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分享第132期
source link: https://feizhaojun.com/?p=319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每周分享第132期
2013年10月27日 北京·奥森的气球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1985年,芳芳姥姥门上的表哥结婚,娶的是自己爷爷的堂妹,论辈分是她姑奶奶。二人结婚之后,她见了表哥还是叫表哥,见了姑奶奶还是叫姑奶奶。
后来表哥和姑奶奶有了孩子,那个孩子就是我。因为芳芳的妈妈是我本族的姑奶奶,我见了芳芳的爸爸叫姑爷爷,但是见了芳芳爸爸的亲弟弟,我就会从我妈妈那头论,叫哥。
因为出生于一个如此复杂的辈分处境当中,我从小就把姑姨堂表这些称呼搞得明明白白。
我们通常问“你俩怎么论?”指的是两人之间的辈分关系。“论”和“伦”都是出自汉字“仑”,古时写作“侖”,下方是竹简串成的册子,上面的“亼”表示将它们集合在一起,表意是按照规则整理有序。仑意思即是秩序、规则。
我甚至猜想起先“论”和“仑”“伦”一样都是二声,比如《论语》,后来“论”字加了言字旁,强调是个动词之后,将它读作四声。
“论”这个字的读音在华北方言里面演化成了“lìn”,北京人跟你讲“咱不lìn这个”,意思就是跟你不客气、不讲究那些尊卑长幼的伦理规则。北京话里面还有一个词叫“浑不lìn”,形容一个人不讲老一套的规则,性格谁也不怕,爱谁谁。
当然有些人不同意方言中的lìn字就是“论”,很多地方写作“吝”。但是我觉得这个“lìn”就是“论”。因为很多地方就是说“lùn”。而在我家山东日照,这个音变成了“lèn”。
论道(lèn dao)
在我老家,有个词叫 lèn dao,我也并不知道怎么写,想了想或许就是写作“论道”。
lèn dao 的意思是讲究、说法,多用于一些风俗事上。比如说,长辈告诉你正月里不能理发,你不明原因,面对这种约束规则就可以反问:“为什么,这还有什么lèn dao?”
lèn dao 只是一些约定的做事规则,只要遵循即可,并无好坏之说。但是人世间的规则,多是“不让”你做些什么。比如寒食不生火,正月不理发,棺材不能放镜子,碗里不能竖筷子,结婚新娘子不能见井盖……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你需要面临一些莫名的惩罚(而这种惩罚多是虚想的,可能正月理发舅舅死不了,你倒先被街坊的口水喷死了)。
由于规则的破坏意味着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lèn dao”一词逐渐的演变成“一些迷信的说不清楚的不好的事情”。比方说,张大娘的额上长了一个瘤子,街坊四邻不知道病灶原因,于是会议论说:张大娘可能是有什么lèn dao。意思就是她或许做了一些让神明不悦的事情。
现在大家越来越不相信迷信,一些婚丧嫁娶的习俗也在消失,这种方言词汇将不会长存,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个词了。但是这个词消失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词能精准的表达它的意思。我们的语言在退化。
现在有很多人不好好说话,YYDS就是一个例子。网友特别喜欢造一些词出来,而很多新造的词并没有特别的含义,不是为了表达精准而造。
我看到有人为了把地名说的隐晦,将西安称作“陕A”,将南京称作“nj”……这类例子成千上万。如果像是YYDS这种现象级被许多人知晓的还好,不然看一些信息大家都要去靠猜,完全违背了语言的存在是用于的沟通目的。
我讨厌凭空造词,而又把先人造的词舍弃。
很喜欢这个秋天的朋友圈,齐刷刷地全是好冷不想起床,根本没有人在假装热爱生活。
科普和冷知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字中的“平”指的是北平。他兄弟五人都是以出生地地名起名,依次是隆津、隆平、隆赣、隆德(德安)、隆湘。
渤海的平均深度大概是18米,最深处也只有80多米,青海湖都比它深,平均深度21米。
因为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渤海还在变小变浅,有人推测说渤海将在二三百年后消失。
在山东省东营市,有大片的陆地面积是黄河在近百年冲积而成的。下图标注了黄河入海口海岸线的变化,可以看到仅在1855年之后,黄河从南方淮河改道到山东大清河,就冲出大量陆地。
如果将来渤海真的消失了,华北以及胶辽地区的气候,也有有很大变化吧。
这才是猛男喜欢的东西,毛毯熊真是太可爱啦!
最近被种草的表情毛毯熊。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