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十年前的《Fate/Zero》改变了什么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ystv.cn/p/855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十年前的《Fate/Zero》改变了什么

文化 1天前
文化 > 十年前的《Fate/Zero》改变了什么

今年是《Fate/Zero》播出十周年,这部动画是许多人接触Fate系列的契机,也是很多粉丝心目中无可取代的Fate衍生作。十年回望,《Fate/Zero》不止留下了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本身,更是给业界带来诸多命运转折的原点。

时处2006年,被称为“飞碟桌”的Ufotable工作室已经承接过不少外包工作,也有了自家原创的动画作品。但身处于大小动画公司林立的东京都,这会儿的飞碟桌还名不见经传。

飞碟桌的公司名也确实来自于一张形似飞碟的艺术品桌子,这张桌子后来还被用作展览

就在此时,ANIPLEX的总裁岩上敦宏找上了门。

ANIPLEX是索尼音乐旗下的子公司,主营业务却是策划和投资有潜力的动画项目。就和后来进场的网飞一样,背靠大树的ANIPLEX不仅手头宽裕,并且愿意将橄榄枝抛向那些不受常规商业资本青睐的团队。

常看动画的观众对于ANIPLEX的商标都不会陌生(图上人物即社长岩上敦宏)

身为ANIPLEX社长的岩上敦宏也总是亲力亲为,结交走访业界人士。他就像给创作者牵线搭桥的红娘,在他的撮合下诞生了例如《化物语》《刀剑神域》《魔法少女小圆》诸多影响深远的动画。这一次,他带着一套名为《空之境界》的小说来到了飞碟桌,询问后者是否有意向把这改编成一个三部曲的剧场动画。

飞碟桌在《双恋》所展现出的独特气质是岩上敦宏钟意这个团队的原因之一

《空之境界》是同人社团“型月”(TYPE-MOON)的创始人奈须蘑菇所写的奇幻小说,剧情晦涩、设定复杂,要将这样的作品改编为动画无疑是个挑战。

飞碟桌一方给予的回应则让岩上敦宏既惊又喜:“既然小说有七章,那么动画也该做成七部。”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七部《空之境界》剧场版陆续上映。它们并没有像传统动画电影那样在院线大规模排片,而是如艺术电影一般,只在小部分影院进行点映,却依然票房口碑双收,成为了业界少有的黑马。

并未被寄予厚望的飞碟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空之境界》里飞碟桌的画面和梶浦由记的配乐都令人印象深刻

时至今日,《空之境界》依然在一些小剧场保持着票房和上座率记录,系列影碟的销量在各类榜单名列前茅,但这种程度的成功还只是故事的前奏。

1

2011年10月1日深夜,由飞碟桌制作的《Fate/Zero》第一集即将开播。

除了本土电视频道以外,这部动画还将通过NicoNico弹幕网向全球同步免费播放,自带包括中文在内的八种语言字幕。

负责发行的ANIPLEX无疑是想借此发掘日本动画在海外市场的潜力,事实也证明这一尝试很快改变了日本动画市场此后十年的销售格局。但此时此刻,更惹人瞩目的还是动画本身——《Fate/Zero》第一集片长近50分钟,是一般动画的两倍,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爱好者喜如过节。

NicoNico弹幕网在当年为FZ制作了专门的页面,保留到如今也已有十年历史

话虽如此,临近开播的《Fate/Zero》并不被看好。

《Fate/Zero》(下称“FZ”)是文字冒险游戏《Fate/Stay Night》(下称“FSN”)的前传小说。FSN和《空之境界》一样,由奈须蘑菇所创作,讲述了隐居于现代的魔术师们召唤过往英雄人物的“英灵”并互相争斗,最后的幸存者则可以获得能实现一切愿望的“圣杯”。

