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斯拉为何不缺芯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7881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3871字)

56分钟前 特斯拉为何不缺芯

特斯拉扯下汽车缺芯遮羞布。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车东西(ID:chedongxi),作者:James。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2021年,缺芯问题依然折磨得车企生不如死。

研究机构AutoForecast Solutions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26日,缺芯造成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达到893.4万辆,中国市场累计减产181.4万辆,占总量的20.3%。

受大环境影响,国内诸多车型出现停产缺货现象——车企造不出来、4S店是一车难求,一些车企甚至出现了高价买库存芯片、交付缺少部分零部件的车型的现象,在国内的大小行业活动和高管采访中,车企老板们面对销量下滑的问题,也全部将锅甩在了缺芯上面。

不管大小、新老车企,缺芯已然成了销量下滑、业绩不佳的遮羞布。

但仔细观察市场,在缺芯的大势之下每个企业受到的影响其实各不相同,特斯拉在缺芯严重的第三季度销量大增至了73%,Model Y更是以3.3万台的销量成为SUV市场销量第一名,把连续坐榜99个月的哈弗H6都落下了马。

表面上看,特斯拉作为小车企,每年产量还不如大企业的一款车型,所以受到缺芯的影响更小,但事实绝不这么简单。

一方面,热门新造车公司的产量远低于特斯拉,但依然受到了缺芯影响,所以规模小不是借口。另一方面,大众集团近期的高管会议上,集团CEO迪斯远程连线了马斯克,当众表扬特斯拉通过“研发新控制器来解决缺芯问题”的做法,则正说明特斯拉是用技术和运营能力在解决缺芯问题。

总而言之,当行业普遍缺芯的客观原因一致的时候,谁的主观能动性越强,谁就越能抵御风浪,实现逆势增长。

通过与行业人士的交流,以及参考海外研究机构的报告,车东西找到了特斯拉抵御缺芯难题的蛛丝马迹,试图回答“特斯拉为何不缺芯”这个关键问题。

01 自研19款MCU 快速部署软件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汽车行业遭受重创。首先是受疫情影响,工厂无法开工;然后是消费者信心下降,导致汽车销量降低。

当时,上游芯片厂商看到了个人电脑、手机、游戏机等市场一片繁荣,汽车市场短期内无法快速恢复。因此,汽车芯片的生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去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疫情逐渐好转,汽车行业逐渐恢复。

然而,行业汽车对市场需求判断失误,导致汽车芯片供需失衡。去年年底,第一轮缺芯潮爆发了。

第一轮缺芯潮影响了了包括大众集团、通用汽车等多家车企巨头。当时车东西调查发现,汽车行业内出现短缺的芯片主要是被动元器件以及MCU芯片。

而在2020年全年,特斯拉的年销量只有50万辆。作为一家全球性车企来说,这一销量并不算巨大,因此第一轮芯片短缺对特斯拉的影响有限。

2021年年初,上游芯片厂产能不足的情况仍然没有好转,加上美国得州发生暴雪,出现芯片厂电力紧缺;日本瑞萨电子工厂发生大火,部分产线停产……种种原因综合,汽车行业的MCU芯片陷入第二轮紧缺状态。

彼时,特斯拉Model Y在上海工厂实现量产交付,需求的增长,让特斯拉首次面临缺芯的困境。

特斯拉一季度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特斯拉首次确认芯片出现短缺,主要缺口是微控制器芯片。今年2月,特斯拉在美国的弗里蒙特工厂甚至被迫关闭两天。有消息指出,当时弗里蒙特工厂的Model 3车型生产线停产两周。

马斯克在推特中说,零件短缺造成工厂关闭,但没有详细说明究竟是哪些零件出现了短缺。

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出现零部件供应短缺之后,特斯拉的工程团队和软件团队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特斯拉在二季度财报中写道:特斯拉的团队快速反应,减轻了芯片短缺的后果。当时,特斯拉的电气和固件团队正在设计、开发、验证新的微控制器,种类则达到了19种。

因此,特斯拉在二季度财报中还写上了一句很有底气的话:“今年二季度,虽然半导体供应短缺仍在持续,但我们能进一步提升产量。”

重新研发的MCU能够让特斯拉摆脱供应不足的情况,但是有了新的硬件,软件怎么办?

