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这届年轻人,不再“太长不看”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7864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3272字)

7分钟前 这届年轻人,不再“太长不看”

来源:图虫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书并没有沦为旧时代的消遣。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彦飞。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沙丘》在中国火了,但又没完全火。

10月22日,这部由经典科幻小说改编的大片国内上映,票房三天破亿。不过,《沙丘》电影的热映,似乎并没有促使更多人翻开原著小说。在“太长不看”的阅读氛围下,许多人并没有耐心读完长达40万字的六卷小说。

与此同时,有人在B站发布了《沙丘》小说系列视频,介绍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全部看完仅需80分钟。如果仍然嫌慢,还可以开启二倍速播放。

面对渴望得到认知快感,却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的受众,这套玩法早已被证明有效。三四年前,有人做了“84分钟速读《三体》”的视频,至今播放量已接近1200万。

用一部电影的时间,看完几十万、上百万字的小说,只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抖音上,有人带着观众,“5分钟读完”《战争与和平》《罪与罚》《复活》等名著。甚至有账号卷了起来,宣称“一分钟看遍四大名著”。而这些违背常识的短视频,点赞评论多达数百条,拥趸不少。

“速读”视频的泛滥,反映了快节奏社会中,阅读功利化的不良倾向。

阅读是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读名著,阅读历程往往漫长而艰辛,并不提供快餐式的精神愉悦。但在只争朝夕的内容消费环境下,许多人不耐烦自己看书,更喜欢经由他人之口,记住几段情节、几个人名和几句名言,便可在茶余饭后侃侃而谈。

为了迎合口味,之前有五花八门的名著“缩写版”大行其道,如今又有各类短视频“带你读书”。没有营养的内容大肆收割流量和金钱,真正的精神食粮却在书店角落里吃灰。

过去几年间,社会各界针对这一情况的批评声不绝于耳,呼吁克服“太长不看”的懒惰思维、回归深度阅读,并得到许多人的响应。

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多的95后年轻人,正在重新捧起纸质书。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2021新青年阅读报告》。报告显示,在纸质图书阅读数据中,95后的新青年占比43.6%。

此外,过去一年间,95后人均阅读纸质图书5.3本,比2019年有所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本。

这表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书并没有沦为旧时代的消遣。读者人群的整体年龄并未老化,年轻人甚至比上一代人更加喜欢读书。

这届年轻人格外热爱买书屯书。

豆瓣有一个“买书如山倒 读书如抽丝”小组,简称“山倒组”,是爱书的年轻人的聚集地。自2005年诞生以来,它已经吸引了超过56万名组员。

“山倒组”成员最喜欢晒的,是满满一书架的大部头。在这里,一口气买下十几本书,只是普通操作;拥有一整面墙的书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大佬,会为了藏书专门买下一整套房子,站在“山倒组”的金字塔尖俯瞰众生。

组员Jacqueline是一名英语老师,也是一位初出茅庐的藏书家。她屯了三四千本书,占满了两面墙壁,想要再塞入一本薄薄的地图册都十分困难。

Jacqueline在一则晒书帖子里说,“我还想过再多囤点书,成立个私人图书馆,找个爱书之人来做管理员,让不怕麻烦的人帮着数一数。”

与多年前相比,买书已经便宜了许多,让不少人的私人图书馆梦想更近一步。尤其是电商兴起后,打折成为日常,书虫们的消费压力缓解不少。

国内图书电商行业风云变幻,前有当当、亚马逊,后有京东、天猫,如今又有拼多多加入战局。熟记电商促销节点和优惠玩法,是每一位“山倒组”成员的基本修养。尤其是在各平台大促期间,如何在平台设置的规则丛林中自由穿行、直奔目标,以最快手速抢下最高优惠,是组员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刚刚过去的开学季,是以95后、00后为主的“山倒组”成员的购书高峰期。恰逢拼多多在9月举行第二季多多读书月,覆盖上千款书目,补贴出版社官旗优质书目,折扣力度惊人,组员纷纷抓住机会果断出手。

组员安吉可在读书月期间买了16本书,平均折扣2.8折。检查一番后,她发贴说“全部安全”(即均为正版、书籍没有瑕疵),并表示接下来要开始“抽丝”了。

书买的太多,“抽丝”却缓慢无比,根本看不过来,最终长时间成为书架上的摆设,是“山倒组”成员的普遍难题。有人调侃,自打进了本组,砌墙的手艺是愈发纯熟了。

但只要慢慢读,书总有读完的一天。即使看不完,仅仅是置身书海,也能感受到书籍本身宁静而厚重的力量;古今中外的一本本经典著作伴随身侧、触手可得,随时可与古今中外的大贤神交一番,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洗涤人的灵魂。

正如“山倒组”在创组说明中所言,年轻人通过买书屯书,可以收获书店风景与打折惊喜,寻书的苦、得书的乐以及舍不得买的酸,房间里书放不下的无奈,以及看着满架的书的幸福。至于“看与不看,再说吧”。

