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购600亿美元,微软有何深意?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40637933209741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ID:znkedu),作者:陈邓新,编辑:孟会缘,36氪经授权发布。
风头正盛的微软,又有了新动作。
近日,微软宣布最高6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这意味着其启动史上第四次回购,并将季度股息由每股56美分提高至62美分,涨幅高达10.71%。
受消息提振,微软股价再度站上300美元大关,市值高达2.29万亿美元,仅次于苹果,屈居全球第二大上市公司。
站在两万亿美元市值之巅,微软宣布回购股票,背后有何深意?600亿美元堪称天价,微软的底气何在?当下,中外资本市场都掀起回购潮,有的公司大手笔回购为何惨遭市场冷漠对待?
加码与苹果争夺市值“一哥”?
对微软的回购,资本市场的观点泾渭分明。
一种声音认为是积极信号,可与苹果争夺全球市值“一哥”的宝座。
某公募基金公司执行董事刘旭凌告诉锌刻度:“回购可以向市场释放企业经营健康的信号,促进公司的市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因而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并不鲜见,关键在于回购是否有诚意、金额占比大不大,没有的话就是耍流氓。”
事实上,市场上不乏忽悠式回购。
譬如,2015年9月万科拟回购不超过100亿元的股票,却仅回购了1.6亿元意思了一下,被趁虚而入的宝能抄了底,从而引发了“宝万之争”。
再譬如,2018年10月华锐风电(已退市)在明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披露大额回购计划,最终仅完成回购下限的2.36%。
不过,微软的回购历来未掺水。
据公开数据显示,微软在2021年第一季度回购了约70亿美元的股票,2020年第四季度~2021年第二季度共回购了200亿美元。
上述动作,依据的正是微软第三次回购计划,回购规模高达400亿美元。
“多年以来,苹果与微软的市值屡创新高,底层逻辑之一就是持续大规模回购,这也是巴菲特为何原意在库克时代重仓苹果的缘由。”刘旭凌表示,“在这场回购的军备竞赛中,微软不敢松懈,否则难以咬紧苹果的市值,要知道当年微软可是俯视苹果的。”
换而言之,微软无缝衔接回购计划,意欲为市值保驾护航,从而避免掉队。
华尔街普遍看好微软
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并非最佳选择,不如补短板、筑长板。
微软回购股票的更多是为了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如此一来就难以抉择最佳时机,即在股价低迷时、抛压严重时进行回购。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仅仅为了‘净现金中性策略’进行回购,远不如并购、战略投资来的高效,毕竟微软的生态也有短板需要补。”
譬如,自动驾驶,为国内外科技巨头竞相卡位的市场高地,微软却姗姗来迟。
据外媒报道,2021年1月20日,微软向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注资了20亿美元,而Cruise未来将使用微软Azure来提升竞争力。
这意味着,微软继亚马逊、谷歌、苹果等之后,才获得自动驾驶的入场券。
上述观察人士进一步表示,如若通过补短板、筑长板的方式夯实业绩基石,增厚公司的实际价值,助推市值增长的动力更为持久。
不差钱的背后,云计算成为顶梁柱
两种观点的优劣尚无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微软不差钱,截至2021年6月30日,微软手握1303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之所以如此财大气粗,与微软困境反转有莫大的关系。
曾几何时,微软被外界视为廉颇老矣,惨遭华尔街长期唱衰,沦至“吃老本”的尴尬境地,市值因而多年不振。
一名业内人士回忆道:“微软在桌面时代过于成功,反而成为其蜕变的绊脚石,路径依赖之下屡屡错失移动时代的红利。”
对此,微软现任CEO纳德拉曾有过定论:“在微软,我们有这样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就是我们经常陷入自我满足而无法自拔,我们正在学习如何不去看待过去。”
2014年,纳德拉执掌微软之初,一派日落西山的景象,如今的微软旧貌换新颜。
据微软财报显示,2020年智能云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3.8%,超越传统业务,首次成为微软第一增长曲线,彻底扭转了外界对其刻板的软件巨头印象,而到了2021年第二季度,智能云的营业收入为173.75亿美元,占总营收的比例提升至37.6%。
智能云成为微软第一增长曲线
横向比较的话,微软Azure已具备挑战亚马逊AWS的资格。
至少,从营业收入来看是如此:2021年第二季度,亚马逊AWS的营业收入为148.09亿美元,同比增长37%;微软Azure的营业收为173.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
显而易见,亚马逊AWS增速仍占优,体量却被反超了。
