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带着员工搞钱,才当得起“元宇宙山东首富”丨Living SP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11009-36482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能带着员工搞钱,才当得起“元宇宙山东首富”丨Living SP

山东首富和元宇宙的故事,要从苹果开始讲。

依我看,姜滨可以改个称号了,更时髦一点:元宇宙山东首富。

那位问了,姜滨是谁?

拿财富当指标看,姜滨是中国顶级商业精英,2020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及其家族以32亿美元身家,问鼎山东首富,随着今年股价大涨,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公布其身家涨至62亿美元,一年时间财富近乎翻倍。

但山东首富和元宇宙的故事,要从苹果开始讲。

今年9月15日,苹果公司按照每年的惯例,召开了秋季新品大会,被冠以“低价”产品的iPhone13香则香矣,但A股果链股票的股价,却没有受到苹果新品刺激而上涨,如蓝色科技、立讯精密等果链龙头,甚至还在此后接近或创下了今年股价的新低。

不过,同属果链龙头股的歌尔股份,走势却傲视同门,自3月25之后,悄然走出了一波翻倍行情,股价从3月25日最低的25元,到9月8日摸高至52.25元,涨幅高达109%。

究其原因,与今年开始爆火的元宇宙概念密不可分。2013年,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就签下了索尼PlayStation VR眼镜的代工与部分研发业务,2015年投资孵化的小鸟看看(Pico),到今天占据全球高端VR设备70%以上代工份额,是最大的国内可穿戴VR设备代工商。

歌尔股份从硬件代工切入,也算拿到了通往未来元宇宙世界的一张船票,但作为VR设备代工商,歌尔还看不出有构建生态,变革移动智能设备潮水方向的机会。但如果换个视角,观看其掌舵人姜滨的几次重要动向,竟能意外得到一个知识改变未来、技术改变企业、格局拉高上限、眼光拉升股价的范本式教程。

姜滨自创立歌尔以来,完全符合投资人眼中的完美创业者形象,名校毕业、不甘平庸有野心、资本嗅觉好、销售与技术能力拔尖……这种形象应该是稀缺并可复制的;然而在当前国内社会环境下,公众更需要和喜爱的是以宏大叙事为背景,在特定意识形态下构想的英雄式人物。

当姜滨因数次违规减持,甚至边回购边减持自家股票,因而受到监管部门的问询和处罚时,一位成功的商业精英,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就坍塌为贪得无厌的资本家,从雪球、东方财富股吧中,股民对姜滨的抨击可见一斑。

歌尔股份上市13年,上涨超60倍的股价来看,减持似乎并没有太大影响公司的发展,且姜滨除收获山东首富的宝座,以及几十亿元减持带来的现金外,推行的5期员工持股计划,也让不少员工切实地“喝到了汤”。

作为当前国内社会环境下的顶级商业精英,姜滨或许将成为一种符号,在共同富裕的宏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平衡创始人、企业和员工三方的共同利益?看起来,元宇宙山东首富正在给出一个新解法。

最可能到手的元宇宙船票

我们先理一理姜滨和元宇宙的关系。姜滨做什么的?做VR的。不过,VR不代表元宇宙,元宇宙也不单是VR。

要达到《雪崩》或是《头号玩家》绿洲中,全世界都沉浸于虚拟世界的状态,不光设备端要解决目前仍存的眩晕、延迟、算力等感知交互等问题,内容端的AI技术、图像引擎以及脑机连接等“超前”技术,都需要重大技术突破。

VR设备目前仍然处于销量爬坡阶段,元宇宙也还只是概念,相关的硬件体验和应用场景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不过,Oculus 新品Quest2 VR头显推出仅数月,销量就超过历代产品总和的消息,让全球虚拟现实从业者看到风来的希望,最近XR相关领域的投融资消息也是层出不穷。

说姜滨拥有一个“VR帝国”不算言过其实,只不过相较于消费者所熟知的Pico、Google glass、Oculus等产品,歌尔的生意更多是To B的,给C端品牌做代工。

据姜滨介绍,歌尔股份从2012年就开始布局VR/AR行业,目前已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显70%以上市场份额,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其VR相关营收占比,已由2020年上半年的23%增长至37%,智能声学整机(TWS耳机等)业务占比降至约41%。可以说如果VR设备销量持续攀升,乃至元宇宙世界到来,歌尔股份必定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2.png

来源:华安证券

通常情况下,这里应该称赞姜滨落子精准、目光如炬,但实际上歌尔股份能取得如今在VR行业的地位,并不像杉杉股份郑永刚从服装转型锂电池材料、陆正耀开面馆或者王传福造电动车一般,因为具备超前眼光或紧追风口或家国情怀,直接转型到一个与此前完全不相关的领域。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姜滨带领歌尔股份,从话筒到TWS耳机再到VR的过程,应该是“步步为营”。