要说FSN作为如今已惹人审美疲劳的“大逃杀”作品有什么特点,那无疑还是得数“英灵召唤”这一设定:奈须蘑菇不仅通过“职介”“宝具”等一系列游戏规则使得这样的 “关公战秦琼”变得更有看点,他还总是以“大家理所当然熟悉这些英雄生平故事”的口吻来进行叙述故事,因此读者要想真正理解剧情就不得不自行去了解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英灵,并在这一过程中碰撞出自己的理解,进一步代入于故事之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喜欢这部作品的粉丝对它爱不释手。但相应的,对于只是想被动享受故事的玩家,就会觉得剧情晦涩乃至破碎,不知所云。

早在2006年,FSN就曾由老牌动画公司DEEN.改编为动画,剧情围绕游戏中的“Fate”线展开,但是叙事结构和剧情都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动,最终效果差强人意

FZ作为FSN的前传,原本就是面向粉丝而诞生的作品,是奈须蘑菇的好友虚渊玄依据个人喜好所写就的小说。而虚渊玄同样是位个人风格强烈的剧作家,不论读者能否接受都要坚持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故事。

虚渊玄原本是一位给Galgame写剧本的作家,此前的代表作有《沙耶之歌》

作为这两人合作的结晶,FZ光凭主角卫宫切嗣是个阴沉的中年人,照理说就足以劝退动画这一体裁的主要受众群体,就连作者虚渊玄本人都不看好作品的动画化。

但此前《空之境界》获得的成功还是撩拨了大家的心弦。虚渊玄、型月、飞碟桌,还有给《空之境界》谱曲的梶浦由记……大家再度在岩上敦宏的鼓励下聚集在一起,试着让Fate系列重现荧屏,而且是面向前所未有的广泛人群。

北京时间0点,《Fate/Zero》正式开播,各国动漫迷涌上Nico,视频点击数不断攀升

只是此时的Nico已无法通过国内IP访问

正如大家预期的那样,50分钟的动画大部分时间都由密集的对话构成,以此介绍设定,剧情沉闷。多亏了来自不同语言的弹幕插科打诨和补充科普,才让观看体验不至于太过糟糕。

这一段通过三人对话来介绍作品世界观的冗长剧情被戏称为“二人转”,劝退了不少观众

但这一切都在影片的最后五分钟迎来转变。

梶浦由记谱写的英灵召唤曲逐渐响起,一众主角念起充满仪式感的召唤咒文,在飞碟桌绘制的炫目光影画面之中,顺应召唤而来的英灵们逐一登场,最终以Saber的一句“你是否为我的Master”拉开了圣杯战争的序幕……

在那个 “前方高能”尚未被滥用的年代,这幕场景足以配得上这条弹幕

2

“《Fate/Zero》到底好不好看?”将这个问题抛给不同观众,也会获得各种不同的答案。

光是评价作品的画面,你就能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有人会用最直观的感受告诉你,没有什么片子能比FZ里电光火石的打戏更火爆了, “经费燃烧”就是最贴切的形容;而资深的动画爱好者又会跟你分析:“FZ的画面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只不过用耀眼的特效掩盖了作画上的瑕疵,是种取巧的做法。”

飞碟桌出品的炫目特效在坊间被戏称为“电焊”

作为一家重视后期特效的公司,飞碟桌在制作《空之境界》的过程中确立了这种“低饱和底色、高亮度特效”的画面基调,并在FZ中运用得炉火纯青。姑且不论这种技巧究竟属于创新还是讨巧,都确实让FZ的画面拥有了一种“大片”质感。这也在日后成为了飞碟桌最具代表性的风格。

FZ原画在添加摄影特效前后的区别

要是抛开画面谈论故事剧情,你更会遇到吵得不可开交的观众们。

相对于本质上是 “Boy meets girl”恋爱故事的FSN,虚渊玄笔下的FZ是个更加成人化的群像剧,这一点在担任主角的卫宫切嗣身上便可见一斑:他心怀拯救全人类的远大理想,行事手段却卑劣残忍,这样的反英雄角色在一般作品里绝对成不了主人公。