对此,摩根士丹利寄予肯定,将微软的目标价由305美元上调至331美元,维持之前给予的“增持”评级。
需要注意的是,微软Azure营收反超,与Word、Excel、OneDrive、Outlook、Skype等生态体系迁徙上云的贡献息息相关,如若单看市场占有率,亚马逊AWS仍是老大。
尽管如此,纳德拉的成就肉眼可见。
这也可以解释,微软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耗时33年,而从一万亿美元到两万亿美元仅耗时2年左右。
此背景下,纳德拉于2021年6月17日被选为微软的新任董事长,至此一肩挑两担,牢牢掌握微软的话语权,成为比尔·盖茨之后的第二人。
不过,纳德拉也有烦恼待解。
价值100亿美元的史上最大云计算订单,原本花落亚马逊,却不想2019年被微软横刀夺爱,更出人意料的是2021年宣布重新招标。
这意味着,微软与亚马逊重新回到起跑线,再度上演针尖对麦芒。
格力与美的,砸最多的钱也无声
其实,微软之外,不乏中外的明星上市公司也走在回购的道路上。
2021年第一季度,苹果回购了190亿美元的股票,并将现有回购计划增加900亿美元;谷歌回购了114亿美元的股票,又宣布了最高500亿美元的新一轮回购计划;Facebook回购了39亿美元的股票,计划第二季度回购71亿美元的股票……
在国内,腾讯、小米等科技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回购。
譬如,2021年9月17日腾讯回购了23.00万股,耗资1.06亿港元,而近三个月累计回购378.18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04%。
然而,并非所有回购都会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最明显的当属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
2021年,格力电器推出150亿的回购,美的集团推出140亿元的回购,而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格力电器累计回购金额达265.89亿元,规模为A股历史最高,紧随其后是美的集团的247.62亿元。
格力与美的位列A股回购冠亚军
问题在于,截止2021年9月17日,格力电器股价相比年内高点跌了41.04%,美的集团相比年内高点跌了43.42%。
换而言之,资本市场并没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之所以如此,与部分投资者怀疑对回购背后的动机有所质疑,以美的集团为例,伴随回购的是接连不断的减持,非但知名风投高瓴资本如此,公司创始人何享健、公司董事长方洪波也如此。
更为关键的是,家电行业面临增长瓶颈问题。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19年,我国冰箱市场零售额从946亿元下降至9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73%,而洗衣机和空调市场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速放缓。
此背景下,股价不振也在所难免。
譬如,光大证券认为:“格力电器依然存在渠道变革进度慢于预期,改革阵痛的影响大于预期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看,回购并非万灵丹,对业绩处于上升通道的企业而言,堪称市值突进的驱动力,而对处于转型期或者遭遇困境的企业而言,回购仅仅减缓了市值缩水的力度与幅度。
毕竟,公司内在价值才是市值的底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
51
画师Asaf Hanuka创作的一组关于现代社会关于家庭富含深意的漫画,挺引人深思的 (@英国报姐)_图片_抽屉画师Asaf Hanuka创作的一组关于现代社会关于家庭富含深意的漫画,挺引人深思的 (@英国报姐)
-
52
来源:《经济观察报》 文:洪小棠 最近六年以每年新增几十只产品的步伐飞速扩张的货币市场基金,进入2018年以来,正在“原地徘徊”——年初至5月31日,仅有易方达现金增利货币C一只产品成立。 这种骤然降温在2017...
-
55
在纳德拉担任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之后,该公司增加了股票回购的频率。在截至6月30日的上一个财年,该公司一共回购了价值195.4亿美元的股票。
-
36
[ 摘要 ]在纳德拉担任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之后,该公司增加了股票回购的频率。在截至6月30日的上一个财年,该公司一共回购了价值195.4亿美元的股票。
-
13
“大数据星火联盟”成立背后有哪些深意? 神策小秘书 标签:...
-
8
汇丰亚洲掌舵人即将换人,有何深意? 来源:深蓝财经 浏览:5079 2021-06-06 20:59:55 据6月4日外电报道,汇丰控股将迎来新的亚洲业务掌舵人,其最直接的原因是现任亚太行政总裁王冬胜...
-
3
房产税、共同富裕等政策背后的深意 ...
-
8
亚马逊退,拼多多进,拼书背后有何深意? ...
-
6
中金公司砸40亿买入中国移动,高喊81元/股有何深意? ...
-
3
新浪VR > 正文页 上海将NFT写入“十四五”规划,有何深意?...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