近期,大众集团CEO迪斯在内部会议上,请来马斯克线上参会,就谈到了特斯拉快速部署软硬件的话题。

马斯克说:“我是一名工程师,除了汽车之外,我还对供应链、物流和生产流程很着迷。”

迪斯则透露,特斯拉相比汽车行业内其他企业更迅速地应对了芯片短缺问题,其团队在2~3周内重写了软件,无论是老硬件还是新硬件,特斯拉的软件都能适配。

正是有这19种全新的MCU,特斯拉能够在今年二季度保持产量增加。

02 四大秘诀曝光 供应商看好特斯拉未来

实际上,特斯拉不缺芯的秘诀并非仅有一个,在研究机构摩根士丹利看来,特斯拉拥有四大秘诀。

日前,推特上曝光了一份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这篇报告由摩根士丹利首席分析师Adam Jonas起草。报告指出,特斯拉在今年三季度的交付量达到24.1万辆,相比预期的22.2万辆高出9%。正因为特斯拉有能力避免因缺芯停产,因此才创造了公司历史上产销量和财务数据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

报告说道:“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特斯拉如何找到足够的芯片造车?”

报告认为,特斯拉能够确保供应共有四大原因。

第一,特斯拉拥有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报告指出,特斯拉可能是全球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OEM厂商,因此特斯拉能够更早地了解到供应链的情况,并采用多家供应商保证供应。与此同时,特斯拉的售价透明,任何消费者提车的价格都是一样的,不会有渠道溢价。

事实确实如此,早在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面临停产之时,就已经开始研发替代MCU芯片和固件,并且最终解决MCU芯片短缺问题。

第二,特斯拉拥有自研芯片的能力。特斯拉最知名的自研芯片就是其自动驾驶芯片,其单颗芯片AI算力能够达到36TOPS,每辆特斯拉都配备两颗芯片。正是这两颗自动驾驶芯片,让特斯拉的L2级自动驾驶功能长期都是行业标杆。

报告指出,特斯拉将最新一代的处理器应用于车辆,能够在其供应链中建立强大的通信联系。

因此,在面对芯片短缺时,特斯拉能够快速响应,芯片团队有能力自研或者寻求替代芯片。而在汽车行业内,大多数企业都不具备自研芯片能力,一旦出现芯片短缺,只能寻求供应商协助,车企自身没有任何替代方案。

第三,特斯拉拥有很强的谈判能力。摩根士丹利的研究人员在向零部件供应商调查了解时发现,特斯拉拥有相比其他车企更雄心勃勃的企业文化。与此同时,特斯拉加速开发内源技术,让众多供应商保持警觉。

在面对行业内普遍芯片短缺现状,特斯拉的谈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优先供应。

第四,特斯拉的规模还不算巨大,但供应商看好特斯拉的发展。报告指出,相对于传统车企巨头来说,特斯拉的规模相对较小,同时购买人群相对较小,因此受芯片短缺影响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众多供应商看好特斯拉的发展。即便特斯拉现在年产规模并不大,但供应商认为未来几年内特斯拉将成为一个“大客户”。如果几年后特斯拉每年产量能够达到现在的几倍,现在于特斯拉维系好关系,未来才能够持续稳定得到特斯拉的订单,更有长远价值。

在汽车“新四化”背景下,供应商已经看到了智能电动汽车必然是未来的大趋势。因此,供应商对汽车行业的探索一定程度上会参考特斯拉需求的零部件。因此,在特斯拉在上海建设工厂之后,不少国内供应商都希望在特斯拉工厂附近建厂,更好服务特斯拉,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03 简化车辆部件 软件功能更重要