卫宫切嗣兼具无私为人与卑劣无耻的复杂两面,时刻散发着中年人的颓丧气质

所以光是争论剧中角色的行事动机是否合理、召唤的英灵孰强孰弱、各选手在这场大逃杀中采取的策略是否为最优解……就足以让每周播出的新一集FZ成为讨论的焦点。

更别说这还是一部小说改编作,老读者们热衷于将动画和原作进行对比,并对动画里的改动情节表达不满;但此时FSN的粉丝又会适时地出现并提醒他们:作为一部衍生前传,FZ的小说相较FSN同样有诸多违和之处……可谓一环扣一环,将讨论热度螺旋式推向高峰。

无论得到的是褒是贬,FZ都成为了这个冬天最受瞩目的作品。在纷纷攘攘的评价中,动画结束了第一季的播放,下半部分则要等到来年的春天。

3

FZ第一季完结一周后,演员陈坤发表了一条微博:“推荐大家看Fatezero~不错的卡通片!”

这还是国内头一回有明星像这样在社交网络上主动推荐一部深夜动画。此事在动漫爱好者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翻出陈坤过往的一些照片,将其P成外貌美型的动漫人物,以馈他对FZ的支持热爱。

毕竟对于国内的动漫爱好者而言,这样来自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已经久违多时。

自2004年电视台限制播出海外动画以来,国内几乎断绝了从正规途径引进的日本动画,成年动漫迷群体还被贴上了幼稚狂热的标签。

此时国内的弹幕网站也还方兴未艾,不论是A站还是B站,都连自家的存储服务器还没有,全靠用户将视频上传到其他网站,再把链接转来AB站,嵌套进弹幕播放器。

为了防止其他视频网站把高清视频二压成低画质,用户们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规避机器审查

“用爱发电”在当时还名副其实,动漫爱好者们也已然习惯了在阴影中生活,自得其乐。但来自陈坤的认同还是有如冲破乌云的阳光,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爱好也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怪癖。

陈坤发的这条微博被称为“打破了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的墙”,也是从这时起,“二次元”这个词汇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

而FZ就是那柄用来打破墙的锤子(该图改自当季度另一部热门作品《未来日记》)

4

2012年4月,FZ第二季即将开播。

三个月的停摆并没有让其热度降低,反倒有如饥饿营销一般,带动了第一季蓝光影碟的销量在日本突飞猛涨。

在中国,一则消息也让FZ第二季受到空前关注——B站宣布获得了新一季FZ的正版授权,将在B站与全球同步播出。

在此之前,国内已经有视频网站开始采买《火影忍者》等动画的网络版权,但基本还是打包购买,播出相较日本有所延后。

当时国内汉化圈有一个词叫作“0Day”,指的是在动画播出后24小时以内就做出中文字幕并上传。比起实际含义,这个词更多代表了汉化组所追求的共享精神,而B站要是真能做到同步放映FZ,那将是国内第一次迎来真正的“0Day”动画。

所以不论是对FZ抱有怎样态度的动画迷,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这是B站走出的一小步,也是国内动漫文化发展的一大步。”

第二季正式开播的那一天,B站如约在零点进行了转播,实时观看人数近四万人,满屏幕飞过的是用户说视频卡顿的留言,一小时就要清空一遍溢出的弹幕池。

将低带宽网络称作“小水管”的说法如今也已经逐渐失传

这场轰动的直播让大家意识到了国内潜在的动漫爱好者人数。但此时的B站尚未拥有网络视听许可证,这一擦边球转播行为最终在三周后被认定违规,B站遭到处罚,转播自然也到此为止。

B站没能成功走完自己的第一步,却让新番动画在国内所蕴含的流量潜力露出了冰山一角。各大视频网站加快了自己引进正版动画的布局,FZ第二季的后续播放权则落入了当时看起来还财大气粗的乐视手中。