这也是制造业类似互联网创业的一个特点,掌握一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就如同把住了相关领域的流量入口一般,不仅具备一定的进入壁垒,而且可以持续打通相关产业的路径。

1965年,姜滨出生在山东威海,在那个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姜滨最大的爱好便是读书。1983年,姜滨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当时国内市场环境风云变化,姜滨两耳不闻窗外事,4年间读了不下400本书。很难说读书对一个处于社会转折期间的大学生,有什么具体的塑造作用,不过正如被80年代大学生奉为圭臬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说,我们对过去无能为力,但可以改变未来。

姜滨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1987年毕业后,姜滨被分配到专业对口的潍坊无线电八厂,任生产话筒的车间技术员,从高校中学来的知识,结合车间学到的技术,1996年姜滨下海,与朋友创立了一家生产话筒的小厂,不过姜滨并不满足与仅有薄利的现状,2001年他决定单飞,与妻子胡双美成立潍坊怡力达,也就是歌尔股份的前身。

姜滨信奉技术,歌尔也受益于此,他舍得花大价钱购置设备,采取名为“修桥”实为借鉴整合的模仿式创新,与国内电声专业前十名的高校合作搞科研,产品也得到了苹果、松下、三星、惠普、联想等国内外大客户的认可。

歌尔在声学领域积累了不少关键技术,从最早的驻极体电容麦克(ECM),后来涉足手机微型扬声器/受话器领域,输入声学这块算是让姜滨玩明白了,后面自然就是输出声学,从普通耳机到蓝牙耳机,再到高保真立体声耳机、蓝牙耳机和TWS耳机造了个遍,现在歌尔营收中的41%,依然是由声学贡献的。

2009年,电视的3D技术开始流行,由于在声学领域积累了不少大客户,以歌尔的技术实力,生产3D眼睛自然不在话下,最多的一年曾出货2000万副,由此歌尔正式涉足光学领域。姜滨认为,未来所有的LOT产品,本质就是解决声音、视频、信息流的交互问题,从2014年开始,可穿戴的VR设备开始进入C端市场。

2015年,歌尔副总裁周宏伟创立小鸟看看,姜滨的弟弟姜龙任董事长。投中网此前曾在《字节花了90多亿,让VR行业再次“跳动”》中分析,国内VR投资热从2015年开始,随着2016年底VR妖股暴风的倒下骤降至寒冬。歌尔的存在,是Pico“过冬”的关键,2018年以来,Pico已经推出了两代小怪兽和三代NEO一体机,几乎一年迭代一次产品,这在当时的国内VR行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奢侈。

这次姜滨决定出售经营多年,即使行业寒冬也仍未放弃的Pico,多半也是为“大客户战略”让路的无奈之举,为的就是能拿到通往元宇宙世界最确定的那张船票。国信证券认为,VR/AR 作为人类对接元宇宙的入口级终端,歌尔在相关领域深耕已久,全面掌握了VR/AR 生产所需的系统集成、工业设计、传感器、光学设计、EE设计、大规模量产等核心能力,当时歌尔股份成为XR设备行业的台积电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做三星或华为,显然难度大了不止一个级别,这也是姜滨现实的一面。

通过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式的发展,从一家生产话筒的小厂,到全球VR代工厂,姜滨用知识和技术改变了自己和歌尔的命运。今年年上半年,受益VR业务较快增长,歌尔实现营业收入302.88亿元,同比增长94.49%,其中VR相关营收上涨达210.83%;仍挣扎在苹果产业链的立讯精密,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32.08%,当年的“果链双雄”,对比之下掌舵人格局与眼光高下立判。

姜滨的花式减持与歌尔去家族化

歌尔股份上市以来股价上涨超过60倍,特别是今年的消费电子低迷的状态下,股价表现依旧亮眼,姜滨也由此坐稳了山东首富的位子,不过要说起姜滨在资本市场的口碑,那真是一言难尽。

关于姜滨最大的争议,就是各种花样百出的减持。歌尔股份上市之初,姜滨家族实际持有比例超过85%,到了今天,根据半年报数据,姜滨家族合计仅持有34.43%的歌尔股份,也就是说上市仅13年,姜滨家族便将手中的一多半股票换成了现金。

