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巨头追堵,Keep突围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7922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11月25日报道(文/刘晨)

近日,小度科技发布健身镜,在宣布加入“百镜大战”同时,正式投身到家庭健身这条赛道,“助力全民健身”。

此外,家庭健身科技品牌Yesoul野小兽也在上月宣布完成由小米集团领投,顺为资本、清科创投跟投的过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正式成为小米旗下生态链企业。

盘点下半年加入运动健身领域、尤其是聚焦在家庭健身这一垂直赛道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除了小米、百度,还有华为、苹果、三星等众多国内外巨头……

随着巨头们纷纷将运动、健康设定为新的核心战略,并以不同形态的智能硬件为载体、以系统和算法为支撑、用不断丰富的内容和服务开疆扩土,此前一直在家庭健身领域持续深耕垂类选手,最典型如Keep,面对围追堵截,是否还有新的机会?

01、科技巨头加速入局

无论是2014年全民健身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还是公众在过去数年里持续走高的运动热情,亦或是各路资本不断加码在运动健身领域中的投入力度,一切迹象都表明:运动健身科技已成为不容错失的赛道。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厂商、内容生态平台、垂直领域企业等不同业态的商业机构“跑步”入场,希望能够借以自身优势摘得先机,甚至是在已选定的商业方向中提前实现对产品、服务的聚焦与取舍。

这不得不提华为。此前,华为发布了多款智慧屏产品几乎都具备智能健身功能,同时还吸纳了多家智能健身企业加入鸿蒙生态。今年6月,华为启动了名为“为鉴”的商标注册程序,其国际分类为28-健身器材,此举也被市场推测为加码智能健身赛道。

作为运动赛道的后来者,小米最近两年来更是动作频频。去年9月,小米走步机金史密斯获近亿元融资;今年3月,小米科技领投健身课程内容服务商爱动健身的C轮融资;今年6月底,小米科技又申请注册“一往无前”商标,国际分类为健身器材、地毯席垫。前文提到的小米对野小兽的投资,亦释放出其通过不同手段加码运动健身。

同样是在今年6月底,有媒体曝出手机厂商OPPO也在注册健身器材商标。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华为、小米和OPPO三大手机巨头均已进入智能健身赛道,足见这一领域所潜藏的巨大商机;这些硬件厂商基于自身优势,要么先在硬件上发力,或是希望通过产品与系统的打通来积累用户数据,之后再去考虑变现和赋能生态等方面的问题。

在运动健身内容领域,疫情催化下,各大平台的运动健身内容需求水涨船高。随之而来,便是B站、小红书、抖音、优酷、爱奇艺等长短视频平台开始广泛扩充健身内容,邀请运动达人入驻、策划相关话题和推出专业频道,来吸引更多运动爱好者的关注。

垂直领域的“玩家群”更是热闹。

其中,最广为人知自然就是布局较早的Keep。在内容和工具的早期定位下,Keep已积累了巨量用户;并且在更体系化、专业化的内容核心优势基础上,逐步铺设起覆盖线上+线下的“吃、穿、用、练”等更多服务板块。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玩家正在不断吸引资本涌入,主打智能健身镜的FITURE已连续完成多轮融资,比较早期专注健身镜的国外品牌 Mirror被lululemon收购……现在,小度科技对智能健身镜的发布,也再次提醒行业一个事实:基于用户数据的AI算法、依赖智能技术的动作捕捉与反馈,正在成为各智能健身玩家正在聚焦的玩法。

然而就现阶段的反馈来看,这种通过捕捉用户动作来提升动作反馈效率的深度交互体验,似乎还未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但这种技术捕捉用户行为来提升体验,无疑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健身已经从一个小众垂直赛道,一跃成为红海。

02、绕不开的硬件+内容

科技互联网企业、科技巨头、行业新贵……各方携资金、用户和技术而来,将智能健身领域的竞争推向白热化。如今,用户无论打开哪个内容平台,几乎都有健身内容的展示;无论使用哪个生态的智能硬件,更免不了健康提示与健身消费。

运动健身科技赛道的战火已经燃起,引发业内外会对行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出洞察和预判。拆解后发现,无论这个“牌桌”上现有各方在策略、打法有何不同,但有一个确定性已愈发凸显:硬件+内容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模式。

除了上述提到的手握手机、电视等屏幕终端的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以及一些独立的健身器械品牌之外,越来越倚重软件、生态的苹果也在健身运动领域打出了一套硬件+内容的牌术。

去年年底,苹果正式推出官方健身服务系统Fitness,同时在今年的9月秋季发布会上宣布将该系统升级为Fitness+。

根据官方介绍,升级后的Fitness+不仅覆盖了15个新国家和地区,同时更推出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服务。目前,Fitness+已上线了支持最多32人的团体训练功能,用户可直接通过Air Pods上冥想课程,甚至还有雪季到来前的滑雪体能教学。