年轻人拒绝文字快餐,回归书籍的怀抱,折射出拓宽眼界、提升认知的渴求。而从95后的书单中,可以窥见当代新青年的精神世界。

从社交媒体的晒书帖子来看,小说仍是95后最喜欢的书籍类别。特别是《檀香刑》《三体》《嫌疑人X的献身》等畅销书,是年轻人书架上的常客。

此外,根据北师大最新发布的新青年阅读报告,大部分95后正处于升学、求职等关键节点,对技能类、教辅类图书,以及自我实现类书籍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报告显示,85后的中青年人群喜欢购买童书和中小学教辅,家庭消费特征明显;在95后年轻人中,励志、成功学类的书籍销量增长迅猛,显露出新青年初入社会的茫然和冲劲;00后更偏爱计算机编程、考试教材和外语类书籍,显然是以学习为导向。

电商平台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今年9月底,拼多多在第二季多多读书月结束后,发布了最受读者欢迎的10本好书榜单。除了《万历十五年》《人生海海》等畅销书外,有三本“教你做事”类型的书籍入选,分别是《穷查理宝典》《怪诞行为学》和《自私的基因》。

细究起来,这三本书并非一般意义的成功学读物,而是金融、社会学等领域的科普著作;但这类浅显易读、看似能够即学即用的书籍的畅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读者初入社会、面对复杂问题时,试图从经典中寻求万能答案的迫切心情。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也有所不同。整体来看,一线城市新青年的看书时间更长,但低线城市新青年的购买量和时长增速更快一些。

根据北师大报告,2020年,每周一线城市的新青年要比三四线城市新青年多看30分钟的书,但后者的阅读时长增速更快,超过一线城市的阅读时长的24%。

此外,下沉市场是国内图书消费增长最快的区域,尤其是三四线以下城市和乡镇的新青年群体。其中,县乡镇以下区域新青年用户增长比例,比一线城市高20%以上。

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对于读书的热爱,进一步消弭了知识阅读的城乡鸿沟。拼多多此前发布的《2020多多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农村地区收货地址的图书订单量和交易额增速达180%,其中乡村中小学增速为152%。

低线城市和农村一直是短视频等新兴内容消费方式的重点市场,小镇青年们捧着手机,刷视频、看直播,几乎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但在报告中,他们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比大城市的人们更加热爱阅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读书,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各大电商平台早已闻风而动。

以拼多多为例,仅2020年就有超过4亿消费者在平台上“拼书”。今年以来,拼多多继续加码图书电商,分别在4月和8月举行两季多多读书月。

据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除了将数百万册图书纳入百亿补贴外,还在每季分别投入5000万元读书基金,与国内出版社一起推广平价好书,推动知识普惠。

此外,针对新青年爱看名著的特点,“多多读书月”在书目选择上颇费工夫。它组建了由十多位资深编辑组成的图书挑选组,从国内外各大图书奖项及畅销榜单中,遴选出上千款优质书目,并结合出版社库存、读者需求等即时数据,持续滚动补贴。

上述负责人透露,两季多多读书月均受到读者好评,效果超过预期,每季均吸引上千万消费者参与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来自乡镇农村的订单占比超过两成,城乡“阅读平权”初见成效。

除了电商平台外,出版社也从年轻人的读书热情中受益匪浅。

多多读书月期间,许多读者养成了“发现式买书”的习惯,在购买一本书后,沿着平台推荐的脉络,持续购买整个系列丛书。据统计,30%消费者购书5本以上。

新的消费习惯,显著拉升了平台上各大出版社的销量。其中,商务印书馆官旗店的图书拼单量已超6万件,上海世纪出版官旗店的拼单量超7万件,两者分别积累1~2万店铺粉丝。

此外,图书C2M(反向定制)模式也开始加速发展。

多多读书月期间,天地出版社的《浮生六记》单月销量达到四万册,数次紧急加印。天地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出版社以最低价格直接向读者供货,期间多次加印,具备去库存、去中间商、以量定产的特点,使各方价值最大化。“我认为,这可以视作图书界的C2M模式雏形。”

对于95后的年轻人而言,电商平台的大力补贴,再加上出版社推出更多经典书目,都有助于实现纸质书自由。三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创造社会价值。

在人们的注意力被各种应用切割成碎片后,书籍和沉浸式阅读的魅力并未稍减,反而在内容消费的大浪淘沙中愈发闪光,不断吸引年轻人投身其中。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让年轻人心甘情愿掏腰包,还会促使读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也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太长不看”只是抱怨和吐槽,而非年轻人衡量内容优劣、判断是否读下去的标准。95后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内容消费的新时尚,他们重新发现了阅读价值,并借此锻造精神盔甲。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中,历久弥新的书籍正成为年轻人的思想港湾。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