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读书笔记(四十四) 《心流》#3 专注时人们的表现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luzexi.com/2021/09/22/%E8%AF%BB%E4%B9%A6%E7%AC%94%E8%AE%B04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读书笔记(四十四) 《心流》#3 专注时人们的表现

已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点击跳转

在2020年初就买了《心流》,直到2021年1月才读完第一遍,读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又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本书让我的专注力提高了整整一个级别,这是最让我非常兴奋的地方。而我只是读了第一遍,吸收不到10%的结果,可想而知它的魔力有多么强大。

于是决定好好回顾总结一下整本书,便开启了第二遍、第三遍的读书之旅。

读此书的起源是由于我在平时工作、交流、学习时,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带着好奇心阅读了这本书。

我猜大家应该也和我一样,常常为自己难以击中注意力而烦恼,其实我们都希望自己在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拥有更高的效率。

本书的核心是心流的最优体验,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你高兴地专注”。

作者想表达的是,当你的心流会的体验最佳时,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同时也是你最幸福的时刻。

书本中讲到了关于学习、工作、运动、社交等各方面的心流原理和技巧,我作为知识的搬运工,做了一些精炼和总结的工作。

简单回顾下前文:

前文我们说了专注力能带给我们幸福,生活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欲望无法填满,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这个的规则所牵动,已经沦为社会的奴隶,在这种环境培养独立意识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艰难。

控制意识能改善体验的品质

想要控制意识,首先要了解它。那么意识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

“意识”简单来说就是,某些我们能感觉到的,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东西,诸如情绪、感觉、思想、企图等。

首先,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不管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

其次,意识的力量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有机会反败为胜的挑战。

我们口中所说的奋斗不辍、克服万难的毅力,它不但是成功的要素,也是享受人生的不二法门。

最后,控制意识需要毅力,而培养毅力应该从建立意识的秩序、控制感觉与思想着手,且最好不要企图走捷径。

瑜伽行者就是控制意识的高手,但跟任何高手一样,他们下了多年功夫苦练,一刻都不懈怠。

唯有这样投注所有时间与心力,提升操纵内在体验的技巧,方能成为专家。

意识的极限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的注意,但我们顶多同时应付七组资讯,诸如分辨声音、影像、情绪或思想中可辨识的弦外之音等。

大多数人在每天的三分之一的闲暇时间里,都尽可能避免用脑子,这段空档一半以上都在电视前、杂志、抖音、微信聊天、看app资讯上消磨掉。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实际上,就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内涵与品质。

神经系统在特定时间内能处理的资讯极为有限,每次只能认知和回应一定数量的事件,而新涌进来的会把旧的挤掉。所以思绪必须井然有序,否则就会混乱。

注意力是无价的资源

注意力再强大也无法超越我们前面谈到的限制,它只能在一定时间内处理一定数量的资讯。

从记忆库中取出资讯,理解、比较、评估,然后做决定,都需要心灵有限的资讯处理能力。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乐趣。

作者举例一位学员E女士:

她无时无刻不在写作、解决问题、阅读报纸、翻阅当日行程,或只是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周遭事物,并计划下一步的工作。

她只花很少的时间在日常例行公事上。

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位心灵充电,如在湖畔伫立15分钟,闭上眼睛让阳光洒在脸上,或牵着狗在镇外山坡上散步。

她能充分控制注意力,可以随时把意识关闭,打个盹,然后恢复精神。

另一位学员R先生:

说话时目光深邃;听人说话时,往往从多方面分析对话的话语。

一般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常令他感到困惑;在用原创但十分贴切的方式详加分析前,他绝不让任何事轻易溜走。

R先生尽管不断地磨炼知性,外表却给人一种沉着、宁静的感觉。他似乎永远能察觉到周遭最微小的变动。

他注意一件事,目的不在于改善或批判它,只要能够观察和了解事实,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就心满意足了。

