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贝佐斯遭蓝色起源员工倒戈:为追赶马斯克急功近利,安全措施不充分也敢载人上天...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log.csdn.net/QbitAI/article/details/12060008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贝佐斯遭蓝色起源员工倒戈:为追赶马斯克急功近利,安全措施不充分也敢载人上天...

贾浩楠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世界首富马斯克,日常嘲笑前世界首富贝佐斯

「够短的,还可以再短点…」

0b4c19d5842ea7b2d31c1eb3541cd869.gif

说的是贝佐斯的火箭。

蓝色起源是马斯克太空探索主要竞争对手,也是贝佐斯太空梦的起点。

但蓝色起源这两年并不顺,进度明显落后SpaceX、登月合同也被马斯克被抢走。

最近,还有21名离职员工联名公开信,揭露蓝色起源存在严重问题。

793cd42e434830de2f1ee45aee96b7a2.png

信中控诉贝佐斯独断专行、CEO助纣为虐、项目急功近利、安全视为儿戏、威胁、贿赂员工、克扣工程师工资…

本来抱着改变世界的理想加入,却发现变成了一场富人的冒险游戏。

其中揭露的安全隐患,甚至引来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调查。

蓝色起源,真的已经是一艘「漏水的船」了吗?

贝佐斯不解决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21名前员工联名信,爆料蓝色起源火箭有严重安全隐患。

一切从去年开始。

马斯克的龙飞船完成首次商业载人航天壮举,星链计划按部就班,未来要殖民火星的星舰原型也进展神速…NASA订单更是拿到手软。

于是,蓝色起源坐不住了。

d5e2852651ef89d6864c93edb430940f.png

高层会议上,贝佐斯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马斯克什么时候起飞?」

蓝色起源的项目越来越急功近利,甚至可以说一切以马斯克为纲

不顾人手和规模限制,高层强行要求把每年发射次数提升至40次以上。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安全问题被有意忽视和隐瞒。

比如,前段时间贝佐斯和几名买了船票的富豪上天一游,风头出尽,但背后却是这个航天任务在设计阶段甚至没有必要的系统工程验证。

05f9a5e4d51534c745245682ec0aa23a.png

直到贝佐斯回到陆地之后,相关工作才刚刚开始。

而在2019年,New Shepard飞船某些子系统的负责团队,能全职到岗的工程师仅有数人。

而公司内如果有技术人员提出专业性质疑,要么被高层警告,以解雇相威胁,要么会被付一笔封口费了事。

联名公开信的一位前蓝色起源工程师表示,贝佐斯的航天项目至今还没出事,只能说是运气使然。

10cf2eb0dbd8a0d73cea8b0f18256e81.png

而他也明确表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敢做蓝色起源的火箭上天。

此言一出,自然引来监管注意,FAA表示,已经对联名信中提到的蓝色起源安全隐患展开调查。

然而,安全问题只是蓝色起源问题重重的一个缩影,前员工联名揭露的问题,如果属实,那么蓝色起源已经是内忧外患了。

「这家公司有毒」

「在蓝色起源工作是一生中最糟糕的经历。」

这是一位已经离职的高管说的话。

而21名员工联名信中,直接称蓝色起源是一家有毒的公司。

而且,有这样感受的,恐怕不是少数。

CNBC调查后发现,2021年,蓝色起源离职率超过20%,远高于正常情况。

00020f972b1af68738c7a6536479de8c.png

其中,高管离职更是普遍,截止今年8月,离开的高管包括:

  • New Shepard项目(即贝佐斯搭乘的载人飞船)高级副总裁Steve Bennett

  • 任务保证主任 杰夫-阿什比

  • HR高级主管 克里斯托弗伦德

  • 销售总监斯科特-雅各布斯

而在业务团队中,受损失最大的是New Shepard项目团队,和财务团队。

团队纷纷出走,有匿名员工向CNBC透露,直接原因就是贝佐斯爱将、CEO鲍勃·史密斯(Bob Smith) 领导无方。

2017年,贝佐斯从霍尼韦尔挖来了鲍勃·史密斯任CEO,而他的管理风格,可谓正合贝佐斯胃口。

30766cea29c9959e42303c74bcd5f933.png

极限压榨员工严格控制预算清除异见分子,蓝色起源有了「太空版亚马逊」的味道。

比如前面提到的New Shepard项目,某些子系统团队只有几名全职工程师,更多的技术人员是身兼多职,加班加点。

而996的同时,是公司严格控制项目预算。

大干快上,新项目不停上马,却丝毫不肯给员工涨工资。

曾有人提出加薪,但被教育「要小心对待贝佐斯的钱」、「不要要求太多,要心怀感激」。

另外,CEO鲍勃·史密斯还曾明确告知管理层,想办法不要让员工在公司内部论坛发帖提建议。

05cc897f04e825823a4963d41606fc8a.png

他甚至还命令COO列一份「麻烦制造者」名单,然后下发给每个部门领导,让他们各自照名单约谈,要么走人要么收钱闭嘴。

高离职率由此而来。

这样一来,蓝色起源关于业务上的诸多决策,都是CEO和身边一小撮亲信直接拍板,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工程技术人员参与。

另外,联名信中还曝光蓝色起源内部存在的种族歧视、对女性员工的性骚扰等等问题,但这些事件,大多都因为涉事高管跟贝佐斯关系密切而低调处理。

单从联名信曝光内幕来看,贝佐斯的蓝色起源,确实有毒,而且毒性不小。

那么客观事实上看,蓝色起源真的如此不堪?

贝佐斯的太空梦、马斯克的单口相声

《太空男爵》(The Space Barons) 一书,记录了这样一场贝索斯和马斯克17年前的饭局。

2004年,二人的知名度远不及今天,不过他们都已经有丰富且成功的创业经历,自然是惺惺相惜的。

更重要的是,二人都对探索太空异常执着。

456ddd7fe5a7bc68d996bed32d62b4ce.png

贝索斯在2000年正式注册成立了蓝色起源,比SpaceX早了两年。

但在当年的饭局上,作为后来者的马斯克,以前辈的姿态自居,想给贝索斯分享一些他的经验和教训。

「很明显他爬的是一棵错误的树……他们在火箭引擎架构上的一些尝试,选择的技术迭代路线,就是错的。」

马斯克对贝索斯说你尝试的那些东西,我们都已经试过了,根本行不通。所以我劝你别再走我走过的弯路。

然而马斯克的建议,贝索斯基本听不进去。

饭局上,贝索斯和马斯克还算是友好交换了意见。

他们二人之间的隔阂,随着多年之后商业航天的逐渐升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才变得愈发明显。

e94496036e32ec70297bcca9a710c740.png

两人的嘴炮之战,也越打越激烈。

两家公司在业务上的差距,却越来越明显。

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早在2013年,NASA将肯尼迪航空中心的LC-39A发射台独家授权给 SpaceX 使用,这是里程碑级的事件,对于赢得授权的商业航天公司意义极大。

贝佐斯反对无果,还被马斯克嘲笑「10年都搞不出可靠航天器」。

另一个是今年4月的NASA登月合同被SpaceX签下,贝佐斯又以起诉抗议,最终被驳回。

f072685f815b496b2d04df37b7b8ecc5.png

于是马斯克调侃道「靠起诉是没法上月球的」。

近20年间,两家频频过招,人才、合同、技术、官司各个方面不断摩擦。

两人嘴炮不断,但基本上是马斯克占上风居多。

谁让人家SpaceX的火箭进展快呢…

所以,马斯克和贝佐斯之间的斗嘴,逐渐变成了钢铁侠单口相声,调侃嘲讽层出不穷,贝佐斯如今较少亲自回应。

96c8f8f6c0a54bf4a1d2d85b7e513c75.png

比如刚刚结束的Code Conference直播中,马斯克直攻“下三路”,说贝佐斯你反正做的是低轨道飞船,再短点也无妨,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c759bc789b89f01a8090377134cbf0ff.png贝佐斯的火箭因形状太像丁丁,在美国已成为一个有名的梗

而贝佐斯宣布退休,也被马斯克说成是转行全职干起了起诉SpaceX的法律生意。

所以,贝佐斯的急,马斯克当然也有一份「贡献」。

但这也正印证了这次蓝色起源前员工联名信的担忧和哀叹:

抱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加入,却发现太空探索成了富人的冒险游戏。

让缺乏责任感的钞能力富豪,承担探索人类未来命运的工作,真的合适吗?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