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当一名科技女性,决定不再做月亮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70754.html?s=10&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当一名科技女性,决定不再做月亮

摘要:我们,是这门课的起因;我们,也将共同为全人类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曾经,我也是个厌女的人。

别误会,并没有什么女人跟女人“扯头花”的烂俗故事。作为一名科技行业的女性从业者,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厌女”表现是:隐藏自己的女性身份和女性特质。

老实说,在科技行业,假装是个男人,工作和生活会变得简单很多。

大部分时候,只要我设置一个不辨性别的昵称或ID,就不会遭遇“女性也可以参与硬核技术讨论吗?”的质疑;

只要我像男程序员一样穿着T恤牛仔裤运动鞋,不施粉黛地出现在会场,就不会有人问我“你是公关公司/活动公司的人吗?”;

只要我忽视体能、月经、生育等大自然赋予的“负面”,证明女人也可以当男人用,职业生涯就能继续下去。这也是许多女性前辈和高层管理者所倡导的:只要你能够和男性一样优秀,就不存在天花板。潜台词是,如果你遇到了问题,那一定是你还不够努力、不够优秀。

在一个将男性标准视作唯一标准的行业里,女性从业者很难理直气壮地做自己,原因很简单,因为她不是一个男的。

我曾一度向这个既定的规则投降,不修边幅、性别模糊,并且拒绝暴露和软弱,以靠近大众对科技从业者的预期。但怀着自我厌恶活下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艰难的事。

我始终无法忽视,自己在那些时刻感受到的无奈与孤独,也在聆听其他女性的故事时,强烈地感觉到应该“做点什么”。

27a9ba3b-7aad-4564-67ee-9853840d6da7.png

于是,我和我的团队开始真正探讨“科技女性”的存在与发展。

让我们出发

尽管关注的是科技女性,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或女权主义者。

一方面,这个词汇几乎已经变成了负面名词,我害怕这个标签带来的后果。同时,我的初衷、见解、方向,确实与主流的女性主义者不同。

我没有熟读女性运动的历史,自身也不是好战的性格,我只是想要搞懂科技世界里的女性发展,让更多女性可以理直气壮地拥抱科技、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没有契合的、现成的理念可追随,我决定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和喉中的骨鲠,先四处走走、看看。

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们探讨了“妇与术”的关系,从历史上女性如何参与科技,到当下女性如何报道科技新闻、创新智能硬件,发现女性参与科技并非小众,女性力量始终是科技产业的基石;

我们尝试寻找女性视角下科技产业的另一种可能性,提出了女性的科技需求层次,当女性普遍拥抱科技之后,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可能性,催生了一系列新机遇、新市场、新方向;

我们开始有意识地与遍布ICT行业的女性从业者对话,了解她们在做些什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以及如何找到自己在产业及职场中的位置。

可以肯定的是,在科技世界里,女性不是月亮,不靠反射男性的光辉,也可以照亮自己。这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42153b1f-e0c0-2c6e-63fb-efe3aca8d8e9.png

在这个过程中,长期关注女性力量、扶持女性开发者的华为,和我们不期而遇。

还记得,当我们分享了一线女性科技从业者普遍面临的知识焦渴和身份焦虑时,一位华为人反问我们——how,我们能怎么去帮助她们解决这些困惑?

是的,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多一点呢?

31b86ce3-109b-b0e4-05a6-fbb0a3e8e891.png

我们发现,随着女性在科技产业中越来越重要,支持型政策和课程都开始频繁出现。比如今年7月,中国科技部、全国妇联等13个部门就联合印发《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市场上也诞生了大量“女性+科技”在线课程。

但女性视角与新兴科技,是两个都相对前沿的命题,许多课程要么过于细节,变成了无关性别的技术指导课;要么流于宏观,即便认真地学习了相关课程,后续也很难学以致用。

社交网络上,依然存在大量女性,对于最新的技术趋势是什么、如何进入科技行业、如何规划科技职业路径、如何开启自主创业及开发之路,感到迷茫。

或许,我们深度参与人工智能产业变化,与一线女性从业者得来的宝贵实践经验,能够带来某种启发、给予某种慰藉。

4e9118bb-c18e-6360-d5b2-77e467c72fcc.png

于是,我们整理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真实案例,经过一番波折的筹备过程,交出了这一门课程——《她客T·A·K·E:科技产业中的女性力量与女性发展》。

