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52210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作者:日站君,首发:日本设计小站
原标题:他曾坐18年设计冷板凳,后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周杰伦、五月天的唱片封面,都曾出自他的设计!

永不放弃18岁的梦想——萧青阳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在刀光剑影的江湖上经常有一些“传说”

比如说这位名叫萧青阳的设计师,人称“萧大侠”。从业37年来曾8次入围金曲奖、获5次格莱美提名,设计的唱片封面足足超过1000件。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作为一位小众的唱片设计师,曾与他合作的歌手有周杰伦、五月天、徐佳莹、陈绮贞、韩庚......

但明明交出的成绩是“优秀”,却仍有太多后辈不知道这些惊艳的作品竟是出自于他之手

一、让世界看到真正属于东方的美

所以,这篇文章即将是一堂“必修课”

1、2021金曲奖“最佳装帧设计奖”

那么,提到萧青阳,当然要从最近的一次,可记录在册的事件开始入手,那就是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32届金曲奖。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2021萧青阳(55岁)领金曲奖“最佳装帧设计奖”

其中,“最佳装帧设计奖”的获得者就是萧青阳(同时也获第61届格莱美提名),而获奖的作品是为乐团S.O.E.设计的专辑《ZETA》的封面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对于这次专辑封面的设计理念,要从那个不平凡的2020说起。

因为新冠病毒突然席卷全球,几乎让全人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地球回不去了,我们该为何而战?前进的方向又在哪里?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就如同《ZETA》专辑中所唱的那句,“一直默认为地球管理员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歌词大意)”

也如同萧青阳对于这个专辑做出的设计诠释——封面褶皱的纸张正如被摧残后的地球,无论怎么抚平都无法回到当初。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而中间大大的“⌘”加上“Z”,正是我们通常用到的“Command+Z(返回键)”,代表着还原、重来、归零。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隐喻着所有人类遭遇不可逆的巨大冲击时,心中企求的希望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在颁奖典礼之时,萧青阳对此还补充说到:“如同专辑的概念,我们都无法回到从前,无法还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现在,健康平安……”

话音虽落,却荡气回肠,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不愧是萧青阳,这个以“感受为先”做设计的“大侠”。

2、入围8次金曲奖

对于萧青阳来说,站上金曲奖的领奖台,这已经不是他的第一次了。难以置信的,他足足入围了8次。

2018年,第29届金曲奖萧青阳获得了“最佳装帧设计奖”提名,虽最终没有摘得桂冠,但他为董事长乐团设计的专辑,令人赞叹“这很萧大侠!”。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董事长乐团可以说是台湾地区地下摇滚的先锋力量。一张专辑《祭》的封面设计中,“祭”丢失了字体的一部分,就像生命中总有我们无法抓住的一部分。

狂揽8次金曲奖,5次入围格莱美,他的设计太神了!

一句“恨来恨去不敢断,断爱离肠”,凸显出整张专辑的主基调,也紧扣着专辑的名字“祭”字。

时间再往回看,第28届(2017年)金曲奖的“最佳装帧设计奖”的提名名单中,依旧有萧青阳的名字。

被提名的作品是,歌手雅雯的专辑《何年何月再相逢》的设计,他将专辑设计成了一个盒子,而在底座又嵌入了一张硬卡纸老式车票。

因为人生就像一趟火车旅程,每个人有不同的起点和终点,这张从“何年”发车,抵达“何月”,之后能够“再相逢”的车票就很意味深长了。

当然,这张“车票(专辑)”只有买到的人才能体其中的奥妙。

时间再次向后推进,2014年萧青阳为周华健设计的专辑《江湖》,再一次的获得了同奖项提名。

属于周华健残碎的石膏像配上大大的两个毛笔字,可能想表达的是江湖就是这般残酷吧。

而2013年第24届是他第一次获得了金曲奖。他以台东的卡片教堂为概念制作立体剪纸,为卢苇的《卡片教堂的钟声》做了专辑封面设计。

对于《卡片教堂的钟声》当时很多网友特别不理解,他们认为这是所有萧大侠的设计中,最无趣的一个

确实相比抽象的艺术来说,它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比较小,但在当年,利用“剪纸文化”来表达专辑设计理念的人,只有他萧青阳一个人。

