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奈,有位大佬“痛失”365亿美刀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encilnews.cn/p/39511.html?from=article_li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无奈,有位大佬“痛失”365亿美刀

75

文 | 韩希言

许多年之后,当贾跃亭看到Lucid如今超过800亿美元的市值时,一定会想到自己无奈舍弃其40%股权的那一天。

如果那天他能守住这些股份,可能现在早就还完债回国了。近日,在美股市场上,这家电动车新秀迎来其高光时刻,市值经过几轮调整后仍高达893亿美元,稳居全球车企市值前十。关键的是,Lucid上市还不到4个月时间。

Lucid与贾跃亭渊源极深。贾跃亭与乐视曾是Lucid最大股东,持股一度接近40%,在Lucid市值最高点时,这是一笔价值365亿美元的资产。但可惜,在贾跃亭破产重组方案中,Lucid股权被转让给第三方公司。

Lucid的在资本市场上的“疯狂”,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今年缩影之一。一位从业者对铅笔道表示,当特斯拉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想象空间再度延展。“每家企业都号称有千亿万亿的前景。”

但市场也需要为潜在的波动做好准备。“比如缺芯这个外部因素已经影响到所有汽车制造商,包括蔚来、理想汽车都已经下调第三季度的汽车交付指导。而且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这个问题也无法解决。”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有权威信源的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贾跃亭“痛失”365亿美元

2021已入冬,不过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没到收官的时候,热闹依旧。

据国外媒体此前报道,截至当地时间周三(11月17日)美股收盘,Lucid集团市值超过福特汽车,成为全球第八大最具价值汽车制造商。

上周五(11月19日)美股收盘后,Lucid的股价虽然有所变动,排名也再度被长城汽车超过,但市值仍高达893亿美元,稳居全球车企市值前十。重要的是,取得这个成绩的Lucid上市还不到4个月。在117天时间里,Lucid的股价从25.24美元涨到最高峰的55.52美元,涨幅高达120%。

在分析师的解读中,Lucid市值暴涨源于该公司宣称其第三季度的汽车预订量增至1.3万台,并有信心在2022年生产2万台即将推出的Lucid Air轿车。

是的,Lucid与它的前辈们一样,直至上市也没能实现量产。甚至Lucid在今年9月才开始生产,并于10月31日才开始向客户有限交付其首款电动汽车。

lucid air

lucid air

被外媒称为 特斯拉“模仿者”和“有力竞争对手”的Lucid成立于2007年。其创始人为两位华人,分别是特斯拉公司前任电池研发主管谢家鹏和甲骨文公司前任中层温世铭,现任CEO Rawlinson 为Model S前首席工程师。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起初名为Atieva(取自“电动汽车应用领域先进技术”缩写)。公司最初为中国电动客车制造电池,后来研发电动汽车。

Lucid创立之初,曾与很多中国资本结缘。公开资料显示在IPO之前,Lucid已完成了5轮融资。

2014年1月,北汽1亿美元参投Lucid Motors C轮融资,持股25.02%,是Lucid Motors第一大股东。同年7月,贾跃亭曾以个人名义向Lucid投2亿美元,成第二大股东。2015年北汽将所持股份转给贾跃亭,贾跃亭成为Lucid Motors最大股东,持股一度接近40%。

但是,随着乐视生态危机爆发,贾跃亭远走美国,他本人也陷入债务缠身的局面。2019年12月,在他的破产重组方案公布后,关于是否持有Lucid股权,贾跃亭也曾被追问过。他表示,Lucid是乐视控股以公司名义投资的公司,他个人此前就没有任何处理权,而且目前Lucid股权也已经转让给了第三方公司,目前他个人并不持有该公司任何股权。

在接受听证的时候,贾跃亭的债务处理小组也表示Le Sour(Lucid股权持有方)持有的资产绝大部分已经用于抵乐视控股债务。另外,在Lucid的上市招股书中,贾跃亭与乐视也确实不见踪影。

如果贾跃亭能够守住Lucid股权的话,这将是一笔最多价值365亿美元的资产,想要还清他那50亿美元的负债毫无压力,“下周回国”也不会只存在段子里。

可惜没有如果。

贾跃亭之后,接棒Lucid是来自中东的资本。2018年9月,沙特阿拉伯主权基金“公共投资基金”(简称PIF)耗资超10亿美元投资Lucid,并获得多数股份。

据SEC披露的文件显示,截至三季度末,PIF持有Lucid 62.7%的股份,持股份额约10.15亿股。截至本周四美股收盘,PIF投资Lucid已浮盈超464亿美元。

找到“下一个特斯拉”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资本市场上,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远超想象。

Lucid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在Lucid之前还有美国首家造出电动皮卡的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Rivian被视为特斯拉最大劲敌,上市一周后,在资本市场上一度创造致富神话。

在Lucid市值暴涨前一天(11月16日),Rivian美股收盘涨15.16%,股价报收172.01美元,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彼时市值为1467亿美元,一举超越德国大众汽车(931.89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的车企(现已回落),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较一周前IPO市值,上涨了120%。作为一家还未实现批量交付的汽车公司,Rivian已交付的车辆只有千辆左右。

Rivian RT1

Rivian RT1

新能源汽车当下的市值逻辑,不少投资者和业内人士都表示“看不懂”。

就连马斯克也曾专门发推文,似乎在“讽刺”两家新上市电动汽车企业的高估值。他写道 :“有没有可能创办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在未交付任何汽车的情况下估值低于10亿美元!?”

