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雷军的那次「辞职」,决定了他现在的「成功」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33287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雷军的那次「辞职」,决定了他现在的「成功」

公众号「非著名程序员」主理人,程序员/复业者/生涯规划师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非著名程序员」,欢迎大家关注。

大家好,我是校长。

01

前言

前几天我刚刚读完了金山公司的传记《生生不息》,这本书讲述了雷军在金山的工作成长经历,尤其重点大篇幅的讲述了 2011 年,雷军重新回归金山担任金山董事长,帮助金山从传统软件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

其实,如果你认真读的话,你就可以发现雷军在 2007 年之前,在金山的工作经历与 2011 年回归金山之后,不管是从企业管理,还是商业思维,战略眼光,还是投资经验方面都大为不同,能够感受到雷军的强烈对比变化,就如同变了一个人一样。

我去年看完了小米的传记《一往无前》,这本书其实是重点讲述了雷军创立小米这 10 年的心路历程和小米的成长经历。

如果你将《生生不息》和《一往无前》连起来看的话,你就可以了解一个完整的雷军。我之前读《一往无前》对雷军的能力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讶和佩服,一发现和《生生不息》的前半段 1992 - 2007 年这 15 年金山的工作相比,你就可以看到雷军变化太大了。

而这期间的变化,在我看来,源自雷军在 2007 年 -2010 年,这三年的空白期。

那这三年空白期,雷军去干什么了呢?雷军去做了「天使投资人」。

02

天使投资

2007 年,38 岁的雷军远非 “一事无成”,在离开金山后他依然是金山的主要股东,同时也保留了金山副董事长的职位。另外,出售卓越网给他带来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财富,让他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而比这些都重要的是,他的商业洞见一直没有停止增长。

雷军目睹了产业大潮从软件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过渡,感受到了金山在一路抗争路上的步履维艰,他开始理解,其实很长时间以来,金山都是在盐碱地里种庄稼,虽然勤奋,但总是在逆风飞行,一家企业只有跟上趋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后来著名的 “风口论” 形成的思考过程。

其实,雷军从 04 年就开始慢慢进入天使投资领域了,天使投资生涯的经历,让雷军深刻的理解了资本的力量,从投资当中也展示了雷军的冒险精神。

到了后来,在移动互联网、电商、社交媒体崛起的大背景下,雷军投资了 UCWeb(UC 浏览器)、YY(欢聚时代)、拉卡拉等十多个案子,其中不少都获得了数倍的回报。在这股天使投资的热潮里,雷军看到了大量的创业者和他们的事业生死与共的决心,内心的火种被再次点燃了。

03

机遇正当时

离开了金山之后,除了专心于做天使投资人,就在雷军离开金山的 2007 年,大洋彼岸发生的两件大事带给了他极大的震撼,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在这一年先后发布,它们彻底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

人们用多点触控屏一气呵成地在屏幕上控制滚动列表时,像是感受到了新的魔法一样兴奋不已。而程序开发者的狂欢也随即到来,当众多开发者争先恐后地进入了 iOS 和安卓的开发者平台时,移动领域的革命已经若隐若现。一些敏感的科技工作者判断,未来 5~10 年,所有带 CPU 的产品都会开始无界化的进程,也就是说,未来 PC 端的程序都将可以直接放到手机端使用,而 10 年之后,趋势会使电子产品智能化。

这意味着,在互联网革命之后,一个新的时代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幕正在暗处慢慢拉开。

也就是从那时起,雷军开始变成了一个狂热的手机爱好者,他会第一时间购买所有厂商出品的手机,体验不同的操作系统带来的不同使用感受。有时候和同行一起在路边吃个马兰拉面的时间里,他也会两眼放光地从随身背着的黑色尼龙双肩包里取出好几部手机,兴致勃勃地告诉别人:“这部是 iPhone(苹果手机),这部是 HTC(宏达),这个是 Google G1(谷歌 G1)!”

那一年,他买过 20 部第一代苹果手机送人,然后告诉身边的朋友:“你得去这个新大陆里体会体会。” 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雷军的商业思维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和朋友谈话的时候,他不再愁眉不展地回顾过去,而总是眉飞色舞地抛出一个问题:5 年、10 年之后,中国市场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

从 2007 年开始,雷军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他不再使用电脑,所有的操作都在手机上完成。

也就是来自于一个极客对手机的热爱,以及作为一个投资人对商业领域变化的敏感,雷军感受到了新的机遇和浪潮,所以,在 2010 年的时候,成立了小米,后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

04

成熟的商业思维

也就是有了这三年在投资领域的专心历练和经历,有了这三年对手机行业变化的执着与思考,才有了后来的雷军。

如果说 1992 年 - 2007 年这 15 年雷军是一个很好的技术管理者,企业管理者的话,这是 1.0 版本的雷军,还具有传统软件企业的思维,那么 2007 - 2010 年这三年空白期给他带来的思考,让雷军拥有了极致的商业眼光和对资本的独到理解。这三年可以说是 2.0 版本的雷军,从 2010 年到现在,不管是成立小米,还是回归金山,都展现了雷军具有强大商业思维和企业战略能力,同时又将资本运作到了极致,这就是雷军 3.0 版本吧。

也就是在空白期的思考,让雷军悟出了「风口论」;让雷军悟出了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让雷军对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让雷军回归金山掌握了改革的密码,从而提出了改革金山的五步战略。

这五步战略就是:关停并转,包产到户,放水养鱼,腾笼换鸟,筑巢引凤。这五部战略具体指什么,我就不介绍了,一两句说不清楚,大家可以去看书。

所以,你看,没有这三年空白期的投资经历与思考,可能就没有雷军这些商业思维和洞见;如果没有这三年的空白期,可能就没有「风口论」,没有「互联网七字诀」,没有改革金山的这「五步战略」。

05

总结思考

其实,雷军作为一个金山的程序员,之所以一步一步的能够成为金山的管理者,能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淘沙者,其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尤其是,这空白期的三年经历,给我的思考就是:

1、有时候,不能一味的待在一个地方,不挪屁股,不敢出来,其实,抽时间,抬头看看天,会给你更大的启发和与帮助。所以,我们程序员也是如此,不要一味的只知道编程,有时候,可以试着换个岗或者轮个岗,体验一下不同的岗位,当你再回归主业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有更深的洞见与发现,从而进一步提升你在主业领域的能力。

2、思考的重要性,空白期这三年雷军经历了大量的发现与思考,所以,思考对于一个人来讲,或许是提升认知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认知的基础,没事多思考,瞎琢磨,可能以前自己很多看不到机遇,发现不了的机会就能够看见了,发现了。

你看,雷军可能得感谢在 2007 年帮助金山完成上市之后,敢于从金山辞职,这一次的辞职,可能就决定了雷军今后的成功。

好东西,看这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