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从发不出工资到一年上调三次,这家小媒体如何“逆袭”?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voao.com/a/209244.aspx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文作者赵国华系大众报业集团期刊中心主编、新闻研究所所长。

  职工11个月领不到工资,累计欠债1700多万元,办公大楼险被拍卖……

  就这样一家业界说“看不到希望”、职工说“看不到前途”的报社,却在传统媒体普遍下滑的环境下,不仅几年就还清了所有债务,主要经营指标连续14年稳步增长,而且,仅用一年多时间发力冲刺,基本实现了融媒转型的跨越发展,为经济类、行业类、区域类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

  这家报社,就是创刊于1984年的四川经济日报社。实现触底反弹,在“死亡线”上绝处逢生,四川经济日报社如何做到的?

  本文作者对话四川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银昭,听他讲述四川经济日报社的“逆袭”之路。

  绝地反弹求生路

  问:前不久四川省委宣传部到贵报调研,相关领导指出,“四川经济日报社是一家有活力、创新力强的媒体,通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为四川传统媒体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个评价是准确的,也是来之不易的,是这样吗?

  答:是的。今天看来,报社或许小有成绩,但在多年以前,我们却经历了至暗时刻。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

  2007年,报社正逢谷底。当时,累计欠债1700多万元以致债主频频上门闹事,包括我在内的职工11个月领不到工资,退休职工无社保为此上访不断,10多起官司缠身疲于应付,报社办公大楼的拍卖公告已登上了报纸。

  这年底,上级组织来宣布我们这届班子上任,有职工就在会上打瞌睡,可想而知,职工对新的班子,对单位的未来,是早已失去信心和希望了。新班子上任不到一个月,一位老职工在记者节座谈会上对我说,你还在报社干啥,这是害了你啊,到哪里你不能干一番事?“完了,川经报已经完了,不是瘫痪了,是已经像植物人一样,没知觉,没希望了。”类似的话,两位新闻界前辈都对我说过。他们还说,“如果川经报起来了,那就是四川报业的奇迹”。

  问: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川经报能活下来的时候,您为什么有勇气接下这块“烫手山芋”?您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李银昭:我不是常常把“勇气”挂在嘴边的人。上任的时候,也没烧出半把火,比如表个决心、立个目标、更换一批干部。我让所有干部、职工,昨天干啥,今天仍然干啥,原位不动。一些领导上任,就更换关键部门的员工,实际上容易动摇军心,造成人心不稳。再比如,我真没规划个三年、五年的宏大目标,我只知道,今天把今天的事干好,明年把明年的事干好,哪怕是一件小事,如果有三种结果,也力争做到最佳的那个结果。长此以往,报社就一定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川经报创办于1984年,是西部最早的经济类报纸之一,是四川省唯一一张面向全国的省级综合性经济大报,是四川省极少数21个市州记者站齐全的纸媒。明明有这样的优势,却一度落得“捧着金饭碗却找不到饭吃”。我经历过四任总编,大家都想把报社搞好,有一番作为,但为啥子报社一路下滑,越陷越深?我想原因很多,比如,报纸的定位问题。

  我上任之初,发现许多员工对报纸的定位还争论不休。在一次会议上,我说,报纸的定位,一直写在四川经济日报的报头上,那就是——“四川经济”“经济四川”。那么醒目,与我们天天见面、朝夕相处,我们却满世界去找定位,去找希望。立足“四川”,做好“经济”,就是我们的定位,就是四川经济日报大有可为的地方。

  想要有“为”,首先要有所“不为”。因此,报社的新闻业务,首先减少了对“工青妇”的关注,接着,又减少了对“公检法司”的报道,后来,又减少了延续多年的消防、食品、教育等多个周刊。作为一份8个版的对开大报,我们集中力量,围绕中央和省委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开展宣传,对全省21个市州的经济发展进行挖掘报道。

  集中优势“兵力”,聚焦在“经济”点位上,报纸的新闻质量、报社的经营收入也开始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问:川经报不仅“活”了下来,还恢复了生机,甚至爆发出了无限潜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川经报算是走出了困境?

  答:还真不好界定出一个确切的时间。从发不上工资,到发上工资、按时发工资,再到工资一年上调三次。就这样,报社一步一步走过来。2014年,在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评选的四川省报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四川经济日报》已名列第五,在全国省级经济报刊中名列前茅。

  2016年,报社还清了全部历史欠债,经营、发行等主要指标连续稳步增长,到2020年,报社已驶上融媒转型快车道。

  可以说,在没有得到财政资金“输血”、没有引入外部资本“救场”、 没有求助外来团队“天降”的情况下,四川经济日报社的楼还是那栋楼,人还是那群人,报还是那张报,却靠一群报社的“坚守者”,在有限的资源上,实现了绝地求生、再次创业。

  上面提到的那位说川经报“像植物人一样没希望”的老员工,在后来的春节老职工座谈会上,又说话了。不过这一次,他说的却是:“看到希望了,我收回上次说的那些话。”