今年7月~8月,全球车企迎来了第三轮缺芯潮。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芯片测封厂无法开工,这就导致芯片制造的最后一个环节无法完成。而特斯拉也在此轮芯片短缺中受到影响,车辆交付时间延长。不过,特斯拉还有自己的绝招——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简化配置。

国内市场中,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交付时间为6~10周,高性能版会在第四季度交付。特斯拉Model Y标准续航版交付时间达到6~10周,长续航版会在第四季度交付,高性能版预计第四季度开始交付。

车东西分析,特斯拉对车辆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简化硬件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芯片短缺造成的影响。

据了解,现阶段一辆汽车往往需要40~80个微控制器,加上传感器、计算芯片等,整车的芯片数量可能超过1000个,加上数千个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器件,以及数万个电阻、电容等被动器件,整车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将非常高。并且,豪华车型、智能车型,其所需的电子元器件更多。

在众多的芯片中,只要有一颗供应不足,车辆就无法制造。

而特斯拉,正是让汽车变得更简单的先锋。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没有传统汽车的仪表,也没有大量的实体按钮,所有的信息、娱乐都显示在一块中控屏幕上。与此同时,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首款车型Model S拥有长达3公里的线束,而如今的Model Y车型,整车线束仅有大约100米。

大幅简化的车辆内饰,以及更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让特斯拉整车的计算相对更加集中。而目前,全球只有较少车型已经升级了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大多还以ECU为分布式计算单元。这就让车内芯片用量、线束用量显著增加。

特斯拉对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让车辆的大多数计算集中在车机电脑(特斯拉MCU 2)以及自动驾驶电脑(特斯拉Hardware 3)中,减少线束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分布于车辆的芯片用量。

此外,特斯拉也在让L2级自动驾驶变得更简单。今年5月,特斯拉布局已久的纯视觉感知上线,随即特斯拉取消了美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毫米波雷达,整车仅有摄像头感知。

而毫米波雷达,正是第三轮缺芯潮中的主角。

车东西此前了解到,马来西亚部分芯片工厂停工,给博世ESP/IPB、VCU、TCU等系统的芯片供应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博世中国副总裁徐大全在个人朋友圈中表示,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工厂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有20多人因病疫牺牲,3000多人的工厂已有上百人感染新冠病毒。

与此同时,朋友圈的配图写着“楼,6层,跳还是不跳?带上领导还是不带?”更是令人揪心。

今年9月,国内造车新势力企业理想汽车交付7094辆,环比下滑24.8%,没能与蔚来、小鹏并肩迈入月交付万台的大关。出现短缺的正是毫米波雷达中的一颗定制芯片。这颗芯片还不能用通用计算芯片代替,结果就导致毫米波雷达无法生产,新车无法如期交付。

实际上,毫米波雷达芯片的短缺仅仅是汽车行业大规模芯片短缺的一个缩影,电子电气架构过于复杂,也是当今汽车行业芯片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向未来,汽车将实现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届时,车内芯片的用量会不断减少,我们也将看到电子部件更加集中的智能汽车。

04 结语:应对缺芯 特斯拉仍是行业标杆

2020年~2021年,汽车行业虽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芯片短缺等多种挑战,但智能座舱、L2级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正在成为汽车行业最大的增长点。汽车“新四化”正在成为行业共识的今天,芯片正在成为汽车内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特斯拉的创新不仅局限于驾驶体验,对汽车制造也有更多有价值的探索。因此,应对全年的芯片短缺,特斯拉并没有出现规模减产、无法交付的情况。

与此同时,今年三季度特斯拉汽车毛利率达到30.5%,在汽车行业内几乎无人能敌。这能够说明,应对行业普遍的芯片短缺上,特斯拉仍然是行业标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