当我们谈论

不想折射男性的光辉,就要成为自己能够发光的个体。

今天,提到极客、程序员、工程师等词语,人们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的可能都是男性的形象。有位开发者说,人们对女性开发者的印象就是“我们根本不存在”。一位供应链企业的副总裁告诉我,在某次大会中和另一个院士相视而笑、点头致意,是她们作为唯二女性发言者的默契。

女性科技从业者如何成为“可见的人类”呢? 我们发现,在科技世界里,女性的光源需要点亮四种能力:

Technology技术,女性要能够及时了解技术趋势,拥抱科技变化;

Attach连接,女性要将自身能力、女性经验带入科技产业当中,找到自我、性别、科技的衔接点;

Knit编织,纺织业曾是女性主导的行业,而在科技时代,女性同样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自主创业、独立开发,成为科技的织梦人;

Elasticity适应性,女性也要适应科技企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收获职场成功。

f6dbae58-9139-f005-6fec-f34dcd9f8243.png

针对这四种能力,我们在课程中进行了体系化的梳理与分享:

第一课中,结合社会学理论与科技产业趋势,阐述女性视角存在的必然与必要;

第二课中,讨论女性如何进入科技行业,如何获取学习资源、了解科技产业;

第三课中,我们结合真实案例,详细分析了科技职场中的女性优势、能力提升与成长路径;

第四课中,给出女性科技创业者、独立开发者的准备工作、机会捕捉及实践经验。

6da314fb-f940-a5a6-c885-f7caf320c78e.png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她客”这一概念。

以“她客”这一想象中的共同体,科技女性可以不再囿于外界的猎奇眼光,从女性视角出发自我定义,理直气壮地行走在科技世界;

“她客”的字母组合take也有着更进一步、采取行动的味道,正是我们期待女性在科技时代中展现出的风采。

我们希望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女性有能力、有意愿、有勇气进入科技行业,比别人少掉一些眼泪,少花一些岁月,少一点跨越不了的恐惧,在科技世界里活成舒展的生命,散发出女性独特而璀璨的光辉,照亮科技的另一半天空。

48821410-7e51-7b53-03fc-950efd5283aa.png

目前,本课程已经在“华为开发者学堂”开放了免费观看,大家玩儿了命地看,记得跟我们互动哦( •̀ ω •́ )y

我们所未能超越的

当然,我们所存疑的,未必是我们当下所能超越的。在不断地学习思考之中,我们也意识到了这门课程中的未尽之处。

比如,我们惯性地采用了“示好型”的思维方式:想获得重视,先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科技发展中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女性力量?我们提到,科技创新、科技市场、科技服务属性等,都需要女性的参与带来变化、产生突破、获得增长。

必须展现出某种价值,才能不被忽视,这是一种丛林社会的生存法则,显然不够进步。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又觉得,比起不断控诉而不采取任何行动,让相似的困境反复上演,那么主动创造、坚持努力,可能是女性在当下能为人类、为后来者所做的最好的选择。

ff77abcf-9a23-80f4-d956-5e689cfb39d8.png

我们的另一个局限也类似,没有清晰地开辟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传统标准的影响。

正如课程中提到的案例之一,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固然鼓励了不少女性加入科技行业,但她提出的“有野心、敢追求”,未尝不是传统男性特质的延续,而她鼓励女性在结婚生子的同时,努力工作兼顾科技事业,也是另一种“何不食肉糜”。

这种方式适合所有女性吗?并不。新的道路又在哪里,或许需要大家来共同寻找。

受个人局限、制作周期和课程时长等影响,我们未能在课程中详尽地阐述这些问题,这是我们的不完美之处,也欢迎大家指正,与我们一起探索。

15a3a05b-e54f-6716-745c-ea5afae9e5bc.png

最后,我必须承认,我不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也不想成为典范。

只是想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哪怕我们的答案并不完美、并不理想,但当我们尝试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我们就已经踏上了正确而坚实的道路。

只是想让科技产业中的女性知道自己并不孤独,有许多伙伴与你同行,还有更多人将追随你的脚步而来。

我曾一万次怀疑自己,想过“我要是个男的就好了”,我也第一万零一次庆幸,自己选择了科技行业。在这里,智力与能力是最重要的砝码,女性终于挣脱体力的枷锁,和男性共同拥有了一片辽阔的天空。艰涩的技术也可以作为壁垒,让女性走得更稳、更远。

选择权永远都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一刻,我终于坦然地接受了自己,希望你也是。

如果这门课程,能够让一个女性理直气壮地在科技之路上前行,它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我们,是这门课的起因;我们,也将共同为全人类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https://www.pintu360.com)投稿作者:脑极体 的原创作品,责编:lucky。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pintu360.com/a70754.html?s=10&o=0。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