  匠造精品突围路

  问:起死回生不容易,我们看到,川经报创造了一个奇迹。让人惊叹的是,川经报创造的奇迹还不止这一个。贵报在传统媒体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实现触底反弹后连续多年逆势上升,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答:取得现在的成绩,我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有一件事,就令我记忆犹新。

  推进“两化互动”,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报社意识到这是全省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不仅在理论上对“两化互动”进行深入学习,还组织采编力量,深入挖掘、总结各市州、各区县推动“两化互动”的具体实践。在2012年7月召开的“四川省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大会”当天,报社一举推出了104个版的重磅报道,在四川媒体界引起轰动。104个版的报道,不仅展现了一家经济媒体的担当作为,也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媒体之力,报社还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问:由此可见,“内容为王”是媒体永远的“护城河”。现在,以扎实的报道内容著称的“川经体”已经从四川“出圈”了。“川经体”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李银昭:如果说,川经报的内容有些许可圈可点之处,我想,秘诀只有一个——坚守初心、秉持匠心、永葆文心!

  “川经体”的特色为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讲究新闻视角、哲史思考、人文关怀、诗意表达。我要求记者们,要把新闻报道写真实、准确、精要,如果是通讯稿,还要在此基础上兼具报告文学的鲜活、细腻、厚重,让人读来如诗如歌。

  比如,报社采写的长篇通讯《百万父亲兴巴山》,就同时获得了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四川新闻一等奖。这些特稿,往往在头版整版隆重推出,看来浓墨重彩,读来酣畅淋漓,每每发布,都会引发强烈反响,甚至被一些地方政府引为当地宣传范文,鼓励宣传口线人员品读学习,推荐给其他媒体作为资料参考。

  “川经体”,是我们在坚持“内容为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川经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从报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王牌。

  问:在当下媒体大多追求“短平快”之时,实属不可多见的匠心之作。如此耗时耗力写文章,您觉得值吗?

  答:随着融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的泉涌,传统媒体的优势逐渐丧失,人才逐渐流失,静下心来写精品稿件的定力逐渐缺失。但是,我始终认为,无论新闻的载体和阅读的方式如何改变,精品内容永远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精品稿件永远拥有读者和市场。

  您刚刚提到的那些稿件,有的是我们行程几千公里,去到海拔几千米,用10多天采写、月余时间打磨出来的,可以说每一篇稿件都是匠心之作。这些慢工苦熬出的细活儿,为川经报赢得了美誉和荣誉。

  付出总有回报。2007年到2021年,报社培养出了一大批好记者好编辑,产出了一大批好稿件好版面,仅在近5年,就荣获中国经济新闻奖等国家级新闻一等奖5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四川省新闻奖等省级奖项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9个、好版面6个。

  川经报没有依靠搞投资、办公司、做电商等多元化经营去“赚快钱”,而仅仅凭借精耕“新闻主业”,就重新赢回了读者和市场,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融合转型超车路

  问: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传播方式以及管理和运行机制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贵报又是如何应对融媒时代的挑战,实现转型升级的?

  答:2016年左右,四川经济日报走出困境,有了余力思考新的发展方向。当时,众多传统媒体都面临着相似的处境:纸媒风光不再,仅依靠报纸,独木难支。下一步该向何处去?大家都说,向融媒体转型。但如何转?谁有成熟经验?谁又敢保证转过去就是平地而不是深渊?

  但无论如何,媒体融合发展都是每一个媒体人,尤其是媒体单位负责人必须面对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参与这场变革,我个人是既“热”又“冷”。

  首先是像“热锅上的蚂蚁”。报社多次组团到省内外的新华社、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澎湃新闻、江苏经济报、山西经济日报、成都电视台等媒体单位考察学习,向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们“取经”。看一看他们蹚过的河,学一学他们出过的彩。

  同时,在冷静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这些年在媒体融合中,有的媒体单位搞时装展、搞房屋中介,甚至卖玉石、卖车厘子、卖东北大米、卖韩国化妆品,总之,哪样赚钱就搞哪样,把这统称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细思,热闹的多、门道的少,烧钱的多、盈利的少,大都还没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

  于是,我这只热锅上的蚂蚁又必须“冷眼旁观”。川经报起步迟、体量小、家底薄,我们没有可以反复试错的成本,必须找准使力的方向,否则只会努力越大错误越多、航向越偏。

  问:那么,川经报是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融媒发展路径的?

