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玻尿酸、肉毒素”,爱美客能跑多远?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8162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近年来,随着“颜值经济”的持续火热,医美成为了消费者眼中的“刚需”。

在医美这个赛道上,爱美客作为国内美容针剂的龙头企业,在透明质酸钠医疗终端市场中,可谓是一马当先。

近日,爱美客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爱美客第三季度营收为3.90亿元,同比增长75.09%;归母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增长98.01%;扣非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增长86.03%。

爱美客前三季度总和营收为10.23亿元,同比增长120.29%;归母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144.09%;扣非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139.05%;

不管是营收的增长还是净利润的增长,都与医美市场高速增长相呼应。

对爱美客来说,或许是凭借着丰富的产品阵营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但是医美本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市场规模虽然很大,但也同样是风雨飘摇的。而爱美客也并不一定是高枕无忧的。

千亿市场,爱美客的内忧外患

尽管我国医美市场起步比较晚,但是在消费升级下,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提升速度,一点也不比国外差。

据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2015—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复合增长率为22.5%。据此估算,中国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美市场,中国的医美市场规模也将在2024年达到3185亿元。

在这千亿市场中,玻尿酸作为网红产品,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似乎也成为了颜值经济的代名词。

当玻尿酸行业的风越刮越大时,医美市场的蛋糕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变得越来越大。当然想要瓜分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我国共有超过4万家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医美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比超过63%,个体工商户占比约为30%。同时,近十年以来,我国医美相关企业的注册增速(全部企业状态)呈现出从高线向低线城市慢慢渗透的现象。

目前,仅有9家内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相关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资质。受益于玻尿酸的成长,国内市场也跑出了像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的头部玩家,并且都已经完成了上市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似乎更有特点。因为,对华熙生物来讲,他的业务覆盖玻尿酸原料、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全产业链,对昊海生科来讲,主营业务涉及眼科、骨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防粘连及止血四大板块;公开资料显示,爱美客主要产品为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产品主要针对面部、颈部褶皱皮肤的修复。这对于整体比较依赖玻尿酸的爱美客来说,是很不好的信息。

但也正是仅凭借着玻尿酸,爱美客的发展丝毫不弱于华熙生物、昊海生科。有数据显示,按金额(入院价)计算,爱美客的国内市场份额已达到14.3%,在国产企业排名第一,在所有国内及国际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都说,颜值经济的背后是巨大的毛利率,也确实如此。数据显示,爱美客的毛利率已连续增长两个季度,由2021年一季度的92.5%提升至三季度的94.02%。 

可见,玻尿酸确实是一门“一本万利”的好生意,不仅如此,爱美客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更是推出了嗨体、爱芙莱、宝尼达、逸美、逸美一加一和爱美飞等不同价位的玻尿酸产品,以此来寻求市场新增。

但是,对爱美客来说却充满了内忧外患。

从行业角度来讲,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而爱美客面临的竞争不仅有来自像华熙生物、昊海生科这些国内品牌的竞争,同样还有艾尔建美学;LGChemLtd.以及Q-MedAB这些跨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有百度,阿里,美团等互联网企业,地产商,中药企业等等,开始涉足医美,垂直平台更是风生水起。

并且,严格意义上来讲,爱美客产品护城河并不深,用户也很难谈得上忠诚。而爱美客主打的玻尿酸产品并非技术难度、研发难度有多高,而是市场准入门槛相当高,再加上整个医美产业链环节处处充斥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所以才会导致溢价。

前文提到过,爱美客的产品结构是非常单一的,其营业收入和毛利主要来自爱芙莱、嗨体、宝尼达等注射类透明质酸钠相关产品的销售,2017-2019年三者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超过 93%。

但是,这并不能让爱美客高枕无忧。就拿嗨体来说,作为对颈纹治疗的产品,对颈纹有着奇效。但是嗨体属于保养型的项目,如果仅注射一次,只能保持一个月左右,这就需要消费者定周期的去注射嗨体,总的花费下来需要5000元—6000元左右。但是市场上能代替嗨体祛除颈纹的方法也并不是没有,就比如,华熙生物旗下的cytocare玻尿酸无源植入物在申报注册时,已将颈部抗衰老作为了适应范围,其预计3年左右能获得批文。

同时,在爱美客高利润的背后与之不符还有对研发技术的投入,数据显示2017-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849.30万元、3367.78万元、4856.37万元和6180.40万元,看似一年比一年高,但是在总营收占比中却是逐年下降的,分别为2.81%、10.49%、8.71%和8.71%。在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6165.83万元,较上年同期3306.05万元增长86.5%。

为了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年6月份,爱美客对韩国医美公司Huons Bio进行增资,并收购Huons Bio部分股权,开始加码肉毒素市场。在今年,10月18日,爱美客发布公告称,肉毒素产品处于三期临床阶段,预计将于2023年提交NDA。

但是,在国内目前已有四家通过国家药监局认证的肉毒素产品,包括保妥适(艾尔建)、衡力(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乐提葆(韩国Hugel Pharma)、吉适(英国Ispen)。其中艾尔建旗下保妥适(Botox)是全球肉毒毒素市场份额第一的产品,目前保妥适(Botox)产品市场份额保持在65%以上。

而爱美客如果要拿出产品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在这中间有太多的事可能发生。

监管趋严,爱美客还能否春风得意?

行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巨大的利润,医美行业长期野蛮生长之下,打擦边球的推广行为,虚假宣传等乱象也在不断发生。而正是这些乱象的出现,给医美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阻碍了医美前进的脚步。

天眼查大数据显示,超过3,200家医美相关企业曾产生法律诉讼,近半数企业的诉讼信息在3条及以上。超3,600家曾受到过行政处罚,其中30%的企业行政处罚数量达到3条及以上。

如今,医美监管也在逐渐加强。今年六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宣布启动对医美行业乱象的整治活动。在九月份,广电总局叫停“美容贷”广告。此外,浙江省十部门从9月至12月联合开展医疗美容乱象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监管的加强,让医美市场暴利野蛮生长时代已经结束,但市场增长规模却远远没有结束。虽然国内医美行业发展速度像火箭一样快,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比于国外,渗透率还远不及他们。根据沙利文提供的数据,中国医美2018年总疗程数超过2000万例位居世界榜首,是美国的1.2倍左右,分别是日本和韩国的4倍之余。但中国医美每千人诊疗次数为14.8次,约为日本的1/2、美国的1/4、韩国的1/6。

根据fastdata极数的数据显示, 19年中国医美渗透率为1.67%,参照美国、巴西、韩国等医美市场成熟国家10%左右的渗透率,有着5-6倍的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医美服务市场竞争格局呈现高度分散状态,行业集中度较低。大型连锁医美企业市场份额仅为10%左右,而数量超过80%的中小型民营医美机构则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同时在下沉市场,完全是一个空白市场。

医美市场能够持续火热,完全是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外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据不完全统计,在95后年轻人中近8成人表示有容貌焦虑,其中对自己容貌“非常不满意需要很多医美项目提升颜值”的重度焦虑者占4.5%。

所以当市场野蛮生长时代结束时,未来将是产品质量内核的竞争,毕竟任何医美产品的有效性都应建立在安全性基础之上,同时也在倒逼上中下游企业打响新一轮的科技战。

除此之外,还有在品牌建设能力的竞争,打造自身的品牌壁垒。因为,品牌能力越强,生命力也就越强,消费者的心理价值就会更大,再加上医美行业较强的复购率,消费者的忠诚度也会提高。以此才能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

-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