数据集团Edmunds的分析师Jessica Caldwell称这些新公司的估值都是“值得怀疑”的。她说:“特斯拉让很多投资者发了财,现在每个人都想参与电动汽车领域的下一个大事件。但是不幸的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并不经常出现,Rivian和Lucid的估值与现有的电动汽车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问题。”

国内一位汽车行业研究人员薛勇(化名)也对铅笔道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在他看来,今年新能源行业格外热闹,尤其当特斯拉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想象空间再度延展。“创业者、投资者们都有了新的故事可以讲,特斯拉重构新能源估值逻辑,每家从业企业都号称千亿、万亿的前景。”

新能源车企能够创造的“未来”到底有多大,没有哪个人能够说清楚。但每一个想要赚钱的创业者与投资人都清楚,他们需要找到下一个“特斯拉”。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3971份主动偏股型基金三季报中,“新能源”三个字被2105只基金提及。有一个真实性存疑的段子写道:过去重仓白酒、医药的百亿级基金们,纷纷调仓大换血,开始配置新能源、半导体。

如今,国内上百家新势力车企中,最终脱颖而出的仅有十家左右,而现阶段活得最好仍当属“蔚小理”三家。此外,第二梯队中的哪吒、威马、零跑、合众等造车品牌也在沿着“蔚小理”的路径跑步上市。

“资本市场也给了国内造车品牌信心。”薛勇说道。

近期有知情人士透露,哪吒汽车正在进行一轮新的融资,数额至少在8亿美元,最高募资额可达10亿美元(或等额人民币)。并且,这一轮融资在360集团领投的40亿元D1轮融资后,在香港IPO之前,是哪吒汽车的Pre-IPO轮融资。

此外,零跑汽车与合众新能源汽车也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IPO的传闻,上市地点均是香港,也都计划募资10亿美元。

第一要务是活下去

“今天应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方方面面都具备了加速电动化的条件。”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近日在红杉数字科技全球领袖峰会上上如是表示。

在他估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会远超想象。到明年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以高达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规划。“未来绿色出行的大势不可逆转,而且步伐越走越快。”

不过,机会和挑战是并存的。王传福还预测: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经过不断淘汰,最后可能只剩下三五家。

造车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Rivian上市大涨之后,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可能有数百家汽车创业公司,但特斯拉却是过去100年唯一一家能够实现量产规模和正向现金流的企业。我希望(Rivian)也能做到提高产量和现金流平衡。这才是真正的考验。”但实际上,特斯拉也是直到去年才实现全年盈利。

和前几年的特斯拉一样,Rivian面临着严重的产能瓶颈。无法交付,就无法获得现金流。公司预计今年只能交付1200辆,按照目前的产能状况,Rivian产能到2024年达到15万辆。Rivian迫切需要寻找和建设第二家组装厂,提升自己的产能。

同样急于交付的还有Lucid。当地时间上周二(11月16日),Lucid 的CEO Rawlinso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这家初创公司计划未来在美国以外建立工厂:“我们计划在2025年(Mid-decade)左右,也在中东和中国开设工厂。

Lucid想要盈利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美国研究公司CFRA之所以对该股票的目标价为25美元,是因为认为它在2024年前都将处于亏损状态。

错失Lucid之后的贾跃亭最近又遇到一件烦心事。11月16日凤凰网科技消息,外媒报道称,法拉第未来FF已经对公司最近的财务欺诈指控展开调查。与此同时,法拉第未来也表示,受调查已展开的影响,该公司将无法按时提交2021年第三季度的全部财务业绩。

虽然成功上市,但法拉第未来FF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在今年第三季度,法拉第未来净亏损达到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7.87亿元。产能方面同样存在问题,据法拉第未来FF强调,该公司的第一批FF91量产车在2022年7月份才能交付。

“我们也需要为一些潜在的短期波动做好准备。”薛勇提到,“就比如,缺芯这个外部因素已经影响到所有汽车制造商,包括蔚来、理想汽车都已经下调第三季度的汽车交付指导。而且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这个问题也无法解决。”

新能源无疑是全球最为关注的新兴产业,也是未来增长空间最大的市场之一。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不管是已经上市的公司,还是未上市的公司,他们的第一要务或许都一样,正如哪吒汽车张勇说的那样,“(即便)到2025年,‘活下去’仍然是自家的目标。”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