因为减持,姜滨还曾多次收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和问询。2012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姜滨及一致行动人姜龙,合计减持比例达到8.748%,未及时进行披露并停止买卖股票,而受到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更具槽点的减持,来自2019年末。当时歌尔股份一天内发布数十份公告,其中一份内容是实控人和高管减持,另一份则是公司计划增持股份的公告。一边减持一边回购,这等“左右互搏”的操作,放眼整个A股也就寥寥数次,而姜滨还真就这么干了,果不其然,三天后深交所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解释。

《长江商报》曾统计,自2012年以来,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员工持股计划转让、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手段,姜滨家族累计套现超过70亿元。这其中,通过二级市场减持金额约26.53亿元;通过歌尔集团发行的两次可转债转股,变相套现32亿元,两次转让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套现16.32亿元。

作为旁观者打破头也想不明白,明明手里还有此前减持的大把现金,却依然打这种注定会引起关注的擦边球,姜滨到底是图啥?除了现金带来的“安全感”以外,如果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我的看法是如下两条:

一,通过减持实现歌尔股份的“去家族化”,变为更为公众的公司,将弟弟姜龙推向前台,自己则隐于幕后;

二,扩大员工持股计划,提升歌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先说“去家族化”。姜滨创业初期,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尚处萌芽阶段,歌尔并未进行大规模股权融资,仅在IPO前引入鸿坤地产旗下亿润投资等少数机构。作为儒风盛行山东企业,家族关系盘根错节,且传统观念下,企业股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姜滨若要保证控制力的前提下去家族化,减持给二级市场是最好的选择。

即将独立上市的歌尔微电子,便没有母公司这样的桎梏。歌尔微电子成立于2017年,姜龙任董事长,2019年完成21.5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中信建投资本、中金资本、基石资本、建银国际、荣成城投、招商资本、巨峰科创等机构。也不止歌尔,如灶具企业苏泊尔,创始人苏氏家族也在上市后完成了去家族化。

姜龙比姜滨小9岁,本科清华硕士人大,妥妥的学霸,2004年海外博士毕业后加入歌尔,分管市场和销售,2014年起任歌尔股份副董事长和总裁。姜龙年富力强,有姜滨缺少的海外市场经验和全球化视角,歌尔能拿下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国际客户,姜龙是关键,目前海外收入已占歌尔股份营收90%以上。此外,姜龙在歌尔股份的持股也很说明问题,通过哥哥姜滨的无偿转让,姜龙在2013年、2019年、2021年分别持有4.41%、3.16%、5.77%,姜龙数次减持歌尔股票,份额不降反升。

截至今年9月,歌尔已完成或正在施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已有5期,其中有2期来自姜滨的股份转让,其余3期来自公司回购的股票,涉及总人数近7000人。2020年年报显示,歌尔共有员工约87000人,也就是说除基层的生产人员外,近1/3的高管、业务骨干,技术骨干持有歌尔股票。据自媒体银柿财经统计,今年1月1日至9月8日,在A股施行期权激励的128个项目中,剔除少于平均人数的样本后,歌尔股份以人均激励金额188.81万元,排在第一位。

员工持股的效果也非常明显,自2015年实施第一期家园计划以来,营收从13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77.4亿元,扣非净利润从12.12亿元,增长至27.59亿元。以歌尔的股价看,持股员工也收获颇丰。

通常情况下实控人的减持行为,直接涉及股东的利益,于是我们看到在雪球、东财股吧上对姜滨花式减持的批评,财经媒体对此也多有分析抨击,因此如果只以合法合规为前提,标准显然太过宽松,如果将减持视为猛虎,势必会伤害企业家的积极性,毕竟强如马化腾、刘炽平,也曾多次在低位减持腾讯。

企业家天然的享有和控制企业的一切资源,在对企业完全控制的状态下,甚至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尤其在2010年至2018年间,受创业热潮的影响,公众对成功的企业家已有神话的倾向,否则马老师也不能说出那句“996是福报”。然而当繁华散尽,经济增速回落,公众以往寄托于强大本体的精神寄托,骤然转变为共同富裕的宏大叙事,二者相同的一点是,都是基于想象的价值。

饭还是要一口口吃,路还是要一步步走,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但这几十年改革开放的企业发展史也显示出,精英企业家亦不可或缺,如任正非之于华为、董明珠之于格力、马云之于阿里巴巴、李经纬之于健力宝等。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二者更是并非割裂对立,而是共生共赢。

如任正非般,在创业之初就将股份无偿转让出来,实现华为几十万人全员持股似的壮举,注定只是在特定时代下的特殊产物。未来即使共同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像姜滨这样做企业也算构建出了一种标准:将经营企业的眼光放长远同时,再现实一点,自己多搞点钱不算啥,关键是让大家也多搞一点。(文/张楠  来源/投中网)

网站编辑: 左宪宪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