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科技巨头竞相争抢的黄金乡
source link: https://www.tuoluocaijing.cn/views/detail-1007158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元宇宙:科技巨头竞相争抢的黄金乡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018年,斯皮尔伯格在电影《头号玩家》中描绘了未来世界虚拟现实的具体场景。这些对于元宇宙的设想不仅启发了观众,也为一些科技公司带来新的灵感。
元宇宙,Metaverse,即现实和虚拟融合成的数字世界,metaverse这个词是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在《雪崩》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斯蒂芬森对元空间的定义如下:它是一个有技术(计算机)基础的元空间,它还得有一个经济目的(可以使用原生货币,产生交易和利润),参与者有一个互动的化身(传递情感),它必须能够代表真实数量的个人,以加强与物理世界的相似性(人群是由几个人组成的,而不是由 "200人在等候室 "这样的信息组成)。而现在它通常指人们通过不同的设备接入相同的一个虚拟世界,并通过不同的设备完成虚拟空间的交流。
巨头的布局
在这片新的土壤里,走的最远的科技巨头就是Facebook,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一直在努力推广其全新的理念及其全新技术团队正在做出的尝试,这个科技巨头将虚拟现实版的互联网——元宇宙 ,视为未来。
除了 Facebook , 国内互联网巨头也不甘落后。近期据天眼查显示,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申请注册“阿里元宇宙”“淘宝元宇宙”“钉钉元宇宙”等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科学仪器、广告销售、教育娱乐等,目前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中。阿里巴巴的一通操作也顺利让元宇宙出圈。
除了阿里巴巴,另一个国内科技巨头腾讯也早已踏上了寻找黄金乡的征途,9月14日 腾讯申请注册“QQ元宇宙”商标,而在此之前,腾讯方面已经申请了“王者元宇宙”“天美元宇宙”商标等。而注册商标显然只是我们所能看见的冰山一角。
先驱中的先驱
但这些巨头们也并非先驱,1997年,Canal+(法国最庞大的电视商业集团)推出了法国第一个在线虚拟世界 "Le Deuxième Monde「第二世界」",用户通过邮寄收到一张CD,里面有一张三维数字化的巴黎地图(部分),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该CD,创建一个化身并在城市中行走,认识朋友并在小组中聚会,通过文字聊天,并浏览广告(想象下1997年的网速,你就会觉得这是个奇迹)。这个“元宇宙”能满足上文中斯蒂芬森提出的四条规则中的三条,而经济层面仅限于现实世界产品的广告。
2003年,著名的 " Second Life"(第二人生)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和普遍的元空间版本,而且还超前的采用了本地货币 Linden Dollar(L$)在内的基本概念,而这个币还可以通过法币购买。
再度启程,寻找黄金乡
尽管看起来都很美,但最终这些项目都被历史车轮无情的碾压。那缘何,现在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开始跳入这趟“浑水”?
物质基础:今天的市场比起2000年代显然更加成熟,至少在欧洲和美国,计算机设备和宽带互联网接入率几乎占人口的90%,并且普通民众都有经济能力使用带宽为2G/S以上的光纤网络,以及许多 VR、AR 接入设备。
社会基础:疫情是线上生活的推射器,最贴近元宇宙概念的虚拟游戏受众越来越广泛,甚至许多老年用户都参与其中,而加密货币的流行,也让元宇宙的经济基础更加稳固。
技术基础:现在的虚拟现实设备已经能很好的解决一直以来元宇宙最大的门槛 —— 沉浸感。使用者的角色现在可以从多年以来的“观看者”转为“演员”,真真切切的参与到这场虚拟大戏中。
对于像Facebook和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元宇宙能通过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来增加用户粘性。例如天猫元宇宙,想象一下,你不用换衣服,不用肉身跑到商场,只需带上可穿戴设备,立即就可以"就像 "在实体店购买产品一样,看到,摸到你想要的商品,而且假设是电子产品,它还可以在你面前虚拟展示所有相关功能,假设是服装,它可以给你瞬间展示大量搭配,等等,没有不可能,只有你想不到。
而 Facebook, 坐拥全球20亿用户,开拓元宇宙去解决虚拟社交的痛点,其可迸发的能量,无法估量。
Facebook 欧洲万职计划,启动元宇宙发展特快
本周一,Facebook 用更加宏大的计划重申自己深挖元宇宙领域的决心。在一篇博文中宣布,在未来五年内,在欧盟——这个元宇宙起源的地方,创造10,000个新的高技能职位,以建立元宇宙。当然这其中的确有一部分“信用危机”的公关成分(欧洲多个地区都自发组织 anti-facebook 的活动,包括笔者身边的朋友也参与了不少线上线下的抗议活动,并建议身边的人停止使用facebook),作为公司利益而言,无可厚非。但这依旧不会改变 Facebook 挖掘元宇宙的进程。科技的进步,必然始于利益驱动,但最终它又将反哺人民,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公平的机会, 享有更多的权利,长远看来,它终究是件善事。
在未来几年里,我预计人们会从把我们看作是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过渡到把我们看作是一家元宇宙公司。
——马克·扎克伯格 ,The Verge
这家社交媒体巨头还表示,在欧盟投资有很多优势,例如庞大的消费市场,一流的大学,以及高质量的人才。
除了投资欧洲市场开发元宇宙,Facebook 已经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它收购了 Oculus VR 头盔等硬件开发商,并致力于开发AR眼镜和腕带技术。它还购买了大量的 VR 游戏工作室,包括 BigBox VR 。据《信息报》3月报道,目前约 1 万名员工在从事VR工作。
扎克伯格认为,这种物理世界的数字替代品将使新时代的用户过上另一种生活,并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这就是互联网的未来。而元宇宙,将使用户真正在线上感觉到人和人在一起的感觉。
1992年设想的元宇宙概念,现在正在通过各种元素的融合越来越真实。技术先决条件(宽带连接的质量和低成本,VR头盔的价格下降),社会环境(虚拟人际关系接受度,社交网络和在线游戏的使用率),还有越来越成熟的服务环境。游戏(《堡垒之夜》)、电子商务(阿里巴巴)、社交(Facebook)、工作(Zoom)如何在一个虚拟世界中汇集起来?而巨头的参与,并不意味着就是成功。谷歌在社交领域的滑铁卢,Facebook在电子邮件或电商业务中的失败,这些还历历在目。在元宇宙的领域,必定会出现新的挑战者,而这都会让我们的未来更加有趣,值得期待。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