3、获5次格莱美提名

而这样的表达,又带着他一次一次的走上了格莱美的舞台。

2009年萧青阳凭借作品《故事岛》,一共获得了格莱美与金曲奖双项提名,而《故事岛》本身就是剪纸作品

萧青阳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剪”出11幅属于中国台湾的故事,包括八八风灾、槟榔树、台湾黑熊等等。

虽说这只是唱片的包装设计,但却再度因文化元素而延续了作品生命。

同样的再早些年,2008年第50届格莱美“最佳唱片设计包装奖”中,同样也提名了萧青阳的另一幅作品徐佳莹的《我身骑白马》(此作品同时被金曲奖提名两次)。

《我身骑白马》也是一幅幅精致的黑白剪纸画

萧青阳曾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爱追求洋化,但我相信当他们看到《我身骑白马》,可以充分感受到这是一个来自华人文化的作品,是任何外国文化做不出来的。

难怪在萧青阳的语录中,总是出现那句“莫忘文化根源,设计才能不被殖民”

确实,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用自己本身为后辈做了一个榜样。不愧是“萧大侠”,首当其冲。

08年入围格莱美作品——《甜蜜的负荷》

05年入围格莱美作品——《漂浮手风琴》,是第一位入围此奖项的亚洲唱片设计师

如今,55岁的萧青阳已经名声大噪,有了自己的风格和市场。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第一次获得格莱美提名之前,他一个人坐了将近18年“唱片设计师”的冷板凳。

二、坐了18年幕后唱片设计师的冷板凳

当年(80年代),唱片还没有将“设计”作为宣传的要点

歌手要发行唱片之前,一般都是由印刷厂直接排版发行,稍有名气的歌手会用自己的大头照。

当年罗大佑的专辑《之乎者也》

1、设计就是小美工,得乖乖的

就是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萧青阳“设计着”一张一张的符合行业标准的唱片封面,与其说是“设计”,不如说是“美工”

但有一天他开始对“大头照”不耐烦,他想“为什么不能放弃‘大头式’设计?”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唱片设计行业到底要做什么?”,让萧青阳第一次认认真真思考唱片设计师的职责。

那么,他想要做的是一种真正有设计感的唱片,既不让设计感和美感过度,又要符合音乐,又要有音乐灵魂。

2、拼命设计积累近1000张唱片

但在那个年代,做创作型作品几乎没有市场。怎么才能让自己吃饱饭?

当时的市场需要创作型唱片大概1年只有10张,那么他就拼命争取让这10张唱片公司都找到自己。

这样他就可以一面做着创作型唱片设计,一面做着“大头照”设计,既磨练了自己也没有饿肚子。

在此期间,他累计了近1000张唱片作品。

3、一张唱片需要1~2个月

但做一张创作型唱片比想象的难,几乎每一张都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萧青阳要思考唱片的角度,歌曲态度如何用设计表达,他常常熬夜翻照片到天亮。我们上文提到的由萧青阳开创的剪纸唱片设计技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就这样,萧青阳跟着整个唱片设计市场一起成长了30多年

慢慢的,他开始在格莱美与金曲奖上崭露头角,如今50多岁的他才敢说一句“我的时代从现在开始了”。

三、一味的模仿某种风格,忘了真正的“感受”

30多年的唱片设计之路,让他累计了1000多张作品和太多的经典。经常有人问到“如此频繁的创作,那你的设计(创意)是怎么来的”。

而面对这个问题,萧青阳也十分乐意分享,他说“这些设计或者创意,不是在电脑找到的,也不是在书店获取的,而是遇到‘你’的时候,那一刻的感受。”

的确,看了他部分作品,“感受先行”是他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萧青阳总打趣的说到“正是意识到这点,我的设计人生在那一刻变得不一样了”。

如今,无论哪一方面的设计都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常常进入到同一个误区——一味地模仿某种设计风格,而忘了自己真正的“感受”。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萧青阳
《原来,我的时代现在才开始 | 专访台湾知名美术设计人萧青阳》诚品生活苏州(ID:eslite_CN)
《2021金曲奖「最佳装帧设计奖」揭晓!》GrayDesign(ID:GrayDesignHK)

图片素材:

Facebook@萧青阳Qing-Yang Xiao
百度贴吧@浊假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作者公众号:日本设计小站(ID:japandesign)
1626834593469316.png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