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TO B企业布局短视频势在必行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news/71358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短视频用户规模的成长十分迅速,因此,短视频也成为了十分抢手的传播渠道之一,成为企业、品牌商家进行宣传推广的重要工具。而To B企业若想获得更多流量和后续增长,布局短视频也许将成为To B企业营销的大势所趋。

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甩掉你的不是时代,而是传统思维和傲慢!

最近,抖音向百度放开了蜘蛛抓取的权限,目前已经有近2亿个页面被百度收录。

也就意味着,以后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到抖音的视频

早在今年7月,工信部就开展了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就有提到要求腾讯、字节跳动等媒体企业开放搜索壁垒,让用户能通过搜索或其他平台进入其他平台。

抖音放开搜索引擎收录的行为背后很大一个原因是受到政策的影响推动。

抖音只是互联网行业“互联互通”大背景下其中的一个缩影,对于自己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短视频布局势在必行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短视频用户的规模就达8.5亿,占比高达86%。短视频电商也呈现逆势爆发之势,成为互联网最为热门的风口生意。

毋庸置疑,短视频平台绝对是2021年最为火爆的传播渠道,也是当前流量的核心聚集地

说到刷短视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变现模式越来成熟及完善,它的属性早已发生了变化。

创作者在平台上有了更多商业变现的可能,经过市场教育后的用户也开始接受新的消费模式。

以网上购物为例,用户第一选择必然是淘宝。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却开始选择了抖音。用户行为的变化在逐步影响着平台的商业价值,企业布局短视频势在必行。

目前,仍然有不少企业认为过度娱乐化的短视频平台,不仅可能损害品牌形象,而且对于TO B的项目也难以变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直接忽视真实的市场环境,是一种典型的传统思维,也凸显了企业的傲慢姿态

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从文字时代到图片时代,再到现在的短视频时代。短视频将成为与用户互动连接的新载体,它将同企业的官网、公众号、画册一样,成为企业营销的标配工具

我们非常有必要提前抢先布局短视频,要知道流量获取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早就是优势

二、坚决彻底地向搜索引擎拿流量

当移动互联网走向舞台中央,PC互联网退居二线,SEO(搜索引擎优化)已死的论调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诞生的一座座信息孤岛其实是给SEO带来了第2春,相当于SEO的2.0版本,它没有死去,是升级了。早在6月份写过一篇文章《SEO正在翻红》就有过同样的观点。

我把SEO划分为站外SEO和站内SEO,你也可以按公域流量池和私域流量池的概念来理解。

站外SEO是指基于搜索引擎进行的信息排序优化,参与排序的信息来自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这里会存在一个不平等竟争的问题,即不同体量、规模的网站放在一起来竟争关键词排位

很明显,体量大的会更占据排名优势。那些体量小的网站怎么办呢?只能去做一些大站看不上或顾不上的漏网之“鱼”。

所以,站外SEO拼的是平台,然后才是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网站再怎么努力做内容,都得不到匹配的流量。而那些大网站靠随意采集拼凑出来的垃圾内容,却能抢占流量入口。

相对站外SEO,站内SEO要更平等一些。因为有资格参与排序的信息都属于同一个平台,这个基础条件大家都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内容的质量,而不是平台。这也导致很多不具有平台优势的站外SEOER就开始转向了站内SEO,例如知乎、小红书、快手、抖音等。

不管是站外SEO还是站内SEO,本质上都是跟平台拿流量。

存量竞争时代,流量获取的成本逐年上涨。搜索是为了满足用户对内容的即时需求而存在的,上面有海量精准的用户需求亟待被满足,需求背后对应着流量,SEO这种传统的推广方式回归主流也成为必然。

存量竟争时代,品牌方更应该要有“集成商”思维,善于找到各种推广渠道最优组合的解决方案,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还需要足够的精简及低成本

三、数据是检验内容质量的真理

赶上了平台的增长期,随手发几张图片或视频就能获得不错的数据。很多百万粉丝的账号并不是因为他做的好,而是他做的早,赶上了平台白送流量的红利。还是那句话,早就是优势。

做的早靠机遇,做的久靠本事,这个本事我将它统称为“内容”。荒地已经被占满,竞争已经升级,我们必须把火力集中在对内容的精细化耕作上。

怎么实现增长?我们随口就能列出一大堆渠道及推广的方法。但在真正落地时会发现最难的还是对内容质量的把控。

信心满满的对外输出一篇文章、一句文案、一条视频、一张海报、一个落地页,结果却与预想的相差太多。什么样的内容才算是好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才受用户的喜爱?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有助于数据增长?真的很难回答!

每个人对内容的判断标准总是充满着感性色彩,评判内容质量的标准会因所处的场景而得到不同的反馈结果。而且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着情感化、个性化等复杂因素会带来一定的判断干扰。

很明显,要生产出好内容就得对目标用户有着充分的认知及了解。那怎么了解呢?就得靠数据,数据是判断内容质量最科学的方法

像5118、新榜、抖查查等服务平台就是为用户提供不同渠道上的数据服务。数据将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也是企业面向市场占领高地的风向标。从这两年服务商都在高举数字化营销大旗的火爆场景就能窥得一二。

最后,再分享一个简单好用的内容生产方法——抄,这点我在玩抖音时感受颇深。

先找出10个做的不错的对标账号,把每个账号数据最好的几条视频下载下来,对视频的脚本及镜头进行拆解,找到规律再进行模仿就好了。如果这种方式比较复杂,那就直接按对方的脚本复制一个。

这些视频内容都是经过数据验证过是可行的,所以你再拍同款能火的概率必然更高。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要相信火过的内容还会继续火,火过的内容也会换个地方继续再火一遍

本文由 @黑来古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