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诺贝尔化学奖出炉:大热 mRNA 陪跑,给了这个或将改变制药和电池技术的研究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144573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1 诺贝尔化学奖出炉:大热 mRNA 陪跑,给了这个或将改变制药和电池技术的研究
马斯克口中的「医学的未来」——mRNA(信使核糖核酸),在今天下午的诺贝尔化学奖争夺战中落败。
感到遗憾的,不止马斯克及其他 mRNA 的拥趸,还有我提前准备好的 mRNA 稿件。
▲mRNA 在新冠疫苗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来自:news.mit.edu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转身拥抱了德国化学家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国苏格兰裔化学家大卫·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总奖金为 1000 万瑞典克朗(约合 732 万元人民币)。
被幸运女神眷顾的理由,是他们研究的「不对称有机催化方法」,在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机催化上一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还是在 2001 年。时隔 20 年再次拿下诺奖,无疑让研究有机化学,尤其是有机催化的研究者感到兴奋。
▲ 2001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图片来自:slideplayer
这两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均是有机催化不对称合成(organocatalytic asymmetric synthesis)的奠基者。2000 年,他们彼此独立地研发了不对称有机催化。
其中,利斯特出生于 1968 年。1993 年毕业于柏林自由大学,进入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进入美国 Scripps 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并留所任助理教授。
2003 年起,利斯特入职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并在两年后升为教授。他主要从事有机催化与合成,目前已发表 SCI 论文 200 多篇,是位学术大拿。
▲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 图片来自:icredd
麦克米伦和利斯特同年出生,今年 53 岁。先后在格拉斯哥大学、加州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教授化学。
▲大卫·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 图片来自:princeton
化学家构建分子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许多研究领域和行业的发展。构建分子必不可少的是催化剂,它可以控制和加速化学反应。
▲ 图片来自:nobelprize
比如汽车中的催化剂,可以将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转化成无害分子。人体里有很多以酶的形式存在的催化剂,它们造出生命所需的分子。
作为化学家的基本工具,研究者长期以来认为,催化剂只有两种类型可以使用。一是金属,二是酶。
▲ 图片来自:.lanphan
但利斯特和麦克米伦开发了一种新的、巧妙的分子构建工具:不对称有机催化。
利斯特测试了一种叫做脯氨酸的氨基酸,将其当做催化剂,观察是否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结果显然出乎意料的好。
麦克米伦这边因为金属催化剂容易被水破坏,于是便想利用简单的有机分子,开发出一种更持久的催化剂。其中一种,被证明在不对称催化方面非常优秀。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约翰·奥奎斯特(Johan Åqvist)表示:
这种催化的概念简单又巧妙。事实上,许多人都在想,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早地想到它。
二人研究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剂,既便宜又环保,将分子构造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图片来自:AFP
得益于有机催化剂,化学多了一分「绿色」,生产不对称分子更加容易。尤其在生产新药、制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机催化剂正使其利益最大化。
▲图片来自:biomall
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罗杰·科恩伯格说过,化学是所有科学的女王(queen of all sciences)。
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受益着化学的研究成果。只是化学的名词往往看起来高深莫测,显得距离感很强。
1907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德国的爱德华·比希纳,以表彰其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 图片来自:kegerator
看起来很晦涩,但实际上他的研究成果,支撑着制糖、酿酒等基本的生产生活。
德国的弗里茨·哈伯,因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获得了 191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听起来同样难懂,但他的研究让化肥走进千家万户,大大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 图片来自:gardeningknowhow
再如 1950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科学家迪尔斯和阿尔德,他们「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这个方法,早已广泛地应用预工业生产。杀虫剂、润滑油、合成橡胶、塑料等等,均离不开这一发现。
▲ 图片来自:WHYY
此时你正在阅读文章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身体里的锂离子电池,也是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奖赏的化学研究成果。
▲锂离子电池发明者之一约翰·古迪纳夫. 图片来自: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据估计,全球 35% 的 GDP 在某种程度上都涉及化学催化。
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不对称有机催化,虽然目前还未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它指明了这样一个方向:简单、廉价,环保又高效。
Recommend
-
77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在2018年9月14日新鲜出炉啦!今年的化学奖颁发给了葡萄牙研究团队关于人类唾液的研究。该项研究完成于近30年前,两位博物馆管理员与里斯本大学的化学家合作,分析了唾液中的有效成分。他们发现人类唾液能够
-
82
有问题,上知乎。知乎是中文互联网知名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
-
56
有问题,上知乎。知乎是中文互联网知名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
-
46
相关文章2018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法加三位科学家共同分享通往更加极端的光学之路:“用光制造的工具”获诺奖2018诺贝尔奖专题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诺贝尔化学奖刚刚揭晓!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 F
-
52
相关文章2018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进化控制获奖2018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法加三位科学家共同分享通往更加极端的光学之路:“用光制造的工具”获诺奖2018诺贝尔奖专题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进化的力量在
-
48
诺贝尔化学奖刚刚揭晓!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 FrancesH.Arnold、GeorgeP.Smith、SirGregoryP.Winter三人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奖金授予美国科学家FrancesHArnold,奖励她的工作实现了酶的定向进化;另一半奖金则有美国科学家GeorgeSmi...
-
40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JohnB。Goodenough,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教授M。StanleyWhittingham,以及日本名城大学教授吉野彰,
-
5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StanleyWhittingham)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这种可充电
-
63
-
43
别人退休他转行——转行成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