国内围绕着新番动画展开的“版权战争”正是就此拉开了序幕。

5

即便未曾亲历,你也多半可以想象FZ第二季在那年一家独大的场面:所有看动画的人都在讨论Fate,你印象中从不接触新番动画的同学朋友把头像换成了FZ里的人物,无论哪个社交网站上都能看到有人刷梗“都是时辰的错”“自古枪兵幸运E”“太太我喜欢你”“爱的战士虚渊玄”……

类似场景在后来的互联网上不断重演,但在当时,甚至还没有“破圈”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现象。

飞碟桌也充分利用了三个月的制作工期,不仅将FZ后半部打磨得更精致,也深谙互联网的传播之道,几乎每一集都安排了剧情或是画面上的爆点。

2012年母亲节那一天,FZ播放了讲述卫宫切嗣往事的番外剧情,他在剧中为了保护更多人亲手牺牲了自己养母,并留下了经典的颜艺场面

6月底,随着卫宫切嗣最终放弃了圣杯和自己曾经的正义观,转而在一片废墟中救下FSN的主角卫宫士郎,《Fate/Zero》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但是Fate系列的新生才刚刚开始。。

之后的两年里,飞碟桌回头制作了《空之境界》后传《未来福音》的动画电影,为这一系列画下了圆满的句号。接着便在2014年宣布,将为《Fate/Stay Night》制作新一版动画。

除此以外,型月也公布将和Aniplex合作推出一款手机游戏,内容为Fate相关的全新故事,名为《Fate/Grand Order》(下称“FGO”)。

这些机会显然都来自于FZ在当年创下的各种收视率和销售记录。

FGO原定是运营周期为一年的剧情向游戏

6

“后FZ时代”并非没有迎来过低谷。

B站借助FZ亲手推开了国内新番版权之争大门,紧接着却被蜂拥而至的视频大鳄们挤得站不住脚。当搜狐、乐视、爱奇艺等网站瓜分每一季度的引进动画时,B站正因为盗播别家的版权作品而屡次坐上被告席。直到FZ完结两年后,B站才引进了自己第一部正版动画——《浦安铁筋家族》,一部单集五分钟的“泡面番”。

飞碟桌熟门熟路地完成了FSN新版动画《Fate/stay night UBW》的制作工作,开始尝试与型月以外品牌的合作,制作了《噬神者》《情热传说》等动画,销量和口碑却遭遇了滑铁卢,被评价为离开了型月就不会做动画。

FGO上线之初,游戏玩法老旧、Bug众多、服务器崩坏,却仅凭400万下载量就冲进了课金榜,被视为圈粉丝一波钱就会跑路的货色。

回望2015年,此时由FZ所带来的红利看起来已经快要被吃干抹净。

但就在这年底,FGO实装了新角色斯卡哈,有玩家为了抽到这个角色贷款45万日元上了社会新闻,使得FGO意外获得了来自主流人群的关注;紧接着《空之境界》的联动活动则带动了一大批型月粉丝的回归;之后凭借着独树一帜的人设与剧情, 就连一般女白领和中年社员这些原本并非目标客户的人群也开始跟风尝试这个游戏,FGO的下载量和营收都开始如滚雪球一般增涨。

《空之境界》又一次将摇摇欲坠的Fate系列扶回了正轨,联动FGO的宣传片也正是由飞碟桌制作

2016年,B站获得了FGO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在日本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个游戏确有其独特魅力再加上此前FZ和FSN在国内所积攒的人气,B站运营的FGO商业成绩同样不俗,单日营收一度超越一时无两的《王者荣耀》。这一年,B站总收入的六成来自于FGO,成为了当时命悬一线的B站抓到的救命稻草。

2017年,飞碟桌和型月还有Aniplex再度合作的电影《Fate/stay night [Heaven's Feel]》(下称“天之杯”)上映。该电影改编自FSN游戏的“天之杯”路线,分为三部曲上映。这次的电影没有再像《空之境界》那样保守地拘泥于小剧场,而是登陆了全球院线。天之杯每部电影一经上映便能登上日本当季票房榜首,作为一部由Galgame改编而来的作品,这称得上奇迹。