但需要指出的是,用户想要使用Fitness+,需要满足这样两个硬性条件:其一,是要拥有Apple Watch,其二是拥有iPhone、iPad、Apple TV等设备。只有这样,相关的健身课程才可以从Apple Watch投射到iPad等大屏幕上。

除了发布了各种线上健身课程之外,苹果还宣布与一些外部硬件健身器械品牌达成合作,其中包括泰诺健跑步机、Tempo智能镜、Life划船机等等,甚至不少跑步机都可以使用iPhone充当终端显示屏。

这与苹果过往“软硬一体”的既有思路并不相同。毕竟,就目前而言,除了车载应用CarPlay和运动健身项目之外,苹果大的生态系统并不愿意完全对外开放。

国内方面,小度科技刚刚推出了“添添”智能健身镜,并同步配置了各种游戏化的健身课程,这与近期各大运动企业主打的“快乐运动”精神一致。

业内普遍认为,小度科技的野心并不止于智能硬件产品。因为相较于华为小米等硬件厂商,小度科技的优势在于内容与服务上。作为百度大生态体系内的智能生活群组业务,小度科技在语音交互技术上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借以硬件产品输出丰富内容,将助其快速取得话语权。

特别是,小度科技前期的语音智能助手、语音智能屏等服务已成功占领了用户的客厅,从刚刚结束的双11榜单来看,小度智能屏X8、小度智能屏X10、添添旋转智能屏T10 三款明星产品位列智能屏品类全平台销售额前三甲。

利用这样的既有优势,小度科技进入智能健身赛道,显然可以讲出一个更大想象空间的新故事。

03、突围几率几何?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正规军”、“游击队”的多方夹击,像Keep这样的垂直玩家是否还有突围的可能?又应以哪种“姿势”突围?

先来看一组数据。据艾瑞《2021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研究报告》中的统计和预测,中国智能运动健身市场规模在2019年已达到约人民币1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约人民币820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约46%。

庞大的市场空间与商业预期中,中国的智能运动健身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多年摸索下,大行业已显现出三个确定性较强的发展方向——

其一,移动端智能运动健身应用已经获得国内居民的广泛认可。依托庞大的用户基数,借助不断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用户社区等配套服务,智能健身应用的付费会员渗透率将有望得到加深。

其二,在智能运动健身硬件方面,随着智能健身镜等新品类的智能健身硬件问世,基于家庭场景的居家健身需求将得到深入挖掘。借助智能健身硬件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智能交互的特点,预计智能健身硬件在中国家庭的渗透率将得到快速增长。

其三,线下健身房(包括综合健身房及私教健身房)的智能化技术升级还处于发展早期,随着新开立的健身场馆接入智能化硬件和管理系统、已有场馆接入智能化系统改造升级,线下健身房的智能化革新将为智能健身领域提供庞大的发展动能。当然,线下健身房也是智能健身应用及硬件的链接与支撑。

而前两个方向,正是入局较早的Keep得以飞速发展的外力支撑。复盘Keep的成长史不难发现,Keep其实已经以“体系化内容”切入市场,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用户积累。创立至今,平台已积累了超3亿用户规模。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下,Keep的发展节奏和企业气质都略显“佛系”。一方面,围绕用户“吃穿用练”的运动需求铺开的各大业务板块,都没有急于变现,另一方面,外界屡次传出IPO传闻,而公司岿然不动——比起Keep自身,外界似乎更加“着急”。

事实上,Keep的投入更多砸在中后台的底层建设上,诸如IP(运动达人、教练团队等)、内容(自研课程、版权课程等)、技术(基于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设备(动感单车、运动手环等智能设备)、供应链(周边衍生品)等一系列环节中。

尽管运营模式开始变得越来越重,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打通“硬件+内容+数据”的更高的竞争壁垒。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消息传出,有电视硬件厂商正寻求与Keep进行运动内容方向的合作,对此Keep“未置可否”。暂且放下消息真实性不谈,参照苹果在运动建设领域中的布局,这不乏为Keep提供了另一条发展思路和想象空间:1+N的开放模式。

倘若Keep未来采用“1+N”开放模式,那么,Keep可以将自身的内容体系为核心,通过生态对外开放,一方面携手合作伙伴,更充分地嵌入生活各类入口,深度扩展生活场景,推进全民健身;另一方面,可以持续深化自身内容优势,挖掘更大的商业潜力。当然,Keep本身的智能硬件布局,可以成为“N”的重要组织部分,与外部硬件合作方一起,勾勒出一幅更大的AIOT图景。

这,未尝不是给垂类健身应用玩家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巨大敞口。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