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MD:200项世界记录中有80项源自HPC领域的实践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dostor.com/p/7832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MD:200项世界记录中有80项源自HPC领域的实践-存储在线
当前位置:存储在线 > 新闻 > 正文

四年前,AMD重新回到服务器市场。2017年AMD发布全新一代代号为“那不勒斯”的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随后于2018年公布代号“罗马”、业界首款采用7nm生产工艺、基于Zen 2 架构、代号“Rome”的第二代霄龙处理器,今年3月代号为“米兰”的霄龙第三代处理器问世,短短几年间,AMD 处理器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占比达到了16%,并达到了1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亮点纷呈的“米兰”

代号为“米兰”的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是AMD基于Zen 3内核和AMD Infinity架构打造的最新的7纳米64核CPU处理器。

“米兰”是在“罗马”系列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相比“罗马”,“米兰”实现了19%的单核性能(IPC)提升。数据显示,“米兰”比英特尔至强(Xeon)处理器速度更快,且能够使用更少的物理空间和功率完成更多的工作。虽然从2017年开始霄龙实现了突飞猛进,超越了英特尔Xeon,但是AMD实际上是在2019年凭借Zen2架构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特别的,在高性能计算(HPC)工作负载方面,Zen3架构的“米兰”处理器比上代产品领先17%,较英特尔提升了106%;而在企业工作负载方面,EPYC(霄龙)处理器较英特尔提升了117%。

两年来,采用AMD霄龙处理器的系统已经在全球创造了超过200项世界记录,其中有80项是来自HPC领域的实践;世界百强超算中有28个采用的是AMD系统。

继米兰问世之后,AMD下一代CPU行将问世,新一代CPU的目标是两百亿亿次浮点运算;2023年建成、世界上最强、采用AMD霄龙处理器的新一代E级计算系统,也已经在路上。

随着业界的需求与技术的提升,所有新的产品都在继续发展的路上。

笔者有幸参加了AMD于2019年8月在旧金山举行的“罗马”处理器发布会,和今年3月线上举办的“米兰”发布会,均为新品在性能、价格等多方面的优势与创新折服。

创新从未停止

AMD设计的处理器采用台积电7纳米技术实现量产。那么AMD的创新在哪里?

12-1.jpg AMD全球副总裁、中国区企业及商用事业部总经理刘宏兵

10月21日,CCF HPC China 2021在珠海举行;AMD全球副总裁、中国区企业及商用事业部总经理刘宏兵在“芯驭智能:共创未来”的主题演讲中举例进行了介绍。

一是被业界接受的小芯片技术。小芯片技术除了带来7纳米技术,可以在同一颗CPU里做更多核,从32、48、64核,到128核甚至更多,也带来了成本更低。

二是3D封装技术。3D封装技术最早用应用在存储领域,在有限的空间内安排更多的元件、更多的电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将3D封装技术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其应用意义同样非凡。它意味着可以支持更多的内存、支持更多的硬盘、更多GPU……AI的应用使霄龙处理器得到广泛采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可以支持更多的GPU卡。

三是统一内存地址。面对混合异构的不断出现,作为一家既生产CPU又做GPU的公司,AMD在二者之间通讯时统一内存地址、实现无障碍统一访问,单CPU性能逐渐提高,在运行多核CPU的同时能够提供稳定无抖动的计算,为客户带来最大的收益。

四是E级的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社会的发展,对计算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简单的T级运算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AMD已经开始探讨E级的百亿亿次的浮点运算。如跟美国能源部一起研制、年内即将交付的一个新的超算系统,采用“米兰”处理器CPU、GPU内存统一寻址,可以做到1.5E(150亿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今天世界上全部超算前50名的计算能力总和。

伴随CPU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功耗在飞速上涨,一颗CPU功耗100瓦到400瓦,为下一代主板设计的CPU功耗甚至科大600瓦。每座数据中心有上百万颗CPU,其功耗与运营成本令人咋舌。

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与CPU密切相关。虽然厂商都在宣传处理器一代比一代更加节能,但单位功耗下提供对应的算力挑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AMD50多年的历史,就是科技创新的历史

在IT市场上打拼了50多年的AMD,始终坚持在科技领域拓展。在全球1.2万名员工中超过一万名是研发和技术人员。刘宏兵表示,AMD今天能够“活”下来,能够有50年的历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并且靠科技创新能够不断取得进展。

与业界众多的半导体公司对比,AMD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既是一家既生产台式机、笔记本以及服务器CPU的公司,同时又生产GPU的公司。在刘宏兵看来,AMD的理念是不求大而全,而是希望在专长的领域提供最好的产品,在专长领域能够提供最好的平台。

新一代EPYC发布以来,AMD大力建设生态,从应用层面、各种接口层面跟业内所有的OEM厂商、板卡厂商合作,加强生态。

11.jpg AMD全球副总裁、中国区企业及商用事业部总经理刘宏兵

“AMD以新一代CPU和半导体技术、新一代高性能处理技术重新回到服务器市场,跟各种应用系统、生产系统的结合,将把国内的高性能计算应用带到新的领域、新的层级。” 刘宏兵最后说。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