R先生不像E女士那样对社会造成立刻的冲击,但他的意识同样复杂而有条理。

他把注意力尽可能延伸,跟周遭的世界密切结合起来。

跟E女士一样,他也能充分享受人生。

像探照灯那样集中注意力

大多数人都不能像E女士或R先生那样,把有限的注意力像探照灯一般集中成一道光束,而是任它毫无章法的散开。

这说明生活中人们应用注意力的方式足以决定人生的外观与内涵,从而反应人们为人处世的现象。

例如,在同一个宴会上,外向的人热衷于与人交际;成就不凡的人寻求有用的商界人脉;偏执狂则随时警惕,怕碰到危险等等。

每种人都有自己的注意力探照灯,这也是不同人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个职业都在训练自己的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例如,软件工程师会更多关注计算机软件运行过程,销售人员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谈判,银行家更专注财务状况,运动员更关注动作协调与身体素质等等等等。

这种探照灯一样的集中方式正是他们在专业领域中学会了如何抓住领域中易受忽略的讯号。

内在失序与精神熵

内在失序的意思是,外来资讯跟当下的意图发生冲突,使我们分心,使我们无法为现实意图而努力,造成对意识极为不利的影响。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胡里欧破轮胎的故事。他的汽车轮胎破了,于是他一大早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到加油站,把轮胎的气打满,又尽快开到工厂。下班时轮胎气又漏光了,他再到工厂附近加油站打满气后再开回家。胡里欧如法炮制了三天,一整天他都在担心,今晚是否能回家以及明天是否能到岗。这使得他无法专心工作,情绪也变得烦躁不安。

每当周围的环境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的失序现象,这称为精神熵。

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

这种状况若持续太久,对自身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井然有序的意识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

当我们专注于资讯与目标时,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涌上来,这时我们就没有了忧虑情绪,也不再猜疑自己的能力。

我们不再怀疑自己,也是因为我们得到了明确的鼓励,你做的很好。这种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使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顾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平衡。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麦德林的工作是装配线上的工人,每天要重复600次的工作,像这样枯燥的工作,他做了五年,但还是觉得很快乐。因为他对工作的态度跟一名奥运选手差不多,常常思索如何打破纪录。他像外科医生一般一丝不苟的设计工具的安放顺序和每一步动作,经过五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绩是28秒装配完一个单元。

心流的最优体验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实现目标。没有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

一个人若能充分掌控意识,尽可能创造心流体验,生活品质势必会提高。

在心流中,我们是精神能量的主宰,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使意识更有秩序。

一位攀岩专家简要说明了自己的心流感觉:

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

你不断逼迫身体发挥所有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

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己,回顾你所做的一切。

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

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其实战斗中对抗的不是自己,而是使意识失序的精神熵。

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独特性与复杂性的完美结合

复杂性是由两种广泛的心理过程造成的,一种是独特化,另一种是整合。

1.独特化是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朝独一无二的方向发展。

2.整合则恰好相反,是借着超越自我的观念和实体与他人连结。

独特化和整合,两者都是使不可或缺的。如果独特化而不整合,体系就会出现一片混乱,反之也是一样。

当我们只有独特化的自我时,虽然也能获得极高的成就,但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危险。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若是完全建立在整合上,固然也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安全感,却缺乏独立的个性。

只有一个人把精神能量平均投注在这两方面,既不过分自私,也不盲从,才算达到自我所追求的复杂性。

复杂的自我能够成功地融合这两种乍看矛盾的过程。心流体验会使自我变得比过去更复杂,这可以说是一种成长。

我们在克服挑战时,必然会使我们变得更有能力和技巧,因此心流就是经由这种过程加深自我独特化的。当我们每经历一次心流后,我们就会变得更独特,更难预测,并拥有非凡的技能。

选定一个目标,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乐趣无穷。

一旦尝到这种快乐,我们就会加倍努力,重温它的滋味,自我就这样开始成长。

心流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他能使现在更快乐,也是因为它会强化我们的自信心。

虽然心流没有捷径可走,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运作方式,就有可能使生活改观。

已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点击跳转

September 22, 2021 · 读书笔记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版权申明

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读书笔记(四十四) 《心流》#3 专注时人们的表现

Copyright attention

Please don't reprint without authorize.

qrcode_for_gzh.jpg

微信公众号,文章同步推送,致力于分享一个资深程序员在北上广深拼搏中对世界的理解

QQ交流群: 777859752 (高级程序书友会)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