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滤镜无罪,回归种草本质才最重要!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content/7076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滤镜无罪,回归种草本质才最重要!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这篇文章从技术范围内的“颜值滤镜”出发,从用户对滤镜下照片的吸引和有时候被骗的无奈感、“双十一”后的退款,种草领域里的内卷焦虑,以及粉丝对内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客观的分析了“网红滤镜”背后的形成原因。推荐想要了解“滤镜”和种草话题的童鞋阅读。

Fh92fqnp0qJaUurqlSBJ.jpg

这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吗?

滤镜下和美颜相机里的自拍照,独具魅力;排列整理、颜值过硬的水果,勾起人们的食欲;人群中那些帅哥美女,吸引着更多的目光……

当“内在美”不再是唯一衡量选择的标准,追求好看的颜值又有什么错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我们形成对颜值的评判标准,为什么一件商品和一家企业,不能够走“颜值”路线,毕竟好的颜值能够带来更多的关注或利润!

滤镜无罪,回归种草本质才最重要!

因此,我们在旅游博主的镜头下,感受到美的不同维度;我们在美食博主的食谱里,感受到浓浓的食欲;我们在无数直播间里,感受到带货主播的热情……

当一切朝着人们对“美”的定义方向去发展,为什么还会在网络上掀起一波“我被某某种草内容忽悠了”吐槽之声!

难道真的是:始于颜值,终于“颜值”!流量与需求的刺激,让互联网对“颜值”多了一层解读。为了争取更大的流量,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技术范围内的“颜值滤镜”让一切变了味道。当大家都在吐槽“网红滤镜”效应的时候,你还会对流量推荐下的“好颜值”感兴趣吗?

一、如此滤镜,还会被种草吗?

互联网时代,对流量的争夺日益激烈。双十一“流量大战”已提前打响,许多网红博主不遗余力地备战,迎来订单收获期。而对于无数“剁手党”来说,也在不断享受流量大战带来的诸多福利,不知道您的“剁手”攻略准备好了吗?

你在浏览哪些电商平台,又收藏了哪些心仪商品?最近被某抖上的@唐先生穿搭 所吸引,各式的男士穿搭看上去非常亮眼,上班风、休闲风、简约风等看上去都是非常棒的体验,甚至幻想穿在自己身上的各种效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又或许很多人都遭遇类似的经历:短视频里的博主用自己的穿搭效果给粉丝营造出许多的“颜值美”,当购买到去掉滤镜包装后的实物,是否会产生被欺骗的无奈感!

其实这样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每年双十一,从网友们“集体剁手”狂欢到“集体退货”,形成一种奇异的现象。还记得2020年“双十一大促”天猫最终成交额是4982亿元,京东则以2715亿元紧随其后,不过随着这场史上规模最大的“双十一”购物节刚画上句号,一个#退款#话题就直冲微博热搜榜第一名,阅读量飙升至3.9亿。

合理范围内的退款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从这样的话题关注度来看,原因绝非如此,其实最核心的因素莫过于“消费者冲动下单、激情下单,商品到手后发现与预期不符”,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现象?

其实细想不难理解,对无数的购买者来说,高颜值的产品能脱颖而出获得关注,而价格低廉的商品又能刺激购买欲望,如果整个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这些“美好”事情,商家又靠什么生存。

究其原因,不过是网友们落入了网红博主刻意营造出来的“颜值陷阱”。对于每一位博主来说,面对激烈的流量竞争和消费者抢夺,适当的滤镜效应更能让自己的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一切不过是所谓的互联网“颜值”惹的祸。

2021年双十一购物节拉开帷幕,掀起新一波的流量狂潮。对于那些习惯于从种草中获取攻略的粉丝们来说,是否还会事倍功半?不知道习惯于用“滤镜”打造高颜值产品的网红博主们是否还能如鱼得水,附加“滤镜”效应的种草内容,还能成为吸引粉丝和消费者的流量密码吗?

二、是流量诈骗,还是内卷焦虑?

当粉丝对某些平台的种草内容产生诟病,是否意味着“滤镜”就是一切的原罪?艺术视野里的滤镜是对美的衍生,也曾给人们带来许多美好的体验。当被滤镜修饰后的商品进入到售卖、交易的层面,就不再是单纯的艺术价值体现。随着滤镜被越来越多的网红博主应用到产品美化,或用来粉饰对现实世界的真正体验,这或许是一种源于竞争需要的“流量诈骗”。

不过对“流量诈骗”的思考原点,还是要回到流量的认知:如果说网红博主的“滤镜效应”是流量竞争态势下的无奈之举,倒不如说是流量时代多方内卷下的“焦虑”反映。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流量池是有限的,从事自媒体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竞争更加惨烈,导致流量更加的稀缺,为了抢夺流量资源,每一位网红博主都在思考如何夺得流量、赢得关注!

