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任天堂、三星都不让你撕掉「屏幕出厂膜」?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app/144804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什么任天堂、三星都不让你撕掉「屏幕出厂膜」?
任天堂新款 Switch 上市了,在许多外媒评测中都提到了那块 OLED 屏幕较前代有了较大的提升,提升点主要体现在更大的屏幕和更高对比度上,另外由于 OLED 本身特性,黑色区域像素不发光,这也让整机续航有所提升。
总之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屏幕变大变好,对玩家体验而言总归是一件好事。
不过除了评测,新款的 Switch OLED 屏幕也因另一件事成了讨论热点。Switch OLED 换上全新材质的屏幕,表面覆盖了一层玻璃,因此任天堂在这层玻璃表面贴上了一层「抗散射胶膜 (anti-scattering adhesive film)」,这名字听上去不明觉厉,其实就是俗称的「防爆膜」,其作用是避免表面玻璃破损后产生散落的碎片弄伤消费者。
▲ 实现类似这样的效果
任天堂提前透露了这层膜的存在,并劝诫各位「爱撕机膜人」请勿撕下这层膜,有需要可以在这层膜之上另外贴膜。
The Verge 的 Switch OLED 评测文章中捎带提到了这一消息,但文章作者 Andrew Webster 坦言,在他的体验过程中,并没有觉察到这层膜的存在。不过出于保护,我们也不建议玩家到手后撕去防爆膜。
这些贴膜,不要轻易撕开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厂商呼吁用户不要撕开出厂膜了。
2019 年年初,三星发布了 Galaxy S10 系列手机,机器采用了超声波指纹识别,一般的钢化膜比较厚,可能会导致指纹解锁无法正常使用,于是三星贴心地为每一台新机贴上了原装保护膜,虽说这是一块塑料膜,但总比没有膜要强。
追求手感的裸机党大可直接撕开这层膜,这并不会影响手机正常使用,但贴膜党则需要三思了,如果想要换上手感更佳的钢化膜,就得考虑厚度薄的产品,配件成本大增。
同一年,三星 Galaxy Fold 系列也被一张小小的膜搞得焦头烂额。2019 年 2 月,三星发布了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为了实现折叠设计,内屏是一块柔软屏。4 月不少媒体拿到实机后,上手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地把膜撕掉,没曾想这一撕导致整块屏直接报废。
从外媒发的 Twitter 内容可以看出,大多都提到了撕膜过程艰难,费挺大力气才能把膜撕下来的情况,那是因为那层膜其实是 PI 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属于显示屏部件之一,用于保护脆弱的 OLED 面板。撕下后会导致氧化等情况,从而使得屏幕受伤。
▲ 图片来源:MKBHD 推特
出了这事后,三星紧急改进了设计工艺,把 PI 薄膜嵌入边框内层,并在铰链头尾处加增了「保护帽」提升防尘性能,最后在在包装内提醒用户,请勿撕膜。
前面提到的两种外膜,都算是应对特殊情况而诞生的保护膜,然而有一种膜,虽然在屏幕最表面,却不是为了保护屏幕,而是作为显像的必要结构而存在的,那就是液晶屏幕的偏光膜 (Polariser),也叫偏振膜。
LCD 屏幕靠背光层发出光线,透过液晶层、彩色滤膜、偏振层之后,最后显现出用户所看到的图像,没有了偏光膜过滤光线的话,我们看到的就只有背光层发出的白光。
早些年有些电视或显示屏设备,会在机器醒目的位置提醒用户请勿撕掉表面膜,但后来大多数厂商都把偏光膜嵌到了边框内,也就再也不怕用户习惯性撕膜而产生售后了。
可见撕膜需谨慎,不过如今的新手机,大多都会出厂自带一张塑料膜,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屏幕因磕碰、包装内部细小颗粒而损伤,若没有特殊标识,这些膜都是可以撕掉的。
之后或裸机使用,或重新贴膜,任君选择。
膜的种类和用途
前段时间,外媒 gsmarena 发起了一项投票,调查用户是否会为手机贴膜或戴壳,结果表明近半用户会贴上玻璃膜,还有 13.79% 的用户用着手机出厂自带的膜。
不过那是针对外国用户的调查,我更好奇国内用户面对这一问题,投票结果会是怎样的?