2018年,早已成为畅销榜首位常客的FGO季度总营收超越了日本国民游戏《怪物弹珠》,问鼎日本第一手游。

这些年里,Fate相关的衍生作品不断被改编为动画,“Fate宇宙”早已初具规模。

这些作品的数量如今仍在不断增涨

7

再往后的故事,就是现在进行时了。

继天之杯三部曲后,飞碟桌承接了Jump漫画《鬼灭之刃》的动画改编工作, TV版一战成名,证明了自己离开型月也可以获得成功。随后上映的电影《鬼灭之刃 无限列车篇》更是超越了《你的名字》和《千与千寻》,问鼎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就连日本首相都要公开谈论这部作品,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电影。

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依然能看见人们在争论飞碟桌的作画究竟是不是“经费燃烧”

2018年完成上市的B站逐渐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和社区之一,并在新番动画的版权战争中成为了站到最后的赢家。只不过这份胜利的战果并没能持续太久——2021年春季,国内视频网站新番动画“先审后播”制度落地,大量动画无法第一时间在内地播出,爱好者重回十年前需要自行寻找“0Day”动画的日子。

通过网站热榜也足以感受到,此时的B站早已不是一般动漫爱好者的自留地

FGO依旧在持续运营,尽管热度已不如鼎盛时期,但依旧是亚洲吸金能力最强的手游之一,后续章节和衍生作品不断推出,真正的结局遥遥无期。运营了五年的FGO国服则在几个月前修改了几乎所有来自中国背景的英灵名称。

岩上敦宏依然是Aniplex勤劳的社长,寻找着下一个《Fate/Zero》或《鬼灭之刃》;奈须蘑菇终于从FGO中短暂抽身,在今年完成了跳票足足13年的《月姬 重置版》;如今的虚渊玄则沉迷于布袋戏,仍然是那名随心所欲的剧作家……

今年十月是《Fate/Zero》开播十周年的日子,大家原本期待着会有什么重大的纪念活动,结果官方只是在11月11日卫宫切嗣生日那一天公开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商品信息。

这张纪念画就是目前FZ播出十周年带给粉丝最大的惊喜了

站在2021年回望,《Fate/Zero》自身所创下的辉煌早已不再那么耀眼,甚至可能就此淹没于众多Fate作品之中,逐渐被人遗忘。但它留下的不止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本身,而是正如其名,成为了这个行业诸多命运转折的原点。

0

“来把Fate系列做成漫威宇宙那样吧!”

起初听到好友虚渊玄这样“口出狂言”的时候,奈须蘑菇不以为意。

此时《Fate/Stay Night》发售不久,在2004年当年就卖出近15万套,作为一款文字冒险游戏称得上现象级作品。但这也意味着FSN已然触及了这类小众游戏的天花板,离主流文化圈还相去甚远,谈什么“日本漫威”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虚渊玄并没有把自己的话当作一句玩笑,后来奈须蘑菇问他要不要来给FSN写一小篇前传时,他便“得寸进尺”地提议:既然要写那就让我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就这样,虚渊玄开始撰写FSN的前传小说《Fate/Zero》。

写到最后一卷的时候,虚渊感觉到了创作瓶颈,为了能随时交流,他直接搬去了奈须蘑菇家,连一床被子都没来得及买就住进用作仓库的房间。

冬天的深夜里,虚渊身披一条毯子埋头写作,奈须则在一旁边吃饭边发表意见……

此时距离《Fate/Zero》被改编为动画还有4年。

参考资料:
《Fate/complete material II Character material》 2017
《Fate/Zero》制作组与虚渊玄访谈 2012
《虚渊玄和奈须蘑菇谈两人的十五年交情:在相遇之前,我们一直是孤独的。》,Anitam ,2017.11
竹帚日记http://www.typemoon.org/bbb/diary/log/200211.html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