粉丝们接触到的信息内容越来越多,想要吸引粉丝注意力的内容制作越来越苛刻,如何让内容“搏出位”,让内容更加适合粉丝的兴趣需求,让内容更加符合品牌主的营销需求,滤镜下的美好世界也就被创造出来了。

无论是直播间里的商品,还是社交平台里的种草体验,都是在当前的流量趋势下为了满足平台方、粉丝用户、品牌主的需求,于是行业“内卷”因此产生。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各大平台轮番上阵,让我们见识了平台间的内卷;各大平台的网红博主也早已开始了流量争夺,李佳琪、薇娅作为顶级带货博主,10月20日就爆出两人在12个半小时内的销售额达到200亿+,回头再看看那些欲欲待发的数不清的网红博主,双十一的发令枪未响,整个行业的内卷却早已发生。

滤镜无罪,回归种草本质才最重要!

对于内卷的焦虑还有来自品牌主的欲以厚望,良莠不齐的大品牌、小品牌都寄希望于在这次双十一狂欢中能够分一杯羹,却似乎忘了野心和实力的等量换算,于是滤镜下的美好世界应运而生,如同真实存在一般。

三、滤镜泛滥,值得信赖的内容在哪里?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诱因,让网友突然对种草内容产生了质疑,甚至产生了反感的心态?

对于粉丝而言,对内容内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那位改编《黄梅戏》惨遭吐槽的女主播、还是那位因“太娘”而惨遭封杀的男主播,亦或是因摆拍营造虚假体验的各种“X媛”……当你看到镜头里的美好世界,你会相信吗?当卸去滤镜后的现实世界,你还会喜欢吗?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与美好,但互联网的一些内容或行为也会引起了人们的反感与不适。尽管一些网红博主的滤镜手段,着实带给粉丝们一些不好的体验,但是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上的大部分内容创作和种草体验还是值得大家信赖和点赞。

其实滤镜下的不佳体验只是昙花一现,吃一堑长一智,随着年轻人对互联网营销手段的了解和熟悉,理性的年轻人开始了反“种草”。

有位@网不红萌叔Joey的自媒体发出一条《网红景点反诈现场!你被骗过几次?》挺有意思,第一次看到“反诈”视频中前后对比的网红景点,着实感到可笑。然而曾几何时,我们身边又有许多人在乐此不疲的一次次打开美颜相机,发出了美颜后的“美照”,如今看来是不是对此情此景甚为熟悉?

滤镜无罪,回归种草本质才最重要!

滤镜本身无所谓对错,网红博主们发出的“网红美景”也终将成为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插曲。然而滤镜事件虽小,却更值得我们反思:流量市场的蛋糕还有多大,行业的良性发展仍然需要所有从业者对平台和市场更加爱护,对粉丝和内容更加敬重。

无视网友对互联网内容的审美认知,过度消费粉丝们对优质内容的信任,终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信任一旦崩塌,粉丝对你的告别或许连一句“再见”都没有。

总之,无论是对流量红利的追逐,还是行业中的内卷行为,都需要我们更加理性的面对,若是因小小的“滤镜”,丢失了得来不易的用户信任,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了。

信息爆炸下的互联网时代,甄别信息真伪固然是每位网民应该具备的技能和意识,但是对于所有与粉丝息息相关的网红博主与平台来说,严于利己,规范专业正规才是长久之计,用户的信任才是探寻长久发展、持续实现变现的必然条件,高质量内容产出、粉丝用户的信任才是内容发展和变现的正道。

2021年双十一狂欢节的集结号已吹响,对网红博主而言,与其在千篇一律的颜值竞争中厮杀,不如适当的卸去滤镜,让一切回归商品价值本身,给粉丝们营造相对可信赖的消费体验。

无论是精致的内容种草,还是直播带货的优惠刺激,对用户来说,最吸引人的还是源于对商品本身的专注,物美价廉的产品,优质有趣的内容才能获得更多粉丝们的认可和青睐,而这或许也是每一位网红博主在流量时代能够披荆斩棘,获取成功的密码!

作者:五木

来源:微信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

本文由 @TopKlout克劳锐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