钱德虎。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今年4月看到自己楼下的711的货架上,一个风头正旺的饮料品牌从原来的核心位,被新、老品牌的气泡水新品置挤到了第5排最左边时,发出了2021年的货架竞争远比去年残酷的感慨。

11月25日,在虎嗅刚结束的502新消费闭门会,他继而表态:2022年可能消费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好,因为2020和2021面临的很多短期因素会过去。

新消费是过去几年冲得最快的领域。特别是2020年这一年,消费升级和中国供应链优势下,新消费品牌快速崛起。根据德勤研究的数据显示,2020年新消费品牌募资接近890亿元,同比2019年增加30%。而2021年上半年新消费品牌募资已经超过509亿元,接近去年的六成。

数据还是那么朝气。但新消费领域的狂热已经逐步冷静。2021年,“新消费进入下半场”——像当年“互联网下半场”那样——的声音回荡在消费领域中。如果说,新消费的上半场是流量、是爆款,那么下半场则会是价值主张、是长期主义。这也是在此次闭门会上,所有嘉宾的一个共识。李丰说,品牌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能被未来收入不断提高的消费者所接受,能够记住愿意重复消费,且认为是合理定价,有合理价值观很重要。实际上,纵观消费的发展史,无一不是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地变迁过来,而能在动态变化中,把变化当常态,应变“自如”,做好品牌和保持产品创新的,方为可期的未来品牌。

就像在刚刚过去的小红书2021WILL未来品牌大赏中,小红书创始人木兰说的那样,未来品牌是完整、开放而不同:“完整是他有自己完整的相信,有一套价值观;开放是这个产品在不断创新、不断迭代,他有自己要去的方向;不同,就是可能在一个人在人群中,我一眼认出他。”

新消费行业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双11之后,欧莱雅和李佳琦、薇娅两大顶级主播之间的分歧,被看做是一个重要节点。

且不论这场分歧孰是孰非,在很长一时间以来,李佳琦和薇娅,代表的一种新渠道——直播电商、以及顶级主播流量驱动下带来的销量,至少在过去两年里,是新品牌的必经之路。

曾经在很大部分群体的定义里,新品牌等同于营销。最常见的一个“成为新品牌”的公式,是“先铺5000篇KOC测评,再搞定200个KOL,最后搞定头部带货主播,顺势组织中腰部主播铺渠道”。在新消费上半场,这是最流行的路径,但在如今,它被视为乏善可陈的流量路径依赖。

流量、销量不再是定义一个新品牌的最关键因素。它们甚至不足以支撑一个品牌成为品牌。越来越多的媒体在相关分析文章向品牌提出了质疑。过度营销并不会帮助品牌找到消费者真实的需求,也留不住用户,但好的产品才会。

另一方面,流量越来越贵了。品牌、渠道、顶级主播、KOL等多方在这场新消费的“游戏”里,相互竞技。

“在前一阶段的流量红利时代,大家抓住了流量,但是持久的经营还是要回到品牌力。而真正的品牌的力量,可能在线下;可能在今天消费者怎么能够快速地记住你,在一个货架上把你挑出来。这是一个品牌的实力所在。”斑马资本的合伙人薛恩远在502消费闭门会上如是表达。

而双11的分歧里,三方各自辩护的其实都是自己的品牌,欧莱雅的品牌、“李佳琦”品牌、“薇娅”品牌。每个人都想做好自己的品牌。

欧莱雅作为实力雄厚的“老品牌”:它有资格与顶级主播“纠纷”,也有能力补足自己的短板,也能让自己有足够多的“新品牌”。欧莱雅的产品销量就能表明——今年天猫双11的美妆榜单里,包括兰蔻、赫莲娜等欧莱雅系的产品占了3席;男士护理产品里,欧莱雅排名也第一。

而这些,都是新品牌无法企及的。这背后实质问题其实是是:渠道和研发能力更强的传统消费品大公司们,曾经因为反应滞后给新品牌让出了许多机会。但今年情况则出现了很大变化,它们正在疯狂追赶。

换句话说,留给新品牌的时间和机会,比原来少了。

人人都在谈的未来品牌,是什么?

新品牌,应该如何应对今天错综复杂情况?“好品牌是用户定义的,未来品牌亦然。一个好的产品,加上一个好的产品,再加上一个好的产品,最后就有了品牌。”在这场闭门会上,小红书消费成长业务总经理熙官在《新消费都下半场了?品牌要怎么做?》的主题演讲中提到。

什么是未来品牌?

在消费闭门会的多位品牌创始人都提到了数字化:未来品牌必然需要通过数字化,连接内外部——内部的协作、流程,以及外部的消费者,和相应的渠道打通。也即是,今天做产品、做品牌,都比以往有了更多工具、方式和渠道。

在高度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品牌应该多元化还是专而美,哪一种方式更容易出现未来品牌?

元气森林联合创始人鹿角,引用了唐彬森2个月前在2021WILL未来品牌大赏中的观点——100人的公司、服务100万人、能活100年的专而美公司,作为其对未来品牌的描述。

“未来中国能出现足够多的聚焦、专注、热爱那些专而美的企业。”鹿角说。

未来品牌概念首次提出,源于小红书。作为生活方式社区,包括完美日记、Ubras、好瓶HowBottle等在内新品牌,在小红书,通过优质内容和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小红书能做的,是让每一个优秀的产品和品牌不被埋没。”熙官说。“我们一直希望在企业0-1的阶段,或者1-10的阶段,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口碑的积累。小红书不仅是一个内容分享平台,更多地是能够帮助大家共建好产品和品牌的平台。”

基于此,小红书进一步地提出“未来品牌”,探索新消费品牌的下半场以及长期主义。在2021年WILL未来品牌大赏上,小红书就邀请了泡泡玛特、完美日记、元气森林、茶颜悦色四个品牌的创始人,与木兰一起探讨什么是未来品牌。

作为当下最受瞩目的四大新消费品牌,来自创始人的定义也许就是浓缩后的方法论概括。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认为,称得上“未来品牌”的,一定是一个让大家向往的品牌。完美日记的创始人黄锦峰则说:“未来品牌”一定是不断在做尝试的品牌,“就像一个人一样,人生会有很多体验。”茶颜悦色的创始人小葱表示,“未来品牌”一定是能活久一点的品牌,这样就能活出新意。在元气森林CEO唐彬森的定义里,“未来品牌”则是在不断做细分需求,解决用户的问题。

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下,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未来品牌的不同定义。但背后相同的是,未来品牌必然是总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总能适应时代变迁下的媒介——不管是数字化、内容平台还是其他。

“今天做消费的公司,面临的环境和要做的事情非常复杂且多变。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公司,应该具备像毒液(漫威电影的角色)那样——没有形状,但可以快速地适应,今天附到这个人身上,也可以迅速地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也即是,今天做消费的公司,可以快速地应对变化,但也没有一种固定的套路。”闭门会上,天图投资合伙人魏国兴如是表达了对消费领域未来品牌的期待。

上半场,下半场;新消费、老消费;网红,长红。在庞大且竞争激烈的消费领域,泡沫消散,投机褪去,留下来的最终会是未来品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