  答: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美”,瞄准细分领域,精准发力。对此,报社大致分了四步走。

  一是,全力完善媒体矩阵。2015年2月,完成“四川经济网”改版,以全媒体转型为重点,打造“一报、一网、两微”的综合体。

  二是,着重打造拳头产品。2019年,上线官方APP“川经瞭望”,将它作为承接纸媒功能的重要平台,构建“集纳发布各类信息的全媒体中心”。

  三是,注重产品迭代换新。2020年11月,“川经瞭望”和 “四川经济网”全新改版上线,分别定位为“传精品 阅经典”和“做有价值的新闻”,实现了系统安全、外观设计、内容迭代的全面优化提升,同时,关注视野从本省向国内外扩展,从经济领域向多元领域延伸。

  四是,融媒发布加码提速。2021年7月,融媒指挥系统及大数据分析系统顺利上线,实现采编业务“一块大屏一体统筹,多线并行全景呈现”,同时借力加“数”跑,加码新闻线索捕捉力、实时热点追踪力、传播效果分析力,成效正逐步显现。

  至此,从“一报、一网”基本配置,到“两微一端”平台建设,再到“中央厨房”配置完善,融媒矩阵构筑成形。可以说,我们用1分钱干出了10分钱的效果;用1年多时间的冲刺,跑完了有的媒体近10年探索的路程;用“短平快”的打法,取得了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成绩。报社融媒体的发展决策,将引领报社未来10年新一轮的发展。

  问:发展路径清晰可鉴,川经报未来可期。但从您给出的时间节点来看,川经报融媒转型起步较晚,是怎么做到迟到而不掉队的呢?

  答:融媒转型的前半场,川经报参与度不高,但我们在致力于两件事,一是前面说的做精品稿件,二是做精品视频。当我们上场之时,短视频正在线上抢滩。报社培育已久的视频团队成为了我们的一支奇兵。报社较早意识到了视频的重要性,2019年3月,在原有的视频小组基础上组建全新的部门——视频中心。视频团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满足于简单的新闻视频,而是对标央视级别的高端纪录片。凭借专业的视频制作水平,川经报脱颖而出。

  2017年9月,报社为本报残疾人记者杨嘉利(已故)拍摄的一部个人专题片成功“出圈”,大获好评。此后,《阿布洛哈通车首日|通向崭新未来的路,通了》等一系列优质视频作品犹如泉涌,“逢重大活动必有一部纪录片”已成为川经报的特色。

  可以说,视频的异军突起,为报社融媒发展链条扣上了关键的一环。

  问:川经报体量小,探索出了一条“以小博大”的跨越式转型升级之路。除了视频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探索?

  答:前不久,我参加四川省报业协会工作会议,交流中,省报协理事长余长久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这位媒体界的大咖说:“媒体在融合发展中,不论怎么‘+’,后面‘+’的,都应该立足于新闻,立足于自身的定位和所处的行业。”

  视频,只是我们在坚持立足行业、立足媒体、立足“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在后面的东西。事实上,我们“+”的,不仅只有视频。

  我们“+活动”。从2017年开始,川经报联合自贡、雅安、阿坝、宜宾、遂宁、德阳等多个市州,先后成功举办不同主题的“媒体行”“作家行”活动数十场,以“精心”策划、“精品”报道、“精美”视频、“精诚”服务,受到参与各方的好评。

  尤其是高规格的“‘十四五’开局看四川——2021中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此外,我们承办的 “四川省消费品精品展”“2021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川经报高水平的策划、组织、会务、宣传能力。

  我们“+品宣”。这里,我只说一个地方——米易,川经报深度参与了这个攀西县城的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头版整版推出重磅报道,以空前的广度与深度,剖析这个西部小县的创新崛起之路;组织媒体行活动,向高规格、强阵容的媒体老总方阵借力,通过大量平台传播,让米易一跃而入全国视野,进入高光时刻;连续多年承办米易县青少年公益夏令营活动,助力该县“青少年公益夏令营”品牌成长,以更温情的方式,让这个攀西县城走进大众视野。

  2020年,米易县成功跻身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可以说,报社为米易县的城市形象塑造和知名度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我们还“+新媒体产品运营”等。总结起来,就是紧扣“新闻”主业,练就“多元”本领,满足“定制”需求,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问:传媒行业瞬息万变,您对川经报接下来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是否具有信心?

  答:很多人认为,经济类、行业类、区域类传统媒体在融媒时代生存会举步维艰,但是我的观点恰恰相反。融媒时代,给川经报这样的经济类、行业类、区域类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移动互联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产出内容爆款。但是,传统媒体无论大小,与自媒体相比,都具有天然的优势。比如,媒体的公信力、专业的采编团队、严谨的内容生产流程等,都是自媒体无法比拟的。

  其次,过去传统媒体大致分为通讯社、广播、电视和报纸四大类,互相之间业务基本没有交叉,但融媒时代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业务融合的机会。现在,一家报社生产的内容,不仅有文字有图片,也可以有声音有视频,甚至可以像通讯社那样以最快的速度现场发稿、即时发稿。

  此外,融媒时代还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大舞台。过去,报纸发行到哪里,影响就只能到哪里。但是现在,有了APP、网站、微博等同样的发布平台,像川经报这样的中小媒体,也有机会与国际媒体、中央媒体同台竞技。比如,在不久前的“9·16”泸县6.0级地震发生后,川经报融媒矩阵迅速反应,川经瞭望APP的发稿时间以分钟计,成为全国最早报道该次地震的媒体之一。

  所以,我认为,融媒时代,川经报仍大有可为,川经报这样的中小媒体仍大有可为。我对川经报的未来,充满信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