就我个人而言,每次买新机都是「机器未到,配件先行」,其中必定会包含一张保护膜,至于是什么膜还会应不同设备,选购不同的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保护膜,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种类,他们又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按照材质不同,将保护膜的种类粗略分成玻璃和塑料两种,由此派生出钢化膜、类纸膜、水凝膜、防窥膜多种主流保护膜,除了最后一种防窥膜其余几种,我在不同时期不同设备上都使用过,下面就结合我个人的使用感受,给大家聊一聊。
1. 钢化膜
钢化膜,简单地讲是把玻璃通过钢化工艺,加强表面的致密性,让其实现更高的强度和抗摔性。它跟大部分手机一样,都是玻璃材质,所以钢化膜的手感也是最接近手机原生面板的。
选购保护膜时要考虑以下几点:透光率、硬度、厚度。钢化膜相较与塑料膜,在这几点都是占优的。
首先是透光率,钢化膜的透光率基本上都可达到 90%,透光率越高,对屏幕观感的影响就越低,厂家基本不会在宣传页面上直接写出透光率,但可以向客服询问准确数字。
接下来是硬度,我们逛某宝页面时,经常能看到详情页上用大字写着「9H」,聪明的你大概已经想到,这个 9H 指的就是铅笔的硬度,虽然 9H 在铅芯中算是很高的等级了,但我们都知道,铅笔是由石墨制成的,然而石墨这种材质,在国际通用衡量矿物硬度的莫氏硬度表中只能得到 1-1.5 的硬度等级,而钢化玻璃接近 6,那当然不会被 9H 的铅笔划伤了。
▲ 图片来源:USGS
不过钢化膜在面对我们生活中更常见的沙石,也就是二氧化硅的晶体(莫氏硬度为 7)时,保护强度还是稍逊,所以平时遇到磕磕碰碰,还是不免产生划痕。
另外钢化玻璃就跟其他许多东西一样,做厚容易做薄难。前面也提到了,膜的厚度会对指纹识别准确度、手感和透光率等方面造成影响。理论上膜越薄越好,工艺难度也越高,成本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对了,市面上所售的钢化膜基本上都会在表面加一层 PET 基材,作用类似于任天堂 Switch OLED 表面的抗散射胶膜,用于防止玻璃破裂后产生的碎片四处飞溅。
2. 类纸膜
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功能膜,大多采用 PET 材质,在表面添加一层磨砂颗粒,以营造出类似纸张表面的触感,通常用在平板设备上。
它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它能实实在在模拟出纸张的触感,让平板屏幕变得不那么滑,使用者方便控制写字和画画的力度,但缺点是膜表面的磨砂颗粒,会影响透光率和像素精细度,影响屏幕观感;另外也会对手写笔的笔尖造成磨损。
如果你经常把平板充当笔记本、画板去使用的话,是可以考虑给设备贴一张类纸膜的,效率大不同。
尤其是刚学画画的小白,对笔触的掌控能力还不是那么地强,类似纸张的触感能让你更快上手。
3. 水凝膜
这名字听着挺高大上,其实也是一张 PET 塑料膜,从诺基亚时代就已诞生的保护膜,因为其柔软特性,容易贴合在曲面屏上才又兴起,强度和透光率都稍逊于钢化膜。
4. 防窥膜
跟类纸膜相同,防窥膜也是一种功能膜,其原理是在 PET 基材表面添加一层极细的百叶窗光学栅栏,当你把百叶窗的帘叶调成与窗户垂直时,只有正面能看到照进来的光线,过高和过低处的光线都会被遮挡,这就是防窥膜的实现原理,许多 ATM 机的显示屏也利用了这一原理。
除非你真的存在防窥的需求,否则个人不太推荐。
5. 蓝宝石膜
这种膜是基于对抗划痕性能的极致追求而诞生的,因为采用了蓝宝石材质,其莫氏硬度达 9,比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大多数物质都要高,也就能起到更好的保护性。
不过它的莫氏硬度甚至比原装屏幕的玻璃更高,所以当蓝宝石膜破碎时,可能会反过来划伤原装屏幕。
贴膜是个好生意
人们对是否有必要贴膜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贴膜影响了手感,也有人觉得不贴膜就不安全。两种观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其实可以把保护膜看作是给用户的一剂「后悔药」。
一张贴膜,花了、碎了、裂开了,成本低廉不心疼,换了也就换了。然而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的屏幕上时,你会心疼手机和钱包,可能也会后悔当初没有提前给手机贴一张膜。
屏幕保护膜随屏幕诞生而诞生,只要屏幕一直存在,贴膜这门生意就不会消失。
Recommend
-
63
撕掉小米利润化妆术:研发支出黑匣子与股份支付迷局
-
65
“高速增长”、“京东自营”
-
72
新浪科技谭宵寒2018年,腾讯在短视频伸开了多个触角,但在外界来看,所有的动作都不过是战略性防御,至今,腾讯的短视频产品布局尚未产出爆款,被委以重任的微视依然没有撕掉抄袭的标签,伴随着腾讯体系的支持,流量上也还没有一路高歌猛进。在外部,微视
-
61
走出“流量为王”的误区
-
58
理性看待“取消公摊”
-
10
作者:谢东霞 来源: 连线Insight “供货方涉嫌伪造文书,涉嫌伪造假冒伪劣商品,涉嫌蓄意欺诈。我们将马上向公安机关报案。” 罗永浩抱着笔记本电脑,向网友宣读,交个朋友直播间销售...
-
4
Oculus撕掉游戏玩具标签,想成为元宇宙新入口竞核2小时前游戏、生产力、社交一网打尽Oculus只是游戏玩具?如果大家还这样认为,不免有些...
-
16
「影院级视听体验」一词,经常被电视厂商们拿来宣传自家电视机,试图证明电视体验足够好,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接近而已。 万元级的电视要对标数十上乃至上百万的影院设备,这本身就是一场力量悬殊的竞赛,首先电视屏幕大小就差了太多...
-
3
2022-03-29 17:46“营收台柱”易主,腾讯为什么想撕掉游戏标签?#腾讯游戏,进来挨骂前两天,腾讯刚刚发布最新一年的年报,往年一直是集团营收支柱的游戏业务,居然首次被数字经济业务超越了。大环境压力下,玩家们自然...
-
4
“国货之光”李宁,反手撕掉国潮标签? 2022/04/11 22:39 勇啊,砸掉“国潮”饭碗!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